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重見裴良

楊毓揚脣而笑,剎那芳華間,瑩白細膩的肌膚如同蒙上一層瑩瑩之光。她踏着高齒木屐,向前行了幾步,站在將邊。一頭青絲傾瀉於背後,身體隨着江風吹拂的方向微微展開雙臂,感受着帶着淡淡澀味的風。

她的表情放鬆又自然,便是這不落痕跡的氣息,讓人格外覺得舒心,體迅飛鳧,華容婀娜。

桓七郎呆呆的看着楊毓的側影,只覺得整顆心豁然疏朗,世間怎麼有如此特立獨行的女郎啊!她生於低微,卻毫不在意。她屢屢陷入死境,卻總能雲淡風輕的化解。她胸懷寬宏,敏思狡黠,勇敢果決,風神清雋。

楊氏下僕趕出整整十車米糧,正在流民身側一一分發着。

樊明正與衆位士人坐在一邊飲茶清談,突見流民中的人聲熱鬧,一眼便認出主持分糧的是楊固塵未過門的正妻,楊毓的貼身侍婢。

隨着樊明側目,衆士人不自覺的也紛紛轉眸看去。樊明皺眉道:“十車米糧價值幾何?”

一年老士人緩緩的道:“大抵三五百條人命罷。”

樊明本就因楊毓所爲而感動不已,一聽這老士之言,更覺得楊毓的行爲高潔。他下意識的尋找楊毓的身影,轉眸看向江邊,正瞧見楊毓脣角微勾,雙目緩合,雙手展翅,裙裾掛角翩飛。

樊明大笑一聲,慢條斯理的道:“此女真性情,美儀容,尚自然,愛智慧,如何能不令人傾心側目?”

一側的衆士人一聽此言,也紛紛看去。老士人笑着,漫不經心的道:“軒軒如朝霞舉,峨峨如松下風。”

這位士人說楊毓風神如朝霞升起,氣度如松下之風華。

樊公眸光一閃,看向那神色淡然的士人,咧脣一笑道:“善。”

樊明之所以這般看着這人,實在是因爲這人的身份特殊。這人乃是春秋左丘明之後。提起左丘明可能過於生僻,若說起此人所作《左傳》是否就熟悉了呢?

得此人一句這樣的評語,楊毓今後在金陵的日子該是不會如聊城那般艱難了。

分發米糧的祺硯一邊將米袋遞給一婦人一邊同情的道:“省着些食。”

婦人雙手接過米袋,雙目含着淚,隱忍着哽咽道:“謝貴人。”

祺硯笑道:“我哪裡是甚貴人,將十車米糧分於你們的是我家女郎楊氏阿毓。”祺硯有意將聲音放大,使得周圍正感恩戴德的流民都聽的清清楚楚。

楊毓緩緩收回雙臂,轉眸看向王靖之與桓七郎,笑着道:“方纔一時着相,體感自然,突覺茅塞頓開。”她揚脣而笑,齒如齊貝,雙眸清亮,流光溢彩之間風流韻動。

王靖之眸光一亮,笑道:“如何?”

楊毓微微揚起頭,眸光熠熠生輝的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字字珠璣,光彩灼人。

楊毓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原意與字面之意相同,放在三人對話之中看來,意思卻又多了一層,楊毓是說,人生地,地生天,天生道,道存在於天地宇宙,亦存在於人心,人心即能包含天地宇宙,又有何不能改變?何必在意往事?

:“原來楊氏阿毓之名取自鍾靈毓秀,透徹如卿,誰敢與卿一辯。”桓七郎看向楊毓,耳根微紅道。

楊毓微微搖搖頭,笑着道:“道存人心,一日不讀玄,阿毓便口不能言爾。”這是一句含蓄的謙虛之言。

王靖之笑着,慢條斯理的道:“唯心使然足矣。”

:“是。”楊毓微微點頭。

站在不遠處的一個衆少年用難以言喻的癡迷目光看着楊毓,偶爾竊竊私語。

楊毓還記得,去年楊姝舉辦宴會,在洛水旁她第一次出現在衆人目光下之時,那時那些少年也是目光灼熱的瞧着自己的,那時的目光是估量和不屑,似隨時可佔爲己有一般。而短短一年之間,那些人的目光轉變爲敬佩間夾着濃濃的發乎於心的愛重。

楊毓不自覺的挺直了腰線,微微揚起頭,寬袖中的雙手自然而然交握着。

用過昏食,士族們整裝待發。

波濤洶涌的江濤拍打着岸邊,過了午後,江上的薄霧已然散去,正值黃昏,一輪紅日散發着華彩將天際與遠處的江水染上耀眼的羞色,。

江面上出現了幾個黑點,由遠至近。江水被木漿撥弄於舟後,發出清脆的水聲。

:“有舟來矣!”桓秋容一手指着不遠處,一手興奮的拉着楊毓的衣袖。

楊毓目光散發出驚喜,雙脣緩緩展開笑道:“來了。”

一衆的士族小姑郎君圍在水邊,他們身着華衣,腰配香囊,江風吹拂間,衣袂鬢香,風流浮動。

大舟緩緩靠近,自黑點變得越來越清晰可見,直到最後,連舟上人影來回行走也看的清楚。

楊毓看着那個一身玄紫長袍,面容身姿如天神威嚴之人,他獨立在舟頭,雙脣抿的緊緊的,突見在衆士族之前長身而立的一襲青藍,他繃緊的脣線微微一挑。

楊毓微微頷首,身形微蹲,施了一禮。

舟更近了一些,眼看着就要靠近岸邊,楊毓這才發現,裴良臉上竟然多了一道傷疤,那傷疤自左眼內眼角蔓延到右側鼻翼,應是幾月前的傷,疤痕淡淡的泛着粉紅,卻讓人不難看出,這傷疤當時是何等的可怖。

究竟何人,竟能傷鐵焰軍驃騎大將軍?

楊毓眉心不自覺的蹙了蹙,楊毓這一蹙眉,裴良眸光閃了閃。

“砰”的一聲,大舟靠岸。

裴良利落的自舟上跳了下來,徑直朝着楊毓走了過來。

緊接着後面的七八條舟全部靠岸。

:“阿毓可好?”裴良微笑着,他的皮膚本就比尋常士族郎君黑一些,經過這數月的奔波,膚色又暗了幾分,只那雙寶石般的雙目熠熠生輝,恁的神采飛揚。

楊毓笑着又是俯身行禮,回道:“小傷小痛,現已大好,更盛從前康健。”她微微頓了頓,看向裴良臉上的疤痕,低低的道:“將軍何以受傷?”

裴良那雙英挺的劍眉微微一皺,接着,滿不在意的道:“路遇氐人,此間事多,一語不能概括。”

氐人,能傷裴良之人,怕只有一個苻洪。

楊毓揚脣笑道:“將軍得此功勳於容,風神更勁。”

楊毓說,裴良臉上的傷疤是功勳,受了這傷後,看起來風采更加英武不凡。

裴良粲然一笑道:“這世間恐唯阿毓一人如此看待。”說完,他脣角的笑容凝滯住了。

晉人喜以容貌判斷一人,如今裴良卻毀了容,楊毓眉間不自覺的一蹙。他雖然爲人略顯木訥,不善言辭,實際上卻心細如髮。

楊毓聽聞本該豪情萬丈的裴良這一句話,總有些英雄氣短的錯覺。

生於亂世,是裴良的幸運,若非如此,他怎有出頭之日?生於大晉是悲哀,若非如此,堂堂七尺男兒,何必爲容貌損毀而自艾自憐?

第一百三十四章 琴簫相和第四百零二章 楊堅逃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靜墨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淚灑長江第二百二十四章 把臂入林第二百一十一章 徒增感傷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桂俱滅第一百四十章 洛神步第二百五十四章 乃不入網第二百三十五章 山鬼橘樹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畔遇刺第九十六章 規勸桓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隔窗話別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畔遇刺第二百零四章 談經論典第三百八十四章 迴歸金陵第八十九章 野店第一百一十三章 城主來訪第二百九十四章 玄談七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擇日處斬第六十六章 救個怪人第九十三章 折服第五十七章 被挑釁第一百二十一章 良善忠僕第二百二十章 屠城之災第三百一十七章 鶴鳴山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深陷埋伏第二百零五章 與妓同遊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不祿第二十四章 茶館說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種阿毓第四十三章 連環之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訓導宣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毒辣挑釁第四十四章 帶他回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嚴刑拷打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師鬼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絕不食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桓七不俗第八十七章 無心之人第四十六章 以少勝多第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前立誓第一百四十一章 謠言起始第八十三章 方寸湛然第三百零二章 高低貴賤第一百一十九章 捉姦第一百九十四章 清風臨耳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他的懲罰第一百五十四章 劍指王侯第三百一十三章 鴻雁託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苻洪之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很不矜持第三十五章 濁了郎君第一百七十二章 紅袖添香第二十六章 阿秀拜師第三百八十一章 刀光欲裂第七十四章 臉皮真厚第三百零一章 楚人之勇第二百九十七章 商談族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慰藉第一百九十九章 個個厲害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訪故友第二百六十二章 隔窗話別第二百五十五章 無腸君子第二百七十章 殊途之愛第六十八章 珍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臣之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謠言起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山河不再第二百八十四章 乘夜而逃第二百八十九章 踏花而行第三章 與爾何干?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平起義第八十七章 無心之人第二十章 誰的清白?第二百八十三章 手刃羽弗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年下第十一章 好,好不要臉第二百一十一章 徒增感傷第一百五十八章 斷袖郎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桂俱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赤石片磯第三百一十六章 尋之不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喜得麟兒第二百八十六章 吾心所向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平起義第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五章 割捨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使前秦第二百七十九章 金玉鳥籠第三百八十三章 去往何方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見玉樹第六十三章 與他結拜第一百七十一章 緣之所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二十章 屠城之災第三百八十一章 刀光欲裂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會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