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這仗怎麼打

伴着呼嘯聲,三個石頭再次划着完美的線落在前方的軍陣中。

轟轟三聲。

軍陣中人仰馬翻,慘叫聲呼痛聲讓前方衝殺的先鋒倒下一片,而後邊軍陣中也未能倖免,精神上心理上以及被戰馬亂跑擾亂了陣型。

三次過後,原本嚴整兇猛的金兵陣營已經變得一片混亂。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且不說對方的震驚,李國瑞等人也看呆了,耳邊嗡嗡嗡未散,腦子裡也一片混亂。

但這還沒完,只見旗幟刷刷揮舞,婦人們將輜重車又翻轉過來,眼花繚亂的一番動作,輜重車又變了樣子,十個婦人一起轉動一個絞盤,咯吱咯吱聲響中,原本放在車底的一杆杆如同長槍斜斜升起。

這是…….

李國瑞只覺得嗓子發乾。

念頭才起,就聽的又是一聲放,嗖嗖的呼嘯聲輜重車上的長槍飛向金賊的陣營。

一根長槍眨眼就穿透了一個舉着大刀奔來的金兵。

不,還未停,不是一個,是兩個,三個……

李國瑞嚥了口口水。

一支長槍一串兵,一串。

長槍如雨,將金軍的陣營淹沒在狂風暴雨之中。

原來這仗還能這樣打啊。

這還打什麼啊,這簡直是屠殺。

…………….

長豐城牆上的守軍比往日緊張的多,一是天色漸晚外邊的人還不歸來,二是背後一羣官袍嚴整的大人們怒氣沖天。

“出去幾天了?”他們憤怒的喊道,“一千人,竟然敢深入霸州境,你們知不知道霸州如今有多少金兵?”

孫三傑伸出一隻手掌。

“將近五千。”他說道。

“你還有臉說。”通判大人再也顧不得禮儀,兜頭啐道。

孫三傑忙叫冤枉。

“我原本說帶二千人去的,但那君小姐說一千人就夠了,二千人太多拖累行動,而且說守城人還是多一點,萬一金兵襲來,也能靠着人數獲勝。”他說道。

這話聽起來有點古怪,好像是說他們這二千人還不如一千人。

但是現在不是糾結這個時候,通判大人再次呸了聲。

“誰問你這個!”他喝道,“我是說你們是不是瘋了,一千人就敢往金人所在的地方跑。”

孫三傑神情肅重。

“大人,成國公之命,險而不懼,視死如歸。”他說道。

難道他們不知道危險嗎?但危險又如何?身爲將兵,就是聽命向前。

這是他們十年來已經深入骨髓的信念。

通判大人再次語塞,又滿滿的惱火。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不是成國公之命呢?”他沉聲喝道。

孫三傑愣了下。

“這個什麼青山軍你們聽過嗎?”通判大人再次喝道。

孫三傑搖搖頭。

“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路軍,也沒聽過成國公帳下有這些人。”通判大人神情凝重的說道,“萬一這些人是金人奸細呢?這一去就不回來了,我們的一千人就入了狼口了。”

孫三傑再次搖搖頭。

“應該不會吧。”他神情猶豫的遲疑的說道,“那青山軍還留着人在這裡呢。”

留了人?留了什麼人?

“是個婦人。”孫三傑說道,“好像是那君小姐的….娘?”

君小姐通判來這裡後已經聽了很多次很熟悉了。

這君小姐還有娘?

一個女人帶着人來打仗就夠可笑了,還帶着娘?

什麼亂七八糟的。

這仗怎麼打!

“在哪裡?”通判沒好氣的喝道。

孫三傑忙伸手指着一個方向。

“在城隍廟那邊給災民施粥。”他說道。

…………..

自從打開了城門開始接收難民,長豐城內已經聚集了將近四五百人。

每日都有往河間府更南的地方走了的,但同時又有新的難民逃來。

十幾口大鍋擺在橙黃面前,冬日裡冒着熱氣,令人看到就渾身緩和。

此時正是吃飯的時候,難民們排着隊依次上前,雖然人衆多但安靜又有序。

急匆匆前來的通判等一衆官員見到這場面不由腳步一頓。

以往他們也見多了施粥,見過了難民,但那場面都是亂哄哄的。

現在這裡難民安靜沒有吵鬧哭泣,就連住的窩棚都搭建的整整齊齊,更沒有隨地大小便的惡臭髒亂。

還有….

通判指了指大鍋前施粥的人。

“這些好像是難民?”他問道。

孫三傑忙點點頭。

“是啊是啊,君小姐說官兵們城防,這些小事就讓難民們自理就可以了。”他說道,“這些,從熬粥到施粥到收拾碗筷,都是難民們自己做的。”

難民們自己做的?

難民們什麼心性,通判等人歷經官場早看明白了,人在難時根本就是無序的。

“有青山軍在這裡,大家都很聽話。”孫三傑笑着說道,伸手指向一個方向。

青山軍不是都去霸州了嗎?再說這哪裡有官兵?通判等人皺眉隨着所指看去。

城隍廟前一杆大旗呼啦啦的迎風飄動,紅旗金字,青山軍。

“有這個旗在,大家都很守秩序。”孫三傑笑道。

旗?

一杆旗在就能鎮住難民守序?以往可是有幾百兵丁也擋不住難民哄搶的。

這是怎麼做到的?

“因爲青山軍很講究秩序。”孫三傑帶着幾分感嘆說道,“而且說話算話。”

除了最初的城門外殺死那些歹毒的難民,後來在施粥時也對幾個鬧事的難民毫不客氣的當場斬殺。

不守秩序的說殺就殺了,是震懾也是證明,只要按照秩序來,就能被保護無憂。

哪來的這麼兇殘的官兵?肯定是假的。

通判等人眉頭擰起更緊。

“那個君小姐的娘呢?”他問道。

孫三傑指着廟裡。

“那夫人在廟裡歇息呢。”他說道。

通判大人神情沉沉帶着人大步向廟裡走去。

管它裝神還是弄鬼,先抓起來審問。

城隍廟內也或坐或站着不少人,都是老弱婦幼,因爲這裡比起窩棚更避風擋雪,所以才讓這些人在這裡歇息嗎?

隨着走近,廟內還有熱氣撲來,很顯然裡面燃着炭火。

夠奢侈啊,一盆炭火能換多少米啊。

這點苦都受不了,怎麼可能是官兵。

通判大人的怒意更盛,一步邁進廟內,這邊呼呼啦啦的一羣人到來,廟內的人也都看過來,見都穿着官袍,大家忙不安的起身。

這騷動中有一個坐在佛像前安靜吃粥的婦人就顯得很扎眼。

她穿着花襖,爲了保暖裹了頭巾,看上去就如同一個村婦。

當初孫三傑就以爲這婦人是這青山軍順手救起的難民,但氣度不凡且被君小姐很尊崇,雖然無聲無息從不到人前來。

所以孫三傑猜測這是那君小姐的長輩。

女人都能跟着來打仗,帶着娘來也沒什麼稀奇了。

這邊的嘈雜腳步聲她似乎沒有聽到,依舊安靜的吃粥。

孫三傑搶着上前。

“夫人,這是河間府的通判田大人。”他說道,一面壓低聲音,“是特意爲青山軍來的。”

話這樣提醒,這位婦人應該知道怎麼面對通判大人等人吧?

至少知道施禮吧?

他的話音落,就見眼前的婦人放下勺子,用帕子沾了沾嘴角轉過頭來。

“田堯麼?”她說道,視線看向站到門口的通判等人,點點頭,“你過來了。”

哎呀,這婦人,怎麼不起來施禮,反而竟然直呼通判大人的名諱!

孫三傑嚇了一跳,但旋即一怔。

這婦人怎麼知道田大人的名諱?

念頭閃過,就聽得一聲低呼,他看過去,見適才還氣勢洶洶一臉惱怒的通判大人神情驚駭,人也矮了下去,竟然是施禮參拜。

“成國夫人!”通判大人聲音顫抖的喊道,一拜擡頭,“您怎麼來了?”(。)

第139章 來得巧第75章 風平浪不靜第162章 沒有仁心第46章 相識當念第22章 騙人的話第73章 不該出現的人第48章 夜深有醉人第129章 不知所謂的作爲第115章 我是楚九齡第42章 舊人閒問第10章 我不明白第32章 邊關鐵甲冷第38章 問你的姓名第36章 你的調兵我的遣將第178章 望山不見山第105章 皇帝很生氣第169章 比想象的還要窮困第1章 那個有婚約的女子第6章 且把慌亂暫安第116章 這是複雜又簡單的事第4章 你的名字第25章 查驗的和過關的第2章 信任的理由第114章 穿過人羣的你的出現第135章 妻子的憤怒第3章 不給人就給錢第4章 覲見的賞賜第85章 何至於此第19章 將她送出門第61章 成何體統第150章 我是冤枉的第72章 避人耳目的低語第134章 指點和幫忙第124章 各自的準備第123章 舊匾新店備開場第53章 旁觀的對弈第75章 生死與無常第113章 似是而非第102章 人皆有舊第60章 其心所爲第163章 你認識的我不認識第150章 我是冤枉的第152章 捨棄與得到第128章 送嫁第49章 臉要撕破第108章 只因心之所想第152章 捨棄與得到第184章 我踏雲而去第111章 最是可愛人年少第189章 砍人的砍柴人第23章 揣測奈何第188章 懷王病了第61章 成何體統第109章 漏液不停行第9章 指認第37章 誰欺負了誰第77章 現在的我你不能抓第181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5章 皇帝很生氣第44章 另一種砍柴人第131章 備行出門第111章 最是可愛人年少第77章 現在的我你不能抓第100章 想或者不想都要做第6章 太后有賞第146章 誰做戲第37章 誰欺負了誰第38章 春風拂面終不寒第85章 需要幫忙嗎第31章 有關過去的記憶第130章 想起的舊事第80章 夜問第157章 夜裡的替代第62章 不合適又如何第24章 她是真知道第43章 夜色裡的不安第1章 新人新生意第102章 要怎麼說第7章 新生意舊人談第138章 期待的心願第119章 公子不高興第78章 各異的心思第128章 二小姐的要求第112章 各取所需可好第64章 所議卻不同第110章 我到京城來第143章 已久盼喜相迎第157章 溫柔鄉里難醉第16章 卸任披甲離去第141章 出爾反爾第151章 再三確診第130章 一席醉酒談第89章 詔獄裡的救命第54章 山野不獨行第39章 他們來了第47章 她來守第40章 相逢若驚第69章 請你離開第84章 茶水有問題第8章 見親不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