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人心

汴梁以西至嵩山,從城池到塢寨,都落入赤扈人的嚴密控制之中,沒有太多的空隙可鑽,徐懷一行人只能從許州、汝州借道,晝夜兼程,於四月十六日趕到鞏縣。

山道草木蔥蘢,衆人在薄霧中策馬而行,衣甲都沾滿露水,變得有些沉重。

徐懷勒住馬,轉身看向與蕭燕菡共乘一馬的纓雲郡主,說道:“還有不到二十里地便能到謁皇嶺,再歇一趟,午前便能見着王爺了!”

“沒關係,我還能堅持,不需要考慮我。”纓雲咬牙說道。

雖說這一路來都是受蕭燕菡照顧,甚至趕夜路時,身形相比要嬌小一些的她還能在蕭燕菡懷裡小睡一會兒,但這已是她十七歲來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辛苦,纓雲此時已精疲力盡,都要靠蕭燕菡強健有力的臂膀將她夾住,才能穩穩坐在馬鞍上。

即便馬鞍上墊了幾層柔軟的羊皮,纓雲胯間還是給磨得隱隱作疼,也不知道有沒有破皮,她就覺得自己真是沒用。

同樣是郡主,蕭燕菡卻是那樣的精神抖擻,纓雲知道徐懷爲了照顧她,已經有意放緩行程了。

“人吃得消,馬也吃不消,也不差歇這半個時辰再見王爺。”徐懷翻身下馬,示意大家都下馬來歇息。

大部分人下馬都沒法立時休息。

即便在己方控制區域內,還是嚴格照戰時執行紀律,輪替放出警戒,還要派人先趕往謁皇嶺聯絡;剩下的人手還要先將馬匹照顧好。

戰馬持續行軍,掉膘嚴重,更需要精細照料;等這一切收拾好之後,人才得以找個乾爽的地方坐下,吃些乾糧充飢。

徐懷登上山崖,眺望水勢漸浩蕩的伊洛河此時正往東北方向流淌而去,對岸的邙山也是鬱鬱蔥蔥,有好幾隊軍卒沿岸巡視、警戒。

這時候兩匹快馬從後面打馬馳行,速度非常快,徐懷站在山崗相距太遠看不太清楚這兩騎裝束,但看到這兩騎被他們留在隊尾的偵騎攔住片晌後又繼續南行,徐懷猜想應該是蔡州或哪裡派出的信使驛使。

“蔡州方向會有什麼緊急消息要傳往鞏縣?”徐武磧疑惑的問道。

“我過去攔住問一聲便知。”徐心庵快步走下山崗,往官道那邊趕去,將驛騎攔住盤問片晌,便與陳子簫、蕭燕菡、張雄山一併往山崗這邊走來。

“是胡使君派出的信使——汴梁以東、以南的虜兵正往鄭州撤退!”徐心庵說道。

“汛季隨時將至,大越主戰派又躁動起來,赤扈人撤兵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比想象中要堅決啊!”陳子簫說道。“我還以爲能多拖幾天呢,看來我們還是小看赤扈人了啊!”徐懷輕嘆道。

“赤扈人這時候撤兵不好嗎,看你們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蕭燕菡訝奇問道,“難不成你們真希望赤扈人趁着汴梁內部混亂,試着攻打一二嗎?”

“主戰派好不容易在越廷佔據上風,倘若赤扈人試圖強攻汴梁、或者繼續圍困汴梁一些時日,天宣帝這時候也只能繼續依倚主戰派將臣主導汴梁防禦。這有利於主戰派將臣進一步站穩腳跟,也將繼續壓制議和派官員不敢冒頭表達什麼意見,”

陳子簫跟蕭燕菡解釋道,

“赤扈人現在撤得這麼堅決,有誰會認爲這是主戰派的功勞?而王戚庸罷相,並不能改變越廷之上,議和派佔據主導的現狀。而這些議和派看到赤扈人渡河北撤,短時間感受不到迫切的威脅之後,他們還會繼續沉默下去嗎?其他人不說,王戚庸就甘心被罷黜,離開汴梁了?照我說,坐在大越龍椅之上的那個傢伙,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感受到赤扈人直接強攻汴梁的威脅,說不定會將叩宮逼宮之事,視爲更迫切需要解決的威脅,這怎麼能算是好事?”

“正所謂‘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徐懷苦笑說道。

主戰派在朝中暫時佔據上風,而倘若虜兵還繼續圍困汴梁,他們趕到鞏縣,甚至可以進一步拉攏西軍之中的主戰派將領,這時候可以迫使周鶴、苗彥雄、鄭懷忠、高純年、吳文澈等人採取更爲積極主動的姿態,對盤踞虎牢、滎陽的敵軍施加更強的軍事壓力。

赤扈人果斷渡河北撤,主戰派在朝中掀起的旋風,隨時有可能會被議和派化解,甚至還會遭受打壓、排擠,周鶴、苗彥雄、鄭懷忠、高純年、吳文澈等人會做怎樣的選擇,還需要猜測嗎?

這必然也將影響到景王趙湍的決斷。

畢竟在鞏縣,十數萬之巨的西軍援師,還在周鶴、苗彥雄、鄭懷忠等人的控制之下,他們無需看景王趙湍的臉色;景王趙湍所真正掌握的人馬,僅有三千守陵軍而已。

“我們是不是索性多歇上一兩個時辰,等景王充分消化新的消息再說?”徐武磧蹙着眉頭問道。

徐武磧心想倘若景王趙湍此時做不了決斷,那他們安排人將纓雲郡主送去謁皇嶺,他們就此返回楚山。

要不然的話,景王或許不會對他們不利,但周鶴、苗彥雄、鄭懷忠這些人從其他渠道得知汴梁前兩天發生的事,會不會扣押他們,還真是很難預料的事情。

“虜兵欲撤未撤,周鶴、鄭懷忠之流犯不着拿我們怎麼樣,我們不需要試探景王會是什麼態度,一切待見過景王之後,便有分曉!”徐懷說道,“讓大家收拾收拾,不要歇息了,直接動身去謁皇嶺!”

徐懷何嘗不知道他這次在汴梁所做的諸多事,更犯忌諱,但越是如此,在景王趙湍面前,他們更要表現得無愧於心。

此時真要留在謁皇嶺之前等景王做決斷,有些事就更扯不清楚。

…………

…………

“爹爹,要不是徐軍侯相救,纓雲這次差點這輩子都見不着爹爹啦!”

纓雲這幾日甚是堅強,但在進入營帳看到父親趙湍的那一刻,憋在心裡多日的所有委屈再也抑制不住,堅強的外殼破碎,癱倒在父親趙湍的懷裡哭泣起來。

景王趙湍也是愛女心切,看纓雲清減不少,人卻還算精神,才稍稍放寬心在,攙她在自己身邊坐下,朝徐懷拱拱手,說道:“京中消息傳來,我是又急又氣,要不是鄧珪說你去汴梁後絕不會袖手不管,我都已經動身回京了!”

“郡主有危,臣不敢坐視不管。不過,除了救下郡主,臣在汴梁所闖禍事不小,這次也沒敢大張旗鼓來見殿下,怕對殿下有所牽連。”徐懷說道。

“唉!”

景王趙湍坐案几後連連嘆氣,苦澀說道,

“我亦未曾想到王戚庸之輩竟然能卑躬屈膝到這一步,簡直就是毫不知廉恥。徐懷,你也不用太憂心,山河都破碎了,還談什麼牽連不牽連的?這點干係我還是擔得下的。纓雲這事,從今往後對外便說是我寫信請你去做的,父皇真要追究這事,我還要在父皇面前問一問,趙家兒女真就如此不堪,可以棄如弊覆嗎?做下這諸多事,還有臉面去見趙氏列祖列宗嗎?”

陳子簫與張雄山對望一眼,沒想到景王確是有幾分擔當的。

他們之前是聽說景王趙湍在諸皇子裡氣度頗佳、胸襟寬廣,但他們並沒有接觸過景王,也不清楚這裡面有多少是溢美之辭,也不清楚在如此惡劣的局勢面前,還能保有幾分氣度、胸襟。

當然了,徐懷如此劍走偏鋒,陳子簫並不以爲景王趙湍心裡完全沒有芥蒂,並不以爲景王會對徐懷還有十二分的信任,但只要景王能識大體,或者說景王能忍常人不能忍,並能真正看清當前的形勢,那就是值得合作的。

徐懷爲了表示無愧於心,提前安排人趕來謁皇嶺聯絡時,就提到陳子簫、蕭燕菡的身份,稍作寒暄後,這時候則正式介紹陳子簫、蕭燕菡、張雄山給景王認識。

景王趙湍站起來,給陳子簫、蕭燕菡、張雄山長揖施禮,說道:“大燕未亡之時,就多次遣使來越,陳訴脣亡齒寒之理,可惜除王稟相公廖廖數人外,竟無大臣識得如此淺顯道理——現在我朝是引火燒身,悔之痛之啊!”

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七章 初冬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十四章 促降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五十章 編軍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