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兄友弟恭

第52章 兄友弟恭

十月初雪紛飛、農家百姓只能用秋季收回來的稻杆鋪在牀上,用破布被褥蓋好身子,點上一堆竈火,勉強度日。

但在順天府北京城這地方,達官貴人數不勝數,其中最爲顯赫的,自然便是勳貴的主心骨,英國公府了。

在京城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英國公府佔地十數畝,有裁衣、木匠、鐵匠、雕繪、瓷匠、瓦匠、家丁……

其中亭臺樓閣、水榭花園不乏,甚至有專門練習馬術的跑馬場和練習弓術的小校場。

各個院門都有家丁把手,儼然一個小城鎮……

“老國公、您說說,這事情真的是五殿下要出手嗎?”

“是啊、我看是萬歲想借五殿下的手,敲打敲打我們。”

英國公府、國公書房內,以徐希皋爲首的三名公侯,正在對一個坐在主位,低頭肚子品茶的五旬老者娓娓道來。

只是相較於他們的激動,這老者不緊不慢,一點不慌張。

等陽武侯薛濂、豐城侯李承祚說完,老者才慢慢道:

“萬歲要敲打你們,需要這麼麻煩嗎?”

“那老國公您的意思是……”薛濂試探性詢問了起來。

儘管這兵權只是修葺皇陵的權益,等皇陵修繕完畢後便會收回來,但朝中大臣,又有誰不擔心?

誰都知道了,朱由檢在離開京城前,從兵仗局的盔甲廠帶走了足以裝備數萬人的軍械甲冑。

這些兄友弟恭的例子,甚至藩王做出了很多出格的東西,作爲哥哥的皇帝也能原諒。

只要朱由校不追究,兵部和刑部給幾分面子,頂多就是要求歸還空餉的餉銀,再削去官職,打些軍棍罷了。

“若是要造反,當初在大行皇帝駕崩的那夜,按照五殿下的心計,想要奪取皇位並不難。”

“怎麼辦?”

“除非他在萬歲面前失寵,不然以萬歲今日的反應來看,便是五殿下鬧得再過,萬歲也會繼續護着他。”

“我們這個五殿下,不簡單啊……”坐在上位的老者再度開口,這讓所有人心中一悚。

張維賢慢慢品着茶道:“練兵不是那麼簡單的,你我勳貴家中多少典藏的兵書,便是皇城之中也沒有我等府中兵書豐富,可你我精通練兵了嗎?”

甚至朱瞻基自己出領兵出征,萬曆幾次前往天壽山的時候,他們都敢叫自己的弟弟監國。

“也不用太擔心。”

“我張維賢服侍了大明四代天子,還從未見過有如此年紀,就有如此心計的黃口小兒。”

但那終究是監國,潞王頂多指揮一下五城兵馬司的兵馬負責緝拿盜賊罷了。

“老國公說的不錯,萬歲若是要敲打我們,確實不用那麼麻煩。”

他的開口、代表了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是那被他們視爲黃口小兒的五殿下所爲。

要是羽林三衛真的被拿走了,那就代表眼下朱由檢手中有了七個衛,一個營的編制。

“額……”一句話,將兩人說的語塞,因此看向了定國公徐希皋。

“他們三人遲疑了片刻,隨後五殿下就叫陸文昭把他們拿下,叫錦衣衛開始了查人。”

“呼……”聽到這話、薛濂和李承祚紛紛鬆了一口氣。

“老國公、那我們該怎麼辦?”豐城侯李承祚皺眉詢問,只因爲被捕的人中,羽林前衛指揮使李森是他的次子,必然不能讓次子受難。

只是他們能認知到一件事,朱由檢的心計,絕不像他的外表那麼簡單。

“若是隻是看看書,學那趙括、馬謖之類的紙上談兵,就能練出一支兵馬,那你我都早些把兵書吃了吧。”

不過這個時候、老國公卻道:

“話雖如此,但羽林三衛恐怕是要不回來了,我們這個五殿下,似乎想法很多……”

此話一出、徐希皋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一瞬、他們分不清到底是朱由校太年輕,朱由檢太狡詐,還是朱由校和朱由檢的兄弟情勝過了皇位。

老者放下茶杯,對李承祚道:“能怎麼辦?你還能對付五殿下不成?希皋、你告訴他們萬歲的想法。”

“擔心?”老國公搖了搖頭,似乎在嘲諷徐希皋他們,隨即笑道:

“前些日子,楊漣拿文皇帝的事蹟想提醒萬歲,卻被萬歲差點當場叉出去。”

“更何況,如果沒有發生這事,按照原來你們對五殿下的認知,覺得五殿下會造反嗎?”

“那倒是……那倒是……”提起練兵,衆人雖然有些尷尬,但也知道練兵到底多麼難。

四衛一營和羽林三衛只是一個開始,並不是結束……

“這……萬歲就不擔心五殿下……”徐希皋只覺得口中乾澀無比,後面的話難以說出。

一旦大軍南下,京城瞬間就會被圍住。

“萬歲的意思是,他那邊不會追究這件事,只要兵部和刑部說得過去就行。”

在徐希皋等人擔憂的時候,張維賢又開口,而他們也看向他。

昌平距離京城不過百二十里,一馬平川。

在皇位面前,便是再要好的兄弟,也會禍起蕭牆之內,這樣的事情在史書上太多了,都不用特意去找就能找到。

這話說出,兩人看向了徐希皋,而徐希皋也面色難看道:

“我去過北城兵馬司的大獄、文壽告訴我了,五殿下沒有出示任何聖旨,也沒有什麼口諭,而是直接叫他們遣散臨時招來的流軍,交出羽林三衛在籍文冊。”

“事情並不難。”張維賢耷拉着眼皮,緩緩開口:

“五殿下那邊,我們是惹不起了,照老夫看來、此子日後還要惹些事情。”

儘管在朱由校、朱由檢兄弟之前,大明兄友弟恭的例子太多了,如朱瞻基和朱瞻垍,還有朱瞻基和朱瞻埈和朱瞻墡的關係,以及萬曆和潞王……

“這,這也太……”一時間、徐希皋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要是想搞些什麼事情,完全可以合規的招募四萬多大軍。

“萬歲雖然沒有直說,但話裡話外都提醒着不要找五殿下的麻煩。”

就這點面子,他們倆還是有自信能找到門路的。

“查人開始不久,楊漣就趕到了安定門,隨後被五殿下刺激了之後,只能硬着頭皮,把文壽他們二十幾個人關到北城兵馬司了。”

然而、此時徐希皋心不在焉,過了數個呼吸纔開口道:

可如今呢?朱由校是把四衛一營,外加羽林三衛都派給了朱由檢。

史書浩如煙海、所講不過“爭當皇帝”四字。

一場戰爭下來、所需要的消耗的精力、智力、腦力都是超乎常人的。

便是一些將二代被縱橫沙場的父親帶在身邊指點十數年,到了戰場上親自領兵時,卻也還是雙眼一黑。

人無完人,他們不信朱由檢心智如此狡詐,還能在兵法上嶄露頭角。

只不過、誰又能確定呢……

(本章完)

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80章 少年縱馬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99章 爭鋒相對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67章 戚金練兵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46章 佈局西南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21章 備戰第609章 秋風起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21章 沙俄東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