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瓷都風貌

這家瓷器店裡面滿是來來往往的遊客,看上去生意確實不錯而且裝修也顯得格外的大氣。

但是何林在隨意問了問幾件瓷器的價格以後,他直接就選擇了戰略性撤退!

價格太貴了!

而且他通過異能發現,裡面不少看着精美的瓷器都只是現代的工藝品打着景德鎮製造的名號來賣的,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收藏價值。

雖說自己現在賬戶上還算是有點小錢。

錯了,自信一點!

雖說自己賬戶上有錢!

但是也不能隨便造,來撿着漂亮的瓷器就買啊?

何林也不傻,他很明確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爲了撿漏!

而不是來霍霍錢,買些沒有太大價值的現代工藝品的!

何林跟王維在這條古街逛了一圈,兩人都發現這條街商業化太嚴重完全是無漏可撿的。

在跟旅遊一樣逛了一圈以後,兩人直接打車就選擇去往了景德鎮的古窯民俗博覽區。

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景德鎮市瓷都大道古窯路1號,打車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

不得不說,這古窯民俗區被世人譽爲一座“活的陶瓷歷史博物館”。

何林下車後見到眼前的一座座白磚青瓦房屋的時候也是被嚇了一跳,他還以爲自己回到了簋市東區那片老房區呢。

這裡所有的建築都是仿明清時期的,並且建築外有不少的瓷器陳列,顯得格外的古香四溢。

何林和王維兩人進入古窯景區閒逛了一圈以後,發現古窯民俗博覽區基本集中再現了景德鎮千年的制瓷歷史。

展示區內有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線、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風火仙師廟、瓷行等地方。

以上幾處瓷窯基本都已經熄火,現在只是用於展示使用供旅客們參觀而已。

何林和王維兩人就當是補習了一番華夏古代燒瓷藝術,看了下來以後內心也是格外的激動。

雖說逛了一圈下來並沒有何林想象中的漏可以撿,但是他還是古窯此行是特別值得的。

他以前自然在大學課本上也瞭解過各個朝代瓷窯,也看了各種瓷窯的圖片。

但是隻有當你本人真正的來到了這裡,纔會真正的體會到華夏陶瓷藝術的精妙和璀璨。

看完了幾個古窯景點以後,何林和王維兩人最後來到了古窯民俗展覽區的手工制瓷作坊。

制瓷作坊,俗稱“坯房”,是製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繪的工場房屋。

根據瓷器坯胎品類的不同,又將屋子分別稱作“圓器作坊”和“琢器作坊”。作坊的房子都是華夏老式的木屋青瓦,由三棟或四棟房屋繞內院組合而成。

全封閉,平面型猶如北方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佈局。這樣的佈局,使作坊建築內部可以獲得良好的採光和通風條件。

一走進院內,何林和王維兩人一眼就看見的是陳列在院子裡面大大小小的瓷器胚胎,以及各類半成品或者成品。

這些大小不一的瓷器都放置在活動的木架上,這種木架是專門用來晾曬瓷坯的,俗稱爲‘曬架塘’。

在曬架塘上的瓷器總共可分爲兩類:大件作和小器作。

兩類瓷器胚胎分開晾曬,互不影響。

大件作以產品大,款式奇而出名,例如萬件瓶,千件缸,大盤之類的陳列瓷器。

而小器作則是以日用瓷器爲主,在明代時小器作就已經分工很明確,據史料記載制瓷工藝有“過手七十二”之稱。

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種,胎質細膩,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於世。

在見到各種精美的小器作之後何林和王維兩人都是驚得移不動腳,

雖說這些都是現世的匠人所製造,但是款式精美。

不管是白底青花的青花瓷也好,素瓷薄如蟬翼的玲瓏瓷也罷,亦或是彩色分明,明暗清晰的粉彩瓷,顏色淳一內斂的色釉瓷均是列羅在其中。

最後何林和我王維兩人還是忍不住內心對美的追求,跟作坊裡的師傅商量一下以後分別買了一件玲瓏瓷的瓷碗和一件粉彩瓷的瓷盤。

其中玲瓏瓷的瓷碗是屬於半成品,瓷坯只上了一般的色,這種瓷坯最原始的顏色和塗料顏色之間的碰撞讓何林覺得特別有藝術的美感。

他打算將這件瓷碗送給青樂。

但王維覺得送這種半成品不行,看上去半洋不土的。

但是何林不在意,何林認爲以青樂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有獨特審美的人,一定能夠欣賞得來他所謂的那一種抽象的美感。

儘管作爲當事人的青樂並不會知道此事,可何林還是滿懷激動的將兩件瓷器買下打包放好。

在古窯民俗展覽區溜達完以後,何林和王維決定直奔浮樑古城碰碰運氣。

畢竟浮樑古城位於景德鎮市郊,距離景德鎮市區有8公里的距離,而且會在下午6點關門。

要是現在還不先過去看看,那關了城門那就沒機會了。

打定主意以後兩人老樣子,打個車就衝了過去。

約莫坐了十來分鐘車程,何林和王維兩人就到達了目的地。

一下車見到浮樑古城高大的城門,王維也是忍不住驚歎一句:“嘖嘖嘖,我身爲贛省人,這還是我頭一次來這浮樑古城呢。”

何林聽後忍不住白了王維一眼:“說得你好像以前來過景德鎮一樣。”

不得不說,王維從小生在贛省農村還真沒這閒錢來景德鎮遊玩,要不然今天他們倆兒也不至於會白跑了這麼多景區。

“嘿嘿……何哥你也知道,這不是家庭條件不好嘛。”

王維嘿嘿一笑,轉頭又望向古城說道:“這浮樑古城相傳建於唐元和十二年,沒想到在歷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之後依然如此宏偉,不得不驚歎這古人的創造力和匠人精神啊!”

“嗯,相傳浮樑古城全城佈局形似八卦,城牆全長20餘里,高1.6丈,確實是彰顯了我華夏人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啊!”

第七百二十一章 有點後悔,這樣還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數抓獲第九百三十七章 你是誰,秦老親傳弟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話歸正題,盜墓者誰第六百零四章 隱藏威脅,劉權到來第七百七十三章 行動收官,盡數逮捕第九百六十七章 喜慶壽宴,衆人敬仰第十一章 去個地方第七百八十九章 心怕誤會,有貓膩第六百二十章 周明樊反撲,何林的嘗試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真香定理,還有人叫價嗎第三百五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三百八十章 說說拙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爭鋒相對,針到病除第二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九百三十章 最信任的人,有人爭吵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酒過三巡,完全沒必要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不賣第一千零六章 水落石出,給我全砸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開處刑第一百一十二章 就選這塊第七百九十章放下心來,撞到了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還真見綠了,岫山黑玉?第五百八十一章 萬事俱備,週年慶開始第六百五十二章 鐵飯碗,已經鑑定完畢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戴上眼罩,直接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來是他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入門臥龍,親生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父慈子孝,聯繫佔地資方第十八章 又來摻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內容忘記了,全部打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疼了咬我,可以考慮第七百五十六章 開箱檢查,狹路相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試,祖宗不坑後人第九百四十五章再比一次,七天太長第八百六十一章 爲博一笑,和田古玉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成文規定,拒絕古板第一百六十五章 半假畫作第三百五十一章 履行賭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屍蟞爆發,慌忙逃竄第九百三十章 最信任的人,有人爭吵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異變突生,能夠吸血第一百五十一章 您怎麼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者差距第五百六十一章 龍尾骨蟬雕,執着的劉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瘋狂競價,原來是熟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該怎麼辦,率先行動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我也認識,你怎麼知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開始集訓,變臉老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儘量試試,不騙華夏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情況糟糕,手忙腳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貪腥的貓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真香定理,還有人叫價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生死一線,歪打正着第八百八十七章 實踐法陣,威力增大第二百九十六章 申請文物保護單位第八百八十五章 激發陣法,萬年古玉第九百八十五章 就在明天,十分不解第六百八十七章 秦氏中醫,一探究竟第六百章 邀請牛儒風,心思細膩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心頭血,盡數昏迷第九百一十二章 要臉的錢三多,請客原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一葉障目,全部帶走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爭鋒相對,針到病除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是清末作品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現符篆,有所察覺第三百六十四章 呼叫支援第一百零七章 彼此差距第四百八十九章 祖傳醫書,臨行前兩天第一千零三章 鐵證如山,我看見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起釘開棺,明代皇室第七百一十六章 小酌一杯,有事相求第五百七十五章 入門考驗,正式弟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鬧事混混,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詭異煞氣,再次唸咒第七百五十五章 還請合作,我們是執法者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一刀窮,二刀富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總是會變的,寶貝疙瘩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發魔都,雙軍會面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不準走,這是鬧哪出第九百六十三章 銀針續命,鬧了個笑話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淬鍊身體,暗中觀察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胡說八道,塑料感情第七百二十一章 有點後悔,這樣還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原來學醫還有這好處第二百五十三章 喜歡你就說出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發現機會,奮起反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沒腦子嗎?撿了個小漏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偷偷跟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層機率第五百一十一章 修羅血玉,執拗林老第三百七十四章 倍兒有面子第九百零四章 打死不認,就是你小子做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假裝無辜,青雲河的質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最後一間窯房,巧開斷龍石第一百四十九章 見面禮太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坐地起價第二百三十八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八百章 神奇鍼灸,全都聽你的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