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廣西危機(三)

英國人的那副醜惡嘴臉高飛不用想都清楚,害怕中國在東方強大起來,一切不符合英國自身利益的事情就是大英帝國的處事準則,說其自私自利這是納爾遜人的特點,說起無恥卑鄙這是其的本性,羅馬人征服歐洲時期在蹲在樹上吃樹葉的貨色,一朝得瑟起來就全世界的標榜紳士,也真難爲英國人了。

高飛的耽誤之急是將部隊訓練好,儘快成軍擁有戰鬥力,因爲日本人是不會給自己充裕的時間的,這一點高飛非常清楚,而且突變的國際形勢也似乎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對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1941年2月1日,中國人春節的大年初五凌晨,在欽州灣外海面日本帝國海軍的四十餘艘重型、輕型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的火力支援下,今村均第五師團的先遣部隊以及上川支隊所屬的兩個大隊的日軍在海軍航空部的全面火力支援下,開始強行登陸。

之前在1939年的時候參謀總部曾經制定過一份作戰計劃,目的在於日軍突然登陸廣西大後方時的作戰應對提要,不過這僅僅就是一份作戰提要而已,並不具備更多的意義,作戰計劃上面用於抵抗日軍登陸的六個軍的部隊沒有一支在指定位置上,現實和理論上的巨大差距讓人無可奈何,說得天花亂墜,被打得屁滾尿流。

防禦尚且不能,就更別說什麼反擊了,由於中國軍隊對日軍的登陸地點判斷出現嚴重錯誤,再加上軍隊調動倉促和火力、單兵素質諸多原因所致,到當日傍晚灘頭陣地就全部失守,只能退守防城縣。

但是有備而來的日軍絲毫不給中國軍隊以喘息之機,步步緊逼,經過一夜激戰防城失陷,2月2日欽縣也落敵手,緊接着日軍大部隊成三路長驅直入,直逼廣西腹地重鎮南寧,進抵邕江南岸。

日軍的進展神速和所向披靡讓重慶方面可謂是措手不及,坐鎮桂林行營的白崇禧立即派出了戰略預備隊中的第一三五師緊急趕來阻擊日軍,但日軍在猛烈的地空火力支援下還是於3日渡過邕江,第一三五師腹背受敵,因爲接到最高軍事委員會命令死守南寧,於是第一三五師在師長蘇祖馨率部死戰不退,與日軍多次利用殘破之城垣陣地拼殺退敵,無奈援軍遭受日軍空襲速度太慢,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今村均下令大規模釋放毒氣,第一三五師全體官兵與城同亡英勇殉國,5日南寧陷落。

日軍攻克南寧之後,立即切斷了桂滇公路,並以南寧爲航空兵基地,轟炸滇西鐵路、滇緬公路上的各處險關要隘,並且派出有利一部攻佔了崑崙關,頓時戰場形勢對中國軍隊發生了災難性的大逆轉。

崑崙關位於南寧東北一百公里處,其地形複雜,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峰林立、制高點極多、多崎嶇小徑易守難攻,是大西南交通線邕賓公路上的重要關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軍攻佔崑崙關後即可北上攻擊廣西重鎮柳州、桂林,切斷湘桂鐵路,進而組織兵力可以進入中國腹地湖南,威脅正在孤軍奮戰又事關全局的第九戰區部隊的後方,日軍此舉等於是在中國軍隊的背後插上了一柄可以隨時落下的利劍。

可以說此舉日軍是打了一個準備充分非常漂亮的突襲戰,日軍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第五師團、臺灣混成旅團,在海軍協助下,於廣西欽州灣強襲登陸,中國守軍第四十六軍以及新編第十九師頑強抗擊,終因寡不敵衆,棄守防城、欽縣陣地向南寧集中兵力,但是被日軍的三路分兵左右包抄給擊潰。

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電令白崇禧固守南寧,同時電令第五軍及第三十六軍、第九是九軍等部立即增援桂南,向南寧、宜山、柳州集中。

大大出乎國民政府意料之外的是日軍第五師團主力在重炮、飛機支援下,不惜一切代價強渡邕江,直攻南寧,此刻中國守軍由於城防配置尚未完成,倉促應戰,未能阻止日軍渡江,不但守軍第一三五師被殲滅,趕來增援的第一七零師、第二百師經過奮勇抵抗,反覆衝殺無果,被迫撤退眼睜睜的望着南寧陷落、崑崙關失守。

日軍登陸僅僅五日就攻陷了南寧與崑崙關,這甚至比中國軍隊的行軍速度都要快?日軍第十一軍在長沙正面又開始調兵遣將,又有故技重施的意圖,之前吃了岡村寧次大虧的薛嶽這次憋足了勁準備一雪前恥,但是中國軍隊對日落後的情報讓薛嶽還不清楚,三天之前,陸軍省次官阿南惟幾接替了岡村寧次的職務,接任第十一軍司令官,對手已經發生了變化,最嚴重的問題是薛嶽對此一無所知,自以爲摸清了岡村寧次的脈搏,豈料早就已經人事全非了。

h桂南抗戰形勢萬分危急,如果不能收復南寧奪回崑崙關,第九戰區將會腹背受敵,蔣介石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動用戰略預備隊向桂南日軍發動反擊。

桂林行營主任,參謀總長白崇禧奉蔣介石嚴令,星夜由重慶趕回廣西,在遷江組織前方指揮所直接部署對日作戰,崑崙關失守之後,爲了制止局勢進一步惡化,扭轉戰局,白崇禧制定作戰計劃的關鍵就是必須迅速攻克崑崙關。

鑑於幾次作戰失敗的教訓和對日軍實力的客觀評估,白崇禧向蔣介石請求動用兩支王牌部隊,高飛的中國遠征軍抽調新一軍參戰,與杜聿明的第五軍分別擔任東南兩個方向的主攻,對於白崇禧的請示蔣介石確實有些心痛,第五軍與第七十四軍一樣都是種子王牌部隊,而高飛的新一軍則是中國遠征軍的底子,但是大敵當前,情勢所逼,蔣介石也只能將指揮權交給多次與李宗仁同盟反蔣的白崇禧指揮了。

第491章 軍人榮譽第513章 長沙戰雲(中)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46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1)第722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2)第536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上)第575章 三無國家第627章 同古保衛戰(九)第548章 中國遠征軍(下)第663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632節 第三百四十二章 勾心鬥角(1)第122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1)第666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1)第219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1)第812章 躍馬滄州(上)第908章 血染的旗幟(三)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955章 風捲 殘雲(六)第493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1)第678章 決戰緬甸之風雲突變(九)第87節 第三十七章 禽獸部隊(2)第512節 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499節 第二百四十八章 以水代兵(下)第806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1)第857章 奇襲七三一(中)第318節 第一百三十九章 空投泄密(上)第157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3)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378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1)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05節 第三百九十三章 城垣血戰(四)第63節 第二十八章 憲兵二團(2)第322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打了土豪(1)第828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2)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864章 重啓滅絕計劃第172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807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2)第563章 血染崑崙關(中)第736章 復土揚威(六)第734章 復土揚威(四)第557章 另類訓話第208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1)第394節 第一百八十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二)第865章 東北基地計劃第959章 風捲 殘雲(十)第418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較力上海灘(1)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705章 三零三高地第757章 中國人的節日(一)第691節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連日血戰(2)第449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961章 風捲 殘雲(十二)第49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781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488章 世界大戰序幕(下)第130節 第五十五章 戰車絕唱(3)第359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632節 第三百四十二章 勾心鬥角(1)第49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2)第249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971章 登陸日本(二)第877章 遠東防線(中)第825章 迎頭痛擊(中)第437節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來客(1)第79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802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 苗地起亂(2)第155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1)第714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1)第737章 三十年河東之後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558章 碧血長空第688章 決戰緬甸之包抄合圍(十九)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781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921章 鋒芒所向(二)第655章 辻政信遇襲(中)第883章 血流成河(下)第270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槍驚四座(2)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第670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741章 屍山血海第546章 中國遠征軍(上)第30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2)第567章 東峰西嶺(下)第671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486章 世界大戰序幕(上)第858章 奇襲七三一(下)第412節 第一百九十二章 民國版我有後臺(1)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28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第787章 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波即起(2)第674章 決戰緬甸之重慶霧(五)第926章 鋒芒所向(七)第156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