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

bookmark

“就篤定你們能過來,韓奇早專門找人幫你們收拾了房間!”

負責率部駐守南城的徐心庵看到徐懷與柳瓊兒接燕小乙、沈鎮惡回到朔州,高興出城來迎接。

在王番舉薦曹師雄執掌西翼嵐州軍政大權已成定局之後,徐懷就將軍營全部轉移到西南城,包括四千多接受他們這邊救濟的胡族婦孺,也都轉移到西南城來。

即便是西南城,也是城闊人稀,空置的宅院極多,但徐懷還是要求所有的軍吏、將官都集中住宿過集體生活。

徐心庵、唐盤、唐青、殷鵬、韓奇等乃是鑄鋒堂第一批老人,到嵐州後結識燕小乙、沈鎮惡以及潘成虎在歇馬虎時曾經的部屬杜仲以及鄧州大豪朱承鈞的侄子朱世聰等人,年齡相當,性情相投。

他們也都盼望着徐懷能將燕小乙、沈鎮惡邀請來朔州。

“有客人午前就到朔州來了,五叔與鴉爺兩人專程陪着。”徐心庵與燕小乙、沈鎮惡熱情招呼過,又低聲跟徐懷說道。

徐心庵沒有點破來客的姓名,卻說徐武磧、郭君判兩人親自作陪,徐懷也就沒有直接追問,讓徐心庵帶着燕小乙、沈鎮惡先熟悉此時的朔州情況,他與柳瓊兒直接往刺史府趕去。

徐懷走進刺史府會客的西院,郭君判這時候不知道跑去哪裡了,卻是徐武磧陪女扮男裝的蕭燕菡與陳子簫坐在客堂裡說話。

室內燒着火盆,溫暖如春,徐懷將積雪的氅衣解下來,交給牛二拿走,他按着腰刀與柳瓊兒走進客堂居中桌案後坐下。

他也沒有去理會陳子簫、蕭燕菡寒暄,而是先側過頭低聲跟徐武磧說此次去嵐州發生的事:

“蕭林石還是有人潛伏在嵐州,王番當衆訓斥燕小乙、沈鎮惡,要嵐州吏紳都看到他王家跟我們已經分道揚鑣,曹師雄他們目前還沒有什麼反應呢,沒想到蕭林石卻叫陳子簫先找上門來了!”

“他們動作真是不慢啊,我還奇怪他們怎麼就突然跑上門來,剛纔兜了半天,他們也不說句實話。”徐武磧瞥了陳子簫一眼,與徐懷低聲說道。

一方面是蕭燕菡、陳子簫地位、身份擺在那裡,二來朔州這邊也絕不能泄漏與契丹暗通曲款的消息,因此蕭陳二人午前到朔州,徐武磧嚴格封鎖住消息,由他與郭君判兩人貼身相陪。

郭君判是臨時有點事離開。

不過,陳子簫、蕭燕菡之前都沒有吐露來意,徐武磧這時候聽徐懷說起這次去嵐州的經歷,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看到徐懷走進客堂,對他們不要說熱情寒暄幾句了,竟然連正眼都不瞧一下,蕭雨菡以她的脾氣,怎麼可能按捺得住?

“都成喪家之犬了,裝這副姿態給誰看?”蕭燕菡不屑的譏諷道。

“赤扈人攻陷臨潢府了?”徐懷單刀直入問道。

“啊!”蕭燕菡有些猝不及防,愣怔看了徐懷片晌,才岔開話題說道,“王家棄你不顧,又薦曹師雄出知嵐州、統領天雄軍,你曾承諾要與我們休兵止戰,還要如何兌現?你該不會從頭到尾都在誆騙我們吧?”

“多大的人了,連說謊都不會,蕭林石怎麼叫你跟陳子簫出來?你是不是心裡惦念着要見我,一定要與陳子簫到朔州的?”徐懷問道。

“你算什麼東西,誰曾惦念着見你?你口口聲聲承諾的休兵止戰呢,你此時要如何兌現?”蕭雨菡按住長桌,炸毛質問道。

“中京大定府是不是也失陷了,那東京遼陽府呢?”徐懷問道。

蕭燕菡氣得將茶盅扔長案上,閉嘴不理會徐懷。

徐懷見陳子簫坐一旁不語,知道契丹北部的情況絕不容樂觀,他輕嘆一口氣,不客氣的朝蕭燕菡說道:

“陳子簫、撒魯哈曾率騎兵於金城西伏擊我們,我現在沒有下令再將你們扣押下來,已經夠客氣了,郡主還有臉問我休兵止戰之事?還是說你們契丹人天生臉皮厚,剝掉一層也渾然不覺?我說郡主啊,你們有什麼事要找我商議,好聲好氣說話,我當然會以禮相待,但想要玩這種幼稚的話術,想要先聲奪人,我看郡主是找錯對象了。郡主還是在應州找些家奴訓斥,那些家奴會陪郡主玩得更過癮一些,我可沒時間陪郡主玩過家家。”

“你與他說,我都要氣死了!”蕭燕菡高聳的胸脯劇烈起伏着,沒有翻臉,已經是極端遏制心裡的怒氣了。

陳子簫苦笑一下,跟徐懷說道:“王番舉薦曹師雄,而不是朱沆執掌西翼嵐州軍政大權,林石大人當時就極爲震驚,但當時還以爲你們這麼安排另有深意。昨夜聽聞岢嵐城南所發生的事情,我們才知道王家到底是涼薄之輩,林石大人也多少替你感到不值,便令我與郡主趕來朔州與你們見上一面!”

“朔州有四千精銳在手,你們無需替我感到值或不值,倘若只是這些話,不值得你們專程到朔州來走一趟。”徐懷淡然說道。

“雖說天雄軍及清順軍大肆殺戮番戶,乃我們所樂見,但曹師雄在朔州所作所爲,絕非是我們所安排的苦肉計,想必你們這是能看得明白的,無需我們多言,”陳子簫說道,“而你們同時也應該想到,曹師雄對舊主尚且如此絕情,也很難想象他對越廷會有什麼忠心……”

見陳子簫趕來朔州,主要是提醒他們對曹師雄保持警惕,徐懷不動聲色,心裡卻是輕嘆一口氣。

蕭林石、陳子簫他們都看得明白的事情,王稟、朱沆卻囿於自身的認識及根深蒂固的觀念而忽視掉這點。

徐懷雖然能夠理解這點,但想到後續艱難萬分的局面,卻又十分的不甘、不爽。

“你可別當我們這次過來是要誆騙你什麼,”

見徐懷不動聲色的坐在那裡,陳子簫這番話似乎對他完全沒有什麼觸動,蕭燕菡又按捺不住的急道,

“曹師雄絕非忠義良善之人,他之前在朔州諸多決絕作爲,也僅僅是他誤判你們勝券在握,急切交出投名狀而已。現在天雄軍是什麼樣子,劉世中、蔡元攸等越廷將臣雙是什麼樣子,他已經徹徹底底看清楚了,他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對越廷會有什麼忠義之想?恐怕他這時候就已經考慮找第三家恩主了——你要是信他會對越廷忠誠,恐怕死到臨頭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郡主,”陳子簫看徐懷、徐武磧、柳瓊兒三人反應都很平淡,便知道是怎麼回事,跟蕭燕菡說道,“他們早就看清楚曹師雄是怎樣一個人了,不需要我們專程提醒什麼!看來王番在岢嵐城外的那一幕,並非是演戲給別人看,確確實實是擔憂徐懷的身世會拖累到他父子二人的仕途,纔要徹底的與桐柏山衆人斷絕關係——而王番舉薦曹師雄執掌西翼嵐州軍政,朔州這邊應該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林石大人的推測是正確的。”

“你們已窺破朔州的虛實了,倘若沒有其他什麼事要說,那就恕不相送了!”徐懷知道自己的身世揭破,會誘發一系列不可預知的後果,但也不想聽別人一遍又一遍提醒他這點,有些意興闌珊的要安排送陳子簫、蕭燕菡出朔州城。

陳子簫與蕭燕菡此行也確實是專程爲了確認王家與桐柏山衆人的現狀,確認前日在岢嵐城南長亭所發生的那一幕是不是王家演戲給外人看;除此之外,蕭林石對他們沒有別的命令。

蕭燕菡心裡還鼓着氣,見徐懷見面沒說幾句話說要送客,便站起來徑直往外走去,在走廊裡等這邊的護衛將收繳過去的刀弓送還過來。

陳子簫見蕭燕菡在徐懷面前脾氣又直又臭,令他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這時候只能硬着頭皮往外走去。

陳子簫心裡猶豫了好久,在護衛將刀弓奉上時,轉身跟站廊下的徐懷說道:“西山諸蕃這些日子有些躁動,雖說大同那邊有令諭頒下,但背後可能有党項人或赤扈人的影子。倘若是前者,事情還好,要是赤扈人已經想到用西山蕃部消耗燕越在恢河河谷的力量,多半也會關注到曹師雄的存在,留給你們的時間其實不多了!”

“時間不多了又有什麼辦法?”徐懷抱胸站廊前,冷然問道,“你與其慫恿我去刺殺曹家兄弟,不如我將天雄軍主力從嵐州騙出來,給你們伏擊?你們幹不幹?我這人認準一件事,無所謂背不背通敵罪名的!”

“……算我失言,”陳子簫尷尬一笑,說道,“從雲朔往南,關山重重,赤扈人以往即便有南侵之意,也不會急於從雲朔經河東南下,這也會令雲朔能偏安一時,但此時有曹師雄這麼一個天大的破綻,而越廷竟然對這人毫無防備,一切真就很難說了。我也是焦急這事,纔想到你們是不是能重施故伎,卻非要害你們!”

徐懷冷冷一笑,無意接受陳子簫的解釋。

他當初在淮源行刺殺事,乃是郭曹齡孤身赴任,與地方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郭曹齡一死,便能直接斬斷蔡系伸往桐柏山裡的一隻觸手。

曹師雄、曹師利二人卻完全不是這個狀況。

他們不是僅僅兩人投附越廷,而是帶着清順軍數千兵卒、朔州城數萬漢民以及朔州刺史府所屬的一大羣將吏南附。

也許刺殺曹師雄、曹師利兄弟二人並非沒有可能,但曹師雄、曹師利兄弟二人一死,且不說這邊要承擔的風險,嵐州也直接會陷入混亂之中,很可能將整個河東路都席捲進來。

這樣的混亂,或許會叫蕭林石抓住更多的機會,但這也絕非徐懷所期待看到的後果!

徐懷不相信陳子簫看不到這點,心裡厭恨他這時還玩這些心計,示意他們快走,都懶得邁出半步相送!

第十七章 縣政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三十章 西進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十一章 節制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八章 議和第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章 人心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