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應對

第896章 應對

王學新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消息是情報人員傳來的,確切的說是情報人員與運城相互驗證:運城遭到炮擊,情報人員那隻看到一門火炮,然後別的位置又發現一門,接着又是一門……綜合起來一分析,就知道了岡村寧次搞的是什麼鬼。

這倒是不常見的戰術。

因爲在戰場上炮兵炮戰最講神速,往往幾分鐘內就要求結束戰鬥十分鐘內就要轉移,否則就有可能被敵人炮火覆蓋。

但鬼子卻反其道而行之,用幾十小時分別對分散在運城前方的數十門火炮進行引導……

這種戰術之所以有用,其實就是欺負八路軍沒有同射程的火炮。

否則,鬼子那分散在各處的重炮,早就被八路軍火炮給炸上天了。

可是現在,八路軍要炸鬼子這些重炮,就必須得用“高火”。

用“高火”就得架發射架,就有發射陣地,於是鬼子的航空隊就有發揮的空間了。

王學新對此很滿意,因爲他明白,鬼子如果做這個打算,那就意味着鬼子對八路軍的新的發射方式也就是在發射井裡發射的方式一無所知……否則他就不會認爲這種作戰方式有用了。

“發射井的準備情況怎麼樣了?”王學新打了個電話問負責這事的蘇教授。

“已經有七個發射井可以使用。”蘇教授回答:“不過還需要進一步測試!”

之所以會這麼快,是因爲運城一帶有很多銅礦鐵礦,於是就有許多可利用的廢棄礦洞。

這些廢棄礦洞只需要稍加改造再加上發射架,就能成爲很好的發射井。

如果僅僅只是多一個可利用的發射井,想要在這麼短時間內準備好七個也不容易,因爲按照王學新的規劃,發射井下方還需要另一個獨立的坑道用於容納彈射器。

構築一個長48米的坑道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這事卻被蘇教授解決了。

他不是在下方構築一個坑道,而是直接把礦洞往下挖也就是加高,當尺寸合適後,再用鋼架將中間隔開,然後鋪上鋼板再鋪上一層厚厚的沙土用於隔熱……在完成這個工作的過程中,順便也完成了上下兩層力傳遞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節省了許多時間,只是有點費鋼材。

不過這其實也有好處,因爲這樣一來坑道的結構也會更堅固同時也更抗炸。

“很好!”王學新說:“讓這七個發射井做好戰鬥準備!”

電話那頭的蘇教授聽了這話不由一愣:“戰鬥準備?可是營長,這是不是太倉促了?而且……這七個發射井大多都是在不同位置!”

王學新知道蘇教授說的“發射井在不同位置”是什麼意思。

“高火”其實與火炮也有部份相似點。

比如幾十枚“高火”在同一個發射陣地朝測算好的目標發射,其命中目標的概率會更大。

如果這些“高火”分散在多地,參數全都不一樣途徑的氣流情況等等也大不相同,命中概率就會低得多。

王學新則回答道:“沒關係,我們不需要用這七個發射井對付一個目標,我們需要用它分別對付七個目標!”

“七個目標?”蘇教授初時還沒聽懂,但往深處一想,就“哦”了一聲明白了。

七個發射井對七個目標,也就是一個發射井負責一個目標。

雖說一枚“高火”命中目標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在同一位置重複發射多枚呢?

甚至還可以根據情況結合前線的炮兵觀察員進行調較,比如這次打得遠了,下一枚應該打近些,或是這次偏右多少多少公里……

於是就不存在多地朝一個目標發射參數都不同的問題了。

唯一的缺陷,應該是每次發射時的氣流情況各異。

但陀螺儀的自我修正就是針對氣流情況的,因此受這方面的影響產生誤差的可能相對較小,再加上有前線的炮兵觀察員協同,命中精度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

於是蘇教授就沒有多想,馬上就向周元凱轉達了王學新的命令和作戰方案。

“高火”發射本身並不困難,難的其實是“高火”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這裡的“準備工作”,指的並不是“高火”發射本身,而是偵察員對鬼子每門重炮座標的觀測以及炮兵觀察員與“高火”的協同。

前者還算好,鬼子重炮只要開炮,偵察員老遠就能根據火光和煙霧確定它的位置,然後就用三角函數的計算方法得出它的準確位置。

其中涉及到的通訊問題可以通過拉電話線實現,而且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反覆測算和驗證。

但炮兵觀察員與“高火”的協同,就很難用電話線解決了。

這一是因爲炮兵觀察員在協同時必須對“高火”的炸點以及目標位置一清二楚,這意味着炮兵觀察員距離目標要足夠近,而鬼子的八九式重炮卻有18公里的射程佈設點通常在距運城15公里處。

也就是說,炮兵觀察員要帶着電臺深入敵後纔有可能實現。

實戰中,其實大多不是這麼做的,因爲這麼做就意味着炮兵觀察員要越過敵人防線,這很危險也很困難。

八路軍的做法,是直接教會原本就在敵後工作的情報人員成爲炮兵觀察員。

當然,這其中有許多困難,但也沒想像的那麼難。

說它困難,是因爲它至少要學會三角函數。

說它沒想像的那麼難,則是因爲深入敵後的情報人員往往都是知識份子……如果不識字,在關鍵時刻可能連傳遞的紙條或示警都看不懂,那也就很難成爲一名合格的情報人員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高火”的修正沒有炮兵彈道修正那麼緊迫。

炮兵必須在幾分鐘內給出修正數據,否則敵人很可能就逃了。

但是在這情況下的“高火”……鬼子炮兵因爲完成試射通常無法移動,所以情報人員算個十幾分鍾問題不大,算錯了還可以重來。

鬼子炮兵要是沉不住氣逃了,也算是把他們給逼退了。

(本章完)

第1493章 攻城第153章 仿製“鬼炮”第1183章 突圍第521章第1035章 砥石坡第523章 樂觀第151章 醫院第792章 兩手準備第1716章 信息封鎖第1385章 技術兵第1833章 獨立營第1586章 時機第1162章 謝爾曼第1272章 C47第1438章 底線第1488章 “虎式”的覆滅第1186章 火車站第62章 加料第1823章 四式“疾風”戰機第1814章 文件第818章 意外第74章 手榴彈攻勢第346章 偷襲第303章 電臺第1790章 矛盾轉移第1069章 小手段第1563章 新型飛彈第106章 攔不住第825章 協同作戰第1795章 發展模式第1454章 守株待兔第1568章 滿意第831章 摘面具第1301章 C語言第204章 鋼珠火箭彈第1051章 機炮第1497章 直升機第1028章 黑虎掏心第二卷反思第321章 中條山第608章 運城滲透戰第1224章 轟炸第975章 奇功第303章 電臺第493章 戰車聯隊第1725章 運輸第356章 大度第1485章 秘密佈署第299章 紀律第1782章 戰果第1439章 定位第75章 血海深仇第1774章 命運第446章 師傅第1084章 燈火管制第44章 打到了第657章 搖錢樹第459章 人心所向第1438章 底線第988章 逃跑第1101章 空戰第1013章 李長富第1238章 暗渡陳倉第1374章 戰略變化第189章 無溶劑雙基火藥第708章 淘汰制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第1305章 航空燃油第837章 缺口第142章 彈性防禦第1156章 戰術變化第1234章 用人不疑第339章 敵後武工隊第721章 心理戰第1437章 噴氣式航發第68章 主意第255章 三三制戰術第68章 主意第1789章 米格15第1544章 突破第244章 賣軍火第385章 馬腳第891章 鷹醬的懷疑第644章 打報告第225章 義氣第1845章 槍打出頭鳥第1006章 半履帶汽車第987章 包圍第1807章 米格15原型機第1章 美國造衝鋒槍?扯蛋第493章 戰車聯隊第1473章 意外驚喜第698章 人心第266章 特譴隊第1664章 航空母艦第1585章 軍心第1460章 老虎出城第1838章 節省彈藥第489章 炮兵陣地第1492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