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點映(下)

有如同“火烈鳥”這種關注細節的影評人,也有張偉這種從大局角度看待問題的影評人。

張偉,36歲,自由撰稿人,長期爲魔都的各大報紙供稿,在業內算小有名氣。

他做爲第一批被邀請的專業影評人,自然提前做好功課。

包括國外同行對於《壹十三》的評價,以及電影本身的背景故事,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所以當影片中出現“大餅啦啦隊”的時候,其他影評人是笑了出來,可張偉卻微微皺眉。

“這個衣服似乎是……”他敏銳的注意到身爲匈奴一方啦啦隊的人,內襯的衣物竟然是漢人的打扮。

和姜聞扮演的右匈奴王那種拙劣的模仿不同,是很明顯的漢族服飾。

“所以說,這羣人其實是被俘虜的漢人?”張偉暗自的思索:“或者說是投降的漢奸?”

這種細節普通觀衆肯定注意不到,但是對影評人解讀整部電影來講,屬於極其重要的因素。

每一個鏡頭都很重要,導演不會將無用的東西放進去,所以往往很多細節之處,表達的正是導演內心真實的想法。

大銀幕上,董熹搭弓射箭,利箭劃破蒼穹,直接擊穿對面用來提升士氣的牛皮戰鼓。

看着鼓破捶飛,張偉的理解是:此時董熹已經做好玉石俱焚的準備。

而火烈鳥的理解則是:利箭擊穿戰鼓,說明還有一絲突圍的機會。

沙雕影評人的理解:牛皮戰鼓被擊破,說明右匈奴王的牛皮吹破了,他們無法困住董熹等漢家兒郎。

100個影評人就有了100個哈姆雷特,或許在拍攝技巧上的爭論不大,但對劇情的解讀,那真的是各花入各眼。

當然,如果僅僅讓影評人有時間去思考的電影,在董熹心中可不算數。

好的商業片不說全程無尿點,但至少要2/3以上的時間內,牢牢的抓住觀衆的視線。

《壹十三》的內地版是98分鐘,海外版則是112分鐘,兩個版本相差14分鐘。

電影刪減的的內容,除了因爲尺度的關係外,剩下大部分刪減內容都是關於背景的介紹,畢竟老外對華夏的歷史可不瞭解。

或許在他們眼中,匈奴的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做出簡單的陳述。

說白了還是代入感,國內觀衆很容易就把匈奴代替成反派,但鬼佬不成。

畢竟他們的祖上也是靠着搶劫發家致富的,很容易代入侵害者的角色,屁股坐歪。

二胡悠揚的旋律響起,配合大銀幕上漫天遍地出現的漢軍援兵。

這一幕在國外,鬼佬只是覺得爽,但在國內的現場,很多人直接感到哽咽。

這種家國情懷,是文化裡傳承的風骨,是刻在DNA裡的血脈。

將士死命守國門,國家則不拋棄不放棄,雙向奔赴才更令人動容。

“十三壯士歸玉門。”

…………

“啪啪啪~”

“咻咻~”

電影結束,掌聲與口哨聲齊鳴。

這其中既有對電影的支持,也有對那段歷史的驕傲。

國人是充滿着家國情懷的,特別是當國家不斷的變強,更是迫切的需要文化認同。

所以當鬼佬嘴裡說着半生不熟的“你好”,就成爲最簡單的財富密碼。

在這種情況下,滿足虛榮心的方式無非就是兩種,由內而外或是浮於表面。

《壹十三》做爲一部電影,無論是從立意還是結尾,都能滿足人心底的那絲家國情懷。

相比於《英雄》略顯悲壯的結尾,《壹十三》同樣的悲壯,但悲壯之中還有希望。

很明顯這是符合觀衆的心裡預期,悲劇式的結尾雖然可以昇華主題,但觀衆不爽啊。

現階段大家的電影審美還蠻小白,《英雄》就如同一顆包裝華麗,想象力極其豐富,畫面鏡頭特別美麗的……一坨屎。

說屎有些誇張了,但它絕對算不上一顆糖。

老謀子的根本問題就是沒有好好考慮觀衆想要看什麼,還是沒有脫離文藝片的敘事手法。

觀衆心目中的俠義,應該是除魔頭匡扶正義的“小義”。

所謂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而老謀子拍的俠義則是,心懷天下蒼生,甘願自我犧牲的“大義”。

簡單來說,就是和當下觀衆的價值觀不同,所以評價很差。

但《壹十三》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從一開始董熹就宣揚: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看似沒有《英雄》那麼直白的戰爭發動者反思戰爭的思路,但卻能牢牢抓住觀衆的癢點。

他們就是想要看這種,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壹十三》是一部合格的商業大片,所以它在戛納受到冷落。

但回到國內,首場點映結束後,現場觀衆的反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他們很喜歡這部電影!

散場時,熹子影視送出的調查問卷,90%以上的觀衆都給了9.5分以上。

而首日《壹十三》將會點映三場,每場結束都是掌聲雷動。

這可沒有花錢,而是觀衆自發的反應,攝影機也會忠誠的記錄下這一切,用作之後的宣傳。

深夜,無數的影評人摩拳擦掌,因爲按照約定他們只能在明天發表影評。

爲的就是和紙質媒體形成同步,但這阻止不了大家的熱情

紛紛在自己有限的渠道內宣傳:“好看!”“支持!”

這一刻,很多大衆影評人,早已經單純的變成影迷。

此刻的內地,真的特別需要一部整整意義上商業大製作。

點映第二日,幾家官媒率先開團,以類似的標題。

【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都值得被我們銘記】。——————————————《壹十三》觀影感受。

公元75年,玉門關前,飛雪飄飄,沙漠無垠。

十三個壯士,站在雪地上,一時,四野無聲,悲笳不起。

這些人,有的拿着破爛的盾牌,提着刀。有的握着長矛,長髮飛揚。有的拄着鐵槍,揹着長弓,一隻眼睛已經受傷。

還有一個拄着長劍,揹着彎弓。

他們都衣衫襤褸。

他們都頭髮蓬亂。

他們,就是耿恭和他的十二勇士。

這幅畫面來自董熹導演的新電影:《壹十三》……

第431章 影帝是銀的第383章 收穫季(中)第601章 虐主就是爽第493章 老董風流尚可攀第152章 新片計劃第059章 代言第345章 包子穎第448章 雙雄落幕第130章 人紅熹事多第501章 5.1檔來了第407章 好爲人師第456章 人人都想當大嫂第091章 啪啪啪第216章 起風了第383章 收穫季(中)第505章 豪賭一把的陸釧第682章 滿載而歸(中)第384章 收穫季(下)第363章 大白鵝的困惑第680章 金色盛典第473章 射鷹熹子傳第590章 真金白銀第571章 董家有熹第571章 董家有熹第474章 金鷹落水、偶像高歌第456章 人人都想當大嫂第568章 霍小姐第110章 頒獎現場第410章 主旋律電影第553章 著書·立傳第177章 樹大招風第112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第561章 觀影第303章 我話講完第503章 票房飄紅第155章 快本一日行第129章 開幕暴擊第221章 功夫熊貓:牛逼之謎第471章 收割機第448章 雙雄落幕第044章 柏林熊影第240章 蛇吞象的併購第140章 董熹電影的關鍵詞第448章 雙雄落幕第610章 救火隊長第157章 良駿配英雄第369章 三女一臺戲第026章 洋芋開會第493章 老董風流尚可攀第633章 臥龍鳳雛第179章 挖角失敗第575章 金色盛典第475章 劉天王第102章 日常第629章 IMAX巨幕第437章 大頭有約第036章 進擊的董爺第042章 蝴蝶扇翅 風漸起第650章 年冠第539章 單日票房紀錄第337章 戰略級合作第210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24章 炮火連天第441章 飢餓營銷第435章 點映(上)第041章 修羅場第627章 散席第606章 萬衆期待第317章 西遊宇宙第317章 西遊宇宙第406章 哥也是偶像劇出身第036章 進擊的董爺第113章 董熹的後宮第507章 票房的本質是宣傳第613章 迴歸正軌第526章 那些花兒還嬌嫩第361章 夏天的尾巴第674章 我懷念的第531章 忽悠大哥成第659章 春秋鼎盛第18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075章 吻戲教程第457章 造星工廠1.0第661章 葉問宇宙第431章 影帝是銀的第248章 混亂的賀歲檔第276章 不服輸第016章 約拍第580章 富二代第211章 輿論第379章 分豬肉第357章 加油,陸小川!第139章 創造歷史第590章 真金白銀第410章 主旋律電影第401章 聯動傳奇第668章 我們這個堡2第136章 電影開始第203章 來自港圈的示好第131章 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