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

“鳴金收兵!”

關羽大軍到達,徐晃沒有嘗試半渡而擊,關羽到達朝歌縣城下便嘗試了一波攻城,可惜城牆已經被初步修繕了。爲了避免無謂的死傷,關羽下令鳴金收兵,第一次進攻關羽無功而返。

“徐公明果乃良將,指揮若定,無絲毫破綻。”

關平說道:“彼輩引大軍守此小城,實乃螳臂當車,父親何必看重此人。只因攻城器械運送緩慢,待後軍至,破城必矣。”

關羽和徐晃也沒什麼交集,之所以對他另眼相看,純粹是因爲兩人是同鄉。關羽南征北戰那麼多年,頭一次碰到河東大將。

朝歌縣

徐晃問道:“賢侄,後方可有文和先生書信?”

史靜說道:“未曾有書信傳來。”

史靜,是曹操部將史渙的兒子。本來這次支援河內郡,應該史渙和徐晃一起來,只因史渙病倒了,不得已史靜代替他父親隨徐晃出征。

徐晃引兵去朝歌縣的時候,賈詡就已經和他說好了,只要時機一到埋伏在鹿腸山的高幹就是殺出山外,到時只要徐晃裡應外合夾擊關羽,一定可以獲勝。

“將軍,劉軍悍勇,朝歌城牆破敗,還需有所防備。”

“若事有不濟,本將便率軍退入鹿腸山中,可保無虞。”

徐晃的想法關羽一早就察覺了,關羽率軍包圍朝歌縣,圍三缺一,唯獨留下西門沒有包圍,就等着徐晃從西門逃跑。

關羽讓張郃攻北門,麴義攻南門,自己督東門,高覽埋伏在西門外。

數天之後,關羽的運輸隊終於將攻城器械送上了前線,在工匠組裝的時候,關平找到關羽,說道:“父親,淇水河面飛漲,似有不尋常。”

“平兒可遣人往上游哨探?”

“爲防水攻,兒令一隊斥候專守淇水上游,並未見曹軍之兵。”

張郃說道:“將軍,若曹軍欲使水攻,淇水河面當降,可讓少將軍往下游哨探。”

關平說道:“我部斥候已往北哨探數十里,未見曹軍身影。”

關羽沉吟片刻,說道:“許是近日秋雨不歇,乃是常事,不必憂慮。今器械已到,明日攻城,望諸君奮力向前,一舉攻克朝歌!”

“是!”

翌日,有了攻城器械的幫助,劉備軍很快填平了護城河,殺到了城牆下。而後在井闌、投石車的掩護中,雲梯、飛樓的幫助下,劉備軍只用了十幾分鍾便攻上了城樓。

這裡面南門的麴義速度最快,其他幾門的將領纔剛剛登上城樓,南門這裡麴義已經控制住一段城牆了。

“報將軍,大營被水淹!”

“什麼!”關羽大驚,“斥候緣何不報?”

“將軍,水勢不大,將將沒過腳踝。”

“既如此,不必理會。”關羽話音剛落,就輕咦出聲。

關羽進攻朝歌縣時,背對大營所以看不到,現在在他眼前,南面又有水衝向劉備軍,而這水明顯不比尋常,狂暴兇猛。

“鳴金收兵!”

劉備軍撤退的速度來不及大水衝來的速度,許多士兵被水沖走,幸好絕大多數劉備軍都在馬背上,傷亡並不慘重。

劉備軍努力向大營撤退,至於攻城器械就只能隨它去了。

大水來得快,去得也快。劉備軍全數撤回大營後,水勢已經過去了,只是劉備軍所處的地方變成了澤國。

沒等關羽鬆一口氣,伏兵鹿腸山的高幹還有朝歌縣城中的徐晃一起領軍殺向關羽。

此時,泥陷馬蹄,劉備軍陣型混亂,根本不能發揮騎兵的機動性。而劉備軍常年只訓練馬術,不訓練步戰的惡果顯現了,去掉戰馬,士兵居然沒有想到反抗的手段。

關鍵時刻,麴義率軍迎了上去。

不同於其他將領只注重騎兵,麴義的本部本質上是騎馬步兵。其他將領還在努力策馬整頓陣型時,麴義已經和高幹、徐晃交戰了。

地形對劉備軍不利,自然也對幷州軍不利,爲了追殺劉備軍,幷州軍的陣型已經亂了,有許多士兵也是一路摔倒,狼狽不堪。

麴義所部給他操練的非常精銳,泥濘的土地沒有讓士兵喪失陣型,只是減慢了行軍速度。

兩軍交戰,結果可想而知。麴義本部還有其他將領放棄的強弩,幾陣箭雨過後,幷州軍便傷亡慘重。高幹沒有就此撤兵,而是咬牙堅持,因爲徐晃已經從兩翼包抄向麴義後方的關羽本陣。

看着四周,關羽居然在將士臉上看到了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慌亂。關羽喊道:“本部將士下馬立陣,據車迎敵,其他人只管撤軍!”

關羽知道人越多,混亂時死傷越大,與其讓所有人這裡以不熟悉的作戰方式交戰,不如讓一部分人斷後,其他人撤出戰場。

關羽的應對措施非常正確,有了輜重車的保護,斷後和撤退的劉備軍都沒有受到多大死傷。初期的混亂過後,斷後的關羽本部甚至開始壓着徐晃軍打了,畢竟一方是精銳,另一方只是郡縣兵。

“破陣!破陣!”

兩翼進攻不順,高幹那裡也堅持不下去了,主陣居然被麴義擊穿了。幷州軍常年沒有經歷戰陣,素質下降的不是一點點。當年可以隨呂布東征西討的幷州鐵軍,一去不復返了。

中軍被擊敗,兩翼的徐晃也不再堅持,吹響了後撤的號角。徐晃軍脫離與關羽軍的纏鬥,高幹也咬牙放棄被麴義包圍的士兵,向後方脫離一段距離。

撤退到東岸紮營,關羽叫來關平大罵:“汝爲斥候統領,怎不探明敵軍動向,敵水計可成,大軍初敗,皆汝之過也!左右,與我推出,重責五十軍棍!”

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六章 黃巾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