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逃跑皇帝

或許這一切的原因,還要說到之前,耶律大石。

至於爲什麼,還是因爲,耶律大石在白溝,以一萬殘兵,大破童貫二十萬的軍隊。

從這個時候,宋朝的一切,才真正的暴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特別是女真人的面前。

要知道,當時的金國,和宋朝不接壤,所以消息的傳遞,其實並不算如何的通暢。

以一個通俗的思想來看,當時的金朝知道有宋朝這樣的一個國家,而且他們國家的君主,在之前也算得上是能征善戰。

金國和遼國雙方打仗,本身就已經有了一些困難。

要再和宋朝開戰,那就未免更加的困難。

在那個時候,金國對於宋朝的假想,還是一個比較算是強大的國家,算得上是一塊硬骨頭,可以啃,但是要啃下來的難度,並不低。

然而當燕京白溝河畔的那一戰,徹底粉碎了宋朝粉飾出來的一切。

宋朝的慘敗,女真人看的清清楚楚。

一個日落西山的遼國,大宋都不是對手,那麼和他們金國相比,那大宋豈不更是掌中之物?

這些人,又如何能夠抵擋他大金的鐵騎?

於是隨後,遼國滅亡。

童貫的確是獲得了燕京,但是金人走了嗎?

沒有走,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停歇,馬不停蹄,就準備一鼓作氣,直接消滅大宋。

從這裡開始,這是金兵的第一次南下。

這時候,剛剛失敗的河北禁軍,如何會是金兵的對手?河東河北兩地的士卒,一看到金兵到來,直接就是望風而逃。

整個北方的防線,徹底崩潰。

是的,在這個時候,金兵甚至沒有進行過一次像樣的進攻,往往大宋的軍隊只是聽到了他們的名號。

就已經是無比的恐懼,他們的人一旦衝鋒,不管人數多少,對面的軍隊立刻就要潰散。

這就是當時宋朝的普通士卒。

而這個時候,距離宋哲宗趙煦死去的時間,不過是過去了二十五年。

這是一個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的事件,但就在這段時間裡面。

整個大宋,幾乎可以說是毫無戰鬥力。

而北宋朝廷面臨金國的進攻,更是顯得荒誕,甚至讓人感覺到嘲諷。

當北方出事之後,第一件事情想的,不是所謂的出兵作戰,而是在不斷的開會,不斷的討論。

經過討論之後。

當時還是皇帝的宋徽宗,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該說不說,這個辦法,指不定是取材於遼國最後一個皇帝天祚帝。

因爲這個時候的宋徽宗準備做出和天祚帝一模一樣的打算。

那就是逃跑。

但說到逃跑,難道直接將開封府送給金國?那當然是不行的,跑歸跑,但當時的情況,開封也必須要人來守衛。

所以,宋徽宗這個時候,直接封了太子趙桓爲開封牧,就是希望太子能夠代替他,守衛開封。

這個時候該說不說的其實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北方儘管已經變成了這個模樣。

但金兵真的不是所到之處天下無敵的。

金兵的優點和缺點都相當的明顯,優點就在於他們全都是騎兵,來去如風的同時,在北方廣闊的平原上佔據着絕對的主動權,實力強大。

但缺點就在於,金兵極其缺乏攻城手段。

他們當時兩路大軍一齊進攻,以線狀進軍,一路上雖然廢物有很多,但不是沒有人堅守的。

而遇到州縣死守,金兵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們能夠做的,也就只是繞過那個州縣,然後進行下一個地點的攻打。

可惜的是,有骨氣的人,能夠堅守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望風而逃,一戰便潰,甚至還有人大開城門,迎接金兵。

當然,這些人,後面全都死了。死的很慘,掠奪,屠殺。姦淫,無非就是這些東西。

即便是重複,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這裡只是想解釋一下,其實大城,他們真的打不下來,野戰打不過不代表守城守不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然而宋徽宗第一個想法,依舊是跑。

但不知道是因爲什麼事情,宋徽宗忽然之間病倒。

有一說一,這個很可能是假裝的。但因爲病倒,所以將太子召到了他的面前。

直接讓人給毫無準備的太子穿上了御衣,龍袍。

好傢伙,這一下子可是把太子給嚇了個不輕。

一邊躲,一邊哭,就是不敢接受。

宋徽宗這時候也怒了,表示這是我的命令,你要是不接受,你就是不孝!

太子即便是面對這個情況,也知道絕對不能接。

所以反駁道:“父親尚在,若我此刻登基爲帝,更爲不孝!”

這兩個人直接來了一番互相推辭。

可惜,最後,還是其餘人挾持着太子,前往了福寧殿,從此之後趙佶成爲了太上皇。

該說不說,這一路上,趙桓萬般的抗拒這件事情。

就是不肯走,順便嚎啕大哭,悲哀之情難以言表,幾次都昏死過去,幾乎氣絕而亡。

不得不說宋徽宗也是個狠人。

直接招來御醫,然後等他醒過來,又繼續拖着他走。

可見決心之堅決,有一說一,要是抗金能有這樣的意志,戰局未必會打的那麼的屎。

可惜,他們也就是窩裡鬥了。

等到太子到了福寧殿,這時候,那已經是快過了一個日夜了。

趙桓一百萬個不願意,但是也沒有辦法,他以爲文武百官應該等不及走了。

他儘管知道這個是奢望,但還是祈求着這件事情發生。

但可惜,這件事情沒有發生。

文武百官們硬生生的等到了趙桓到來,然後一擁而上,也不管他願意不願意,反正將他強行拉入福寧殿內,然後完成了即位儀式。

趙桓可以說幾乎就是被人強拉着上位。

這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就這樣極其不情願的成爲了皇帝。

而這個時候,趙佶欣慰的笑了起來。

皇帝也有了,位置也傳了。

北方的金兵也快打來了,那麼現在還不跑路,還等什麼時候呢?

當下那是直接開口,說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要去找他,他要一心求道。

從而羽化登仙。

但實際上,他一直都在觀望着局勢,一直都在準備着逃跑。

而這,也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更好地世界第一百零三章:處置第二百六十三章:是個女人第二十四章:寶船!寶船!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二百四十三章:言外之意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二百三十二章:左宗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三名是個黴比第四十四章:這就叫離譜嗷第二百七十二章:消遣的日子第二百三十五章:沒錢第六十二章:還能窮成這樣?第三十四章:臥槽,仙人發話了!第二章:排名第十,唐高宗,李治!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一百九十五章:白起與昭襄王第一百三十八章:十大名將系列第一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的精銳!第二百八十四章:萬戶侯,何足道哉第二百六十八章:李靖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五章:沒錢第二百一十章:張養浩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衣冠,模樣第一百三十二章:隋煬帝的恐怖想法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樣的人第一百八十三章:攻楚第九章:父親!第二百四十九章:蘇東坡第三十九章:哥,你怎麼死了呢?第五十六章:我去?我才第十名???第三十一章:儒家文化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七名第二百三十三章:衣冠,模樣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二百四十五章:結拜第二百零四章:垓下,垓下!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九十章:多少有了點眉目第一百七十一章:金鷹,憤怒了!第六十七章:回家第四十七章:尉遲恭人都傻了第九章:父親!第一百二十一章:城池守衛的問題第二百二十章:李靖的壓力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十六章:苦命鴛鴦第五十八章:胡亥第四章:李世民的怒火第二百零二章:抉擇時刻第一百四十九章:血海深仇!第二百二十二章:最爲激烈的權力鬥爭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會這麼慘吧?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一百七十六章:歷史是一個輪迴第一百六十九章:打不過就撤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一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九十八章:分土地咯第七十二章:天地良心第二百四十九章:蘇東坡第一百一十九章:你這個XX第十九章:難以置信第一百七十四章:獅子山下,龍江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辛棄疾!第一百四十六章:落幕第六十二章:還能窮成這樣?第二百四十六章:仙人昇仙了第一百五十四章:殘忍,無情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樣的人第二百六十九章:殺!第九十七章:反了!反了啊!第二百零四章:垓下,垓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不堪一擊第二百三十六章:屬於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四十九章:我不想這樣,可他真的太帥了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八十八章:你的字刻的真好第五十六章:我去?我才第十名???第二百四十八章:挫骨揚灰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六十九章:殺!弟二百一十八章:一個夢第九十一章:毛骨悚然的話語第一百零九章:就,心癢癢的第八十四章:委屈了其餘朝代呢第三十三章:漢武帝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一百八十一章:王翦與李牧第二百四十五章:結拜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一百八十五章:一點不麻煩第七十七章:沒想到吧?我復辟了!第八章:無妄之災第九十九章:陳後主第五十七章:胡亥的所作所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