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脈衝發動機

第938章 脈衝發動機

王學新直接說出了答案:“增加‘高火’的射程!”

蘇教授疑惑的說:“營長,增加‘高火’的射程的確可以做到,我們可以通過改進發射藥和增加火箭發動機個數的方法解決,但是……鬼子還會上當嗎?”

蘇教授最後一句話“鬼子還會上當嗎?”說的有些莫名其妙的。

不過王學新卻能呼懂,蘇教授以爲,王學新還是打着將“高火”發射到空中讓鬼子來攔截,然後再炸倒一片的打算。

王學新回答:“鬼子不會上當,他們當然不會攔截!”

“那你這是……”這一來蘇教授就有些懵了,想了想,蘇教授又問了聲:“那營長增加射程,是爲了打鬼子重炮?”

接着又自言自語的解釋道:“這也不對啊,打鬼子重炮,以‘高火’目前的射程已經足夠了。何況咱們航空隊還佔據優勢擁有制空權,鬼子重炮只怕再也不敢轟炸運城了!”

蘇教授還是有些軍事方面的知識的。

這也是蘇教授與和志民兩人能成爲研發團隊的領頭人的原因之一。

蘇教授除了擁有物理機械知識外還因爲一直關心國內軍事和戰況,於是懂一些軍事理論。

和志民除了擁有飛機制造方面的特長外,還很擅長數學計算和分析。

這兩人結合互通有無,可以算是對軍工製造一個很好的對接。

比如此時,和志民就有些聽不懂王學新和蘇教授之間說的話:

明明討論的是“高火”射程的問題,爲什麼會說“鬼子不會上當”?兩者有什麼關係嗎?

爲什麼“高火”目前的射程打鬼子重炮足夠?難道不是射程越遠越好嗎?

爲什麼八路軍掌握了有限的制空權,鬼子重炮就不敢轟炸運城?鬼子難道不會派飛機保護重炮嗎?

這其中只要一點有疑問或是不理解,這思路就很難下去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於是就跟聽天書似的。

不過這不是什麼問題,蘇教授能聽明白就行了,大不了會後再花點時間跟和志民解釋清楚。

王學新不答反問:“蘇老,如果只是改進發射藥增加燃燒值,或者增加火箭發動機個數,能把射程增加多少?”

蘇教授愣了下,想了想就回答:“具體還不清楚,不過……應該可以增加二十公里吧?”

說着蘇教授就把目光轉向了和志民,這方面是和志民擅長的。

和志民心算了一會兒,就點頭道:“差不多,因爲火箭發動機個數無法無上限往上加,增加之後,它本身的重量也需要消耗能量,風阻也會增加!”

“加二十公里!”王學新說:“這與我軍的作戰要求相去甚遠啊!”

蘇教授聽到“相去甚遠”這個詞就暗吃一驚,略帶遲疑的問:“營長,我軍的作戰要求是多少?”

“最少200公里!”

蘇教授與和志民聽到這數字不約而同的倒抽了一口涼氣全都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一會兒,和志民才說道:“營長,你這就是爲難我們了,200公里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從這都能飛到西安了。”

“營長!”蘇教授語重心長的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咱們這‘高火’能有五十公里的射程,改進後要是能到七十公里的射程,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我們可以把射程一點一點增加,先做到七十公里,再做到一百公里……這一上來就要求200公里,這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快了點?”

和志民緊接着又補充道:“而且也很難實現,就像剛纔說的,無論是改進發射藥還是增加發動機數量,都無法提升到200公里……”

“如果我們換一款發動機呢?”王學新打斷了和志民的話。

“換一臺更有效率的發動機的確有可能!”和志民回答:“但我們除了火箭發動機外,沒有任何生產發動機的技術……”

這說是實話,八路軍此時的工業只是剛起步,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軍事工業都是生產槍支彈藥的,以現在的條件研發發動機……那是想都不用想。

王學新沒有多做解釋,只是從腰間拿過挎包從中取出一疊文件遞了上去,說:“這是從鷹醬那買來的發動機技術,他們認爲這款發動機過於簡單過於粗糙,而且使用起來很危險也有很多缺點,他們打算棄之不用,我把它的技術買了下來!”

王學新這話是半真半假。

前半部份是假的。

這技術不是來自鷹醬而是來自系統,確切的說,是來自漢斯,也就是V1導彈使用的噴氣式脈衝發動機。

後半部份是真的。

這款發動機的確簡單、粗糙、危險,另外還有許多很難改進的缺點,比如維護困難、只能在較低海拔高度工作,進氣口的活門很快就會被磨損穿透等等。

這種發動機顯然是不適合用在飛機上的。

因爲飛機是要重複使用一遍又一遍的起飛、降落、高強度作戰等等,用這種發動機簡直就是自殺。

但V1導彈……這玩意卻是一次性的東西,打出去後不管是否命中目標都會連同發動機一起炸成碎片。

那麼,對發動機的質量還有那麼高的要求嗎?

還需要計算它的壽命嗎?

還需要考慮它維修、保養方面的問題嗎?

甚至它只能在低海拔高度工作的缺點也算不上什麼問題,因爲V1導彈並不要求在高海拔飛行。

和志民初時還不以爲然。

這並不是說和志民不相信這款發動機,而是他認爲,即便擁有這款發動機的技術,八路軍也很難生產出來。

如果不是因爲王學新給的資料,他連看都懶得看。

然而,等和志民翻了幾頁,卻是越看越心驚……這東西的工作原理幾乎就跟汽車發動機差不多:吸入空氣在燃燒室裡與燃料混合後被火花塞點燃,然後噴射氣流產生推力,接着再重複這動作。

可以說,它差不多就是一個小火爐。

八路軍要是生產起來……可能也有困難。

不過,如果是一次性產品,製作再粗糙一些也沒什麼關係吧?

(本章完)

第1732章 實則虛之第1295章 傘降第1845章 槍打出頭鳥第481章 阻擊第877章 面對第1382章 飛彈輔助系統第74章 手榴彈攻勢第1181章 薄弱部位第1295章 傘降第1748章 意外的功勞第281章 權衡利弊第787章 共同進步第1659章 計中計第165章 輪軸第702章 教導隊第69章 拉幫結派第1515章 艱難的會議第1487章 反坦克戰第1583章 層層包圍第959章 難處第804章 百團大戰第529章 保密第792章 兩手準備第1433章 離間計第966章 以守代攻第305章 隱身第751章 帽子第1339章 萬一……第3章 有點意思第1146章 優勢第397章 開始第808章 教育第119章 小炮大作用第1590章 射程第1430章 阻截第1285章 對比第1053章 彈藥庫第843章 演戲第151章 醫院第1858章 誘敵深入第1125章 運輸線第50章 排隊第44章 打到了第1385章 技術兵第1703章 虹吸效應第780章 雪第1797章 艱難的選擇第971章 傘兵第751章 帽子第502章 準備第61章 放煙第1831章 話糙理不糙第586章 口令第226章 零件第1281章 素質要求第806章 江陽阜第99章 填地道(求個月票,明天還有更新)第1846章 石油交易第16章 信念第398章 大魚第244章 賣軍火第1327章 壟斷的價格第978章 作風第914章 鬼子的反攻第1038章 設計第1029章 戰局第326章 位置第750章 山地空軍第846章 原型機第440章 合併第373章 緊急集合第1332章 合成團第609章 內亂第1163章 轉運第1231章 錢老闆第480章 防空第1160章第1223章 陷阱第62章 加料第1874章 先發制人第1294章 默契第1271章 真相第979章 圖紙第79章 匹配第989章 擺上檯面第72章 反攻第二卷反思第470章 困境第593章 理由第906章 迎戰第508章 影響第999章 弱點第1187章 情報第1503章 發展第1103章 夾擊第812章 火車第597章 優勢第164章 老魏第656章 選址第771章 同仇敵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