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

夜裡又下起雪來,天氣越發寒冷,滴水成冰,寒風吹臉上,跟刀割似的。

徐懷打算連夜出城趕去朔州,待牽來馬匹,正在巷子裡整理系掛在馬鞍旁的刀弓盾牌及箭囊,待要跨上馬鞍揚長而去之時,看到王稟與盧雄走出來。

“這麼冷的天,相公怎麼走出來?”徐懷問道。

“我再辛苦,總不會比你們連夜頂着風雪前往朔州更辛苦,我送你們一程!”王稟不顧風雪將霜白鬚發吹亂,上前幫徐懷拽住繮繩,往巷道走去,連走連問道,“你覺得朔州當不當守?”

“此事有相公與諸郎君謀,哪裡輪得我置喙?”徐懷看了一眼門扉半掩的行轅大院,哂然說道,“相公與諸郎君覺得不當守,我等便從朔州撤回來;相公與諸郎君覺得朔州當守,我等便作一顆釘子咬在那裡!”

“……”王稟擡頭看了一眼前路深邃莫測的夜穹,嘆了一口氣說道,“王番初爲軍帥,意氣風發,我是他老子多說幾句,他都未必耐煩。現在手下突然有個揣摩不透底細、似乎壓根就不會聽他差遣的部將,你也不要怨他冷淡。天雄軍殘部得以歸來,應該全是你的功勞吧?朱沆的性情堅貞不逾,絕非畏死之人,但他也不是心思縝密之人,他應付不了天雄軍突然潰滅時的複雜局面。更何況在奔襲大同之初,他對局勢的判斷也偏於樂觀……”

“雖說我們對敗局早就預料,但沒有朱沆郎君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令解忠、朱潤、雷騰等人聽命行事,我們也不可能救這麼多人出來,”徐懷幽幽說道,“不過,這些已無關緊要了,形勢變化可能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兇狠迅猛,甚至在這時討論朔州當不當守,也全無意義!朝廷到這時候壓根就沒有迫切意識到赤扈人的威脅,劉師中、蔡元攸之流想要留住朔州,滿腦子想的不是爲減輕朝野對大同兵潰的問責而已!”

“你以爲赤扈人的鐵騎,多久會南下?”王稟嘆問道。

“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往陰山以北派出偵騎斥候,但在東路軍都撤回到雁門以南之後,大同虜兵都拖延沒有動作,未必就純粹是蕭辛瀚與蕭林石之間的矛盾所致。我預計着在接下來兩三個月內,赤扈人就有可能攻陷臨潢府、大定府等契丹腹心之地,”徐懷說道,“倘若沒有這次北征伐燕,赤扈人或許還未必急着南下。大越縱橫數千裡,人口億萬,單純從人口規模及富庶程度,遠遠凌架於北方虜族之上,赤扈人即便吞併整個契丹,人口也就千萬左右,他們要是窺不破我們的虛實,或許還想着先消化契丹之地。然而大同之潰,將大越最後一點遮羞布都扯破了,所謂的富庶,也就單純變成最赤裸裸的誘惑。王稟相公,你倘若是赤扈人的汗王,會再有隱忍嗎?兩年時間。我估計能留給我們的時間最多隻有兩年,最快可能明年秋季,赤扈人的鐵騎就會像洪流一般,或大同北面的陰山缺口南取雲朔,或走遼西直侵燕薊等地……”“這麼快嗎?”王稟吸了一口冷氣,難以置信的問道。

徐懷手按住腰刀,沒有反覆回答這個已經沒有意義的問題,徑直說道:

“我知道王番郎君對我有看法,這也很人之常情,我心裡並沒有抱怨,但在我看來,時間就是這麼緊迫。所以我接下來的行事也不會太去顧及王番郎君的感受。王番郎君應該已經注意到,此時留在朔州的人馬都是桐柏山卒,統兵官又都是桐柏山人衆;這放在大越確實是最犯忌諱之事。王番郎君或許會想辦法將孔周、劉武恭兩營廂軍留在寧武直接掌控,但這兩營廂軍裡有四百桐柏山卒,在從太原北上時,我實際就已經剝離開出來了。這些人我也是要帶走的!”

“好吧,這四百桐柏山卒你就帶走吧,孔周、劉武恭二人看樣子他們自己都並不是很想去朔州,你就留他們在寧武,”王稟揮了揮手,說道,“過段時間我可能就要回汴京了,希望能稍有補救吧!”

徐懷並不覺得王稟此時回汴京能起什麼作用,他甚至並不希望王稟此時陷入那泥潭中去,但很多事情顯然不是他想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

…………

…………

寧武城不大,從縣衙到西城僅一里地,堅持將徐懷他們送出城後,王稟才與盧雄冒着風雪往回走。

走回到縣衙後宅,王稟衣袍已被風雪濡溼,王萱在院子裡張望,看他們回來,蹦跳着走過來問道:“徐懷他人呢?他們夜裡睡這裡吧,我剛吩咐人將他們的房間收拾妥當,還將火盆燒上了——他們行軍作戰,定然辛苦之極,我還沏好薑茶,爺爺,與盧伯伯也來飲一懷!”

“徐懷要連夜趕去朔州,現在已經出城了!”盧雄說道。

“怎麼到寧武歇不到一個時辰就走?你們也不帶這麼使喚人了呀!”王萱癟着嘴,惆悵的說道。

“父親,”王番這時候與鄭壽走進來,問道,“你適才親自送徐懷他們出城了?”

“局勢詭譎,殺機重重,徐懷連日奔波不休,沒有時間留他們在寧武歇上一宿,我當要送他們一程。”王稟說道。

“萱兒,都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回房歇下?”王番看着女兒,沉聲問道。

“我又不是小孩子,什麼事情我都懂,爹爹有什麼話需要差走我才能說的?”王萱癟着嘴,走上前幫王稟被風雪濡溼的外袍脫下來,說道,“我還要照顧爺爺呢!”

“萱兒,你去幫我跟你爹,還有盧伯伯、鄭伯伯沏薑茶過來,”王稟差使王萱去沏薑茶,走進屋坐在火盆前,問王番,“今夜怎麼這麼早就處理完軍務了?”

“現在都在傳言徐懷是王孝成之子,父親與盧爺其實是早就知道了吧?”王番坐到火盆前,拿鐵鉗挑動木炭,讓火燒得更旺一些。

“是早就有所猜測,但沒有直接問過,”王稟說道,“徐懷這次能助朱沆將天雄軍一萬殘卒帶回來,也就沒有什麼好問的!”

“我們或許可以不問,但朝中必有人會在這事上做文章啊,”王番蹙着眉頭將袖囊裡取兩本厚厚的冊子,說道,“逃歸朔州的殘軍兵冊,這兩天剛剛整理出來,父親你看一下!”

“有什麼好看的,無非是去年從桐柏山招安的賊兵賊卒此時都留在朔州了——徐懷玩的小心眼,我還不難看破的。”王稟沒有接過冊子,看王萱沏了薑茶端進來,接過一杯薑茶,慢悠悠的飲起來。

“說徐懷是王孝成之子,這到底是傳言,蔡鋌等輩也不敢去翻陳年舊案,但這兵冊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倘若有人說他包藏禍心,他要如何辨解?”王番沉聲問道,“我們不知道則罷,但這時都知道了還不聞不問,將來又如何脫得了干係?”

“我這幾天在想一個問題,天雄軍如此輕易就潰於大同,單單就是葛懷聰這些將帥怯戰無能嗎?”王稟盯着燒得正旺的火盆,喃喃自語似的說道,“要說天雄軍素來戰力孱弱,編入東路軍的都是西北精銳,朝廷寄以厚望,爲何又怯懦不敢戰,軍紀也多有敗壞,上下難以約束?興許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改變了——”

“朝廷規制或有不合理之處,但也不能是統兵將帥去變改,”王番說道,“劉世中、蔡元攸要是覺察到這點,怎麼可能不對父親你發難?”

“那就直接告訴他們,”王稟說道,“西路軍目前這種狀況,兵將相雜,用人心惶惶之卒,根本不可能守住朔州。劉世中、蔡元攸倘若對此有意見,那就直接放棄朔州,將所有人馬從朔州收回來,打散後|進行整編,自然就不違規制。而倘若劉世中、蔡元攸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想着守住朔州,只能行權宜之計,用桐柏山卒或能守一守朔州。要不然,你叫他們換任何一將,率部去頂替桐柏山卒守朔州!”

“父親!”王番頭痛的叫道。

“你是一軍之帥,我原本不該干涉你,但這件事你權且聽我一回。兩營唐州廂軍,其中有四百桐柏山卒,我也已經答應徐懷讓他將這四百桐柏山卒帶走,剩下的人馬,由孔周、劉武恭率領留在寧武,聽從你的調令!”王稟說道,“給徐懷兩年時間,兩年之後無論你或朱沆在不在嵐州,我都會請旨將徐懷調走!僅三四千桐柏山卒,就算他們別有心思,也出不了什麼亂子;你我也不要怕牽涉。今天怕這個,明天怕那個,諸事都要小心翼翼、勾心鬥角,我們又與蔡鋌之流何異?”

“……”王番皺着眉頭說道,“我說服不了父親,看朝廷新旨,對伐燕之事也有心灰意冷之跡,說不得我們很快就都要回京復旨。以往我還想朱沆或能留鎮嵐州,但既然父親執意如此,我在想此事牽涉太大,朱沆或許不便再留鎮嵐州,去擔這我們無力承擔的干係!父親以爲如何?”

“……”王稟嘆了一口氣,妥協說道,“好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十五章 登城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八十章 牽掛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十五章 制司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