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遺訓

bookmark

徐懷能預料到王稟身體狀況很糟糕,卻也沒有想到短短四個多月未見,王稟竟是這般枯槁模樣;他與王萱上前,將王稟從病牀上攙坐起來,幾乎感受不到王稟的身體還剩多少分量。

雖說王稟此時精神頭看上去很好,徐懷卻知道這是迴光返照,如此殘軀實在是沒法再拖多少時日了,一時間哽咽心頭,很多話都不知道從何說起;王萱更是漱漱落淚,坐牀沿上從後面撐住王稟瘦弱的病軀。

“傻孩子哭什麼哭,我臨終之前能見你們一面,真是比什麼多強啊,”王稟咧嘴笑着撓撓了王萱的腦袋,才轉回頭來跟徐懷說道,“我這兩天都在猶豫,要不要叫盧雄再去一趟楚山,沒想到你已經到汴梁來了,甚好,甚好啊。”

朱沆得朱芝報信,這時候趕過來會合,聽王稟這是要交待遺言,便使長子朱芝以及呂文虎二人先在院子裡等候。

身形憔悴的他走進來在牀榻旁坐下來,從盧雄手裡接過湯藥,服侍王稟喝下。

“我知道我的命數,他們偏要拿這東西來糊弄我,我也只能假模假樣的裝作受他們糊弄,”王稟一邊小口喝着湯藥,一邊跟徐懷說話,“其實啊,能在這山河破碎之前閉眼而去,可能未嘗不是一樁幸事啊!怕就怕我這微賤之軀,這時候一蹬腳,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驚擾,於心難安啊,但這時候想要離開汴梁,卻又千難萬難,或許只有你有能力幫我離開汴梁……”

朝中竟然卑躬屈膝乞和到這等地步,對主戰派將卒的士氣打擊有多慘烈,徐懷在來汴梁之前就已經能想象到。

徐懷到汴梁城後,已經秘密見過劉衍等人,對這個感受更爲深刻。

說實話,要不是汛期將至,留給赤扈人的時間實在有限,徐懷都懷疑赤扈人會不會已經集結大軍進逼汴梁城下展開強攻了。

赤扈人暫時還沒有大的動靜,但不意味着沒有變數。

比如說汴梁守軍已經低迷到極點的士氣再一次遭受重創、動搖。

只是即便能想到這一點,徐懷猶不忍心看王稟都已經油枯燈滅之時,卻還擔憂自己的離逝會不會驚擾那殘破不堪的軍心。

徐懷站起身來,長吐一口濁氣,卻猶覺得胸口還是悶得慌,將木窗推開,讓淅淅瀝瀝的雨聲傳進來。

“汴梁陷落、河淮殘破,已經勢不可免,但東南、西南形勢尚且完整,而党項人猶橫亙西北,塞赤扈人咽喉,山河猶有收拾的時間跟機遇,”徐懷說道,“然而謀事之法不能再墨守陳規,要不然的話,待赤扈人從容吞併党項之後,可能真是半點機會都無了!”

“……我的那一套終究是不行啊,”王稟費力的擡起頭,拿渾濁無光的眼睛瞅住徐懷,枯坐片晌,才

(本章未完,請翻頁)

轉頭跟王番說道,“你要答應我:倘若虜兵未退,我卻先走了一步,就讓我在這病榻上多躺幾天!”

王番哭着跪下來,說道:“父親所令,番兒不敢不從!”

王稟又看向盧雄、王孔以及之後進屋的鄭壽,啞聲問道:“你們都記住了?”

王稟作爲守宮觀使,雖不再有任何的實權,但依舊身在社稷重臣之列。

因此,他出汴梁城後,病逝途中,可以因爲赤扈人的封鎖,暫時不用將死訊報於京中,但他就在汴梁城中,病逝卻瞞而不報,便是欺君。

徐懷此來汴梁有其他的計劃,能調動的人手又有限,無法在此時助王稟離開汴梁,王稟只能要求在他死後,王番他們不惜欺君也先要隱瞞住他的死訊。

盧雄、王孔、鄭壽也都跪下應允。

“好吧,留萱兒多陪陪我即可,你們自去商議事情吧!院子裡其他人手也都撤去吧……”王稟無力揮了揮手,示意徐懷他們出去說話,他也再沒有精力參與複雜的謀事了。

…………

…………

雨還在淅淅瀝瀝下,滴落在青石板上。

走進偏院客舍,徐懷入座前先朝王番作揖,說道:“徐懷年少輕狂,任性妄爲,以往對王番郎君多有不敬,還請寬囿!”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往是我太看不透,”山河破碎就在眼見,朝中臣僚又都露出前所未見的醜態,王番此時哪裡還有爭意氣、謀權術的心思,感慨道,“未能料禍烈至斯,是我眼見太拙了!”

“你此番來汴梁,到底有什麼打算?”朱沆急切催促徐懷入座,問道。

“如此卑躬屈膝的乞和,陳淵所部犧牲又是如此的無謂,赤扈人即便這次迫於汛季將至,不會強攻汴梁,但只要捲土再來,取汴梁將易如囊中探物,”

徐懷坐於長案之後,神色凝重的說道,

“即便汴梁失陷已勢所避免,但倘若舉天下皆無抗爭之心、效死之志,汴梁失陷、河淮殘破之後,又怎麼可能在江淮成功組建起對赤扈人的防線?我在楚山聽聞陳淵所部覆滅,乃是朝中有人畏懼激怒胡虜而有意泄密,只是還不清楚詳情。我這次過來,第一樁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這人揪出來剷除之,叫天下將卒士民,不至於徹底的喪失抵抗胡虜的意志,叫那些搖尾乞和之輩心裡尚存一絲畏懼!”

“……”王番、朱沆、盧雄、鄭壽等人皆是一驚,沒想到徐懷扔下楚山軍民不管,行險潛來汴梁,第一樁事竟然是要行刺一個目前還沒有抓到影的一個人物,但轉念也能想明白,形勢惡劣至斯,有些事只能是不擇手段了。

想到陳淵所部的覆滅,朱沆此時還是心痛不已,嘶啞道:“大越三千熱血男兒,死得太冤!”

這種形勢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下,徐懷親自趕到汴梁,所能做的事也非常有限,但泄密緻陳淵所部覆滅之事,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極爲惡劣,徐懷決意先從這事做起。

不過,莊守信離開汴梁倉促聽到的消息僅是一些模棱兩可的有限傳聞,同時他並沒有在離開汴梁時跟周景提及這事,周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騰出人手關注這事。

因此徐懷此時對泄密之事瞭解還遠遠不夠。

“赤扈騎兵南侵之後,朝中是和是戰便有爭議,聖上也是搖擺不定、全然沒有主意——隨着京畿附近的城池相繼陷落,和議之聲便越發甚囂塵上,之前諸多主張一戰的將臣,也都覺得借求和之事拖延時間,也未嘗不可,”

朱沆回憶起派遣陳淵所部夜襲敵營前後的諸多細節,說道,

“聖上心裡還是奢望以利惑敵,使楊迪勳出使敵營,秘囑歲貢以一百萬白銀爲限,另給付五百萬兩白銀犒賞,卻不想虜使隨楊迪勳來汴梁索償會如此之巨。雖說虜使到來後,王戚庸、汪伯潛之流還是力主乞和,但我等觀聖上心思還是有所猶豫,便秘諫聖上出兵夜襲敵營——我們也是算着汛季將至,虜兵不敢在鄭州、京畿等地久留,想以一部奇兵夜襲敵營,將和議拖延到虜兵不得不退之時,也就能將索償之事拖延過去,卻不想虜兵早有準備,陳淵所部慘中埋伏,三千人馬僅有百餘人突圍逃歸。我們是想到哪裡泄了密,很可能是聖上沒有遵守秘不外宣的約定,將此事告訴諸相,但到底哪個人泄了機密,卻無從得知。而聖上事後又將出兵的責任全然推到王相頭上,要不是還有一些大臣苦諫,王相可以已下詔獄,未必能支撐到你們來見……”

“既然有風聞傳出,就不難找到蛛絲馬跡,”徐懷沉吟片晌,便起身告辭道,“我這便去調查這事——此事旨在激勵士氣,震懾羣邪,但也不能對王相、對楚山有所幹擾,我們行事會百般小翼藏匿蹤跡,請二位郎君勿憂。而倘若沒有什麼特殊原因,在成事之前,我們也不會再來見二位郎君!”

“此事但有能用到我們的地方,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的,沒有憂不憂的——此外,還有一件事我正打算找你們!”朱沆說道。

“什麼事?”徐懷問道。

“景王不在汴梁,纓雲郡主在代償之列,此事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朱沆說道,“我與王番想着派人將纓雲郡主從王府劫出秘藏起來,正打算將周景找過來商議這事——你既然到汴梁,此事當由你主持,我們從旁協助……”

“……”徐懷閉上眼睛,恨不能將趙家人祖宗八代挖出來看看趙家兒孫都他媽什麼德性,不過朱沆說的沒錯,這件事他們要袖手旁觀,坐看纓雲郡主被送往虜營慘受糟踏,景王以後會如何看待他們?

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十章 西進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十八章 奪城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十一章 襲寨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十五章 登城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十章 收編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