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六章 王道士 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那位老先生邊抄寫經文,邊吸旱菸,旱菸是一袋一袋抽,爲方便點菸,他點燃編成一根長辮子的芨芨草,無意之中他發現芨芨草燃燒後的青煙順着洞壁上的一條縫隙灌進去。

這位識書認字的老先生感到這其中有文章,就用旱菸袋輕輕地敲擊有裂縫的洞壁,洞壁發出空洞的聲音,老先生斷定洞壁後有空室,他把觀察到的情況告訴給王道士,王道士經過觀察和敲擊,感到這其中必有蹊蹺。

王道士到底是走南闖北的人物,他狡黠近於狡猾,他若無其事地打發走了那位抄寫經文的老先生。

半夜,莫高窟除了沙丘外的狼嚎就是風吹沙鳴的呼叫,王道士一手拿燈一手拿鎬悄悄鑽進了十六號洞窟,一切都是靜悄悄的,一切都顯得陰森森的。

王道士不害怕,他當過兵,流過浪,串過鄉,走過黑,他也熟悉這洞窟的一切。

他刨開了有裂縫的洞壁,藉着微微的燈光,着實把這位道士嚇了一跳,心禁不住呯呯亂跳。

他感到洞內雖然陰冷,但他額上卻沁出一層密密麻麻的冷汗,那個密不通風的小洞內堆得滿滿的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書卷,震驚整個世界的“敦城遺書”被發現了。

石破天驚。

歷史爲之涕泣。

王道士驚呆了,他軟塌塌地順着洞壁坐在地上,他是被嚇壞了,嚇得魂魄出體,在搖曳的燈影裡,他判斷出這裡是滿滿一窟寶貝,是祖先修行積存下的珍寶,是佛祖和天師把他引到這裡。

實事求是地說,王道士不是個視財如命、貪財忘義的人,就是憎恨他的人也得這麼說,他攢下的錢都貢獻給莫高窟了,都花在修佛抄經上了。

沒有任何記載說王道士發了橫財,買房子置地娶妻捐官。

王道士不知這一石窟的寶貝值多少錢?是多大的寶?但他知道這些寶物歸他所有,至少是今夜明天。

王道士真是個出家的善人,迎着第二天初升的朝陽,他想怎麼把祖先留下來的寶貝獻出去,獻給朝廷,他認爲朝廷就是國家。

何恨王道士之有?現今王道士這樣大公無私捐獻一屋子國寶的人有嗎?

王道士鑽進他發現的藏經洞內,輕輕拂去經卷上的浮土,打開放在上面的幾卷翻閱起來。

王道士有些激動,有些燥熱,他脫去髒髒的道袍,一卷一卷地翻閱着,沒人知道他懂不懂,連他自己也鬧不清楚他到底看明白沒有,一種潛意識告訴他要告訴官府,要告訴朝廷。

不是誇王道士,就是讓憎恨他的人評說,現在有誰一個人發現了一洞國寶,大致有五萬件,件件都是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的珍世古董,沒有人知曉,沒有人發覺,第一意識是趕快報告政府,報告國家?

王道士也。

幾天以後,王道士肩上挎着一個粗布褡褳,裡面放着他選出來的幾卷“大畫”和經書,王道士風塵僕僕地趕到縣城。

雖然縣衙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但他終於把那些珍貴的文物送進去了,他要求政府趕快接管這些“古物”,要求朝廷儘快把它們運走,放進國庫。

王道士夠辛苦的,一路風塵又走回來。

估計把這個又瘦、又小、又幹巴的出家人累得夠嗆。

日子過得就像黨河的水,沒有波瀾沒有喧譁。每天早晨王道士都早早地去巡視那一洞窟的寶貝,越看他越覺得放在他這裡不安全,他有責任提醒朝廷。

他直接面對的朝廷就是縣衙門,他不只一次地帶着儘量多儘量好的“古物”去送給縣令,懇請縣令往上送,以期引起朝廷的重視。

每一次都跑得筋疲力盡,每一次都跑得灰頭土臉。整整七年,從一九○○年到一九○七年,王道士終於感到無奈了,厭倦了,傷心了。

他已記不清楚跑了多少趟衙門,送了多少件“古物”,說了多少乞求重視的話,遭了多少白眼,撞了多少釘子。

王道士又給府裡、省裡上書報告,能想到的辦法他都使了,力盡矣,七年間沒有任何一級官吏有任何回答,沒有引起任何一級官吏任何重視。

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第一位不遺餘力奔走呼籲,要求朝廷修繕莫高窟保護藏經洞的人。

王道士是第一位無怨無悔不計任何回報地要求朝廷、要求朝廷趕快把藏經洞中的文物妥善保管妥善安置的人。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聞。

王道士盡力矣,王道士力盡矣。

或許正因爲如此,王道士的心思變了。

後來即便當時的當時的政府給予了重視之後,仍然私藏了最後價值的大部分珍貴經卷文物,僅僅用700銀元的價格,就賣給了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24箱寫本5箱藝術品和570段敦城文獻。

其後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又以600兩銀兩,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菁華的敦城文書,而最後僅存的一些珍貴文物,也被王道士出售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來到莫高窟,用銀五百兩,再次從王圓籙手中獲取經卷約六百件。

斯坦因兩次獲取藏經洞文物共計萬餘件。

1914年,俄國奧登堡考察團在莫高窟停駐五個多月,測繪大部分洞窟的平剖面圖,臨摹繪畫數百張,拍攝照片約三千張。

還剝走了一些壁畫,拿走多身彩塑,帶走莫高窟南北區清理髮掘出的各類文物一萬餘件,加上在敦城當地收購大批文物和各類繪畫、經卷文書二百餘件,裝滿了幾大車。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至莫高窟,在藏經洞文書已被瓜分殆盡的情況下,用化學膠水剝取壁畫二十餘幅,以白銀七十兩,獲取盛唐彩塑一尊。

1925年,華爾納又一次組織考察隊至敦城,因敦城民衆的反對和官方阻止,大規模盜剝壁畫的陰謀才告破滅。

百年前最痛心一幕,至今回溯起來仍令人心痛不已。

一個巨大的中華文明的寶庫竟遭如此毒手,令今人望而垂淚。

關於王道士的功過是非,張天元懶得去評述,後人自有分說。

讓他嘆息的是,那麼多屬於中國的寶物,卻偏偏被他國所得,還恬不知恥地拿出來展覽。

這纔是最令人痛心的。

第七零四章 孵化的雛鳳第三八九八章 斬蛇第二二一六章 超級潛艇第四三九一章 馬上報復第一四四零章 風中搖擺第三一六三章 還要賭?第一九五八章 風水大道第一零三五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四七三章 兇猛的石獅子第四七八二章 陰寒之氣第九零八章 雍正之死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第一七八七章 到家了第一七六五章 戰利品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四八二八章 太陽村第三一五四章 鬥寶第一五九八章 鄉下土娃成了香餑餑第四五九四章 黑芒,五猖兵馬第六零六章 新廠玉第四三三八章 羣嬰鬥草圖第四一四九章 浴血的雕塑第三三二八章 膽瓶第一三六七章 世界屋脊第三五六二章 貴諾第四零八三章 有靈氣的古董第二四零七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九四一章 靠山吃山第三二零九章 好大排場第二七二章 大鬧法餐館第二一三二章 盜洞第一四二三章 百里夜啼的未來媳婦第七零五章 猶如雕刻般謹慎第八二七章 微波爐適用第二八九六章 兇殘的特種格鬥術第二九零一章 聘用?第一九七零章 青龍吸水第五八六章 象牙編織第一三六九章 唐卡第二九九九章 冷門寶貝第三三八八章 以牙還牙第一三二一章 豬隊友第一二九一章 航海日誌第三二五八章 茜茜公主的愛瓷第二五四章 千人往,百人返第一三一六章 逃出生天第一三八四章 神鷹大士第二五六三章 勘測寶船第一百章 陰氣第一四四三章 狼是勝利者第八七一章 八方來賓第二九五八章 瘋丫頭叫價第三五一一章 遇怪第三四四章 懸案第四四九二章 山賊的寶物第三五八一章 不完整的美第二七五四章 大騙局第二六二六章 還是你懂我第二九九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八六七章 不敬的代價第二八三五章 某惡魔的日記簿第三七六零章 庸才害人第二八一三章 六幅特別的畫(一)第三五六二章 貴諾第一八八九章 真兇(二)第三八零五章 忌諱(一)第三七四八章 秦大師第三零九七章 難以複製的技術第一四零二章 RPG第二九一一章 十二主神黃金雕像第一零五五章 其實英國也浪漫第九八四章 天道伐紂第一零二九章 神奇的印紐第一三四六章 地利人和第四零三二章 化龍經的故事(二)第二八二五章 戰爭寶藏(二)第四七零八章 瞧不起第二八四八章 席勒與香爐第三四九五章 乾隆御墨 2第三八五九章 白爺第一九八四章 被糟踐的名字第一四四二章 神鷹巢穴的信息第四三九九章 左竹真雄的邀戰!第四三九章 前倨後恭第二五二五章 傻眼了第四三零二章 特異功能?第一六七章 “寶”石到手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第一零五七章 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第四二五零章 被刪除的王室特權第六零三章 託第九一一章 內有乾坤第七八九章 紅顏上門第三二六九章 福特汽車的英雄第一九六八章 金磚第一三七八章 雪城佛珠第三二七七章 茶聖的紅顏知己(二)第三九二一章 奇物錄第二七八四章 竹子幣第三零一零章 古董懷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