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持節都督

武都的山水靜默如同一幅水墨,四周鼾聲不休,楊毓坐在城主庭院中,邱永和樊明在左右,三人看着地勢圖,爭論不休。喬巫呆怔的坐在一旁看着三人,竟然是一句話也插不上,索性就靜靜的聽着。

謝元清和吳爽相攜而來,手拿着美酒。

脫下戰袍,謝元清一身白袍,將桀驁更加凸顯。

:“樂宣君。”

楊毓順聲看去,笑道:“謝將軍還未安歇?”

謝元清微笑着上前,臉色有些酒醉的薰紅,道:“接下來,便是直取天水,君有何良策?”

這個態度...

楊毓微微一怔,笑道:“不敢,謝將軍可有對策?”

謝元清看向地勢圖,道:“慕容嚳大抵還有十萬左右人,我方人數不過六萬,不好打。”說到最後,他微微搖了搖頭道:“總不能一直依靠百骸弩攻城,終是我方在下風。”

楊毓微微挑眉,手指着天水道:“天水郡四面背山面水,胡人不善泅渡,我赤甲軍雖起於巴蜀,卻個個泅渡好手。將軍的北府軍亦是南方兵士居多,泅渡自然不在話下。若說打開戰局,這一點便是我們的優處。”

:“打水戰?”謝元清歪頭看着她,恍然眸光大亮,自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遞給楊毓。

楊毓笑着接過,打開錦囊一看,是一排兵水陣。

:“這是阿翁派人傳來的。”

竟是謝安!

楊毓朗然安心道:“謝公竟已算到我們會攻下武都,還送來解天水之陣?”

謝元清笑道:“王靖之本就想將慕容嚳推給謝家,若是此時阿翁再不出手,他定然要生氣的。”

九月初一苻洪抵達項城,軍隊由於兵將數目驚人,戰線連綿數裡。

這一邊戰事吃緊,正在武都修整的兩軍接到了金陵傳來的今上諭旨。

任命楊毓爲持節都督,謝元清爲建威將軍,二人率領赤甲軍騎兵兩萬和北府軍步兵四萬,前去彭城待命。

所謂的持節都督,便是統領軍士的長官之職,戰時封,戰休罷。既應了當前之需,給了楊毓一個名正言順的官職,可與衆人一同調兵遣將,又可免去迂腐酸儒言官的上諫。

巴蜀的戰略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自劍門關調來王謬之守住武都,大軍從巴蜀順流東下,前去淝水上游彭城待命。

前秦,陽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隊三十萬人,先期抵達壽陽。

大晉面對大軍壓境,皇帝司馬桐下達詔令,任命僕射尚書王衝爲徵虜將軍,加封大司馬謝度爲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虎賁中郎將桓遺等人,統帥八萬兵衆抵抗前秦。

任命大司空王靖之爲征討大都督,並讓驃騎大將軍裴良帶領五萬鐵焰軍,自韓舊郡火速援助壽陽。共分三路兵馬北上迎擊前秦軍。

東西萬里,水陸並進。

謝度稚氣的臉上堅毅無比,略見清瘦的下巴上,生着青色的胡茬。

:“軍糧何時能到。”

謝琰躊躇一瞬道:“被苻融劫走了。”

長久的沉默。

謝度咬咬脣問道:“王肅那邊消息如何了?”

謝琰揚眉道:“苻洪以爲王肅叛國,對他堅信不疑。”

:“很好。”

東西兩府兵馬的軍糧只剩半個月的口糧,再從別處運來很明顯是不現實的了。謝度又問:“其他兩路軍隊何時能到?”

:“赤甲軍和北府軍已經到了彭城,但鐵焰軍正在壽陽城外的“洛澗”蓄勢待發,鎮守壽陽城的平虜將軍衛鋸,寧死不降,以身殉國了。”

或許是早已知道了,謝度並沒有太詫異,雖心疼壽陽易主,卻是沒有潰敗的跡象。:“壽陽局勢不明,勞煩輔國將軍火速派人去彭城借糧吧。”

謝琰點頭,卻伸手拍拍謝度的肩膀道:“小十五,別怕。伯父信你,你一定可以的,缺兵少糧的也讓你守了這麼些日子,你很了不起,是我謝氏郎君!”

謝度心中暖意漸升,牽強的一笑道:“伯父,幫我給今上上紅本,給殉國的平虜將軍請封吧。”

:“好。”

:“報!”

:“報!”

一小兵滿面喜氣的跑來,抱拳半跪道:“持節都督派人送糧來了!”

:“持節都督?”謝度狐疑的唸了一句。

謝琰笑道:“你這小子,近來心緒不寧,忘了麼?陛下封楊氏阿毓爲持節都督。”

持節都督,遣使,始有持節。征伐四方,始權時置督軍御史,事竟罷。

換句話說,現在用人之際,陛下破格賜封,等事情一了,這官職自然就被罷免了。

謝度展露出多日未見的笑顏,道:“來者何人?阿姐可來了?”

小兵一怔:“大司馬阿姐,是...”

:“楊毓,楊氏阿毓!”謝度急不可耐的道。

小兵搖搖頭,遞上一封書信,道:“此乃持節都督送來的書信,外面有六十二車糧食,都是新糧!”

:“太好了!”謝琰眼眸一想,道:“小十五,那楊毓似乎比你小一載,你怎能稱她爲姐?”

謝度小心的展開書信,生怕自己粗糙的手掌將純白的紙弄髒弄破了,一邊看信,一邊道:“她懂得比我多,我自然稱她爲姐。”

:“真是個孩子。”謝琰無聲的搖搖頭,對小兵道:“待我去看看糧食。”

:“將軍請!”小兵躬身。

謝度仔仔細細的看着書信,滿滿一張紙,卻是寫着她日常的生活。

她說,離開竹山時,謝元淵和葛奉都在亭主府,很聽話。

她說,謝元清這人很難相處,同軍半載,他整日冷言冷語,若以後有機會,謝度定要用大司馬之職好好替她出頭教訓他。

她說,她已經十幾日不曾沐浴了,頭髮早些日子剪斷了,又長長了,髮絲幾乎梳不開,很惱人,等平定天下,她要一日沐浴三次,好好補回來。

她說,彭城安好。大晉光復在即,她很開懷。

她說,聽聞他的軍糧被劫,便分了一點點出來,若是不夠,再遣人來。

她還說,有人敢劫了我們的軍糧,我們寧願燒了,也不能讓他們得逞,是也不是?

謝度看着這書信,眼前漸漸模糊了,溫熱鹹味的水珠滴落在薄薄的信紙上,把字跡暈開一紙。

他小心的用衣袖擦拭着信紙,卻未想到,髒污的衣裳將信越抹越髒了。急的他跳了腳。

:“髒了,髒了,怎麼辦。”

他輕聲抽泣着,他們都說相信他。

相信他。

相信他。

卻沒有一個人,對他如此溫柔。

第五十一章 無恥之徒第三百三十四章 挫骨揚灰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攻其軟肋第一百六十章 月出皎兮第三章 與爾何干?第一百九十八章 聒噪之音第二百五十五章 無腸君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八十六章 毀容第八十七章 無心之人第四百零二章 楊堅逃生第四十七章 嗟來之食第九十六章 規勸桓七第四十章 抱得美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乘興而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琴簫相和第三章 與爾何干?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曲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九十三章 喜得麟兒第五十九章 桓氏秋容第三百五十二章 嚴刑拷打第二百八十三章 手刃羽弗第二十三章 皎皎者易污第一百三十八章 誰的謀算第六十六章 救個怪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不祿第四十六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二十四章 慷慨赴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休止動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整頓鐵礦第三百四十九章 送君歸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欲離去第六十八章 珍重第三百章 九天落雨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師鬼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如此叛王第六十一章 火樹銀花第一百四十一章 執麈而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付歌長留第二百九十四章 玄談七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世出仕第一百九十三章 痛哭一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鴻雁託書第九十六章 規勸桓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都之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羊終馬始第七十章 漁婆阿毓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變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神之說第三百六十八章 燒他糧草第一百六十七章 情之所鍾第二百一十五章 如此報復第四十三章 連環之計第一百零一章 時疫第七十一章 無恥之女第一百六十六章 見駕風雲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到竹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與他講經第三百零七章 調笑於他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畔遇刺第一百五十八章 斷袖郎君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平起義第二百零七章 郗氏來訪第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八十六章 吾心所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燒他糧草第二百九十八章 醉臥花間第二百二十章 屠城之災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使前秦第二十一章 退婚第三十八章 探病阿秀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會舊友第七十四章 臉皮真厚第二百八十九章 踏花而行第一百八十章 欺辱上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辨道玄第三百八十三章 去往何方第二百零六章 委婉拒絕第二百三十二章 當庭抗旨第二百四十章 閉個鳥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珍珠十斛第一百五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如此計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訓導宣學第一百五十章 獻美有功第一百八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九十五章 心狠手辣第七十一章 無恥之女第五十章 慶功之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重見裴良第二百八十章 折辱於她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諒不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刀光欲裂第二十章 誰的清白?第三百零九章 藩溷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