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

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

“朕以眇躬嗣登大寶,夙夜祗懼罔敢寧居於凡用人行政遵明,皇考遺命力疾舉行哀勞……”

“皇長子茂質英資克荷神器宜蚤,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彝憲,親賢勤學、立政安民、遵典制冠、婚擇吉蚤行出入起居倍宜兢慎左右侍御務近端良內外文武百執……”

“詔諭中外鹹使聞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承天門上、當朱常洛的遺詔被宣讀完畢,三千京城官員唱禮,而朱由校也拿出了自己的登基詔書,由太監們唱聲道:

“維我國家受天命累洽重熙,列聖相承代增其德我,皇考大行皇帝元良主器二十餘年、睿智英資夙炳……”

“遺詔以十月初二日祗告,天地、祖宗、社稷,即皇帝位朕以涼德方在幼衝深維……”

洋洋灑灑數千字的登基詔書,等二十四衙門的太監唸完,天已經徹底亮了。

時間來到了辰時,而承天門的戲份也就這樣結束了。

按照歷史上來說、朱由校繼位應該在文華殿和文華門、午門的,但是由於登基大典延遲了近一個月,有更多時間準備,因此在他沒有像朱常洛一樣草草即位。

當流程走完,接下來便是要前往奉先殿偈拜訃告大明曆代先皇了。

接過黃綢緞,朱由檢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來,連忙把綢緞打開,見到了他喜歡吃的綠豆糕。

只見朱由檢從懷裡掏出了用黃綢緞裹着的綠豆糕,朱由校見狀都來不及問他吃沒吃,抓過去就塞到了嘴裡。

太廟前殿的位置只有九個,分別是明德祖(朱元璋高祖父朱百六,追封,享有永不離開太廟的“特權”)、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憲宗、明孝宗、明睿宗(嘉靖老爹)、明武宗。

“果然、還是我優先見之明。”

他看了看朱由校、又看了看萬曆,再看看朱常洛,又想了想自己。

看着朱由校狼吞虎嚥的模樣,朱由檢不由心裡得意。

相較於他們還能坐車,其他五六十歲的百官只能跟着走路前往了皇宮外廷西面的奉先殿。

不過看着看着,他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一捱餓他就容易焦躁,而王承恩見狀,只能把駕馭象輅的繮繩遞給了旁邊的曹化淳,然後躲着御史們的視線,偷偷從懷裡拿出了一個用黃綢緞包裹的袋子,推門遞了進去。

“怎麼了?”朱由校有點不解,不過下一秒他眼睛就亮了起來。

“行禮……”

這麼想着、他擦了擦嘴巴,又用象輅裡面的銅鏡照了照,確定沒有破綻後,才重新端起玉圭,等着前往奉先殿的消息。

朱由檢坐在象輅上無聊,於是見御史們看不到車裡的情況,跑到象輅車門對駕車的王承恩道:

“承恩、叫人等一下回去準備東西吃,餓死了。”

“嗝……”

手中的綠豆糕吃了八塊,倒是還剩四塊。

曹化淳推進來了一個竹筒水壺,而朱由檢哪裡想回應他,張開嘴巴就炫了七八塊綠豆糕,隨後灌了一口水吞了下去。

一般來說、皇帝想看自己祖宗,都是來奉先殿祭拜的。

好不容易平息了那被噎到的窒息感,他長呼一口氣,隨後畢恭畢敬的把酒壺擺了回去,雙手合十道:

“列祖列宗在上,弟弟頑皮,千萬不要和他見怪……”

按照流程,朱由校和朱由檢需要在裡面待上一刻鐘,而這就是朱由檢的好機會。

“晦氣……”

朱由檢用玉圭戳了戳朱由校的背,而朱由校不解轉頭看向了,臉色有些蒼白。

這鴻臚寺卿也沒讓他等太久,過了一炷香時間,便擊鐘道:

“止步!”

說着他就遞給了朱由校,而朱由校都快噎的翻白眼了,哪裡管得了這麼多,猛地就是一大口灌了下去。

這時、鴻臚寺卿開始擊鐘唱禮,而朱由檢和朱由校分別開始了五拜三叩大禮。

朱由檢這人、不管是前世還是這輩子,什麼事情都能忍得住氣,就是挨不了餓。

“這不是後世正常的那幅畫像麼,我就說正常人不可能長成那模樣……”

朱由校和朱由檢兩人一前一後走進了奉先殿,而此刻奉先殿內空蕩蕩的,只有鴻臚寺卿和起居注官跟了進來。

“下車、諸臣迴避,天子親王入奉先殿,訃告大明諸位先帝。”

等大禮結束後,起居注官和鴻臚寺卿也走出了奉先殿。

“慢點、別弄到衣服上……”

打嗝聲從象輅中傳出,一名距離他們較近的御史疑惑看了過來,好在王承恩小聲咳嗽了一下,把聲音掩飾了過去。

殿內、掛着大明十四位皇帝的畫像,這其中朱由檢特意看了一眼朱元璋的畫像。

他當着朱由校睜大眼睛的面,直接把金酒壺端了過來,嘴裡還唸叨道:

“老祖宗總不能看着自己後人在殿前噎死吧……”

想到自己長得更像朱常洛,朱由檢心中大罵晦氣。

“有水嗎?”朱由校吃着,感覺有點噎得慌,不過朱由檢能帶綠豆糕就不錯了,哪裡有帶水的空間。

“殿下稍微等等,等一下陛下說不定要讓您陪同去奉先殿呢。”王承恩不動聲色的迴應,但朱由檢卻無奈道:

他只能看了看奉先殿的四周,最後看到了擺在祭祀桌案上的金酒壺。

這九個人怎麼看,都覺得有些疏遠,倒不如來奉先殿看看畫像。

聲音響起,所有臣工紛紛轉過身去,而朱由校和朱由檢則是慢步向着奉先殿走去。

“哥哥……”

“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你,承恩!”

“殿下,您慢點吃,別噎着,別弄在冕服上,容易被看出來。”

“一大早的做登基大典,大庖廚和御膳房也不準備點吃的,這是要把人先餓死再進行登基大典?”

不過一般閒着沒事,也不會有人跑來這裡觀摩祖宗的模樣。

看着奉先殿高掛的是朱元璋珠圓玉潤,身着圓領袍端坐殿中的畫像,朱由檢不由吐槽了一句後世的鞋拔子臉畫像。

朱由檢沒自己吃,而是用綢緞包好,藏在了懷裡。

身着天子冕服、手持大明朝從洪武年間傳下來大圭的朱由校走在百官前面,下了承天門後,便登臨大輅,而朱由檢也上了象輅。

他想了想、感覺朱由校估計也沒有吃,等一下入奉先殿的時候倒是可以給他吃幾個。

“……”看着朱由校的舉動,朱由檢人都麻了。

他明明是給朱由校救命纔拿的酒壺,怎麼這就成了自己玩鬧呢?

不過看着朱由校也吃的差不多了,他幫朱由校拍了拍身上的綠豆糕殘渣,檢查沒問題後,纔跟着走出了奉先殿。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在他們走出奉先殿的時候,奉先殿外窗戶下牆角那裡,一個咬着筆的起居注官正五官緊皺,糾結道:

“這事情……記不記呢……”

感謝“貧窮的靚仔、安喜樂、麪條君、謝玉文、小喬⑥水、尼古拉斯文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四十二位大佬的打賞”

(本章完)

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150章 大小曹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73章 秦氏兄弟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609章 秋風起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26章 截胡工部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53章 領兵要點第33章 客氏惱怒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74章 百事艱難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112章 落幕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150章 大小曹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71章 遼鎮敗壞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30章 兄弟和睦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615章 四方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