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保留實力

明軍裡水師其實很厲害的,當年的太監鄭和下西洋時,浩浩蕩蕩。

不過現在大明的沿海關口都關了好多年了,水師也不用了。

金陵朱常禧又把水師給建立了起來。

倭寇一時之間懼怕朱常禧。

燕平南也來搗亂過,他藉着朱常禧的名頭,把倭寇給嚇跑了。

從那一次趕跑倭寇之後,燕平南就沒有啥消息了。

反正他回了兩廣,也不回朝廷了。

聽說他回去苦練兵俑去了。

沒準朱樂權也想要爭皇帝位置。

康冕王是一個,朱樂權也是一個。

這是兩個早已衆人皆知的造反者了。

其他的藩王呢?

西北那邊,東北那邊,都有許多藩王。

沒辦法,朱姓人太多了。

朱元璋當初的兄弟就不少,他的子嗣也不少。

現在對於小皇帝來說,他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的這些叔叔大爺們。

朱王爺主動和他溝通。

溝通得還不錯。

不過小皇帝卻要責令朱常禧繼續南下了。

小皇帝還給朱常禧增了兩萬騎兵,奔赴渭水與朱常禧匯合。

這消息金陵也都傳開了。

顧紫重因爲這事特地諮詢了父親。

顧王爺永遠是一副呆板模樣,不論他是喜是憂,你總是看不出來。

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很深沉。

其實他是憋着而已。

在女兒面前,顧王爺也不得不憋住了,他知道自己的女兒非同常人。

顧王爺給女兒支招,讓她尋找時機,攛掇文官們上摺子,給小皇帝施壓。

反正就是說金陵朱家人也是人,不能日夜兼程。

顧紫重沉默了良久。

她回了家去。

崔姨娘是她最爲信任的一個老人了。

她還問了崔姨娘的意見。

不過崔姨娘卻是笑着道:“少夫人,這南征都沒有完呢。您想那些什麼脣亡齒寒,過河拆橋的……是不是太遠了?”

有點杞人憂天的意思。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金陵朱家和顧家夾在其他藩王和朝廷中間,很是難受。

他們必須要時時刻刻給自己留退路。

朱王爺等於是小皇帝的人質了。

表面上好吃好喝,其實卻把朱王爺扣在了京城。

顧紫重琢磨着,還是慎重一點。

小不忍則亂大謀!

顧紫重決定先不動。

她還是把心思放在了家裡。

家裡的賬都對不上了。

小皇帝也是摳門,多少個月了,俸祿銀子也不發。

顧世子還傻不拉幾地想要再進內閣呢。

顧紫重不知道在內閣裡他們還有什麼人脈。

因爲這事她特地問過母親。

顧母告訴她,她哥哥半個月前已經出了金陵,去京城了。

顧紫重驚愕。

這麼大的事,她怎麼不知道?

顧母道:“你心裡裝的是整個金陵,我怕讓你分心,所以沒有告訴你。”

可是,哥哥這個人她也是很關心的。

母親不如實相告,讓她有點傷心。

顧母道:“如今金陵城裡還有一萬人馬,整個江蘇還有兩萬人呢。康冕王他敢動念頭,卻也不敢打過來。紫重,這都是你的功勞。你還不趕快回去處理家事去。咱們家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顧王爺從揚州城回來以後,在家裡養傷,挺難受的。

畢竟上了年紀了。

顧紫重很想父親,所以留在了孃家,陪了父母幾天。

她順便也和李囡玉聊了些日子,看了看自己的這個外甥。

李囡玉提及自己的這個丈夫,就很無奈。

朱常禧和顧世子兩個人都是一根筋的人。

顧世子就好想進內閣。

反正他已經去了以後生死未卜。

李囡玉直言不諱:“顧世子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不管。我想要勸他幾句,他卻不聽。”

顧紫重不禁都要感嘆了:“唉,讀書人都有什麼用處?哥哥他本來就是世子了,吃喝不愁,一輩子什麼都不用發愁了。他卻還在讀書。他一直想要像那些讀書人一樣,通過科舉中個名頭,不是狀元榜眼探花,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從幾品的官,他也願意。”

李囡玉笑了,道:“還是紫重姐懂他。你畢竟是他的妹妹,對他什麼事都瞭如指掌。”

顧紫重感嘆,無奈着道:“哥哥這個人啊,沒法子說他。現在小皇帝本來還想着要咱們金陵人多去京城呢。哥哥他反而去送。”

李囡玉很是緊張,額頭都出汗了。

顧紫重卻安慰她道:“不過你不必多慮,畢竟小皇帝還是要依靠咱們的。咱們還是有資本的。”

不過怎麼說呢,畢竟顧世子這次出行,生死未卜。

顧世子他有危險,李囡玉就不放心。

顧紫重也是替朱常禧擔心。

顧紫重安慰了李囡玉,又收到了家裡人的消息,便回了朱家。

朱家的賬目又贈了幾筆,而且入不敷出了。

顧紫重從自己的體己銀子裡拿出些來,給家裡買了柴米油鹽,聊以度日。

她不好意思把這種家裡的瑣事告訴給公公大人。

不過公公大人也知道這事,過了半個月,他把自己的俸祿銀子寄回了金陵。

是銀票。

拿了銀票,顧紫重這才緩過勁來。

朱家的賬目才又順了。

顧紫重問了朱常禧的情況。

渭水一畔,驪山重道。

那裡曾經可是名地方。

現在卻成了兩軍對峙的地方了。

康冕王已經沒有了退路,他只能起兵。

朱常禧等着和康冕王一戰。

趙老也知道,和康冕王的決戰不可避免。

朱王爺也知道,這種事情只能拖,卻不能避免。

小皇帝就是忍一忍而已。

朝廷終究還是要除掉康冕王。

趙老把局勢告訴了朱常禧。

朱常禧聽聞之後,沉思了良久。

他一直想要做名將,如今卻不行了。

趙老的意思是把康冕王打垮,卻不要消滅他。

朱常禧卻一直想要活捉康冕王,送進朝廷去。

不過朱常禧也識時務,他聽趙叔的話。

所以五萬朝廷的明軍,緩慢地向川蜀進發。

朱子琴憋壞了。

他想一馬當先。

吳一城和郭授時都冷靜下來,把朱子琴給拽住了。

這個時候不能把康冕王給斬盡殺絕。

他們兄弟五個約定了,只滅其一,不滅其二。

把康冕王的殘部留下來,纔可以制約小皇帝。

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旨選擇第六百五十二章 無端發火第一百九十八章 躲過一劫第八百六十七章 露了馬腳第四百八十八章 杳無音訊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人相見第二百四十七章 絕非如此第九百三十六章 顧家親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熱熱鬧鬧第六百九十二章 清晨瑣事第八百八十章 奇奇怪怪第八百三十二章 心裡有氣第五百八十九章 體己銀子第九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三十一章 感情複雜第二十五章 世子房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說八道第五百三十八章 **紫重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相矛盾第九百二十章 心思何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餉銀問題第七百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九章 全家高興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有靈犀第五百二十一章 飲酒作樂第二百三十二章 順情誇讚第八百一十章 冷落清兒第八百二十七章 囫圇對付第八百二十五章 自作多情第二百零八章 心裡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人世界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預料第九百八十章 再離金陵第三百四十九章 容易出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襯托相公第九十二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五十五章 顧少夫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裡黯然第四百八十五章 和好如初第二百九十四章 互相尷尬第一百七十三章 深得喜歡第七百八十九章 早點動手第八百二十四章 心懷不滿第三百三十二章 閒言碎語第五百三十八章 **紫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模模糊糊第五百零六章 前來挑釁第六百零三章 當面惹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八卦不斷第九百四十八章 來當說客第一百一十章 兩地相隔第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人生氣第九百八十三章 狼狽失敗第六百二十四章 轉送手帕第一百四十章 回心轉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聽她的話第七百一十一章 心有不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驚失色第三百二十二章 女子猶豫第八百一十三章 夫妻敘舊第三百七十一章 溫暖關懷第二百七十四章 嚴肅勸慰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貌堂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六百一十一章 促成好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二百三十二章 順情誇讚第九十七章 笑裡藏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請求幫助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一事第八百四十章 明處暗處第一百零一章 欣喜若狂第一百五十一章 難以決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理不睬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會吃虧第八百六十七章 露了馬腳第四百五十九章 託託關係第三百二十八章 墨跡墨跡第八百九十三章 一言一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馬都司第三百四十四章 改變主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些爲難第五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八百一十五章 母女相見第五百零七章 沒有辦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插一槓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姐妹之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決問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攝政大臣第五百八十章 滿懷憤怒第四百零六章 囉哩囉嗦第四十八章 故作鎮定第一百零一章 欣喜若狂第六百四十六章 輕信了他第四百三十九章 鬨堂大笑第十二章 口是心非第七十九章 終究妥協第三百零一章 大發雷霆第四十九章 難以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