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狂攬人才

第48章 狂攬人才

“點目、兩千兩整!”

“入庫兩千兩,戶部共入八十六萬四千兩,尚缺五十五萬六千兩。”

“再點!”

東宮的大庭院內,一大早的,陸文昭就帶來了三百錦衣衛,爲即將到來的戶部銀子做準備。

辰時、當戶部押運一百八十輛馬車前往東宮,上面的銀子也很快被錦衣衛們搬下馬車,稱重清點了起來。

這不、清點了一個時辰,三百錦衣衛也不過清點了八十六萬四千兩銀子,還有五十六箱銀子沒有清點。

倒是朱由檢,在旁邊躺在躺椅上,頭頂蓋傘,吃着凍梨,翻着賬目。

這是朱由檢前往幹清宮後的第三天,不出意外、明天卯時他就要帶着銀子和羽林三衛、以及朱常洛的棺槨出發了。

這三天的時間,他求好皇兄所做的事情,在內閣、六部、六科上下炸開了鍋。

新設兩個兵備道也就罷了,居然還裁撤了畢節衛,一副要包圍永寧宣慰司的架勢。

你們說我弟弟的安排包圍了永寧宣慰司,那麼遵義和貴陽又怎麼說呢?

黃土嶺、這是一個四面環山的軍事要點,常駐五百餘名明軍。

但朱由檢相信孫傳庭,他不會讓他失望。

參將……千戶……

畢節孫傳庭在歷史上,只拿了崇禎二十萬兩銀子,就拉出了幾萬兵馬,把幾十萬人的李自成擊潰。

兵部尚書崔景榮本就和東林黨惺惺相惜,加上對於朱由校寵信朱由檢,而在西南兵事上插手不滿,因此駁回了司禮監的聖旨。

“標下便是黃土嶺守備滿桂,請問有何軍令!”

這兩個官職對他來說,都是難以摸到的存在,眼下居然只是一份聖旨,就讓自己獲得了這兩個官職。

按照他的記憶、西南有不少土司都蠢蠢欲動,他的想法很簡單。

眼下朱由檢一副要包圍奢崇明的架勢,儼然就是在刺激奢崇明。

至於洪承疇,這傢伙朱由檢是不準備把他放到北邊了。

“敕命泰昌元年十月初二”

這些人都以爲奢崇明是忠臣,因此彈劾這樣的做法是在玩火。

探馬宣旨結束,雙手將聖旨遞給了滿桂,而卻傻傻的楞在原地,接過了聖旨也不自知。

“黃土嶺百戶官滿桂、聞其忠勇,弓馬嫺熟。”

朱由檢從後世來,早就知道了奢崇明是一個反骨仔,他根本不可能給這傢伙一條活路。

但他駁回,不代表其他內閣不會同意。

他身材中等,五尺五寸,近乎一米七六,身上穿着廣寧新發的遼兵布面甲,整個人十分精神。

與此同時、寒冬的遼東黃土嶺上,一個寂寥的營寨,也迎來了五百里加急的探馬。

崔景榮被氣的病了一天,而拿到調升的洪承疇等人,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三人都是爲了明朝戰死的人,不會像洪承疇那個反骨仔一樣,背刺老東家。

由於聖旨是將四人的調升寫到一起的,加上洪承疇是福建人,而閩黨依附於浙黨,浙黨領袖孫如遊見洪承疇拿了四人中最大的好處,其他四人又是地方鄉黨的人,沒有一個是東林黨人,於是方從哲等人直接批紅下發了。

只要吳阿衡和楊文嶽守住瀘州和敘州,孫傳庭和洪承疇一個北上,一個西進,加上秦良玉的配合,就奢崇明的那兩萬彝兵,掀不起什麼風浪。

他的雙手顫抖,等探馬走後,四周明兵都來慶祝時,卻看見他猛地打了自己幾巴掌。

不過想到滿桂也是粗人,探馬還是宣讀道:

說到底、楊漣的想法是正確的。

擅守的吳阿衡和楊文嶽被安排在了敘州和瀘州,善於進攻的洪承疇和孫傳庭則是被安排在了重慶和畢節。

後續如果不是訓練時間不足,軍隊軍紀不行導致戰敗,孫傳庭完全可以有機會鎮壓李自成。

“茲特授爾爲千戶、暫代勇士營參將,望爾勤勉、深眷元戎之駿烈而功宣華夏。”

楊文嶽、吳阿衡,孫傳庭這三人雖然都是文官,但他們都有將才,只是誰多誰少罷了。

要怪、就怪當時的崇禎太摳門了。

無他、只因爲兵部和兵科曾經想過要調永寧宣慰司的奢崇明前往遼東援遼。

“接旨?!”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他們看了看探馬手中的白絹聖旨,心知這聖旨品級不高。

只是這種彈劾被朱由校簡單破解,他乾脆指向了播州的遵義、還有南邊的貴陽兩地,意思很簡單。

“好!好!好!”

怎麼安全裁撤衛所?又怎麼清點田畝?怎麼重新建立一支新的軍隊?

這三個問題的難度要比其他幾個人的難度大,稍有不慎就會鬧成兵變。

“收到了?收到就好……”聽到這話,朱由檢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這麼想着、朱由檢突然覺得自己的鼻子有點癢,揉了揉後才擡頭道:

“給遼東黃土嶺送去的調令怎麼樣了?”

朱由校的迴應很巧妙,但兵部和兵科卻絲毫不退,仍然要求撤銷合江兵備道、建武兵備道。

如果奢崇明是忠臣,那麼這樣的佈置,顯然會讓奢崇明心寒。

滿桂也是第一次接旨,不知道要做什麼禮儀,於是只能乾脆的跪地接旨,動作讓探馬翻了一陣白眼。

當五百里加急的探馬揹着令旗抵達大喊時,正在城牆上巡視的一名守備連忙命人打開寨門,隨後帶人下去迎接。

“誰是滿桂?!”

讓楊文嶽、吳阿衡、孫傳庭在鎮壓奢安之亂中獲得功績,然後北調地方爲官。

探馬勒動繮繩,控制躁動的戰馬大喊,而這時、所有人都看向了剛剛下城牆、正走向營門的那個守備。

並且對於他們三人的定位,朱由檢也十分清楚。

歷史上這三人的組合成功堵死了山東的白蓮教起義,這下給他們時間,堵死奢崇明並不是什麼大事。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遼事初定、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

作爲朱由檢的老對手,楊漣很不爽的以兵科給事中身份彈劾起了朱由檢的想法,還有朱由校的旨意。

裁撤畢節衛,設立兵備道,等於把畢節留給了孫傳庭施展。

回話的守備,是一個年近四旬,飽經風霜的漢子。

但即便是沒有級別的聖旨,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到的。

“回殿下……”曹化淳慢慢道:

“按照五百里加急的速度,現在差不多是收到了。”

蹉跎半生的滿桂聽到接旨後,更是愣了半天,直到探馬再度高喊接旨,他才跪在了雪地中:

“臣滿桂、接旨!”

那加急的探馬見狀,連忙翻身下馬,隨後拉出白絹道:

“滿桂接旨!”

當然、更重要的是,朱由檢把孫傳庭調到畢節衛,是爲了給他積累經驗。

但是正確不代表一定對。

“五百里加急!黃土嶺百戶官兼守備滿桂接令!”

衆人被他嚇住了,但是當滿桂感受到痛感後,才高舉雙手、仰面蒼天大笑道:

連續三個好,道不盡他這戎馬二十餘年的委屈和心酸。

這樣的一個漢子,就讓當着自己手下兵的面,眼含熱淚的痛哭了起來。

“我滿桂、當不負萬歲!當不負大明!”

雪花飄飄,冷落的人才終究是提前得到了重用……

感謝“我看着名字能夠取多長、畢業於2019、星星跌碎成月光”等十六位大佬的打賞和月票

(本章完)

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10章 局勢艱難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71章 遼鎮敗壞第98章 黨爭再起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81章 天賦異稟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466章 終末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64章 孜孜不倦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86章 上架感言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466章 終末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33章 客氏惱怒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48章 狂攬人才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73章 秦氏兄弟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80章 少年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