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

如果用石破天驚來形容此次作戰的話,那麼摧枯拉朽來形容被德軍打得矇頭轉向丟盔棄甲的英法聯軍最恰當不過,本次戰役從發起到結束德軍僅用四十七天,就將荷、比、盧、法、四國擊敗,法國投降組建流亡政府,損失了近三十萬遠征軍的英軍被迫退守英倫本島,這在戰前是誰也料想不到的事情,英法可謂輸得莫名其妙,尤其在敦刻爾克近二十六萬英國遠征軍放下武器舉手投降,被英國戰時首相丘吉爾喻爲二十世界英國最大的災難,一百多萬喪失了戰鬥意志的法軍向德國舉手投降,隆美爾的第七裝甲師在敦刻爾克的外圍就俘獲了超過九萬法軍,三百名德軍押解着九萬名自己高舉着武器的法軍向戰俘營徒步一週的行軍,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慘敗,慘到了法國人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

高飛非常清楚同盟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是戰備不足,二是軍事思想落後,三是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錯誤,而德軍進一步總結了閃擊波蘭的經驗,充分發揮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突擊力,在空降兵配合下又一次達成了閃擊的戰略戰術目的。

現在整個重慶沒人再敢嘲笑高飛了,什麼法國將在五十天內戰敗云云之類的話讓很多人不寒而慄,高飛如果不是擁有超人的戰略眼光,那麼就是歷史上第一大的烏鴉嘴,蔣介石也一時間動了心思,自己的總參謀部就缺乏高飛這樣瞭解歐洲國際形勢的高參,但是自己的新一軍卻又離不開高飛,所以蔣介石陷入了兩廂爲難之中。

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現在向國內彙報的最多的就是關於高飛的戰略預言,不過這會法國高盧公雞再也驕傲不起來了,因爲公雞的尾巴毛給德國人拽了個乾淨,德國人的閃電戰讓整個歐洲爲止顫慄,相比之下1939年底蘇聯與芬蘭的那場戰爭讓蘇聯這個紅色帝國的顏面盡失,根據歐洲軍事觀察家的保守估計,蘇軍的損失至少在五十萬人左右,在嚴寒條件下作戰的課題也被更多的國家列入了訓練計劃之中,尤其德國人更加重視,甚至還組建了山地雪原旅。

歷史上德國人並未從蘇芬戰爭中吸取太多的經驗教訓,但是由於歷史的突變,德國向芬蘭派遣了三百多名軍事觀察員,可以說此刻希特勒就是爲了未來入侵蘇聯做好準備,於是一支歷史上規模僅僅爲七人並未受到希特勒重視的軍事觀察團粉墨登場了。

希特勒不喜歡法國人,但是卻喜歡自我標榜是拿破崙,1812年,拿破崙聚集了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支軍隊,超過六是萬大軍,他的計劃是向俄國發動大規模進攻,拿破崙根本不把冬季正在迫近這一事實放在心上,當他的軍隊攻取了莫斯科後,拿破崙信心倍增。入侵部隊將莫斯科城洗劫一空,掠奪了無數珠寶和皮毛,準備作爲禮物獻給他們遠在家鄉的妻子和家人,隨後,拿破崙此前未考慮到的一個難題逐漸凸顯出來,俄國的冬季異常寒冷,當拿破崙的軍隊攜帶大量戰利品離開滿目瘡痍的莫斯科時,那裡的溫度已降至零下四十度。

飢寒交迫的法軍士兵因凍傷和飢餓一個個無助地倒下,在短短一天時間之內,就有五萬匹馬死於嚴寒,士兵們將欲獻給妻子的戰利品裹在自己身上,不過,這種做法仍無濟於事。在前往俄國的六十萬大軍中,最後只有十五萬士兵踉踉蹌蹌地返回了法國,拿破崙進攻俄國之舉拉開了其龐大帝國走向覆滅的序幕,同時也預示着俄國將作爲歐洲一大強國的崛起。

在歷史上希特勒顯然沒有從歷史教訓中吸取寶貴的經驗,不然他不會再次上演拿破崙當年攻打莫斯科之舉,且他們二人在俄國的遭遇如出一轍。

但是,德國在蘇芬戰爭中的表現就說明了德國人在準備一切見不得光的計劃,歷史上一場代號爲颱風的戰役席捲蘇聯全境,德國軍隊信心十足,他們確信自己絕對能夠迅速擊敗斯大林的軍隊,其中幾支部隊甚至還隨軍攜帶了禮服,以備在莫斯科紅場上舉行勝利後的檢閱時穿。不過,他們卻沒有攜帶過冬的衣服。隨着嚴冬的到來,希特勒的機械化部隊失去了威力,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遭到慘敗,成爲二戰轉折點。

從德軍在蘇芬戰爭中不顧蘇聯的□□堅持派遣龐大的軍事觀察團和法國戰役中德軍猛攻敦刻爾克的表現,高飛相信歷史在某些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原有的軌道,現在高飛的日子可好過多了,原本很多時候都說不上話的事情,現在就連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也沒事經常與高飛通一通電話,閒聊一下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戰場的總體態勢。

高飛作爲一名國內將領竟然對歐洲的局勢如此的瞭如指掌?做出的預言精準到了一週之內,這在白崇禧等人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尤其是對德國入侵整個西歐一連串的戰略進攻的預測,因爲當時高飛說得是斬釘截鐵,所以也成爲了衆人嘲笑的目標,因爲高飛再次之前在國內戰場上打了很多漂亮的仗,從戰術層面一直到固守南昌這種戰略層面上的作戰,可謂是名聲遠播,很多人表明上與高飛稱兄道弟,實際上恨不得高飛一個跟頭摔死纔好,高飛這個年紀一屁股座在青年軍新一軍的第一把交椅上,又是蔣介石的心腹嫡系,其位置豈能是一般人撼得動的?

法國的戰敗投降與英國遠征軍的全軍覆沒,讓原本置身事外的美國政府開始極度的不安起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風潮正在肆虐,不過美國政府與政客們在推波助瀾的同時也在觀望,要獲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須要通過戰爭作爲唯一手段,美國作爲世界第一的工業大國和經濟大國,美國的崛起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第704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294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2)第42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1)第480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1)第749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與城共生死(四)第839章 戰略大轉折(十三)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235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1)第506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793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雞飛狗跳(2)第868章 藏金爭奪戰(二)第127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3)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294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2)第906章 血染的旗幟(一)第317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2)第72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05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危機重重(1)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305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戴笠求援(2)第970章 登陸日本(一)第618節 第三百三十二章 牢獄之災(1)第135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1)第56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1)第736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反擊(一)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第155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1)第722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2)第610章 緬甸風雲起(四)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955章 風捲 殘雲(六)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549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上)第631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2)第89節 第三十八章 血染下關(2)第601節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上海大追殺(中)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781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930章 鋒芒所向(十一)第553章 授人以漁第579章 高飛的老對手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156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2)第492章 山地利器第569章 復克失地(上)第521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620節 第三百三十三章 漢奸的前生今世(1)第764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蓄謀北進計劃(1)第256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1)第707章 英國式不要臉(下)第758章 中國人的節日(二)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665節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下)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31節 第十四章 長官垂詢(1)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4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4)第374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693章 決戰緬甸之圍殲第六師團(二)第879章 遠東防線(下)第69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2)第42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1)第753章 整編東北軍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924章 鋒芒所向(五)第281節 第一百二十一章一 把馬草引發的血案(2)第815章 第四百七十章 山地步兵旅(1)第625節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戴笠的厚禮(1)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975章 登陸日本(六)第600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下)第602章 坑蒙拐騙(中)第30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2)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140節 第六十章 血肉防線(上)第444節 第二百一十一章 圈套圈套(二)第638章 意志的較量(三)第579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798章 烽火連天(三)第2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2)第516節 第二百六十一章 決戰武漢之營地遇襲(上)第20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3)第15節 第六章 狗咬狗一嘴毛(上)第918章 窮兵黷武(中)第195節 第八十三章 土製定時炸彈(2)第687節 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總攻擊(1)第554章 突然失竊第327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770章 非專業參謀第521章 平安夜不平安第186節 第八十章 誤入匪穴(1)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40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1)第830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丟失的地圖(1)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660章 大對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