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

六月初四,合肥城外的河道、湖池內,船隻停得滿滿當當。

縣令何充幾乎看呆了。

各種物資不要錢般地往這邊運,幾乎都存放不下了,於是只能徵發老人健婦,臨時修建更多的倉庫、邸閣。

操着各種口音的兵士也在往這邊聚集,一營又一營,規模浩大。

老實說,以往江東北伐,各地豪族就像打發叫花子一樣,給個仁瓜倆棗,徵發少許兵丁送往朝廷,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這一次「北伐」,總體而言還算是慷慨,幾乎又恢復到當年晉廷還在時,

各路大族老老實實湊錢糧布帛,給洛陽上供的狀態了,甚至猶有過之。

山避山彥林帶着五千禁軍在合肥上岸。

跟隨他而來的還有西陽王司馬部水陸軍士一萬六千餘,其中,水軍一萬、

步軍五千、騎兵一千,外加數百親兵甲士。

兵力構成還是那麼頭重腳輕。

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了。孫權時代,水軍上岸當步兵是常規,但很顯然不如真·步兵專業,攻個幾千人把守的合肥都費勁得要死。

司馬羨部還有六千人屯於巢湖之上。沒辦法,船太大,貿然進入南渺水有點風險,先留在後邊轉運糧草軍資了。

山遐部五千禁軍倒都是步兵,訓練正規、器械精良、成軍年頭也不算短,但有個巨大的缺點:戰爭經驗少。

這種大軍,優缺點非常明顯,邵賊看了都撓頭。

山遐沒在合肥逗留多久。

他將所有水軍大艦編爲一組,包括滯留在合肥附近陂塘、河道中的船隻,交由老將、句容許朝統率,總計一萬二千水軍,翼護巢湖、合肥一線,並接應仍在往這邊趕的部隊一一許朝曾爲周訪、甘卓部將,二人先後病故後,轉任東關水陸都督,其家本爲汝南人,漢靈帝中平年間南遷江東,其妻葛氏是葛洪的姐姐。

六月初五,山遐抵達成德縣附近。

此時,聚集於此的晉國水陸兵馬已不下三萬五千。

「拜見大都督。」登上臨時搭建的高臺時,諸將紛紛來拜。

山遐掃了一眼,頓時生出了一股豪邁之氣。

不過,他首先需要解決現實問題。

「祖約在成德?」山遐看向略顯破敗的城池,問道。

「大都督,祖約部應不下萬人,分屯城內和城外兩處。」陸玩指着遠方,介紹道:「城東立一營,約有五千衆。城中之兵略多,應在五千至七千之間。城、

營相互援應,猝難攻取。末將至此,與其戰了數場,沒能佔到便宜。」

「想當年祖士稚在淮陰招攬流民,熔鍊兵器,彼時多嘲笑之。」山遐嘆道:「然多年下來,其部已精銳敢戰,儼然強兵。士瑤,吾自洛陽得一兵書,乃邵賊所撰,授予諸武學教授門生弟子,其中頗多可觀之處。邵賊打仗,必明敵我優劣,以今觀之,祖約強在何處?弱在何處?我軍強弱又如何?」

陸玩想了想,道:「祖部軍士征戰多年,此一強也。」

「其部金鼓齊備,號令嚴明,其二強也。」

「祖約擅蠱惑軍士,故士氣猶盛,此三強也。」

「祖部軍士家眷多在徐州,此一弱也。」

「祖兵侷促一處,資糧不足,此二弱也。」

「祖兵無端作亂,行悖逆之事,諸縣黎庶無人應之,此三弱也。」

山遐聽了,覺得挺像那麼回事的,遂讚道:「士瑤真乃良將。”

「我軍之強,在師出有名、在水軍勁悍、在資糧充足。」陸玩繼續說道:

我軍之弱,則在步軍「其一曰‘習氣頗多’。軍士不可謂不敢戰,技藝也可圈可點,然散兵遊勇習氣極多,須得大力整頓。

21

「其二曰‘互不統屬’。甲部兩千、乙部三千、丙部四千,如此種種,湊在一起。江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如此散亂,難以並肩協力。戰事順利時亂打一氣,戰事不利時一鬨而散,無人斷後,此烏合之衆也。」

「其三曰‘歷戰過少’。朝廷公卿但在建鄴安坐,終日袖手清談,不務正業。多年以來,江淮之間全靠搜刮流民成軍,令其賣命,然卻不管不問,彷彿江北乃化外之地。長此以往,祖約等輩說反就反,此太阿倒持也。」

山遐聽完,彷彿被雷劈中了一般,久久無語。

司馬聽了,苦笑道:「士瑤所言並非無的放矢,但嚴重了,卻不知孫吳之世如何應對的?」

「漢建安二十二年春,丹陽賊帥費棧(原山越首領)受曹操印綬,煽動山越,以爲內應,與曹軍南北夾擊。曹軍無功而返之後,孫仲謀遣我叔祖(陸遜)

及會稽賀公苗(賀齊)領兵征討,大破費棧,收捕山越宿惡,以強者爲兵、贏者補戶,遂得精卒數萬人。」

「此前一年,鄱陽山越宗帥尤突受曹操印綬,諸縣山越民應之,同樣是我叔祖及賀公苗討平,得兵八千。」

「更遠之時,周公瑾以江東六郡,以當中國百萬之衆,軍中更是頗多山越。」

司馬一聽就明白了。

漢末三國之際,如果說哪裡豪族勢力最強的話,那肯定是東吳了。

孫策、孫權想要編練自己的軍隊,卻苦於戶口不足,於是在無法直接搶豪族丁口的情況下,征討山越就成了必然。

因爲山越「無主」,誰搶到歸誰,等於是孫氏和江東豪族一起出兵,勝利後「分贓」。

以山越成軍,嚴加編練,這就是孫氏自己的部隊,和豪族無關。

當然,終東吳一世,這樣的軍隊還是太少,到最後都沒能壓制住江東舊族,

但確實是一個思路。

陸玩提起這事,就是告訴他們,如今的北方流民就是曾經的「山越」,是大晉朝廷唯一能掌控的戶口,結果你們卻漠不關心,將他們攔在江北,存着讓其與邵賊互相消耗的齦心思,大錯特錯。

好在如今已經有所轉變了。

僑郡、僑縣起了個頭,說明朝廷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假以時日,流民中贏弱者編戶落籍,變成爲朝廷提供資糧的戶口;健壯者編練成軍,嚴加操訓,並配以精良器械,說不定將來就能成爲一支橫掃北地,擊破僞樑的北府勁旅。

只是沒想到啊,東吳都亡國幾十年了,而今定都建鄴的大晉朝,還是面臨東吳一樣的情況,要走一樣的老路。

「此事容後再議。」山遐出面終結了這個討論,轉而問道:「如今該如何破敵?」

陸玩想了想,嘆道:「水軍破不了城。若強行攻打,只能損兵折將,屆時大軍掩殺過來,恐不利也。」

「什麼?哪來的大軍?」山遐驚道。

「末將昨日捉了幾個出外樵採的祖兵,方知邵兵已渡過淮水,進駐壽春。」陸玩說道。

「邵兵有衆幾何?」

「說兩三萬的有,說三五萬的有,甚至有人說邵兵不下十萬。」

「怎這麼多?」山遐不淡定了。

即便按最少的兩萬人算,也足以決定整場戰爭的勝負了。

恰如陸玩所言,你即便把眼前這三四萬水陸兵馬全部壓上去,圍攻成德縣,

也不一定打得下來。師老兵疲之時,邵兵自壽春南下,裡應外合,得勝不難。

他突然就覺得此戰前景黯淡了。

「大都督,也不是沒有勝機。」司馬羨見山遐臉色難看,寬慰道:「蘇士高、劉越石一路—

山遐臉色稍緩,但還是憂心。

******

壽春附近其實還有三千祖家兵,但被張碩打發出去了:由祖渙統領,一路向東,收取糧草。

其實希望不大。祖家軍這種外來兵馬,未必能讓正嬰城自保的諸縣降順,即便他扯出了大梁的虎皮。

張碩已經在壽春待了好幾天時間了。

他點計了一下手頭的兵馬,大致有銀槍中營六千屯於壽春城內;

質子軍四千在八公山佈防;

左飛龍衛一部四千八百已經渡河完畢,屯於壽春城外。

爲這一萬五千人服務的還有汝陰、陳、樑、南頓、新蔡五郡丁壯萬餘。

另外,洪部三千人接替了東西二石山的防務;

左飛龍衛一部四千八百人東進到了渦口,監視義成方向一一淮南郡在淮水北岸有三縣,即下蔡、平阿、義成,其中,下蔡、平阿經多年拉鋸,早就被吳兵放棄,遷走了百姓,唯義成縣仍在其手。

最後便是數千水師了,不過張碩壓根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因爲楊寶慫到只敢在河裡下木樁,而不敢主動尋找江東水師大戰。

六月初五,在收到斛兵塘及成德兩戰的消息後,他大致清楚了對面的實力。

當天下午,他以左飛龍衛將軍徐朗留守壽春,水軍都督楊寶副之,自引銀槍中營全部六千、質子軍千人、左飛龍衛一部一千二百,並諸郡丁壯七千,總計一萬五千步騎洶涌南下,直撲成德,馳援祖約。

他走後第二天,淮水水面上駛來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

大大小小的船隻不下五百,順着東南風,槳帆並用,逆流而上,聲勢極爲浩大。

初六清晨,先鋒船隊抵達渦口附近,

濛濛細雨之中,粗大的弩矢攜千鈞之勢飛向在渦口附近紮營的左飛龍衛陽谷、郡鄉二龍府的軍士們。

鎮守於此的鄉部曲督陳銀根氣得火冒三丈,

奈何賊人壓根不上岸和他們打,於是只能把消息儘快傳遞出去。

初七午後,晉軍水師先鋒抵達了八公山附近。

寬闊的河面上,鼓聲隆隆,不絕於耳。

快要接近攔河木柵時,數艘上前,將粗大的繩索繫於木樁之上,然後向下遊拖曳,試圖拔除這道位於肥口的水上阻礙。

未時,晉將韓晃率三千人,在水師的掩護下,登陸南岸,朝八公山挺進。

與此同時,童健率三千人至北岸,在已經塌了大半的下蔡縣城附近登陸。

幾乎一瞬間,壽春左近的戰鬥就打響了起來。

在北方打慣了仗的樑軍,遇到了一支風格異的軍隊。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1129章 我忍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796章 老人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966章 表率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1085章 餘波第1106章 臘月(下)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892章 財政(上)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940章 代理人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836章 過河!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三章 勸羊第1109章 山城(下)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890章 覺醒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六十章 談妥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1203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1097章 都水監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十一章 努力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四十九章 破局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1242章 在途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944章 祖、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1100章 取捨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1247章 共富貴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922章 因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163章 收尾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二十章 一門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十二章 義務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069章 賭得起!第1080章 邊界線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1228章 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