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薊遼督師

求訂閱,求訂閱啊!求推薦票啊!求月票啊!

天啓2年9月13日·山海關。

“……,錦衣衛千戶杜鑫駐守山海關期間一心爲君,心憂社稷;故升杜鑫爲都·遼東鎮撫司指揮僉事,晉山海關總兵官,統山海衛軍武,輔薊遼督師鎮御山海衛,拱衛京師之絕對安全!”

王體乾手捧聖旨講着而在其前跪着:薊遼督師孫承宗、薊遼總督王在晉、兵部職方司主事袁崇煥等一應文武官員,此刻杜鑫恭敬跪於隊前待王體乾宣讀完旨意後恭敬迎舉,自這一刻開始他杜鑫不再是小小的正五品錦衣衛千戶了!

即刻起杜鑫他一躍成爲了主宰一方軍武的大明高級武將,並且有錦衣衛這層身份使得他並非是任人宰割的存在!

其身上打着深深的定遼侯秦鋒的烙印!

這是朱由校所下八道聖旨中的最後一道,經數月‘斟酌’朱由校最終敲定了以薊遼作爲屏障,並以山海關作爲關鍵納歸遼西走廊尚未失陷之地,並以此來作爲收復遼西失地的前進基地!

孫承宗臨危受命升兵部尚書、領薊遼督師,掌薊遼之地一切權限,王在晉任薊遼總督協助孫承宗統轄薊遼之地!

對朱由校來說因爲熊廷弼、王化貞在遼東之地的所作所爲,葉向高等一應東林黨高官在其面前的所作所爲,讓朱由校從內心深處就對東林黨上下、對朝中紛亂黨爭皆有非常深的戒備。

因此也讓朱由校在擢升秦鋒出任遼東總督後,爲了確保在外圍能更好的幫助配合遼東飛地,這也讓基本掌握遼東事宜的朱由校心中很清楚,若想通過軍事手段去擊敗建奴收復遼西之地,那麼首先要確保的就是遼西之地所剩之地的絕對安穩,故在關寧沿線修築城堡便是最爲穩妥之策。

行穩妥之策僅爲第一步,固源備戰,分擔遼東飛地壓力,這一系列大方向把控下使得擔任薊遼督師者必須有超強的大局觀,如此也使得朱由校綜合一系列考察後最終才敲定了孫承宗,並由稍弱一籌的王在晉擔任薊遼總督!

讓孫承宗、王在晉擔任薊遼督師、薊遼總督,其目的除了拱衛京城絕對安全之外尚有爲遼東飛地分擔建奴壓力,爲了確保這一意圖真正得到貫徹,也就有了讓年輕的杜鑫出任山海關總兵官一事。

王體乾在逐一宣佈完聖旨後便退下了,在其心中很清楚如今並非是他的主場,作爲緊急抽調成立的薊遼一地屬衙其首先要確保的就是所賦重任絕對安全,因此讓孫承宗儘快熟悉一切纔是根本!

薊遼督師前衙。

爲確保能第一時間掌控建奴之動向孫承宗身爲薊遼督師便分別於薊州、山海關立下薊遼督師後衙和薊遼督師前衙,並且二者所轄職權得到了明確劃分;薊遼督師後衙主要管控包裹京城的薊州一地軍武佈防拱衛京城安全,薊遼督師前衙主要負責以山海衛、遼西之地明軍固防並相機發動對奴戰役!

山海關作爲薊遼督師前衙的核心所在,山海關總兵官杜鑫在其內便擁有着很高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其如今掌控着山海關上下5萬餘衆精銳大軍,是孫承宗實現戰略目標的絕對保障!

孫承宗坐於主位,王在晉、杜鑫所坐左右,而在兩旁所坐皆爲薊遼督師前衙高層文官武將,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本還在接旨隊列的兵部職方司主事袁崇煥卻不見了蹤跡,隨之不見的尚有秦良玉!

孫承宗目光有神的環視在座一應文官武將,語氣鏗鏘道:“今我大明處危機之際,本督希望在座同僚得以精誠合作收復遼西之地,本督不希望在以後共處的日子中出現同室操戈的一幕!”

別看孫承宗是文官出身但其身上那股子英氣還是很足的,這也讓左右文官武將皆恭敬講道:“謹遵督師之令!”

對於衆人的回答孫承宗很滿意,而作爲關鍵所在的山海關軍隊孫承宗必須要儘快瞭解清楚,因此其便對杜鑫和顏問道:“杜總兵,今你已成山海關總兵官,對於這山海關上下軍備可有了解,山海關軍隊基本編制可有所瞭解?”

因爲錦衣衛的身份使得杜鑫並不像其他總兵官那樣任人宰割,但這並非是其驕傲的資本所在,相反杜鑫卻表現的很是謙遜:“回督師,今山海關上下有兵5萬3千餘衆,其中四成是遼西劇變之際擇在逃青壯軍戶收編,精銳戰兵有1萬7千餘衆……”

按照先前秦鋒給其制定的計劃,杜鑫一直都在致力於以駐山海關千戶所的名義進行擴編、練兵,當遼西之地發生劇變後便順勢拿下整個山海關兵權,今在杜鑫身邊除曹文耀、賀誠二將外還收納了馬世龍,王世欽,賀謙,張力等一應參將、遊擊、千總!

駐守山海關依靠的是山海關守軍,而確保山海關之絕對安全則全憑杜鑫手中所掌那1萬7千餘衆精銳之士,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秦鋒暗地裡對杜鑫的銀錢支持,如果沒有大批銀錢支持杜鑫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多精銳之士!

山海關有絕對安全保障這對於孫承宗來說是一件大好之事,因爲其所部署戰略完全是依託山海關永固的基礎下進行的,山海關就像是定海神針一般,牢牢把控着大明在關內外的絕對所在!

爲此孫承宗便點頭讚道:“杜總兵不愧是我大明英才,我大明能有杜總兵這般勇武之將實屬我大明一大幸事啊!”當着衆人的面孫承宗便不明所以的誇獎起杜鑫,誇獎過罷還未讓衆人跟風時便又對一旁的王在晉講道:“明初,本督欲將重擔交由你親擔,我大明日後能否收復遼西之地皆看明初了!”

有了根基依靠孫承宗便將先前所想戰略做具體實施,而作爲薊遼總督的王在晉便是這其中最爲關鍵的一環,伴隨着時間的推移孫承宗有關前線部署正在一步步實施,這也將有力的幫助秦鋒分擔壓力……

第123章:狹路相逢第019章:任爾囂張,我皆殺之!第032章:吉林崖風雲第140章:屬於錦衣衛的新時代(下)第009章:八旗之威(上)第027章:遷都盛京第043章:帝王心術第128章:當破千軍!第050章:組建影衛!第003章:信任!第103章:龍有逆鱗第016章:對弈第206章:果腹第054章:御之!第051章:八旗,聚!第078章:詭異第015章:黃臺吉的爆發!第045章:八旗的軍令如山第031章:威名第080章:帝國餘輝第145章:要麼聽話,要麼死!(求首訂!!!)第149章:攤丁入畝(下)第038章:三蛟入朝第011章:無間道(上)第139章:霸四方!第010章:明末賢臣,快到碗裡來!第054章:暴風雨下的寧靜第017章:治遼仍需熊卿第088章:想低調,但實力不允許!第048章:勢在必得第054章:你來唱罷,我演之第077章:勝利曙光第087章:高潮過罷,索然無味!第030章:猛將如雲啊!(下)第059章:英雄不能辱!第131章:幕後者第142章:霸道西李·大臣揮拳!第031章:威名第038章:戲耍黃臺吉第075章:穩如泰山第007章:所謂的巴圖魯,死吧!第046章:奇蹟之城!建州女真須知第087章:四通商會·名氣!第110章:堅韌第126章:雄心壯志屬泰昌!第035章:相見恨晚第103章:這世上沒有弱者第167章:基建狂魔第075章:小弗朗機炮是鬧着玩的嗎?第008章:五年計劃!(下)第181章:大丈夫當殺人!第139章:屬於錦衣衛的新時代(上)第046章:秦鋒的野望!第105章:演員的誕生!第072章:秀才揮刀!第139章:屬於錦衣衛的新時代(上)第049章: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14章:沉默是金第100章:皇商之名!第203章:商道(下)第024章:教育興國第024章:首輔的憂愁!第112章:巾幗不讓鬚眉第150章:鞍山城的希望第116章:能量第013章:存在即真理!我心中的大明和漢民族!第204章:經濟蘇復下的遼東第034章:皮島見聞第048章:勢在必得第003章:宣撫使制度第043章:軍改第046章:科爾沁草原的混戰第145章:要麼聽話,要麼死!(求首訂!!!)第082章:狩獵義州第175章:科研的力量(下)第204章:經濟蘇復下的遼東第036章:真實的萬曆!第007章:五年計劃!(上)第076章:壯哉秦鋒!大丈夫當殺人!第064章:資本大鱷!第035章:定國公·永鎮遼東!(下)第097章:天下熙熙皆因利而來第003章:煮酒論英雄第036章:換旗風雲第050章:組建影衛!第116章:能量第005章:殺不盡的建奴第126章:遼東督府第067章:膽氣迴歸!第102章:寵閹黨,必亡國第095章:基調很重要!(上)第015章:黃天滅·興新朝!第067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第041章: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39章:要當皇后的西李!第056章:黃臺吉的城府第142章:初登堂第179章:輿論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