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

曹操吃荊州吃的太快,蔡瑁兵敗便是消化不良的正常反應。其他事情曹操可以等,但軍中的事情曹操沒有遲疑。當天,曹操就調來了于禁,讓他作爲蔡瑁和張允的副手,三人一起訓練曹操自己的水師。

文聘戰勝蔡瑁,得知黃祖於蘄春縣戰敗,馬上率軍到夏口支援,文聘回援正好趕上大戰。

由於曹操奪取江陵縣,蔡氏和劉琮投降,曹操爲了安撫荊州人心,也爲了瓦解劉表殘部的抵抗意志,對劉琮等人非常優厚。

曹操的攻心之計非常有效果,加上劉表病重,一副要死的樣子,劉琦要是再打敗仗,江夏郡不是投降江東,就是投降曹操。

劉琦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次江東進攻夏口,劉琦率全部將士支援。

整個夏口,文聘屯兵大江北岸,劉琦屯兵大江南岸,黃祖率水師居大江。

孫權探知夏口情報,向周瑜問計:“公瑾,劉琦大軍至此,可有破敵之策?”

“劉琦軍看似衆多,實則不足爲懼。黃祖水師戰船少且小,我水師雄壯。可誘黃祖水師出戰,待破其水師,我便可順江而上,攻沙羨,劉琦路上之兵易破矣。”

“有公瑾在,孤無憂矣。”

周瑜的想法很好,但這麼淺顯的道理,周瑜知道,劉琦他們自然也知道。黃祖完全不受周瑜的挑釁,就是一副死守的樣子。

周瑜無奈向孫權回報情況,孫權不想在這空耗錢糧,雖然能從大江運輸,但江東到這裡也是數千裡遠。而劉琦他們糧草補給就在附近,拼消耗孫權是拼不過劉琦的。

孫權下令周瑜強攻黃祖,從正面打開缺口,周瑜依令進兵,可江東軍進攻非常不順。

黃祖用大江邊特有的一種植物叫“栟櫚”的編製成繩子,一端系在艨艟戰艦上,一端系在大石上,將大石沉入水中,使艨艟能穩定在江面,不隨波逐流。還將艨艟連接在一起,組成了一道城牆。又讓艨艟戰艦上的士兵多持弓弩,向江東軍射擊。

江東軍完全不能接近黃祖水師,更不用說接舷戰了。而江東軍處在下游,想要用火船進攻,火船上划船的士兵根本頂不住箭雨的襲擊。划船的士兵一死,火船便順流而下,險些燒到江東軍自己。

周泰、凌操找到周瑜,說道:“都督,若不破黃祖艨艟戰船,實難取勝。我二人願率本部先登,請都督允許。”

“好,二位將軍千萬小心。”

“是!”

周泰和凌操在軍中徵募了數百敢死隊員,每人穿着兩件鎧甲,在周泰和凌操的率領下向黃祖發起了衝鋒。

有了兩套鎧甲果然效果顯著,敢死隊員漸漸接近黃祖軍。不過也因爲這樣,兩人在大江上特別引人注目。

黃祖的部將甘寧,還有接劉磐令支援黃祖的黃忠,一起張弓搭箭。

“啊!”

“啊!”兩聲慘叫分別從周泰和凌操口中發出。

周泰被黃忠三支連珠箭射入大江,所幸周泰苟住了,沒有二創便倒。但凌操運氣就不行了,被甘寧一箭射中面門,當場便陣亡了。

主將一死一傷,江東敢死隊沒了士氣,救上週泰後,馬上向後方撤退。凌操陣亡,周泰受傷讓江東軍士氣大降,周瑜沒有辦法只能收兵回營。

“主公,周將軍並無大礙,將養數月便可痊癒。”醫師的話讓孫權鬆了一口氣。

孫權召集衆人商議,問道:“幼平受傷,凌將軍陣亡,軍中士氣大喪。不如率軍且歸,容圖後計,諸君以爲如何?”

“不可!”周瑜說道,“今江夏勢弱,我若不取,必爲曹操所得。曹操欲與劉備爭雄,必圖我江東。曹操取江夏,是得大江之險也。如此,我江東危矣。”

董襲說道:“主公,凌將軍雖死,然其計可行。明日主公可令前軍穿後軍之鎧,直驅黃祖戰船,黃祖必敗。”

看孫權遲疑,董襲說道:“主公,末將願當先衝鋒,爲大軍開道!”

一旁的呂蒙也說道:“主公,末將願與董將軍同往!”

“好!二將勇猛,明日孤便撥三千精兵爲先鋒,定要斬黃祖以報先父!”

“得令!”

第二天,江東軍還是讓先鋒穿上兩套鎧甲,董襲和呂蒙領先鋒向江夏軍衝陣而去。

這次,董襲和呂蒙學聰明瞭,不再大大咧咧的站在船頭,而是讓每艘船船頭都放一面大盾,兩人躲在大盾後面指揮。

江東軍的謀劃很成功,雖然甘寧和黃忠大將還是能射殺士兵,但終究影響不了大局。江東軍衝到了江夏軍近前,展開了接舷戰。

接舷戰一開始,兩軍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江東軍壓着江夏軍打。不只有實力方面的原因,也因爲江東軍先鋒鎧甲比江夏軍多。

有了先鋒的干擾,江夏軍的箭矢減少大半,周瑜抓住戰機,馬上讓大部隊也突進前去。

董襲和呂蒙跳上敵船,砍斷了連接的繩索,黃祖的防線立馬有了缺口。黃祖見艨艟戰術失敗,便想要向沙羨縣逃跑,岸上的劉琦、文聘知道敗局已定,也開始向後方逃跑。

劉琦和文聘等人都安然回到了沙羨縣,可黃祖就沒那麼好運了。手下的大將張碩、陳就分別被董襲和呂蒙砍死,黃祖自己也被孫權部將馮則追上,殺死梟首。

黃祖身死,江夏水師大亂,很快便被周瑜率衆全殲。

這一戰,江東雖然戰勝黃祖,但本身也有極大損傷。先鋒軍身穿兩層鎧甲,沒有被弓弩射死,但也因爲鎧甲沉重,被擊落大江的先鋒軍絕大多數都葬身江底。

江東軍打掃完戰場,孫權正要乘勝追擊,一舉攻下江夏,卻收到後方張昭的求援。

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六章 黃巾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