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

“孝直可記得翼德、文長所部。”

“主公之意……”

劉備說道:“曹操倒行逆施,驅民東向,徐州之軍爲災民所阻。既豫州不可速得,莫如將此戰大略改爲巴蜀之地。”

“只是關中之兵尚未操練純熟,帳中兵將不習山林之戰,巴蜀多山,恐不利我軍。”

去年一戰之後,劉備留了十萬士兵在關中。今年開戰,三個軍在涼州,八個軍在麴義那裡,十二個軍分別在劉備自己和關羽這邊,還有兩個軍由張飛和魏延統帥。

子午谷通行艱難,最主要是因爲行軍緩慢,糧草運轉不及,而劉備最不缺的就是糧草。況且漢中的士兵不多,有麴義誘敵,曹丕大概率忽視對子午谷的防備。

開戰最初,張飛和魏延也出現在武關,讓士兵虛立營帳,一方面聲東擊西,另一方面也堵死曹軍從武關進攻關中的想法。

想到最初他強烈支持的子午谷偷襲,法正被劉備勸服了。他說道:“既主公欲往涼州,需一將爲先鋒,確保隴道暢通。”

“我正有此意。”劉備下令道,“文博(朱靈),此間便由你統軍,大河防備可交由副將。”

“是!”

劉備又說道:“子龍與我同往涼州。”

“是!”

徐晃駐軍郃陽縣,大軍出動目標太大,劉備進兵涼州,只帶了親衛千餘人,從北面乘夜渡大河,準備調麴義所部兵馬前往涼州。

劉備潛回關中,路過下邽縣。

關羽聽聞劉備輕信諸葛亮一面之詞非常擔憂,百般勸諫又要和劉備一起去。劉備只得以關中戰事首重,他和關羽不能一起遠離爲由勸說,又說關中安全,哪怕涼州有變故,他也能平安撤回。

劉備少有這麼堅定的想法,關羽不好過於反駁,但他也沒有繼續包圍夏侯惇,等待曹軍行動的耐心了。劉備離開前,關羽申請進攻夏侯惇,確保關中萬無一失,劉備認可了他的提議。

陳倉縣

麴義說道:“主公緣何至此,是否曹操已平?”

按最初的戰略,劉備不應該這麼快來到陳倉縣,麴義有些奇怪,劉備向他解釋了涼州的情況。

麴義說道:“主公,涼州遇險,我本欲引兵沿渭水道救援,不想渭水道已爲曹軍所斷,正商議北上蕭關。”

“那陽平關之戰,何人統兵?”

“張(郃)、高(覽)二將,正在攻打。只是曹丕據險而守,大軍前進緩慢。”麴義說道,“主公欲攻巴蜀,末將願爲前驅,末將所部四軍多習步戰,甚爲精銳,足可以一當百。”

“四軍遠離,曹丕可會察覺?”

“前番末將特意撤軍陳倉,獨留張、高二將,曹丕不以爲然,亦不奇之。如末將所料不差,攻涼州之兵必從漢中而出。”

“言之有理。”劉備說道,“既如此,便領四軍往涼州。着張郃爲前部,引一軍急行,確保隴道通暢。”

趙雲說道:“主公,何必勞煩儁乂,末將前往便可。”

“子龍莫急,待攻蜀中,可爲前部。”劉備堅持用張郃,那也是惡趣味作怪。又是諸葛亮進攻涼州,又是支援涼州,又要過隴山,這麼巧合,不用張郃用誰呢。

這時候張郃也正憋屈,曹丕完全不和他們交戰,只是切斷劉備軍進攻的道路,劉備軍修多少,曹丕就破壞多少。麴義說是撤軍看看曹丕動靜,也有不願看着修路的想法。收到劉備將令,張郃大喜。

“高兄,此間之戰皆仗兄之力,郃需往助主公奪回西涼,未能與兄共進退。”

高覽受不了張郃的顯擺,說道:“汝既不願,莫如我往助主公。”聽完高覽的話,張郃大笑着離開了。

張郃領軍先行,麴義百般敘說隴道的重要,張郃不敢怠慢,出兵時就以千里奔襲的速度,完全不管戰馬死活。蕭關離臨涇縣(安定治所)不遠,張郃先奔向臨涇縣,更換戰馬,確保部下戰力。

“將軍,蕭關尚在北方,如何這裡便西向?”

“蜀軍入涼州已有數月,蕭關守軍不多,恐爲蜀軍所佔。若蜀軍死守蕭關,必將遷延日久,貽誤戰機。我已詢楊(秋)將軍,此間有一小道,可通隴右。”張郃說道,“先據此道,而後南下往攻渭水道,便可迎主公大軍,主公亦不必北行繞遠。”

“將軍高見。”

同樣的詢問也在西面不遠處上演,諸葛亮派出馬謖爲主將,又令侯成(也是曹丕留給曹彰的)爲副將幫助馬謖。

侯成問道:“馬參軍,我等不往蕭關,來此作甚?”

“此間有一小道,可通關中,若關中援兵至,可先知也。”

“若不取蕭關,劉軍豈不可從蕭關過?”

“蕭關兇險,尚有數百守軍,欲攻蕭關,所部亦將傷亡慘重。且有此道在,便是奪下蕭關,劉軍亦可從此過。莫如先據此地,使劉軍不得速往涼州。待劉軍遠行繞路,先生早已取涼州多時矣。”

“參軍所言甚是。”

馬謖當然還有更深層的意圖,魯肅猜測的沒有錯,諸葛亮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準備給曹操辦事,他取巴蜀、治蜀中、平南中等一系列舉動,都是爲了一展胸中所學,掌控權勢。諸葛瑾和諸葛均兩兄弟也是老早就收到了諸葛亮的信,只是諸葛亮讓兩人在五月初纔去面見劉備,一切都在他計算當中。

馬謖得到的指令是被劉備軍擊敗,順勢投降劉備,而後幫助劉備突襲蜀中。現在馬謖就貼身藏着一副進攻路線圖,是諸葛亮一早就規劃好的。

同時諸葛亮也大量啓用荊州系官員,掌控蜀中主要職位。這些荊州系官員主要是出身南陽的,還有荊南的一批人。南陽人基本是諸葛亮早年躬耕南陽的朋友,還有朋友介紹的朋友。荊南是因爲被海軍佔領,有了投身劉備的先決條件。

被諸葛亮重用的全部都是普通豪強和寒門出身,這些人在劉表時代便被蔡氏等士人打壓,與荊襄士人不是一路人。

隨着曹操與劉備交戰結連兵敗,曹操不得不減少打壓士人,爲了安定人心和物資支助,荊襄士人掌控了荊州大部分官職,這也給了這些寒門、豪強投身諸葛亮身邊創造了條件。

一段時候以後,諸葛亮知道蜀中也有許多官吏一早就準備投降劉備,此後諸葛亮繼續摸排蜀中人才,以前有意投降劉備的就提拔,沒有這種想法,或者幾年來表現出忠心曹氏的就打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