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尉與隊長

大名府,是北齊北部較爲重要的府城之一,這個府城平日裡也是人數過二十萬的大城,雖然比不上燕都那麼繁華,但是在整個北齊國境之內,最起碼可以排進前五。

這個時代可沒有動輒數十層的摩天大樓,能在一個城池裡塞下超過十萬人以上的數字,就是一件極爲了不起的事情,就拿啓國的肅州府來說,肅州府在南啓並不算很小,肅州府的府城也不算很小,但是整個肅州城滿打滿算也就是六七萬人的規模,加上週邊的治縣,也不會超過三十萬人。

而單單一個大名府城,在最興盛的時候,人口就要超過三十萬,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北齊境內,除卻京都燕京以外,也就只有已經淪陷的徐州城,勝過大名府一籌。

正因爲這個原因,姜無忌纔會甘冒奇險,埋伏了大量伏兵在大名府裡,正因爲這個府城夠大,因此才能夠藏下十萬人而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大名府才必然會成爲南啓的下一個目標,因爲想要繼續北進,大名府就是南啓眼中的一顆致命的尖釘,不把這顆釘子拔掉,就算繞過大名府北進,王霜也不會走的安心。

宣武皇帝這一步棋,便是看準了這一點,他料定了南啓不會放過大名府,就如同他們第一時間佔據了徐州一樣,只有佔據了這樣一座大城,在敵境之中才會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

時間慢慢流逝,轉眼間南啓徵北營的斥候已經摸到了大名府城附近,此時大名府各個府城守衛森嚴,四座城門只開了一座北門,其餘三座城門都是大門緊閉,即便是開着門的北門,也有士兵仔細盤查過往路人,而且許進不許出。

而東西南這三座緊閉的城門樓上,也有過往兵丁巡視不斷,一副戒備森嚴的模樣。

徵北軍斥候營的一個張姓校尉,在大名府附近盤查了整整一天之後,始終尋不到什麼進城的好方法,最終果斷放棄了進入大名府的想法。

天空一聲炸雷。

嘩啦啦的春雨落了下來,這個張姓校尉輕輕揮了揮手,聲音沉重:“尋個地方避雨,莫着涼了。”

在後世,着涼感冒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事,但是在這個醫療條件極端落後的年代,一場感冒就有可能會要人性命,再加上他們此時正在執行任務,有一個人害了病,便會失去一份戰力。

作戰的時候,最是生病不得,尤其是傷寒感冒這種會傳染的病,一旦一個人生了病,很有可能就會連累一大波人失去戰鬥力。

在戰場上,爲了防止逃兵,從來都沒有病假這個說法,你生了病也要上戰場,否則督戰官便會毫不猶豫的一刀捅死你,所以這種時候,一場普普通通的感冒,很有可能就會要了你的命。

這位張姓的校尉,顯然是一個老兵,很清楚這裡面的門門道道,眼見下了雨,連忙帶着這二三十個屬下,尋地方避雨。

天色黯淡下來的時候,一行人策馬回到了大名府城外的一座破廟之中,這裡是徵北軍斥候們臨時集會的地方,也是他們暫時尋覓的據點。

這些斥候們,一部分輕甲騎馬,身材相對壯碩一些,而另一部分則都是穿着便裝,相對瘦小不少。

着甲的是徵北軍斥候營的將士,而便衣的,則是宗衛府在北齊負責情報的便裝青衣衛。

這個張姓校尉從自己的馬上取下一個酒囊,坐在一個貌不驚人的年長青衣衛旁邊,伸手把酒囊遞了過去,擠出一個笑臉:“吳隊長,你們今天可有什麼收穫?”

軍中禁止飲酒,但是斥候在外出任務的時候,反倒會配備一些烈酒在身上,一方面是碰到了緊急情況,可以用烈酒消毒,另一方面現在的北地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斥候們在外探聽情況,很容易便會凍僵身子,因此要配一些烈酒暖身子。

而徵北軍的斥候營,配備的都是臨安御酒司出產的藍火酒,還是品質最好的藍火酒,拿到外面去上百兩銀子一罈的那種!

不過,這種酒軍中都是當做軍資使用的,哪怕他是斥候營的校尉,也只有小半袋酒囊,平日裡自己也捨不得喝,此時有求於這個吳姓的隊長,才把自己的酒囊遞了出去。

“隊長”這個職務,聽起來不太顯眼,但是卻是宗衛府裡比較重要的職位了,宗衛府從前的等級頗爲繁瑣,而且不太好記,趙顯就任宗衛府大統領之後,將宗衛府的等級變成了三等制,第一等自然是趙炳還有趙慨這類的大統領,身着九尾青丘服,而次一等的就是宗衛府裡的各個統領,穿六尾青丘服,再次一等的,就是各衛下屬的隊長了,穿三尾青丘服。

當然了,還有許多副統領和副隊長,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位貌不驚人的青衣衛,就是宗衛府裡的隊長,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他手下掌管着幾十號青衣衛,走在臨安城裡的時候,就是那些二品三品官見了他,也是要抖一抖的。

這個吳隊長接過張校尉遞過來的酒囊,拔出塞子悶了一口,然後眯着眼睛笑開了花,用一口濃重的臨安口音說道:“你們斥候營的待遇,硬是要得,這麼地道的藍火酒,在臨安城裡最少要賣二百兩銀子一罈,還是有價無市,光這一酒囊酒,就能賣個大幾十兩銀子。”

說完,他把酒囊遞迴張校尉手裡。

現在是宗衛府在辦的事,是大統領交待下來的大事,要他們無論如何配合斥候營行事,在這種關口,不管誰都不敢誤了大統領和王爺的大事,在這種時候,他是不怎麼敢喝酒的。

整個臨安城,甚至於整個南啓,沒有哪一個衙門或者哪一個派系,比宗衛府對肅王殿下更爲忠心了,畢竟肅王殿下曾經做過一年的宗衛府大統領,而且還是臨安趙家人,大多數都是臨安人的宗衛府宗衛,對於趙顯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以及熾熱的忠心。

張姓校尉雙手接過酒囊,臉上陪笑。

沒有辦法,現在是斥候營有求於宗衛府有了宗衛府的資源,斥候營便能夠少死很多人。

這個吳隊長閉目回味了一番藍火酒之後,睜開眼睛看向張校尉。

“校尉大人剛纔要什麼來着?”

張校尉輕聲道:“問的是大名府裡有沒有消息傳出來,大名府這麼大一座大城,宗衛府應該早早安插有暗衛在大名府纔是。”

吳隊長瞥了一眼這個年輕的校尉,聲音平靜:“大名府裡,的確有我們宗衛府的校尉,可是現在這大名府許進不許出,他們也沒有辦法把消息傳遞出來。”

年紀還不到三十歲的張姓校尉輕輕看了吳隊長一眼,聲音低沉:“宗衛府不是有信鴿麼?”

如果宗衛府不能給出大名府的大概情報,那麼他就得冒險用斥候營兄弟的性命,進大名府裡去探查消息。

“那種玩意兒,馴養起來很是麻煩,只有幾個邊軍裡頭有,大名府裡哪裡會有?”

說到這裡,這個已經三十多歲的吳隊長,輕輕的看了張姓校尉一眼。

“校尉大人,有一個情報倒是可以與斥候營說一說,大概一個多月前,大名府裡的百姓曾經大規模遷移一次,城中最少有半數百姓,向北遷移了。”

年輕的張校尉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

“張某知道了,多謝吳隊長。”

吳隊長擺了擺手,用一口臨安話笑着說道:“謝什麼謝,都是替王爺做事。”

第九十四章 大駙馬不見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家子!第五十章 大齊的聲音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前警告第一百二十章 告御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義父第一百零六章 誤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四十九章 見血第十一章 扯虎皮,春秋詩社!第四十三章 傳承第十五章 找上門來(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葉明第九十七章 殺個乾淨!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傷口撒鹽第十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四十一章 葉明第九十八章 選擇題第四十四章 夜樓春?第一百二十二章 女子主政?第六十六章 禁軍兩營第一百四十四章 底氣第六十一章 放人第一百六十章 敵退我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二百一十二章 曹欽的死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心思第六十四章 發難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管第四章 權衡第一百二十一章 願爲我齊王否?第一百二十六章 團聚第七十五章 前塵往事第九十五章 婚前協定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王何不遜位?第四十一章 趙家婦第一百四十六章 “舊怨”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零三章 決勝於戰場之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國使第二十三章 城府第八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十章 匯聚瑤山城第四十二章 傳首第二百零一章 當年郢都少年時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會面第二百零三章 爲將來落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大權第一百章 你自己選第二百六十八章 爲人父母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家三口第四十六章 黃翡翠第一百三十三章 怒了第七十七章 如何自處?第二百六十二章 女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二十五章 心願第二百六十五章 隆武帝殯天第八十一章 討價第二百九十七章 功高是否震主第九十四章 自絕後路第三十六章 西陲軍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次考司第七十五章 一壺酒第二百章 老夥計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可知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零六章 殺氣第五十七章 侄兒第一百六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八章 取名第十一章 謀殺世家第八十六章 王見皇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大將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章 太重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無敵鐵甲船!第四十二章 貴不可言第八十五章 打一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零六章 居士庵第三百零七章 不得好死第七章 不許動第三十六章 西陲軍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野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賊陳靜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幕後白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要叫我國舅第一百二十章 過年第八十一章 多多益善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答覆第三十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