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山

當晚虛靈就帶着兩個弟子離開了赤炎城,在遠離城池的一個荒野中取出一隻巴掌大的金梭,只見他把金梭往外一拋,金梭迅速變大,變成一隻足以承載三人的小舟虛空懸於地上。虛靈讓空成和李勝先後爬上小舟,然後自己躍上小舟之首,手中一掐訣口中低喝一聲:“起!”

小舟迅速載着三人向空中升起,小舟升到空中百丈高處,虛靈掏出兩塊純淨的靈石放入小舟首處的兩個凹陷處,手中重又掐訣,口中低吟一段咒語,小舟開始快速向北方飛行,隨時間的延長小舟的前進速度越來越快,遠遠超過李勝駕馭千里良駒的奔行之速。

李勝站在空成身旁,沒有像空成一樣盤膝用功,而是懷着首次乘坐飛行法器的驚喜,不停的左顧右盼,虛靈完成小舟的操縱,轉身見李勝還欣喜的看過不停,便招手叫李勝走到小舟之首,一點點的給李勝講解這飛行法器的相關事宜。這又讓李勝增加了許多對修真界法器和與之相關的見識。

這修真界除了修行境界的分階外,修士們使用的物品也就是具有特殊法術神通的工具被稱爲法器,配合修行的境界分爲一階(練氣期)、二階(築基期)、三階(結丹期)、四階(元嬰期),除了對應一階的下、中、上三品有相應的跨度外,二階以上的法器基本上就對應了各修行境界的初、中、後三期,至於每個境界的大圓滿期理論上屬於臨界位置,基本就對應了各階極品法器的階級,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築基中期拿着二階極品法器,跟築基後期拿着二階中品法器對戰,就很難判斷雙方誰輸誰贏了。所以,對於變化多端的修真界而言,一身極品裝備、極品法術或神通,常常能夠越階挑戰高階修士,並不是單純的以修爲就能定修士戰鬥力的高低。

除了修行境界和法器的對應關係之外,修士練制的靈丹和天地間的衆多妖獸、靈獸也大致按此標準評定等階,與前相似的,這個等階只是修真界爲了便於分辨而自行劃定的等階,只能說是大致如此,例如有些天地靈獸如龍、鳳等,擁有天賦神通,即便只是幼年期相當於三階(結丹期)的龍鳳,如果逼急了使用天賦神通,說不定也能重創四階(元嬰期)的妖獸或修士。

虛靈最後總結道,這修真界的修士看似高高在上,享受的各種仙丹仙果,擁有常人無數倍的壽元,更能上天入地移山倒海,但世間有限,各種修行資源有限,而修士們每升一階就需要大量的靈氣、靈力、靈草、靈丹,爲了讓自己多升一階擁有更大的法力神通,爲了擁有更漫長的壽元,常常爲了爭奪資源而紛爭不斷,打打殺殺可說是修真界的尋常之事。

虛靈說到這兒,笑着望了臉色數變的李勝一眼,笑着說道:“勝兒你也不用太過害怕,這世間事從來有因就有果,只要你秉持一顆逆天之心潛心修行,該取則取,無緣則棄。將來你的修行之路,自然會減少許多血腥。而你我身爲修士,奪天地造化,擁莫大法力,若不能回報天地萬物,只知一味索取,這修行之路必然越走越窄,最終落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自身性命的結果。我講的這些,勝兒你可明白?”

李勝畢竟生於王府,少時就是李國皇宮也是隨意進出,這天下唯官場與青樓是最最虛僞之處,而官場中又以皇宮內爲最多虛假言語之所在,所以對於虛靈這個新師傅如此坦誠的,將他多年來在修真界中修行所得到的感悟合盤托出,自然是感激不已,同時對師傅的仁厚之心也頗多尊敬之意,連忙答道:“弟子明白,我等修行就如人飲水,取天地之水以滋我等修行,我等修行之力增厚,必隨因果緣法以修行之力回報天地,此爲天理循環,若往復不斷,則修行逾高,而回報逾多,回報益多,而修行益高,反之,只一味從天地間取之,而無一回報,更甚者強取豪奪,即便功參造化,最終亦難逃天地之劫。”

虛靈聽了李勝的回答,欣喜之餘又驚訝李勝的悟性,要知道這修行之路曲折艱險,無靈根資質者無門而入,無悟性緣法者無路可行,無氣運福緣者更是不能長久。李勝這弟子有靈根資質,變有悟性緣法,將來且看他有多少氣運福緣,氣運福緣多,則修行境界高,反之就只能庸碌一生了。

天將黎明時,載着虛靈、空成、李勝三人的小舟法器來到魯國北方一片羣山之中,只見虛靈掏出一枚玉簡潛運靈力,玉簡上閃現出一道白光直射下方的山峰,小舟前平空出現一道裂縫,小舟在虛靈的操縱下駛入裂縫,李勝往外張望頓時慨嘆不已。

只見小舟之外景色大變,一座雲霧繚繞的參天高峰屹立眼前,各種仙鶴靈禽在峰前盤旋,一聲聲鶴鳴鷹啼傳入耳中,更有若干駕乘飛行法器的人影籠罩着各色光華在空中飛行,李勝心中一陣狂喜:“這就是仙山福地,這就是仙境洞天,真是不可思憶啊!”

小舟進入後未做停留,筆直向峰頂飛去,以小舟的飛行速度,也要半柱香的功夫纔到達峰頂,小舟升至峰頂後落在峰頂一座氣勢浩大的宮殿外坪臺上。虛靈收了小舟帶着空成與李勝步入大殿,虛靈對初入山門的李勝叮囑道:“掌門靜定師叔爲人敦厚,待人溫和,但此殿乃我門中重地,你初次進入一定要謹慎知禮,不可造次。”

李勝一邊四下張望,一邊連連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