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意志的較量(三)

在近代歷史上殺中國人最多,佔據中國土地最多的是俄國人,而且實施的全部是滅絕性的屠殺,搶掠中國最多的是美英法等國,出賣中國利益最多的還是蘇、美、英,日本人的暴行更多的可能在於地域之間,同樣屬於東方國家,而且日本人的文化文明起源於中國,徒弟轉身弒師在中國人眼中是大逆不道天理所不容,而且日本人竟然在首都南京實施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所以中國人的仇日情結纔會蔓延,中日兩國的仇恨的解決途徑只有一條,讓中國佔領軍在東京進行一次規模更大的大屠殺,或者乾脆讓日本實現一億玉碎。

不過日本人的一億玉碎是很難達到的,因爲其中包括了朝鮮與臺灣的一千多萬人口,另外在歷史上日本人投降,朝鮮有大約十萬忠勇的“國民”自殺成仁,竟然比日本本土的還多,也難怪三十多萬朝鮮人給日本人效忠充當侵略先鋒,在中國大地上肆意燒殺姦淫搶掠,幾乎五名日本兵之中,就混有一個朝鮮日軍。

而在第十八師團之中還有二個大隊的朝鮮日軍大隊,相比南京戰役時第六師團所轄的第四十七聯隊半數士兵爲朝鮮日軍,也證明日軍急速的擴軍也使得部隊的戰鬥力在急劇下降。

在連續對同古發起全面進攻之後的第三天,大本營責成軍部向南方軍下達了昭和裕仁天皇下達的奮勇戰詔書,在日本陸軍的歷史上奮勇戰詔書並不是輕易能夠下達給軍或師團一級部隊的,大多是下達給方面軍或者總軍,也多是以一種命令的結構下達的,在淞滬作戰之後的南京攻略中,裕仁天皇就曾經下達過奮勇戰的詔書,在進攻南昌戰役中,也下達了奮勇戰詔書,在普通的日軍官兵看來天皇是天照大神在人間執政的體現,所以天皇陛下下達的奮勇戰詔書都是神的旨意,必然得到上天的庇佑,

不過顯然在南昌攻略中,岡村寧次指揮的第十一軍並未得到所謂天照大神的庇護,被中國軍隊殺了個屍橫遍野,導致了全面戰爭爆發以來日軍的第一次大慘敗,用高飛的話說天照那個老人妖在中國這片地上不怎麼好使。

爲了加強攻擊,飯田祥二郎命令各師團長直接接管聯隊長的指揮權,各師團長必須親臨作戰第一線,第十八師團師團長牟田口廉也親抵一線指揮步兵第五十五聯隊,並且從其他兩個步兵聯隊抽調三個步兵大隊補充第五十五聯隊,牟田口廉也直接命令大澤明將聯隊主力全部投入攻擊,大澤明先是一愣,猶豫了一下懇切道:“閣下!由於地形的限制,我軍每次進攻只能投入至多二個步兵中隊而已,不要說整個聯隊的主力,一個大隊的兵力是無論如何展不開的!”

如果換做平時,牟田口廉也會認真考慮並採納大澤明的建議,但是裕仁天皇的“奮勇戰”詔書已經下達,雖然飯田祥二郎司令官的作戰計劃得到了參謀本部的批准,但是顯然同古的鏖戰讓遠在東京並不瞭解戰況的裕仁天皇有些感到不耐煩了,或許在戰略決戰上來看中國遠征軍算不上什麼對手,但是在戰術上作爲日軍師團、軍一級的指揮官,對於中國遠征軍有一種非常謹慎的對待。

中國遠征軍不但在裝備上不同於普通中國軍隊,連同戰術、戰鬥意志等哥哥方面也不同於普通的中國部隊,一旦輕視這個對手,那麼所付出的代價恐怕就是難以想象的,就如同參謀本部與大本營至今對南昌之戰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參謀本部的參謀們不是反省錯誤和失誤,而是強調非客觀事實,強調基層官兵作戰不夠英勇,攻擊意志決心不夠堅決,實際上那些坐在辦工桌前沒見過大口徑榴彈殺傷空爆彈的參謀軍官們,是很難想象意志在肆意橫飛的彈片之中絲毫起不到任何一絲作用。

飯田祥二郎的戰術是以同古作爲引誘中國軍密□□守軍增援的誘餌,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變相的圍點打援。

但是,在東南亞作戰的順利與巨大的戰果,以及入侵遠東攝取大片大片廣闊的土地,已經使得日軍的戰略決策層的大佬們頭腦極度過熱了,尤其是作爲首相、陸相、對滿事務總裁的東條英機來說,巨大的成攻讓他又一種藐視一切的感覺。

在巴丹近十五萬美菲聯軍投降,在新加坡八萬英軍投降,在香港一萬餘英軍投降,在馬來、泰國等等之地,帝國皇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所過之地無論美英荷各國軍隊皆紛紛落馬俯首,唯獨在緬甸一地陷入苦戰。

實際上裕仁天皇非常難以理解既然英國人都向印度敗退而去,中國遠征軍爲何而來?保衛他們僅存的國際交通線?整個東南亞已經進入帝國掌握,區區一個緬甸還能翻天不成?

切斷中國所有對外的交通線已經成爲了帝國總體戰略之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環節,孤立中國已經成爲必然,原本準備以二個師團輕取的緬甸,結果投入了七個師團又四個旅團反而陷入了空前的激戰之中,這反而讓裕仁天皇感到十分的迷惑不解?

尤其是近衛第一師團與第四師團再度增援緬甸,導致了緬甸作戰的兵力甚至超過了南方軍在東南亞作戰的總兵力?一度裕仁天皇想撤換第十五軍指揮官飯田祥二郎,但是緬甸方面已經發生了一次師團級指揮官臨陣換將的事件,所以只好收回的命令。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奮勇戰詔書的下達,在皇命之前,普通士兵的生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了,關鍵在於如何儘快的拿下同古城這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有了殲滅重慶方面最爲精銳的主力青年軍,並且切斷中國對外的最後一條援助路線,可以作爲大日本帝國此番東南亞作戰階段性勝利結束的標誌。

第41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2)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85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五)第546章 中國遠征軍(上)第403節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口戰羣奸(二)第480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1)第820章 僞五軍整編第781章 龍雲的心思第818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飛戰略(1)第566章 東峰西嶺(中)第122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1)第600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908章 血染的旗幟(三)第426節 第二百零一章 玩得就是心跳(2)第74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92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1)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912章 血染的旗幟(七)第663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926章 鋒芒所向(七)第922章 鋒芒所向(三)第803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1)第521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947章 鋒芒所向(二十八)第23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1)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538章 風雲突變(上)第585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678節 第三百七十二章 血戰三晝夜(八)第780章 其心可誅(下)第371節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十二小時(九)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687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利益(十八)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412節 第一百九十二章 民國版我有後臺(1)第224節 第九十四章 街頭遇刺(2)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980章 中國駐日本佔領軍第619章 同古保衛戰(一)第193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5)第701節 第三百九十章 城垣血戰(一)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881章 血流成河(上)第669節 第三百六十六章 血戰三晝夜(二)第510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2)第667章 大對決(八)第661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1)第803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1)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157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3)第941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626節 第三百三十八章 鷹派集散地(上)第558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戰略轉第126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2)第810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1)第674章 決戰緬甸之重慶霧(五)第943章 鋒芒所向(二十四)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549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上)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298節 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之外(2)第539節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下)第686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七)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694章 決戰緬甸圍殲第六師團二十五第541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2)第684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五)第924章 鋒芒所向(五)第234節 第九十八章 四大敗家(2)第60節 第二十七章 下關索船(2)第330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2)第48章 有機可乘(2)第740章 流血的城垣(下)第173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635章 封堵牆突破口(下)第450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429節 第二百零三章 賤人賤招(1)第736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反擊(一)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562章 血染崑崙關(上)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第530節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武漢會戰之千(上)第241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1)第787章 復土故都(四)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52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1)第595節 第三百一十六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下)第817章 賭約的賭注第528章 自擺烏龍第804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2)第831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進計劃(1)第593章 遠征軍開拔(中)第594章 遠征軍開拔(下)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127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