第四五四二章 法器:冰雕佛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其實剛剛摔下來的時候,張天元就已經開啓了尋字訣,因爲他知道,即便是掉下來沒有死,他們也並不會絕對安全。

除非是找到這個地下世界之中的寶物,改變這裡的環境,纔有活下來的可能性。

“在那裡!”

大約十多分鐘之後,張天元興奮地喊了起來。

在這地下世界之中,竟然有一座巨大的祭壇。

祭壇之上有一尊佛像。

這佛像通體潔白,如同白玉一般,但讓人吃驚的是,實際上它並非白玉,而是一種特殊的寒冰雕刻而成。

這玩意兒似乎是凍了數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寒冰,被認爲雕琢成了佛像。

從而不斷釋放出特殊的氣場,才讓這整個地下成爲了冰川的世界。

“那是什麼佛啊,怎麼看起來乖乖的。”

展飛問道。

張天元一邊仔細觀察要怎麼取下這尊佛像更加安全,一邊解釋道:“這應該是犍陀羅佛像!”

“可是張哥,我怎麼感覺這玩意兒跟羅馬那些雕刻有點像啊?”

展飛雖然不是特別懂雕刻,但眼力還是有的,畢竟跟張天元見過那麼多世面了,不可能什麼都不懂。

張天元笑了笑道:“公元前6世紀末期,釋伽牟尼在古代印度創立了佛教。

印度的犍陀羅地區後來被確認爲佛像造型藝術的起源地。

古印度時期的犍陀羅一直是絲綢之路的要衝。

公元前4世紀,當亞歷山大把廣闊的中亞地區變成了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後,希臘文化也沿着絲綢之路隨之傳入印度,以犍陀羅地區爲核心進行傳播。

公元1世紀,月氏人的貴霜部落統一了全族,他們佔領了犍陀羅地區,並開始在古印度版圖上全面擴張,建立了一個持續長達五個世紀的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時代,希臘文化已經非常盛行。

貴霜王朝第二代王閻珍膏按照羅馬帝國的金幣規格鑄造發行金幣,第三代王迦膩色迦甚至還使用了希臘文字。

希臘文明與當地的印度文明和貴霜族的***文明相結合,孕育出瑰麗的貴霜文明。

犍陀羅的佛像藝術就是這一時期的傑出產物。”

“原來古代印度還被古羅馬帝國征服過?”

展飛還真不知道有這麼一出。

張天元笑了笑,更加仔細觀察這尊佛像。

通常這類佛像少有銘文,但也有佈施行願者將稱頌佛光普照,頂禮於莊嚴的經文銘刻在佛像上。

早期西域佛造像極少銘文,偶有刻款也是用類似石雕造像的手法,以釘子點鑿的方式,刻出紋線組成文字。

眼前這尊犍陀羅佛像,採用了除銘文以外的其它多達6種工藝精製而成。

佛陀面容慈悲安詳,端坐於怒放的蓮花寶臺上呈靈塔狀,額頭飽滿、鼻樑高聳、下脣豐潤飽滿,下巴略收,拋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體現出自然完美的肉感。

至今,我們都可以看到衆多歐洲人仍遺傳着這種圓潤的下頜,也由此可見希臘文明對於東方犍陀羅佛像藝術的直接影響。

可以看出佛像髮式的獨特之處:

以珍珠圓粒狀勻稱排列,兩鬢自然向後延伸。

這尊像與犍陀羅早期的波紋捲髮已有不同,他的肉鬢髮端有三股扇形火焰,這也是最爲彰顯犍陀羅藝術風格的特點之一,象徵着佛陀的超凡智能與神聖的力量。

這種由犍陀羅藝術獨創的表現形式,在中後期佛像發展體系中逐漸趨於程序化,使佛像逐步脫離早期神人合一的自然主義風格,用火焰比喻佛陀非凡的神通和無量的光明,從而使佛像更加適用於崇拜。

這種形象化表現智能的描繪方式,至今仍在南亞諸國的佛像鑄造中被延續。

佛陀的面部體現着古羅馬青年英秀俊朗的輪廓:

飽滿的額頭下,鼻樑像鋼刃一樣從眉骨交接處挺直而下。

雙目微含於雙眼窩中,下脣堅毅飽滿略示微笑,雙耳垂肩,耳廓挺拔優雅,耳垂中有環洞。

顯示佛陀慈悲,也說明早期雅利安人族有嗜好佩戴耳環的習慣。

整個面部神態平靜寧和,使人不自主地進入謐靜的觀想世界中。

佛陀的領口“v”字型敞開,邊緣鑲滾着細緻的花褶。通肩衣飾依佛陀雙肩自然滑落。

上臂與小臂自然舒展,向外展開,坐態舒適隨和。

犍陀羅藝術以後的佛像造像手臂則向身體內收緊,雙肩也逐步變寬,形成基本固定的製作模式。

佛衣緩緩而下,猶如和風輕拂湖水,微波隨着肌肉線條灑脫地起伏,給人一種輕盈、流動的質感。

衣襟以及兩袖均刻有細膩的波紋狀褶皺。

這種刻畫衣紋的方法在以後的佛刻畫中趨於僵硬,採用大波紋飾陰線條直接雕刻上去。

十一世紀後,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地區國家則極少再用這種方法,直到幹隆帝爲皇太后慶賀八十大壽時,才又效仿古法,製作了少量仿喀什米爾的佛造像,可以看到類似這種水波衣紋飾。

佛陀有少許懸裳平鋪與蓮臺表面,衣服輕盈柔順,從背後看於兩臂和腰臀處有自然曲線。

平和圓潤,觸目親切。

佛陀左手打施願印,手臂置於腿上,手掌在膝蓋處自然彎曲下垂,手心向外,五指併攏。

手掌造型逼真細膩,日月兩丘豐盈隆起,手心凹現,指節清晰,比例勻稱,指肚圓潤飽滿。

顯示無量公德,接引無邊衆生。

佛陀下坐三層蓮臺,中間鎏銀,上下蓮瓣各十四朵,蓮瓣中央強烈鼓起,瓣形充盈豐滿,瓣尖翹揚,朵朵怒放,恰如當好時節,芙蓉出水。

蓮臺呈橢圓型,線條光潔,弧度工整。

這與後期近三角狀的圓弧形底座有着顯着的區別。

底座裝藏封底疑是後期完成,只銅製的,呈巧克力色,細膩柔軟,色感濃郁。

採用膠泥的泥胎封底,泥痕清晰可見,爲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佛陀於蓮臺上結跏趺坐,雙腳交叉置於兩股,腳心朝上,雙腳造型尤爲細緻傳神。

從腳跟、腳心、腳掌、到腳趾,線條婉轉流暢,一氣呵成,趾根頎長,趾肚十分飽滿。

這一切競微縮成如此小的比例,堪稱犍陀羅佛像中罕見的絕品。

第二九九八章 跳蚤拍賣會第三八三八章 受害者反被打第二八三四章 十二顆水晶頭骨第七九零章 大明星第一八零章 寧買一鼓,不買一瘠第二三四零章 美玉弄人心第一二六四章 交通意外第二九五六章 老傑瑞的藏寶室第三九四三章 毒井 1第五章 太白絕筆?第二四零零章 有人到點裡鬧事兒第三四一六章 悠閒的師父第八十六章 王羲之的真跡?第三八九三章 姜家的詛咒第三七三二章 正氣硯第四五二二章 三界之靈植第一四三六章 一報還一報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七九零章 大明星第二四八三章 九龍玉杯第七二一章 魔鬼的藏寶之地第三七六三章 吊打秦大師第二三七六章 展飛的“老爹”第四二九六章 扶持卡爾洛特第二五三五章 順藤摸瓜第四二二六章 龍三爺與青銅古樹(一)第一八五零章 我其實不想要貴的第六九四章 古城第二二五四章 四方雲動第四二八九章 卡蒙家族的元老第二七六二章 哥是天才啊第三十三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二三三零章 出手就是五十億第一六一一章 被圍了第二五一四章 奇妙的巧合第一四八三章 忠誠之碑第四四九二章 山賊的寶物第一七九二章 大聖護嬰第二八六一章 康熙琺琅彩碎了第四五七章 鬼手樑大少第六二六章 賭中賭第二三三一章 放水?第三七六零章 庸才害人第七九五章 珍貴的禮物第二二七四章 王者大亂鬥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第四一二六章 最後一關,決定奪魁的關鍵第一四二六章 海拔六千米第五六八章 不坑爹不坑爺第二六六零章 外星人?第二六零二章 消失的財物第二一二四章 滿目瘡痍的寶山第八八零章 收購第一零四三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三九九三章 眼見爲實第三六七章 中老年婦女的偶像第一二二九章 九鼎第二六零九章 迷宮匪蹤第三三二二章 壺王第一九一九章 瘋狂的底價第三七八二章 鬥洗第三四六一章 諷刺的“字”第五二四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二四二九章 風險大,賺得也多第四七七八章 不聽他人言,吃虧在眼前第二八七八章 行家遇上大師第四四八章 血魄第三八七九章 遷錯墳(二)第六六五章 運籌酒店之中,決勝百里之外第五十八章 地氣療傷第三零六一章 傑裡的寫實畫第二一一五章 天價帶來的恐懼第一三八六章 魔鬼天氣第二一零五章 陰陽龍捲第四十九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一六三一章 錢真是個好東西第五七五章 陌生的國度第二八九九章 溫蒂第一五一九章 老掉牙的娃娃親第四四七二章 你們不要我要!第一零三三章 移動的博物館第一二七零章 可以防爆的藏寶之地第三一六五章 大宮女第三一三二章 變廢爲寶的技巧第二三五零章 爲了看一眼一擲千金第三三三章 古代的奢侈品第三七九零章 指畫第三四七五章 財神爺第三六三六章 看人下菜第二九零零章 毫不留情啊第三九三四章 奇妙的機關第二零八零章 蒼蠅就該隨手轟走第二六七六章 賭漲卻難贏第四四三四章 大拇指上的霸氣第二一零八章 生坑明器第一八二二章 更上一層樓第四三四五章 皮耶羅的“殘酷”測試第九十四章 擴大經營規模第四五二六章 尋找象冢第三五六九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