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情況有變

不過他的膽識還是很過人的,居然能做到這般鐵面。

那幾個主張北撤的人當中,還有小皇帝的岳父呢。

這又是外戚。

說實在話,小皇帝最討厭的就是外戚了。

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娘娘,現在就在慈寧宮養身體。

可是太皇太后娘娘的家屬居然要舉兵造反。

要不是朱常禧及時衝進宮裡,把亂臣賊子給拿下了,小皇帝現在早就沒命了。

所以小皇帝打心眼裡還是討厭外戚的。

畢竟他對外戚已經生了戒心了。

那又能怎麼辦呢?

小皇帝不像當年殺宦官一樣勇猛了。

幾年下來的經驗告訴他,還是沉穩一點好。

表面上他說回京了就把這些人給斬首,可是實際上他卻不會殺這些人的。

就是表面工作,嚇唬嚇唬別人而已。

現在朱常禧已經帶兵出了金陵,準備要去姑蘇了。

不過從姑蘇那裡傳來了消息,說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了。

小皇帝驚得要從椅子上坐起來了。

怎麼可能呢?

他昨天還聽說朱常禧帶兵和李自成在姑蘇動手了呢。

來報信的說李自成幾十萬人實在太可怕了。

朱常禧的手下就三五萬人,連阻擋都不行,還談什麼剿滅。

朝廷的兵馬不多了。

大明各處的兵馬都掌握在藩王的手中。

康勉王的兵馬在川蜀待着呢。

小皇帝讓川蜀的兵馬出來,去剿滅李自成。

可是川蜀的人不願意幫朱常禧。

畢竟之前康勉王和金陵朱家有過節。

小皇帝說發錢啦。

www ◆тTk Λn ◆CO

大家都來了。

康勉王的下屬十萬人從蜀道出來,到了長江以南。

李自成聞訊,先找了一個城池駐紮下來,按兵不動。

是時候鬥智鬥勇了。

朱常禧受朝廷的束縛,想動又動不得,想打吧,人家閉門不出,不和你打。

所以說這麼一來,局面很尷尬。

沒有得到小皇帝的命令,朱常禧不能擅自行動。

李自成守在城池當中,出不來的。

他就是死也要耗死在裡面。

這可不行。

小皇帝召集了他身邊的文臣,商量着這事怎麼辦。

李採兒都去請求皇上見她一見。

顧紫重懵了,李採兒的突然出現打亂了她的計劃。

李採兒不就是一個普通的姑娘嗎?她來這裡做什麼?

顧紫重訝然。

李採兒去見了小皇帝,進去沒多久便出來了。

小皇帝隨即下旨,准許朱常禧進攻李自成。

這麼靈?

顧紫重和李採兒之間的距離突然一下子拉開了。

這兩個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顧紫重很好奇。

她原來以爲李採兒就是承德府上的一個普通富人家的女兒呢。

原來李採兒也有資格見皇上的。

這下子的關係不一般了。

看來吳一城這個小子的確有一手。

吳一城娶了這麼一個漂亮的老婆,還個皇上扯上了關係。

該不會……

顧紫重的疑心病又犯了。

該不會吳一城也是小皇帝的奸細吧?

看着不像啊,而且吳一城對顧紫重可是忠心耿耿的。

當初朱常禧就是因爲吳一城和她走得太近,所以還要懷疑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呢。

現在顧紫重懷疑自己,當初看低了吳一城。

吳一城對她一口一個“姐姐”叫着,讓她對吳一城這個人放鬆了警惕。

朱常禧身邊的四個兄弟,會不會都有問題?

顧紫重趕緊把這事告訴給朱常禧。

可是崔姨娘卻覺得少夫人多慮了,連事情都還沒弄明白呢,至於這麼快做決定嗎?

顧紫重卻要堅持自己的意見。

現在她連她自己都懷疑。

反正一切威脅到金陵朱家利益的人,顧紫重都要多加防備。

防備着點總比不防備要好。

她還是給子善哥去了書信。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她在書信當中還是替李採兒說好話。

既告發別人,還替別人說好話。

到底是告她,還是替她求情呢?

朱常禧接到了顧紫重的書信,感覺有點哭笑不得。

他給顧紫重的回信當中,只是說在李採兒的身上留一個心眼就好了。

不過不必對她多加提防。

畢竟李採兒還是顧紫重的姐妹呢。

小皇帝突然改了主意,讓朱常禧攻城。

朱常禧把小皇帝身邊的明軍都派了出去,把金陵兵營的人都留在了後面。

攻城的時候,大家都小心着點啊。

反正命是自己的。

朱常禧這一舉動,讓明軍很不滿。

憑什麼把金陵兵營的人按在後面不動,讓其他的人前去拼命呢?

朱常禧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反正這麼一來,明軍上下不一心了,大傢伙都不想打了。

誰來的誰打,反正我不想打。

明軍裡面許多人都準備要逃跑了。

朱常禧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不知道。

小皇帝慌了,出兵一個月了,還沒有碰到城池的邊呢。

這下可怎麼辦。

當皇上的竟然成了光桿司令了。

朱常禧心裡在偷笑。

李自成這個人,朱常禧交了手以後發現,這個人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該認慫的時候還得認慫。

他之前的豪言壯語,什麼要報仇之類的話,都拋卻到了腦後。

他就等着吃敗仗,讓後被小皇帝給揪回去。

顧紫重聽到的消息是明軍又吃了敗仗了。

她在心裡還尋思着呢,子善哥這會兒肯定是氣憤死了。

可是朱常禧這會兒在心裡正偷笑呢。

燕平南聽到了朝廷吃敗仗的消息,心裡一陣涼意。

朝廷要是沒了,大明可就危險了。

燕平南想不出兵也不行了。

小皇帝也再次給燕平南下了聖旨。

燕平南正好借坡下驢,說願意領兵北上。

大家就都在姑蘇會師了。

川蜀的十萬人,朱常禧的五萬人,燕平南也帶來了八萬人。

浩浩蕩蕩,許多人都準備要決一死戰。

小皇帝喜出望外。

這麼多人都幫着朝廷,看來這一次朝廷有望一舉殲滅叛軍了。

不過二十多萬人都圍在了姑蘇,半個月過去了也沒個動靜。

因爲李自成鐵定了要堅守城池,明軍寸步難行。

何況明軍內部還出現了問題呢。

朱常禧誰都可以服,就是不服燕平南。

他們兩個人一見面,倒開始掐了起來。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太平第七百八十七章 京城大事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見如故第九百八十六章 君臣不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互相熟悉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人勇敢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家應酬第四百四十一章 忍心決斷第九百四十六章 另類兵營第四百二十章 向着外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起回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細微之間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是謠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后書信第九百五十八章 出了問題第五百五十二章 杭州城外第七百一十三章 內閣大亂第九百一十一章 城內混亂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互比較第四百一十七章 怒氣沖天第五百一十章 心繫朱家第七百七十九章 餉銀問題第十章 懷恨在心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一事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四十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集思廣益第七百四十九章 不願相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夫婦不隨第三百五十九章 頗爲無奈第六百八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四十一章 奇怪要求第七百三十章 不能商量第七十四章 浣衣局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一個驚喜第五十章 冤家路窄第五十三章 難得一見第六百六十六章 雜亂小事第九百六十五章 突然太平第三百零六章 清晨聯合第二百二十章 飯前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紅辣椒第三百六十五章 危言聳聽第八百零二章 孃家主意第八百四十一章 做人智慧第七百七十七章 有人照顧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幕沉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該拒絕第六百零七章 李家女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旨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分析局勢第十九章 有口難言第八百一十三章 夫妻敘舊第六百五十七章 和好如初第七十三章 露出端倪第四百二十八章 離別之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絕非如此第八百七十七章 連聲感嘆第九百五十二章 騎兵在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詢問緣由第八百三十二章 心裡有氣第三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三百二十五章 就這樣吧第十一章 藉口難尋第六百七十二章 冷靜分析第七百四十七章 心思重重第九十章 心生疑慮第六百七十章 臨行之前第六百六十七章 心情平復第五百二十章 顧家來人第五百零九章 全家高興第二百四十七章 絕非如此第七百八十七章 京城大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心氣不少第七百八十五章 苦苦哀求第五百三十章 旁敲側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願幫忙第八百八十一章 關係微妙第十五章 疑點重重第四百二十五章 受人器重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人生氣第七十九章 終究妥協第五百五十七章 初建戰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舊招管用第六百零四章 摸不清楚第七百五十一章 改變主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廢話連篇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門而入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裡箴言第三百四十七章 怠慢不得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瞭解實情第七十八章 燕大官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破砂鍋第四百七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音信不全第一百六十四章 其樂融融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探口信第八百七十四章 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