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三個響頭

二人又在牀上親暱了一會兒,錦天拍拍橡果兒的腦袋道,“快起來穿好衣服,你怎麼偷偷進來的,就怎麼偷偷出去。在寺廟中行這苟且之事,若被寺中和尚發現,我倆可真就既惹惱了佛祖,又得罪了僧俗。”

橡果兒噘着嘴不情願地起身穿好衣服,下得牀來道,“那你什麼時候去山上?我等着你。”錦天也起身將衣褲穿好道,“好幾天沒有回軍營了,待我回趟軍營看看,如軍中仍無事,我會盡快回來與你相會。”

橡果不情願地輕身躍出後窗,消失在院牆之外。錦天立在窗前見橡果兒已經安全離開,整束好衣冠後行出房門。

心情從未有過的舒暢!他輕步地向師傅的房間走去。天楊與義慈正在對弈,見錦天進來,義慈笑道,“錦親王爺昨夜未歸,今日又睡至午後,年輕人的行蹤真是令老納難以捉摸。”

錦天面色一紅道,“晚輩在寺中打擾數日,今日正是來向方丈與師傅辭行,我準備回到連山大營之中。”

天楊邊下着棋邊說道,“雖然你現在軍中是閒職,但離得太久畢竟有失軍規。你回去看看也好,如軍中實在無事再回來。”

錦天恭身向二位老人深施一禮,轉身步出房門。他牽出自己的寶馬,出得廟門一路向東直向連山大營馳去。

連山大營這邊此時對錦天來說卻是危機重重!自前日錦天趕走了葉布蘇的徵糧隊,葉布蘇氣得哇哇大叫。他本就對錦天懷恨在心,他想趁此機會狠狠地向多爾袞奏他一本。

奏本中極盡污衊之詞,說錦天不顧軍規時常私出軍營尋花問柳;又在百姓面前賣好,阻撓爲大軍徵糧等等。寫完奏本,剛欲派人送至山海關。沒想到多爾袞卻率領一隊人馬急火火地趕回到連山大營。

山海關大戰已經結束,經此一役,李自成的農民軍徹底失去了對北京東北方向的控制權。多爾袞此時與吳三桂的大軍已經由豐潤、三河、通州直逼近北京城。

在此大戰的關鍵時刻,多爾袞爲何突然返回連山大營?正是因爲軍糧短缺之事。山海關一戰,大批的農民起義軍歸降。這些投降的士兵通過整編後,全部歸入洪承疇的漢八旗軍。

多爾袞自從入得山海關,聽從了洪承疇的建議:如若要平定中原廣大地區,單憑區區滿洲騎兵絕不可行,必須以漢治漢。

故而一入關,多爾袞便收容了這些因戰敗而降的農民起義軍,足有七八萬人。軍中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的士兵,糧食就成了頭疼的大事。

而連山大營這邊葉布蘇所徵集的糧食越來越維濟不上軍中所需。故而多爾袞親自回到連山大營督辦徵糧事宜。

葉布蘇樂了!如今軍糧成了攝政王心中頭等的大事,那

也正是扳倒錦天的絕好時機呀!當多爾袞問及徵糧之事時,葉布蘇將責任全部推到了錦天的頭上。

啓稟王爺“自錦親王來到連山大營督辦糧草以來,他不但不管徵糧事宜,還處處收買人心,阻止我向富戶及寺院徵糧。”

多爾袞言道,“自太祖始,寺院的糧不能徵,你難道不知?”葉布蘇言道,“我倒覺得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如若這也不能徵那也不能徵,則很難滿足大軍之需。”

多爾袞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正當我大清一統江山的關鍵時機,那些富戶、寺院暫時做一點犧牲,待我大清統一全國後再加倍補償給他們也未償不可。”

葉布蘇趁機道,“錦親王上次山海關大戰失利,這次又在連山阻礙徵糧。攝政王理應嚴辦於他,如果連錦親王都被嚴辦,那恰好可正軍規,看以後誰還敢貽誤軍機。”

多爾袞嘆口氣道,“錦天畢竟是莊後的女婿,我撤了他的軍職已經是對他的懲罰了!如再進一步法辦,恐莊後那邊難以交待。”

葉布蘇故意挑唆道,“攝政王此言差矣,如今濟爾哈朗與豪格都已對您俯首稱臣。你們兄弟三人已經是我大清國實際的主人,何必懼怕於莊後?”

葉布蘇也是蠢到了極點,進讒言進到錦天就行了,他還要捎上莊後。這不是在揪多爾袞的心麼?人家莊後倒在其次,那福臨可是他的親兒子。自己這輩子唯一的兒子!爲兒子打江山,他多爾袞心甘情願。

親兒子並不知曉自己是他的親生父親,那麼兒子對他親不親,可全在莊後一句話呢。他多爾袞能不怕莊妃嗎?葉布蘇哪知道多爾袞與莊妃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繞,故而一句話惹得多爾袞拍了桌子。

“我大清的後方惹無莊後這樣的傑出女性守着,我們這些爺們敢出來放心地征討四方嗎?今後若再敢在本王面前說莊後的短處,本王定不輕饒!”

葉布蘇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嚇得撲通跪倒於地乞饒道,“小王下次再也不敢了,求攝政王寬恕我一時胡言。”

多爾袞平息了一下情緒,緩緩說道,“本王知道你近日裡徵糧勞苦,怎奈前方的降卒越來越多,你還是要想個萬全之策纔可行。”

葉蘇蘇言道,“單靠遼西地區的糧食我看是行不通了。您看是否書一封急信給莊後,讓她在盛京那邊也征討一些糧食運過來。”

多爾袞搖搖頭道,“即便莊後在盛京徵集到糧食,可是路途遙遠,運輸極難。遠水難解近渴!最好的辦法還是就地解決。”

倆人正在賬中一籌莫展之機,錦天欣簾而入。他是回到營中後聽士兵報告多爾袞回到連山,故而過來相見。

多爾袞見錦天進得賬

中,虎着臉問道,“我聽葉布蘇講錦親王爺自來到連山大營,不但不過問徵糧事宜,還處處阻撓徵糧,可有此事?”

錦天聞聽此言心道,“是你不讓我插手軍中一切事務,還故意如此說。你多爾袞好歹也是堂堂攝政王,怎麼像個無賴似的!”

心中雖小視他可錦天嘴上卻是不敢直言。他向多爾袞一抱拳道,“我見葉布蘇勤於徵糧諸事,不好與他爭功,故未管徵糧之事。至於阻撓徵糧純屬扯淡,向寺中徵糧本來就有違我大清律法,何來阻撓之辭?”

葉布蘇反譏道,“不向寺中徵糧怎麼辦?在遼西地界,寺院大多數爲佔地大戶,他們的糧食也是最多的。不向寺廟徵,你倒給攝政王出個好主意?”

錦天也是少年氣盛,加之與葉布蘇本就不和。他笑笑,向多爾袞一抱拳道,“攝政王,我若爲大軍解決了糧食問題,您當個證人,讓葉布蘇給我當庭磕三個響頭如何?”

多爾袞當下最焦急的莫過於糧食問題,他未加思索便言道,“只要錦親王能夠爲大軍籌到糧食,甭說三個頭,一百個頭他葉布蘇也得磕!”

錦天道,“軍無戲言,請攝政王言而有信。”多爾袞正色道,“如葉布蘇不肯磕頭,讓本王替你摘下他的項上人頭。”

“徵糧其實很簡單。請攝政王立時在遼西地界發一紙徵兵通告。通告這樣寫:因要一統中原,急徵兵源。全國凡六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強令入役。如不願入役,每二十鬥米可免一人兵役。”

葉布蘇反對道,“你這主意太陰損了,這不是借徵兵來強徵糧食麼?百姓不是傻子,他們豈有不鬧之理?”

錦天呵呵一笑道,“我大清自太祖始便有祖制,一旦有大的戰事發生,服兵役那是百姓的義務,也就是必須要入役。如今這一紙通告下去,百姓不但不會有意見,還會感恩攝政王體恤民情。加之遼西多商股之家,很多商股之家寧願多出糧也不會讓子女去當兵。”

多爾袞聞聽一拍帥案哈哈大笑道,“錦親王不愧是我大清軍中驕子,一句話點醒本王啊。遼西當地百姓自古便生活富足,看到此通告,本王相信大多數家庭是隻願出米不願服兵役的。這樣軍糧的難題算是迎刃而解!”

多爾袞言罷,認真地轉向葉佈道,“郡王爺,爲了我大清的國運,你就給錦親王獻上三個響頭如何?”

剛剛多爾袞已言明,自己要不磕這三個響頭,他攝政王就要摘下自己的腦袋。葉布蘇帶着極其怨恨的眼神向錦天撲通一聲跪下便‘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磕完頭也未回直向賬外走去。

多爾袞仍未介意,哈哈一笑道,“錦親王爺,我言面有信。你出奇謀又爲大清立了一功。”

(本章完)

第2章 名門望族第141章 定情第29章 兄弟重逢第159章 大將費揚古第87章 陳圓圓忍辱偷生第28章 莊妃懷孕第14章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第89章 小皇帝拜師第142章 發配寧古塔第12章 兩小無猜第117章 計降尚可喜第74章 開心妹妹第8章 兵困大淩河第145章 雁城論兵第83章 押解第99章 叔父攝政王第115章 進京勤王第20章 兵困錦州城第56章 尚方寶劍第133章 鄂寧遇刺第5章 軍中驕子第63章 三角戀情第109章 愛情的結晶第110章 頭痛第158章 廣州兵變第6章 錦天從軍第64章 爲愛撒潑第1章 少年狩獵第140章 假偷情第127章 倒晦的紅娘第98章 福臨進京第100章 美人爭奪第105章 初戀的感覺第7章 城外城第6章 錦天從軍第129章 死死地愛第145章 雁城論兵第160章 衡州稱帝第80章 奇書第2章 名門望族第77章 三個響頭第68章 玉蟬勸降吳三桂第40章 裡應外合第81章 狩獵大會第27章 軍法難容第153章 三王聚廣州第70章 鼎力幫助第72章 山海關大戰第72章 山海關大戰第18章 少年得志第47章 腹中胎兒的秘密第76章 風流小王爺第35章 錦天妙計定戰局第10章 棋高一招第44章 歡慶第11章 初識琪格格第47章 腹中胎兒的秘密第108章 世外桃園第22章 勸降書第136章 糟糠之妻第43章 冊封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39章 孤城錦州第38章 活捉洪承疇第55章 吳三桂進京第149章 先斬後奏第93章 情種李自成第58章 英雄氣短第116章 平南王第124章 二女爭夫第164章 花房教孫第129章 死死地愛第85章 奇書救命第139章 大愛無疆第135章 一場虛驚第77章 三個響頭第92章 大顯身手第53章 洪祖授封第78章 暗殺第60章 玉蟬遇險第150章 二鳳戲蛟龍第104章 一夜風流第161章 兵困衡州第162章 私縱吳世藩第13章 暗生情愫第151章 宮中對食兒第96章 莊妃進京第109章 愛情的結晶第72章 山海關大戰第34章 莊妃毒死八皇子第95章 久別重逢第40章 裡應外合第101章 奇女子蘇麻喇姑第78章 暗殺第112章 柳暗花明第100章 美人爭奪第114章 步步爲營第7章 城外城第162章 私縱吳世藩第157章 三藩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