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敗

面對數千傳說中的具裝甲騎敵軍,胡軫很想向後方逃跑,但他的軍陣已經衝起來了,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胡軫還是很雞賊的,他丟掉手中的馬矛,將身體完全伏在馬背上,也不嫌自己元寶鞍前部凸起硌得慌,想以此降低自己的仇恨值。

胡軫的策略很成功,前排的張飛等人沒有在意他,後排的士兵以爲這是個死人也沒有刺他。胡軫安全度過了第一波交鋒,他馬上策馬轉向逃跑。

張飛這邊也和徐榮照面了,徐榮比胡軫更明白具裝甲騎的恐怖,他當機立斷,馬上讓士兵從兩翼撤退,不和張飛正面交鋒。

就在此時,關羽的正騎從兩翼包抄過來了,正好卡在徐榮轉彎調頭的這個點。關羽一方馬速達到了最快,而徐榮這邊因爲調頭,很多士兵是背對着或者側身直面關羽的兵鋒。

結果可想而知,徐榮率領的騎兵也被關羽收割了。只一撥衝鋒,徐榮的騎兵已經撐不住了,潰散了,十八般武藝連番用出,爲的只是逃命。

徐榮知道這次兵敗了,他努力維持身邊僅存騎兵的陣型,沒有管自己的步兵方陣,直接向虎牢關撤退。

徐榮想要先一步回到虎牢關,讓敵軍不能一撥衝下城關。有了虎牢關,徐榮相信自己還是能堅守到董卓派出援軍的。

至於步兵方陣,徐榮是想讓這些步兵吸引敵軍的注意力,延誤敵軍進攻虎牢關的時間。聽起來很殘忍,但慈不掌兵,爲了雒陽東大門不被敵軍打開,戰略上出於被動,徐榮不得不這麼做。

事情的發展和徐榮想象的一樣,徐榮前一步回到了虎牢關,還有胡軫。他們兩人在虎牢關收攏了三、四千敗退的騎兵,就關閉了虎牢關的大門,任憑後來的涼州軍如何哀求、叫罵,就是不開門。

主戰場這邊,沒了將領的約束,只想着逃跑的徐榮騎兵,衝擊了自家的步兵方陣。

關羽和張飛也緊隨其後,率軍衝入陣中。沒有了嚴密的陣型,沒有了弓弩的壓制,被騎兵衝入陣中的步兵可想而知。

重騎作箭頭,正騎進一步撕裂陣型,輕騎在兩翼射擊。三位一體的打擊讓徐榮的步兵很快便潰逃,這時張飛的重騎馬力到達極限,重騎停止了追擊。

輕騎在追殺上的優勢立刻體現了,用弩箭逼迫逃跑的敵軍改道,分割成塊的敵軍,讓後方的正騎輕鬆收割着一條條人命。

終於堅持不住的涼州軍開始慢慢的放下武器投降,關羽和司馬懼也開始收攏降軍。

經此一戰,徐榮率領的馬步軍五萬人,只剩下虎牢關中的四千餘人。其餘兩萬餘人投降劉備,兩萬餘人死於亂軍之中。董卓手中的這支精銳部隊,一戰而沒。

劉備這邊除了重騎沒有死傷之外,正騎死了兩千多人,傷了五千。輕騎死了五百多人,傷了兩千。

幸好劉備軍的防護力很好,受傷的士兵大多隻是小傷,只要沒有感染,大都能活下來繼續戰鬥,而劉備帶在軍中的烈酒就派上了用場。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曹操收攏殘部回到自己的軍營,他讓曹仁等人安撫軍士,自己帶着鮑信來到劉備軍中。

這一戰,曹操的士兵同樣損失慘重,三萬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最終還能作戰的士兵不足千人,完全沒了再戰的可能性。

這一戰,衛茲和鮑信的弟弟鮑韜也死在亂軍之中,還好有劉備贈送的鎧甲,曹操和鮑信雖然被射中好幾支箭,但都安然無恙。

曹操和鮑信來到劉備軍中,就聞到濃重的酒味,他們以爲劉備軍在喝酒慶祝勝利,想起還沒涼透的衛茲和鮑韜,兩人心中不是滋味。

壓下心中的不滿,曹操笑着對劉備說道:“恭喜玄德獲此大勝,玄德兵強馬壯,天下大定,指日可待。”

“孟德兄,謬讚了。此戰我軍雖勝,卻也損失慘重。敵軍主帥徐榮也非易於之輩,戰中果斷放棄步卒,回師旋門關,致使我軍戰術雖勝,而戰略之中,無所寸進。”

曹操道歉道:“慚愧,部下士兵疏於訓練,得知玄德傳訊警示,反而大亂,以致爲涼州軍所敗。我軍損失慘重,今後作戰全仰仗玄德了。我今日前來,是來辭別玄德。我意回鄉再招募士卒,爲國出力。”

劉備知道曹操的驕傲不允許自己在這裡混功勞,同時曹操是真心想要救漢室,若能再招募士兵就能加強己方的勝算。

劉備說道:“孟德兄此行尚需錢糧支持,可持我書信至我軍酸棗大營處,領些許錢糧。”

劉備打斷了曹操的話,繼續說道:“孟德兄切莫推辭,皆爲國家效力,不必細分你我。”

“既如此,謝玄德,容當後報。”

曹操和鮑信離開了,張飛問道:“大哥,此人帳下三萬大軍,宛如小兒般,爲徐榮所敗。如此無能之人,大哥緣何資助此人?”

“不可小覷啊。”

總不能說,你大哥在正史上,被這個無能的人追得滿世界跑吧。劉備只能故作高深。

劉備資助曹操,也是想在曹操這裡留個人情。今後袁紹起勢,說不定就要和曹操聯合對抗袁紹。

劉備在救治傷員的時候,徐榮戰敗和求援的戰報來到了董卓面前。

“無能之輩!”董卓怒氣直衝腦門,“區區縣令尚不得勝,留之何用!來人!”

“此事儒需稍作察探,容後再稟。”李儒說道,“當務之急,乃是支援旋門關。遷都之事,亦不可再遲緩。”

董卓點頭說道:“明日即告知衆臣遷都之事,旋門關之處就派奉先前往。”

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