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

bookmark

拂曉前的朔州,夜濃如墨,寒風凜冽,城頭的篝火劇烈搖曳着,不時有一蓬蓬火星被吹落城下,爲城牆根帶去些微的光明,又旋即熄滅。

百騎從南城門魚貫而出,不一會兒就迫不及待的將速度拉起來,幢幢人影很快就徹底消失在濃稠的夜色裡,馬蹄踩踏雪地的聲響也被寒風吹散,杳不可聞。

“就這樣讓他們走了?”潘成虎站在垛口前,隱約看到還有些雪粒從夜空飄落,有些惋惜的看向徐懷,手在脖子邊比劃了一個下切的手勢,壓低聲音問道,“咱們真不派一隊兵馬追出去?做掉他們,還可以栽贓給契丹人!”

“這個世界不是太講規矩,而是太不講規矩了,”徐懷嘆道,“不是說你們落草爲寇,而是廟堂之上那一個個衣寇楚楚的天子之臣,滿嘴的仁義道德,卻滿肚子的男盜女娼、喪失天良。讓他們走吧,葛家數代爲將,到葛伯奕這一輩權傾河東,享受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他們沒有勇氣畏罪潛逃的。葛伯奕將諸多罪將經嵐州繞道,押送往劉世中、蔡元攸處,而他們已失去最後的依仗,你以爲朝堂之上,那些平日與葛家稱兄道弟、來往密切的王公大臣,還有可能會保他們嗎?你太高看這些王公大臣了!”

即便參知政事陳質與葛伯奕是兒女親家,而魯國公又是陳質之女陳妃所生,但葛家手裡的籌碼差不多都丟乾淨了,徐懷很難想象陳質與魯國公還會幫葛伯奕洗脫兵敗的罪責。

而他此時派兵馬綴後夜襲,最後殺潰,也不可能趕在嵐之前將葛伯奕、葛鈺等人圍剿於冰天雪地之中,他何苦多此一舉?

真正令人擔憂的,還在北面。

很可惜此次北征,名義上是聯合伐燕,但朝廷對赤扈人在大鮮卑山以東的軍事行動並無知曉。

徐懷也無從知曉赤扈人對契丹臨潢府、淅津府、遼陽府等腹心之地的攻勢進展如何,但有一定他基本能肯定,大同慘敗的消息傳到赤扈人的耳中,大概會進一步堅定他們在消滅契丹之後,南下中原的決心吧?

“朱沆郎君到了!王稟相公、王番郎君都去西城迎接了,王番郎君着我過來喚你與潘爺也過去一趟!”徐武坤登上城頭跟徐懷說道。

…………

…………

近萬兵卒連夜從疊頭坳入駐朔州城,不是容易事——爲確保萬無一失,朱沆留到最後,與雷騰其部拖到臨近拂曉才進城。

徐懷與潘成虎、徐武坤、徐武磧趕到西城門,除了王稟、王番、盧雄、鄭壽及曹師雄等人外,另兩名都指揮使陰超、文橫嶽都已經在西城門來迎接朱沆歸來。

西路軍統制權的交接,要比想象中順利得多。

首先是徐懷他們在西城門控制葛伯奕等人及射殺葛懷聰,當時負責駐守西城門的天雄軍第八將(廂)都指揮文橫嶽所部震驚之餘,並沒有躁動譁鬧。

更沒有我試圖衝擊監軍使院卒的臨時封堵。

絕大多數兵卒都是平靜的看着這一切的發生,甚至少數人也就內心掙扎一二,並沒有哪個人站出來替葛家打抱不平。

而在葛伯奕同意將統制移交給王番,在朔州城仍然掌握兵馬的曹師雄、陰超、文橫嶽等人也非常平靜的接受了這一事實,將其部兵馬收攏回兵營,將四城的防禦移交給解忠、朱潤及徐懷等部。

他們在一刻也都不再顧忌的指責葛伯奕剛愎自用、昏聵無能,指責葛懷聰諸將貪鄙怯戰,致數萬將卒遺屍異域,王法不容。

他們要與王番、朱沆等人一起上本參奏其罪。

他們心裡很清楚,朝廷怎麼都不可能對如此慘敗坐視不理,之前甚至都擔心葛家父子爲保權勢,有可能會將他們也拖下水,對抗朝廷的問罪。

而目前在朔州的守軍,在聽到主力潰滅於大同之後,驚惶之餘也是對葛家父子的無能、膽怯怨聲載道;特別是清順軍將卒抱怨曹師雄、曹師利兄弟怎麼就想着投附懦弱無能的越廷,甚至都有武將肆無忌憚的公然指責。

而曹師雄投附有功,而陰超、文橫嶽作爲留守兵馬的主將官,不需要爲戰敗承擔責任,此時不與葛家父子進行徹底的切割,難道還要跟葛家父子抱在一棵樹上吊死?

徐懷與王稟、王番對曹師雄、陰超、文橫嶽等人的心態也不難了解,所以除了使三人繼續統領其部外,甚至還將曹師利、孟平二人交由曹師雄監押。

最後一批進城的兵馬以從大同城潰逃出來的武將、軍吏爲主,總計有五六百人,其中還有不少是葛氏宗族子弟。

爲預防他們有可能譁鬧,封鎖消息之餘,也將他們留在最後一批從疊頭坳撤出。

寒風凜冽,朱沆披着又髒又破的氈毯充當大氅。

他這幾天日夜無眠操勞軍務,身體也是拖到極限;騎在馬背上沒有感覺,翻身下馬,才知道兩腿已經凍得僵硬,血流不暢,差一點摔個狗啃屎,叫朱芝、呂文虎從後面扶住。

朱沆勉強站定給王稟行禮,唉聲道:“這一仗敗得太慘,三萬多將卒就這樣葬身雲朔啊!”

“能有萬餘將卒逃歸,已是僥倖!”王稟聲音嘶啞的說道,顫巍巍的走過來親自攙扶着朱沆往城裡走去。

從西城門直接趕往臨時充當都統制行轅的刺吏府,天色已經朦朦亮了,但危機並沒有解除,衆人猶是夜不得寢。

“……肅金樓契丹奸細當街刺殺軍卒,使漢蕃對立逾發尖銳,徐懷當時就察覺異常,甚至還捉住兩名可疑人物。不過,當時大軍開拔在即,徐懷爲捉拿疑犯已耽擱不少時間,來不及審訊只能匆匆帶着上路。卻是在進大同城後,纔將這兩名俘虜撬開嘴。我們那時才得知這一切乃是契丹原豐州刺史、西京道防禦使蕭林石在幕後密謀,意圖便是要看到天雄軍放縱的肆意殺戮,激起漢蕃矛盾,以便因避戰難逃入大同城裡的蕃民健銳在最後一刻能奮起反抗,但再想勸阻葛懷聰約束軍紀,已經於事無補了。大同城內突然間新增的兩三萬虜兵,除了蕭林石所率突襲勝德門的三千騎兵外,其他都是契丹及諸蕃部族丁壯,並非從別處調來的伏兵。而蕭林石作爲西京羣牧,乃是爲契丹帝蕭乙淳所貶,與契丹西京留守蕭辛瀚等人矛盾重重。天雄軍被困大同西城,蕭林石其部從勝德門及南北城進攻,蕭辛瀚則率殘部固守內城,其間內城全然緊閉,甚至在天雄軍崩潰之後,蕭辛瀚都沒有從內城遣兵殺出,我們便斷定蕭辛瀚對蕭林石防範極甚,料得他們不可能協力圍堵天雄軍殘部,遂在蕭林石其部主力南下後,我們便果斷從武周山突圍西撤,一路果斷是有驚無險……”

大堂之上燒着火盆,忍飢挨餓數頓的朱沆也顧不上體統,手裡抓着熟牛肉猛啃,嘟嚷着將大軍得以從大同突圍西撤更詳細的情形,說給衆人知道。

當然,不要說曹師雄等人在場了,就算是私下裡,朱沆也不會將通過陳子簫、蕭燕菡與蕭林石密議休兵止戰等事說給王稟、王番知曉。

拿徐懷的話,有些事註定要去做,卻沒必要讓太多人心裡承受這負擔,更要防備事情泄漏出去,叫葛伯奕、劉世中、蔡元攸等人找到推卸罪責的藉口。

朱沆心裡也很清楚,很多事瓜田李下說不清楚的。

雖然到最後一刻,蕭林石並沒有徹底放棄徹底他們的意圖,但將陳子簫、蕭燕菡、鄔散榮等人放歸,密議休兵止戰之事,真要從他們這邊傳開出去,不要說葛伯奕、劉世中、蔡元攸以及蔡鋌這些人了,平時跟他們不對付的朝廷大臣,一口咬定是他們私通胡虜,甚至說他們是投降胡虜之後懷着特殊的目標率兵馬返回嵐州,他們怎麼辯解?

朱沆也是打定注意,倘若事情有泄漏的一天,也該是他承受非難與責罵,而不應將王稟、王番等人都牽涉進來。

“……”王稟、王番等人到這時候才搞清楚天雄軍在大同潰滅如此迅速的詳情,而葛懷聰等將逃回朔州後,連對手到底是誰沒有搞清楚。

曹師雄卻是猜到有可能是蕭林石在暗中支持一切,但他們過去三天,沒辦法派出太多的斥候偵騎搜情況,也就無從驗證。

“蕭林石率兵馬進入應州,劉世中、蔡元攸多半不敢與戰,極可能這一兩天就會率部從黃水河大步退回雁門關去,”

朱沆跟王稟、王番說道,

“蕭辛瀚與蕭林石在應州的兵馬完成換防後,蕭辛瀚得以將應州兩萬多兵馬收回大同,連同懷仁、金城以及從北面豐州抽調兵力,將在西翼重新佔據優勢。天雄軍會同清順軍殘部,再加上嵐州境內的老弱病殘,或許還能勉強湊足三萬人馬,但實際上已無能力固守朔州了。爲避免大股敵騎楔入朔州南部,阻斷退路,王稟相公、王番郎君,你們天一亮就當在朱潤、雷騰兩部兵馬的率領下,先護送朔州城數萬漢民南撤,切莫再拖延了……”

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十一章 節制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八章 議和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章 牽掛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十二章 北城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三十六章 統兵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相勸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三十四章 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