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和司遲池已經十分的熟悉,兩個人本就興趣相投,只是奈何立場不同,現在站在統一戰線上了,漸漸的更像是朋友了。
“當初陳泰送來的那五萬士兵,我覺得他們最近有些不安分。”
“哦?”
七皇子還沒有想到居然是這樣的事情,當初陳泰借戰敗之名送了五萬的俘虜給他們,聯軍一直作戰都沒有問題,現在是怎麼了?
“陳泰身死的消息他們都知道了,你知道軍中人多口雜我自然不能讓陳泰和他父親現身,我已經將他們送到我了後方,讓他們只管休養就行,但是這一羣士兵是陳泰的親信,知道陳泰是因爲咱們的事情死的,一直嚷嚷着我給他們報仇,但是現在不是開戰的時候。”
七皇子點點頭,明白司遲池的意思,當兵之人最講究的就是一個義氣,這些人當初跟隨司遲池也是因爲陳泰的原因。
“這件事恐怕不好解決,你要想真的收復這五萬人,只能靠陳泰。”
司遲池驚訝的看着七皇子,“難道你也不行?我還想着你能悄悄的給他們訓個話之類的。”
七皇子搖搖頭,要是真的有這麼簡單就好了。“我當初雖然是北疆的大帥,但是跟他們一起同吃同住,在戰場上救他們性命的人不是我,他們現在只會認我是仇人的兒子,可不會將我當成大帥。”
司遲池點點頭,想了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可是這五萬人如今軍心浮動,該怎麼辦?
“其實你又何必讓陳泰去休息?他父親年歲大了,是該頤養天年,但是陳泰還年輕啊?你可以讓他換一個身份在這五萬人中任職不就行了嘛?”
司遲池點點頭,但是心中還是想將此事好好的考量一番再說,畢竟這件事可不是什麼小事。
“怎麼樣?捉住關儒的把柄沒有?”
閔笙失望的點點頭,關儒這個人當真是鐵板一塊,他原本想着要是找不到他自己的,就找找戶部的茬,到時候治他一個管理不善,但是現在戶部也被他管理的十分的嚴格,根本找不到岔子。
“你找不到是應當的,他當初下狠手將溫啓華安插在戶部的人手全部攆走,就是爲了自己好管治,否則你以爲他爲什麼突然要來得罪他?”
閔笙有些失望的看着孫若,心中十分的不解,沒想到這關儒倒真的算一個忠臣。
“他是覺得現在這樣的亂世,不會再有什麼純臣了,現在找不到關儒的空子,很失望罷了。”
“我以前覺得陳安老爺子已經算是愚忠之人了,沒有想到着關儒比他還忠。”
孫若笑了笑,關儒的忠心滿朝文武都看得見,要不然陛下也不會讓他這樣一個三十幾歲的人就做了尚書的職位。
“他的升遷速度,只比溫啓華慢了一點,這樣的人,你哪裡能找到他的錯漏?”
溫啓華笑了笑,升遷速度快的人不代表沒有漏洞可查,孫若這就是以偏概全了。
“你還別說,我還真的找到一個關儒的岔子,只是這個岔子不算是什麼大事,咱們須得好好安排才行。”
閔笙沒想到自己沒查出來的東西竟然被溫啓華的人查到了,一個勁的追問他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相信你的人也查到了,只是你沒有當真罷了。”
閔笙疑惑的看着他,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關儒愛好聽書,這個你知道嗎?”
閔笙點點頭,愛聽書也不是什麼錯,自己就沒有當真,但是看溫啓華的意思,似乎有漏子可循?
“嗯,怎麼說呢,關儒一般都是將說書的先生請到自己的府上說書,你可有查到?”
閔笙確實也查到了這一點的,他原先還特意讓人查了查看這個說書的人是否有不妥,但就是一個尋常男子,並沒有什麼啊。
“那個經常到關儒府上說書的人,並不在各大酒樓說書,而是一個掛單的說書人,一般只在關府說書,我特意派人跟了他兩次,發現他長得是風姿俊秀,而且關儒到現在都未曾娶妻,連妾侍都沒有。”
閔笙驚訝的長大了嘴巴,這個鐵板一塊的關儒難道竟然是個有龍陽之好的?
“你的意思是從這個說書的人下手?”
溫啓華點點頭,雖然他們現在還是不能確定關儒和這個人的關係,但是這個人十分的重要,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那便想個辦法,動一動這位說書先生吧。”
關儒到牢房去看白然的時候特意挑了一個晚上,京城衙門知道關儒的爲人,也就放心的放他進去了。
“終究是我害了你。”
白然搖搖頭,要不是自己不小心,怎麼會着了他們的道呢?現在不過是自己咎由自取罷了。
“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關儒惡狠狠的看了一眼外面,他心知肚明這件事是誰的手尾,自然是不會輕易的放過他的。
“你放心,我我一定會想辦法救你出來的。”
白然搖了搖頭,自己早就該死了,哪裡還能再來牽連他呢?“關兄,白然早就是已死之人,你還是不要再爲我冒險了。”
關儒知道白然的意思,沒有說什麼,將自己帶來的一些吃的遞給他便離開了。
“關儒這件事,倒是收到了不同的效果。”
孫若點點頭,原本只是以爲查到了一個關儒的小錯漏,沒想到竟然牽出這麼大的一件事來。
“白然是那個白家的孩子?”
閔笙點點頭,現在查出來的情報確實是這樣,當初的白家滿門抄斬,只是沒有想到竟然還剩下了一個白然。
“這個白然也算是陛下心中的心病了吧?”
溫啓華笑了笑,何止是心病,只怕陛下此生都不願意聽到白這個姓氏,現在關儒藏着這樣的一個人,只怕武帝知道了他不會好過。
“這件事可不能由我們去說了,這件事是誰說誰死,陛下對白家的忌憚誰都知道,我們自然不能去冒這個險。”
孫若想了想,白然現在已經被關押在牢房裡了,自然會有人去通秉陛下的。
溫啓華他們原以爲第二天一大早就能聽見京兆尹府的上奏,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沒有任何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