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

皇帝對前往亞州看一看的慾望越來越旺盛了,尤其在對那片土地認知出現差別後,他不止一次在宮中用非常認真的語氣對潞王講:“他們肯定在誆朕,說什麼亞州危險、不毛之地,嘁!”

“瞧那一個個兒在宮宴上吃蠻牛肉吃得滿嘴流油,飲巨龜湯飲到走不動道——朕找駱參將打聽過了,那蠻牛肉就是麻家港軍兵三天能吃一頓的東西、巨龜湯駱參將連着喝了一個月!”

每到這時,年少的潞王就感受到來自兄長濃濃的羨慕。

北洋一期輜重船隊返航時並未帶回什麼貨物,不過到二期輜重返航時運回貨物極多,這甚至讓小皇帝產生猜想。

紫禁城御馬監外,拽着小牛犢尾巴的萬曆皇帝突然歪頭對潞王問出一句:“你看,北洋一期,朕發輜重船隊二百還是三百來着?他們就運回那麼點兒東西。”

“等到北洋二期,朕發了船艦一千五百艘,靖海伯把一千三百條船都快裝滿了,老師這幾天鬍子都透着歡喜,聽說這半月光關稅折色就有一百七十多萬兩,市稅還未算出來……北洋三期快走了吧?”

作爲哥哥的御用人形貓牀,盤腿坐在養馬場草地上的潞王倆手在懷裡揣着貓,小臉兒帶着滿面的不情願,問道:“皇兄要做什麼?”

張居正能不高興麼?天下朝着有趣的方向滾滾前行,原本滿目瘡痍的國家給每個朝臣心中都帶着千斤重擔,可現在呢?擔子該在還在,可總是讓人感覺沒那麼沉了。

過去害怕土地兼併,其實怕的不是兼併,而是怕百姓沒了田地便沒了活路。

現在土地兼併的問題依然嚴重,可流民呢?沒有流民!

西北碰上旱災,當年種出的糧賣淨了不夠換銀子交稅,沒辦法就只能賣田,可旱季田價賤,賣了纔剛夠交稅,沒了地明年怎麼辦?就得去當佃戶傭工、破家蕩產、鬻兒賣女。

可近幾年人們光棍多了,各地工廠哪裡不招工?遇上旱災交不上稅,就去工廠當個幫閒,打些零工個把月不光把稅掙出來,連後頭吃用都有了。

一道宗室法令發下去,准許最底層的貧賤宗室進南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五省工廠工作,宗室庶人只要願意吃苦,日子立刻也舒坦了。

宗室的祿米、邊軍的俸祿,以往朝廷身上壓着的千斤重擔,突然緬甸、呂宋、爪哇的京運就能解決一大半。

西洋軍府的棉花每季上百船地往回運,馬六甲是收不着稅了,但五省海關哪個都比馬六甲進項多。

更何況海外貿易能收三次稅。

你在屬地買貨,要給屬地繳一成折色稅,可海關是大明的;你要把貨運到國內,要給海關交一成半的折色稅,海關還是大明的;出了海關就得賣貨,海貨不管你想怎麼賣,都只能在五省市舶司集散,一個轉手再繳一成半的稅。

即便如此海商還是趨之若鶩。

因爲利潤太高,這些稅務最終還是會轉嫁到交易中每一個經手人手上,到底還是有得賺。

自西洋軍府定在果阿,棉花在那邊就像白給一樣,甚至多數海商會選擇在那邊買地開廠,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直接在本地紡成棉線再賣回來,賣也不用賣去別的地方,早就簽好契約,每年按時給各路指揮使衛所送去就是。

過去就是以物易物,拿棉線換棉布,一部分賣到爪哇換糧食,一部分拿回印度接着賣。

糧食能抵稅。

這種超大宗的貿易朝廷掙的是小頭,儘管出貨進貨數額極大,可在朝廷關稅中佔不到三成,畢竟單價低。

朝廷的利潤在珍珠、象牙、寶石這些大宗的貴重物品交易裡,帶來明帝國爆發性增長的稅收。

膨脹的國庫收入,比什麼都能解決問題。

初初掌國,擺在張居正面前讓他最高興的事是朝廷今年國庫居然還有一百萬兩結餘。

如今攝政,讓張居正發愁的事是究竟該如何將國庫裡去年掙的今年攢的一千萬兩花掉。

“不毛之地,不毛之地能有那麼多玉器?”

щшш⊕ тt kΛn⊕ ¢ o 小皇帝不跟牛犢子比力氣了,撒手讓穿彩花比甲的亞州丫頭在草地上自在奔走,喘着氣盤腿坐到潞王身邊,十分自然地把貓接到自己懷裡,揚着下巴道:“今年發兩千條船如何?”

潞王不想離開家鄉,對那邊土地有深深的牴觸情緒,儘管懷裡的貓已經沒了,倆手還是維持着原本的姿勢,右手在空氣中緩緩撫摸着,過了一會才意識到這個動作,把拳頭握住道:“再送十萬人?”

“不送了,駱參將說亞州不缺人,八萬人過去把諸地縣官嚇壞了,百姓在海上還缺少糧食,就發船過去就行。”

小萬曆說着臉上露出陰謀詭計得逞的壞笑,道:“讓他們先安置安置,等朕的騰驤二衛練好,就把武驤二衛送去,大概要等北洋五期了。”

“等到七期,再送四個衛;九期八個衛!早晚把不能打的全送走!”

張手說完自己的雄心壯志,小萬曆頓了頓等着該來的誇獎,卻見自己弟弟一聲不吭,等他轉過頭才聽潞王撇着嘴像收了多委屈般問道:“皇兄爲何要將不能打的都送到臣弟的藩國啊?”

“這叫強幹弱枝,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搖頭晃腦的小萬曆毫不避諱,道:“沒事兒,你那有朕心腹大將靖海伯看着呢,要是遇到戰事,自有北洋旗軍作戰,送衛所兵過去不是當兵的,是當百姓。”

“你不剛學過田忌賽馬麼?”

還別說,這好爲人師的感覺對小皇帝來說真不賴!

萬曆從潞王充滿求知的眼神中收穫了極大的滿足感,咂咂嘴說道:“土木堡之戰以降,衛軍不能戰,國朝有營募兵、有新設旗軍北洋,衛軍是所有戰兵中最不能打的。”

“最不能打,總比百姓能打。朕以爲,拿衛軍同異國百姓相正如以中馬比下馬,唉……朕有如此智慧,真乃帝國之幸啊!”

小皇帝爲自己鼓掌,嚇醒了懷裡的貓,連忙伸手撫慰,還不忘朝潞王揚着下巴勾勾手指:“附耳過來,朕給你個使命,過幾日你去找母后,說你想去北洋看閱兵,母后若不讓你就說再有幾年你就要出海就藩。”

潞王眨眨眼:“皇兄,臣弟不想。”

“不不不,閱兵多好玩啊還能坐船!你想,很想,特別想!”

小萬曆連說帶點頭:“不準就哭那麼想。”

潞王的臉上滿是憂愁,像極了萬曆懷裡發愁的橘貓,小小年紀承受着本不該有的生活壓力,生無可戀地長長嘆出口氣,有氣無力道:“臣弟真是好想看閱兵啊……”

萬曆握着小拳頭鼓勵道:“正是如此!你好想看閱兵,不讓看就鬧!”

“可,可母后若還是不準呢?出宮很危險呀,就算讓臣弟去看,也不會讓皇兄跟着吧?”

小萬曆如遭雷擊,喃喃自語:“對呀,要不讓朕跟着……沒事,朕晚兩天再跟母后說,等準了你朕再說,實在不行就過了年讓兵馬進京、廣召四方使節,雖然不能坐船,看看也挺有意思。”

“前兩天朕喝了一口酒,暈乎乎也挺有意思,等過幾天朕再個名目召集宮宴,到時候讓王安偷偷藏瓶酒,回頭也讓你喝點兒。”

“就這麼說定了啊,記得!”小萬曆最後還不忘叮囑道:“千萬別說是朕讓你這麼說的啊,要不朕又得捱揍。”

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七章 斷糧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十六章 眼鏡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十二章 重視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十二章 臨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十五章 大海第十一章 四洋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八十章 月港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七章 斷糧第六十章 鄰居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千里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六十章 望風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三十章 問詢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五十九章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