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計劃變化

李採兒瞧顧紫重的樣子,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唐纖楠笑道:“我都不知道我的男人在京城幹什麼。他們男人都是一樣的,在外面胡亂混跡,結果回來的時候卻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顧紫重瞪大了眼睛盯着她。

唐纖楠彷彿都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郭授時這個傢伙從來都是在外面胡亂廝混的。以前就是這樣,現在一定還是。”

李採兒也是有同感:“吳一城這個傢伙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老老實實的,可是實際上呢?並非如此。他逛青樓也是經常的事。”

顧紫重反而成了一個八卦的人了,聽着她們兩個人的話,津津有味。

李採兒勸她道:“紫重姐,不是我說你。要不是去一趟京城,他們男人的本性就表現不出來。他們一去不歸,連一封書信都不回,說明他們早就在外面鬼混了。樂不思蜀啊。”

顧紫重也挺有同感的,她哥哥就是一個典型,表面上看得好像是不善言語,可是要真的放浪起來,他們就真的不在乎了。

顧世子沒少逛青樓。

子善哥他一定也去過。

顧紫重這麼一想,心底一股醋意頓時升到了心頭。

這一次的勸慰過後,京城就來了消息。

京城的御林軍都退進了城裡。

小皇帝已經召集了京畿之處,周圍所有的明軍都歸京城調動。

要出大事了。

果然,過了兩天,西南便傳出了消息,康冕王帶着十萬人的大軍從川蜀一帶出發,要直取京城。

康冕王第一次如此大膽,直接把話說了出來。

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一點。

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康冕王要和朝廷對抗。

康冕王也是沒有法子,被小皇帝逼得造反。

其實康冕王心裡也有僥倖,他感覺以自己現在的兵力,足以和朝廷對抗了。

十萬人馬,這麼多?

顧紫重感覺這是嚇唬人的。

金陵人也都不相信。

整個南方的人口才多少,青年人又有幾個?

其他的都是小孩子和老人了。

沒有十萬人。

虛張聲勢!

朱王爺這個時候纔開了口,道:“咱們金陵兵營的人這個時候該派上用場了。朝廷要咱們金陵兵營的人去守護朝廷,這法子也太過稚嫩了。”

小皇帝想將金陵的兵馬全部據爲己有,這也是癡心妄想了。

小皇帝除掉了外戚,又把朝廷當中的文武百官來了一次大換血,感覺自己厲害得不得了了。

可是藩王們誰都不傻,都是年過花甲的老頭了,誰心裡沒有兩把刷子?

小皇帝太小看人了。

朱王爺對小皇帝想幹什麼,瞭如指掌。

金陵的兵馬,皇上一兵一卒也別想帶走。

不過康冕王的確帶着兵馬浩浩蕩蕩向京城進發了。

朝廷危在旦夕。

從川蜀,過洛陽,直取京師。

明軍實在太少,京師要想守衛,必須要調動各地的明軍。

小皇帝着急了,金陵不幫他。

他趕緊把朱常禧召集上殿:“朱兄,京師危在旦夕,咱們兵力不夠啊。”

朱常禧卻根本不上他的當:“京城的御林軍,足以抵擋一切的叛軍。子善不才,不過誓與朝廷共存亡。”

小皇帝氣得嘴角發抖。

他擺了擺手,道:“康冕王十萬大軍,京城彈丸之地,被十萬人踏平,也是綽綽有餘的啊。”

朱常禧擺手:“不必,康冕王再大膽,也不敢踏平京師吧?御林軍也不差,還請皇上把御林軍的兵權交給子善,子善願意與京城共存亡。”

當初朱常禧建立的水師呢?

小皇帝怎麼不說了?

朱常禧真不願意提,先皇實在是敗家。

水師那麼多人呢,現在呢?他們都去了哪裡?

小皇帝不好發火,被逼得沒招,主動道:“我將京畿之地的明軍都給召集了起來。那些人當中有許多人是當初的水兵,是子善哥你原來的部下啊。”

他終於提及這件事情了。

朱常禧道:“水師是朝廷的水師,不論水上,還是內地,只要有叛軍,子善便要帶兵將他們給剿滅了,保證朝廷的安全。”

小皇帝只好同意了。

朱常禧回了府上,乖乖喝着酒。

小皇帝這才發覺,原來他並沒有那麼厲害。

他想控制金陵,還是太嫩了。

金陵兵營表面上說是五萬人,可是……

金陵兵營分散在江蘇各地呢。

小皇帝不敢確定人有多少。

說不定人比這還多呢。

金陵深不可測。

小皇帝要靠着金陵,所以他還是要躬下身子來才行。

既然朱常禧這麼說,那他就這麼辦吧。

小皇帝只好把京畿之處的明軍都給召集了起來。

以防不測吧。

果然,小皇帝將九邊的明軍給撤了回去,十天之後,韃子兵就揮兵打了下來。

韃靼人南下之後,搶了一頓,又風風光光地回去了。

明軍兵力不夠,韃靼人自由自在,來來去去。

邊疆的百姓都苦不堪言,對朝廷指指點點的。

韃靼人南下,燒殺搶掠,把幾個地方都給燒光了。

糧食搶光了。

這個時候康冕王的兵馬沒有了動靜。

康冕王就想看看朝廷的笑話。

現在大明各處的百姓都在對朝廷怨聲載道的。

朝廷自顧不暇,還能管得着邊疆嗎?

康冕王想看百姓們對朝廷的謾罵,朝廷要是背離了百姓,只怕也就離塌陷不遠了。

小皇帝終究還是要成孤家寡人的。

果然是這樣。

小皇帝簡直要氣炸了。

他沒有法子,去找了太皇太后娘娘。

還好他當初沒有殺了太皇太后娘娘。

太皇太后娘娘畢竟是皇上的奶奶,外戚雖然滅了,小皇帝還是太皇太后娘娘的親人。

太皇太后娘娘給他出主意,這個時候還是要靠着金陵。

畢竟金陵朱家今非昔比,已經能夠傭兵自重了。

小皇帝如夢初醒,趕緊去找朱常禧。

朱常禧這個時候開始裝大爺了。

吳一城和郭授時,朱三子,朱齊清他們四個人也越來越有脾氣了。

朱王爺知道機會來了。

金陵朱家終究還是要在朝廷出名的。

朱王爺已經準備好了城裡的一萬人馬,隨時支援朝廷。

雖然嘴上說的不管,可是朱王爺會救援朝廷。

第六百三十章 閒遊閒逛第六百七十一章 親朋好友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馬都司第七百二十四章 心情壓抑第四百七十六章 姐妹之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遠方來客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成敬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墨跡墨跡第五十五章 嚴厲家父第四百零四章 酒味濃烈第七十四章 浣衣局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小小皇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去吃酒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清新自然第六百九十章 準備出門第二百八十章 故友重逢第二百零四章 又來貴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呼呼大睡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可置信第九百九十一章 百姓得救第四百八十章 最後攤牌第一百六十三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攤牌第五百九十九章 悠閒自得第一百八十二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改變主意第三百零八章 身心溫暖第四百三十七章 感情漩渦第一百零三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七章 小樓東風第八百二十九章 終有惡果第四百五十四章 襯托相公第七百五十四章 好事一件第六百九十章 準備出門第八百一十九章 勸說動心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一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沒有辦法第六百六十五章 心生罅隙第三百九十三章 八卦不斷第六百三十四章 談論條件第四百零七章 打個圓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太子一黨第四百二十五章 受人器重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庭主夫第四百七十六章 姐妹之情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願多說第八百零八章 對峙狀態第八百四十三章 氣憤至極第八章 太平世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互相尷尬第三百九十八章 並蒂之蓮第八百五十八章 親人相叛第八百零三章 金陵書院第五十二章 剎那念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依依不捨第五百九十一章 生意來了第八百零七章 保留實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庭主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陽郡主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二十章 隨心所欲第八百六十四章 聯絡感情第二百零四章 又來貴客第四次一十二章 消息屬實第一百五十章 背後陷害第九百六十二章 決定遷都第五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二章 猶豫不決第六十六章 一口答應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說八道第四十五章 尷尬偶遇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人見面第三百四十章 定心一丸第六百六十七章 心情平復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善出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切如此第八百七十八章 原諒他了第三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一十四章 心懷芥蒂第三百零七章 曉以利害第四百四十二章 笑意濃濃第二百一十章 惡意誇讚第九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想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內閣輔臣第四百八十九章 突然飯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親朋好友第六百六十九章 事情決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局勢稍亂第六百零四章 摸不清楚第九百八十一章 誰都不怕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些懷疑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管不顧第二百零七章 萬死不辭第九十章 心生疑慮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裡有氣第九百四十九章 一個驚喜第五百三十六章 朱三兄弟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