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補給

在BF109掛75MM反坦克炮這方面多說一嘴。

這東西自出現起就一直有書友對此有疑問,在這統一回復一下。

首先是內部空間問題,有書友認爲BF109裝不下……可75MM炮是掛在機腹下方的,根本就不需要佔用內部空間,網絡上有它掛載的真實圖片,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搜一下,具體型號應該是“享舍爾129”。

其次是發動機問題,有書友認爲“享舍爾129”對地攻擊機是雙發,它能掛得上不代表BF109能掛得上。

然而……BF109是空優戰鬥機,旦凡空優戰鬥機它的發動機都是最先進馬力最大的,而對地攻擊機的發動機要求卻很低,因爲它的速度再慢也比地上開的坦克快。

我就不詳細去查了,發動機型號早就忘了,不過記得亨舍爾用的發動機單發700馬力,雙發加一起1400馬力,而BF109單發就達到1500或1600。

也就是說,亨舍爾雙發如果能上,BF109單發就一定能上,而且還是遊刃有餘……原因是亨舍爾的兩臺發動機必定比Bf109的單發重,另外亨舍爾還是對地攻擊機,它需要很厚的裝甲防護。

所以,就是發動機推力比BF109小但自重卻比BF109大,這樣的對地攻擊機都能上,沒道理BF109不能上。

因此,戰機方面並不是雙發就一定比單發好,有時雙發反而代表它性能落後不得不用雙發,比如陣風戰機是雙發的,其兩臺發動機推力才與殲10一臺發動機推力相當,但兩臺發動機的自重卻肯定比殲10一臺發動機重……誰都能知道哪種更先進吧!

____________

岡部直三郎遲疑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答應了佐佐木靜江的請求。

岡部直三郎倒不是像佐佐木靜江那樣想着突破金州防線……不過說是突破金州防線也沒錯,因爲只有突破金州防線才能把港口和造船廠奪回來,他擔心的是屯積在港口的物資。

岡部直三郎在港口失守時纔拿到一份物資清單,確切的說是部份物資清單,厚厚的幾十頁紙密密麻麻的羅列出各種物資的數量。

岡部直三郎隨手翻了翻就黑着臉將清單遞還給了大城戶三治,說:“你直接告訴我它們總量有多少吧!”

大城戶三治艱難的回答:“大將閣下,據不完全統計僅僅食物就有20萬噸,另外還有各種軍火30萬噸,總量50餘萬噸!”

岡部直三郎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他作爲華北方面軍司令當然知道這數字代表着什麼,一個師團每天的物資消耗量不過三百多噸,而港口的軍用物資盡然有50餘萬噸,這意味着那些物資夠八路軍裝備十萬人打上大半年。

這只是岡部直三郎的初步估算,而且是以鬼子物資消耗量的估算。

八路軍的物資消耗量比這會少得多,平時還可以從百姓那得到補給,所以這些物資足夠十萬八路軍打上一年了。

“怎麼會這麼多物資?”岡部直三郎疑惑的問了聲。

“大將閣下!”大城戶三治無奈的回答道:“這些物資有相當一部份是運往太平洋戰場的,但這段時間鷹醬對我軍大平洋島嶼實施了封鎖,所以……”

於是岡部直三郎就明白了,這些物資是暫時沒能運出去所以屯積在港口的,現在全都落入八路軍手裡了。

岡部直三郎再往細裡一想,就嚇出一身冷汗:大連有近百萬人,再加上奉天的人口,八路軍短期從中徵召二三十萬人不成問題,而港口的物資卻足夠這支新部隊打上幾個月,到時八路軍的數量就不只是十萬而是四十萬了。

甚至這規模還會成幾何數增長,因爲八路軍每打下一個地方就能武裝起更多的百姓。

雖說他們的作戰素質很可能跟不上,但重點是帝國關東軍在“滿洲國”的總兵力也不過七十萬,這樣打下去關東軍還有活路?

於是岡部直三郎就咬了咬牙,說:“不,絕不能讓這些物資落入八路軍手中!”

他給佐佐木靜江的命令是:“不但要出動第5航空隊,還要派出轟炸機轟炸港口!”

接着岡部直三郎又補了一句:“另外,突破防線後務必第一時間奪回港口的物資,就算盡數燒燬也絕不能落入八路軍手中!”

“是!”佐佐木靜江應了聲,馬上下令第5航空隊起飛配合第57師團作戰。

此時鬼子進攻金州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指揮這場進攻戰的是第57師團師團長高橋伊望中將,他碰到的困難果然就像佐佐木靜江預估的那樣對八路軍毫無辦法。

其實高橋伊望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不是說他考慮到,而是上來用望遠鏡一看就知道了八路軍防線的佈置。

防線的最前方是一段段被打爛的鐵絲網,高橋伊望知道那是帝國的鐵絲網,八路軍進攻時把它們打成了這樣,八路軍這算是廢物利用。

之後就是戰壕,同樣也是帝國軍隊構築的,只不過八路軍把他們加固了一下又堆疊了一些沙袋。

之後就是這裡一點那裡一塊的裝甲防線……這道防線是由戰車和半履帶汽車組成的。

其中戰車是完全祼露在外面,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帝國軍隊的進攻。

的確不需要擔心,因爲帝國軍隊沒有任何裝備能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摧毀它。

反而是半履帶汽車構築了一些工事,不過這工事也就是挖了一個小坑把前方的車輪保護住而已……半履帶汽車前輪是橡膠輪,很容易被子彈打破。

高橋伊望嘆了一口氣,就算是這些半履帶汽車,帝國都拿他們沒辦法。

他很清楚這樣的防線對帝國軍隊意味着什麼:帝國軍隊一旦對其發起衝鋒,那就要遭受到來自戰壕以及戰車、半履帶裝甲車幾重火力的立體打擊。

之所以說“立體打擊”,是因爲戰壕的火力較低,而半履帶汽車和戰車的是在地面上且車身也有一定的高度,其火力就與戰壕火力錯開形成高低搭配。

這樣的防線這樣的火力對帝國來說不能說難,而應該說是噩夢。

但高橋伊望卻又不得不發起進攻。

軍隊就是這樣,打得動得打,打不動也得打!

尤其這防線的另一頭是帝國的必救之地:港口和造船廠!

高橋伊望第一波進攻派出了一個大隊,另一個大隊做爲預備隊。

之所以只派出一個大隊,是因爲高橋伊望知道在八路軍這種火力下,用密集隊形進攻肯定是行不通的,那隻會讓士兵無謂的送死,反而是相對分散的兵力卻能消耗一些敵人的彈藥。

但隨後高橋野望又感到絕望:八路軍的彈藥能消耗得完嗎?他們手裡有大批從帝國軍隊手裡繳獲的機槍,又背靠港口數十萬噸的軍火,只要隨便送一些上來就能讓他們打上幾天幾夜吧!

實際情況比高橋野望想像的還要糟,衝上去的一個大隊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就被八路軍打得死傷過半撤了下來。

獨立團的兵,一個個都是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他們打出的子彈是又準又狠,更重要的是戰士們很熟悉鬼子的戰術動作,他們甚至都能猜到鬼子會什麼時候朝什麼方向躍進,於是就一打一個準。

結果就是從槍炮聲聽起來似乎不激烈,實際上只剛纔這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有六百多名鬼子倒在戰場上。

這場面甚至都把高橋野望給打心寒了:這樣的仗還怎麼打?難道第57師團全部都要躺在這了嗎?

就在這時,佐佐木靜江那的電報送到了高橋野望手中:“第5航空隊將配合你部作戰,做好協同準備!”

第891章 鷹醬的懷疑第936章 缺點第572章 爭議第863章 海戰模式第1395章 一分錢一分貨第671章 市場第284章 挖坑第1691章 戰術問題第1544章 突破第1656章 深謀遠慮第1438章 底線第1251章 技術優勢第834章 放行第1311章 套話第50章 排隊第1878章 機場第893章 發射井第885章 計劃第404章 生產線第1183章 突圍第182章 兵站第1552章 反艦導彈第1048章 戰機第1564章 高度角度第300章 試射第217章 繳獲97式第1649章 海戰第54章 喝酒吃肉第118章 想像力第111章第1514章 選擇第875章 弱國無外交第1426章 奇襲兵工廠第656章 選址第365章 燃燒瓶第1331章 科技創新第1437章 噴氣式航發第1375章 武裝直升機第1230章 雙簧第1357章 連續細杆式戰鬥部第57章 混編第678章 壓電引信第1597章 練手第748章 得寸進尺第516章 秩序第1476章 談判第278章 差價第1438章 底線第109章 條件第1700章 成本第1770章 提前反攻第974章 95輕戰第331章 補充兵第1057章 勞工第1143章 “私下交易”第1859章 登陸戰第1546章 補給第698章 人心第995章 話語權第321章 中條山第1798章 勘探第803章 工作第1670章 正主兒第1351章 確認第1383章 第三高炮團第1885章 欺騙第1840章 凱旋第1052章 攻心爲上第992章 雷達和拉5第1775章 陸基飛彈第1430章 阻截第979章 圖紙第701章 釣魚第407章 首批物資第1640章 火攻第1362章 山地部隊第338章 偵察連第421章 豐收第440章 合併第187章 麻煩第408章 換裝第516章 秩序第1813章 學生兵第1047章 發動機第80章 退路第669章 區別第156章 改裝風箱第1378章 纏繞鋼絲破片套第522章 偷襲珍珠港第362章 燃燒彈第1517章 運輸第1258章 轉化第1741章 調虎離山計第515章 陷阱第181章 人圈第153章 仿製“鬼炮”第718章 數量第1365章 技術優勢第588章 互信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