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

“如此小城便有萬石糧草,劉備治下何其富庶。”城中兌糧處的物資對曹操來說是杯水車薪,對只有幾千戶的春榖縣來說已經足夠了。

滿寵搜刮、關閉了兌糧處,春榖縣立馬和西縣一樣,百姓譁然。江東加入劉備治下的時間長,更加依賴兌糧處的存在,尤其是春榖縣屬於丹陽郡。

漢朝自古丹陽郡出精兵,曹操當年起兵時也從丹陽郡募兵。說過:“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的話語,可見丹陽之地的民風。

一年抓幾個山越,抵得上數年辛苦勞作。這麼直觀的對比,民衆自然懂得取捨。之後幾年,丹陽郡組成的捕人隊成爲了山越的頭號大敵。社會風氣的傳播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行,曹操摒棄兌糧處,引爆了城中的居民。

滿寵搜刮兌糧處的士兵只有百多人,運糧途中被城中百姓搶劫了。搶劫曹軍的百姓各個有一身鎧甲,巷戰也掩蓋了他們遠程力量薄弱的缺點,而且有心算無心,甚至滿寵都差點被殺。

滿身血污,昏迷不醒的滿寵被親衛擡回官寺,曹操怒喝:“何人所爲?”

“敵軍無有旗號,分多股雜亂進攻,只因我等無備,故而爲敵所乘。”

曹操帶過江的士兵都和劉備軍交過手,如果是劉備軍他們一定知道。既然不是劉備軍,那就是城中暴民。看着生死不知的滿寵,曹操決定給他一個交代。

曹操率大軍四處驅趕百姓到官寺前,並讓他們指認是誰搶劫運糧隊,民心不在曹操這裡,沒人說一句話。

之後曹操準備殺一儆百,這下百姓炸開了鍋,這羣人之中突然衝出十多人,他們拿出懷中的匕首,刺死了外圈的幾個曹軍,搶奪了曹軍武器,直奔城門口。

這十幾個人的動作彷彿是導火索,被曹軍驅趕來的百姓也紛紛抵抗,百姓的舉動把曹操這些年隱藏的暴虐激發出來了,他下令屠城。

那十幾個人正是繡衣衛,也是他們鼓動百姓搶劫曹軍,曹軍屠城時城門看顧不嚴,他們乘機逃了出來。

“因我之故,春榖百姓遭此大難。”說完就要自刎。

“什長,此乃曹操犯罪,怎能自攬上身。我等當設法破曹軍,爲百姓報仇。”周圍的隊員趕忙將他拉住。

“汝等所言甚是。”什長收拾了一下心情,思慮片刻,說道,“春榖城中百姓多有入南方山中者,汝二人往山中尋探,告之春榖之事,讓壯民聚於涇城,以待時機。

宛陵爲郡治,宣城爲郡中大縣,不可爲曹軍所佔,汝二人速往宛陵,告之孫太守(孫邵,劉備青州老人,孫乾當揚州牧從青州挖過來幫忙的),早做準備。”

“那什長?”隊員還是怕什長想不開,支開他們是準備回頭和曹軍拼命,擔憂的問道。

“蕪湖爲輜重點,絕不可落入曹軍之手,我親往蕪湖,並設法告之海軍。”

“是!”

屠完城,滿寵穩定了下來,只要不發炎就能痊癒(曹操以家人性命威逼醫士,醫士不得不屈服),曹操心情平穩了下來。

鮑信說道:“孟德,大軍處春榖之日久矣,當攻江東之地。”

“允誠以爲,我等出兵何處?”

“往東可取宛陵,乘劉軍無備全據溧水之南,只是那時劉軍先鋒必到北地,我軍可以溧水爲憑,尋機破敵。

或可直奔北地,襲曲阿。曲阿既下,揚州震動,或可傳檄而定。那時據大江,阻劉備大軍。只是未料軍中多有染疾者,可調之兵不多,輕襲北上,後路有險,如曲阿不可輕下,我軍危矣。”

曹操沉吟道:“我軍可據溧水堅守,劉軍亦可據溧水待援,當先取蕪湖,取溧水南北,那時將士或可痊癒,可守後路。”

“是。”

曹軍屠城,耽誤了好幾天,不但繡衣衛趕回了蕪湖縣,就是春榖縣逃得性命的百姓也到了蕪湖縣。有春榖百姓現身說法,蕪湖百姓紛紛響應,參與守城。繡衣衛也將城中鎧甲以無償租借的名義,送到了百姓手中。

“區區一小城,怎有如斯大軍!”蕪湖縣全民皆兵,把曹操嚇了一跳。

蕪湖縣本來就是萬戶大縣,丹陽之民本身便習武彪悍,現在又同仇敵愾,曹操發現城樓上站着的士兵比他率領的都多。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曹操所率的先頭部隊有五千人左右(一些士兵開始好轉),蕪湖縣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男丁(有許多男丁南下山越了),有近一半的女士。

能夠在漢朝幾百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丹陽精兵的名頭,丹陽女士不可能是軟濡之輩,大概率也是骨骼寬闊的人。平常吃不飽飯看不出來,這幾年劉備治理江東,沒有糧食的缺乏,所有人的肉都長起來了。以至於曹操從遠處看,分辨不出穿着鎧甲的人是男是女。

曹操不相信劉備軍那麼快到達,他繞城巡視,其他幾門雖然沒有南門那麼恐怖,每門也有着兩千多人。

“或北方各縣之兵齊聚於此。”鮑信有些遲疑道。

“義父,蕪湖四門嚴守,並無破綻。”仔細探查蕪湖縣四門後,曹真向曹操彙報。

鮑信說道:“孟德,北向已不可爲,當速取宛陵爲本,丹陽之民悍勇,可募爲兵。而後伺機往攻柴桑,以解江夏之危。若將士痊癒速急,或可復攻曲阿。”

“也只有如此了。”曹操下令,“大軍即刻南返,兵發宛陵。”

曹軍離開,蕪湖縣城中的繡衣衛乘船沿冷水南下,直達宛陵,向孫邵說明了曹軍動向。

“城中鎧甲不足,百姓無有防備,若大戰起,恐死傷慘重。”宛陵縣不是編輯點,城中預留的鎧甲不多。

繡衣衛什長說道:“我等已回報孫州牧,海軍于山越之地尚有近兩萬大軍,只消海軍回返,曹軍必退。未免城中百姓遭戮,望太守堅守。”

“守土有責,自當如此。”孫邵說道,“可乘曹軍未至,望汝等於水路運送軍資至此。”

“是!”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八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