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

“將軍,除石陽外他處縣城並無異常。”

參謀說道:“將軍,可先取蘄春、邾二城,觀文聘動靜,而後方有應對。”

“善。”

蘄春縣,原本是黃祖的大本營,因爲過於接近廬江和柴桑,文聘有意遠離,將曹軍大本營改爲石陽縣後,從蘄春縣遷了許多百姓過去,蘄春縣便不似從前了。

海軍轉頭進攻蘄春縣,一次衝鋒攻城,就奪取了城池。

管統說道:“兄長,城中守軍甚少,且皆爲縣兵,取城輕而易舉。”

管承說道:“不可驕傲,天下大勢已定,待主公取巴蜀,便是我等攻荊襄之時。若因汝之故,使我海軍成驕兵而敗,定不寬待。”

“是,謹遵兄長教誨。”

趙雲和張郃出發後,劉備就下令傳信海軍,等巴蜀投降,海軍就可以全面進攻荊襄之地,防守夷陵縣的大軍也可以脫身。在總攻之前,海軍要做好前置工作。

管亥說道:“而今蘄春既下,文聘亦無反應,又當如何?”

“許是奪城過速,文聘尚未知曉。”管承說道,“邾城比鄰石陽,我等往圍邾城,放城中之人突圍。”

“兄長之意……”

“邾城之北有土山,我等分兵伏於土山之上,待文聘援兵至,一路疾行往奪石陽,一路南奔夾擊文聘援軍。”

“兄長妙計。”

大軍包圍都能讓小縣城的人突圍出去,那就太明顯了,爲了不讓文聘懷疑,海軍在蘄春縣就分成兩部,大軍從北面繞道邾縣土山之上,少量圍城之兵坐船到達邾縣,做出分兵取江北各縣的假象。

邾縣令是黃氏之人,對岸鄂縣同族的情況他還是瞭解的,家族土地沒了不說,就連以前隨便欺壓的黔首都能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邾縣令還是當年黃祖提拔了,如今垂垂老矣,不能容忍這種情況。

邾縣令鼓舞城中士氣,甚至還拿出家中錢糧獎賞士卒,還令家僕帶頭堅守城牆。當然他也明白,光邾縣一城是擋不住海軍的,他找了幾名有勇力的家僕當敢死隊突圍求援。

“將軍,我等截殺一半突圍之人,餘衆已向石陽而去。”

“善。”

石陽縣

“報將軍,劉備海軍分兵取城,邾城求援。”

“不必理會,只消石陽不失,江夏便安。屆時敵退兵,失地便可復得。”

邾縣土山

“兄長,已過五日尚不見文聘一兵一卒。”

“文聘如斯穩重乎?”

“莫如轉攻石陽。”

“不必,我等先剪其羽翼,那時石陽孤城一座,可用圍城之法破之。”

“兄長妙計。”

海軍展現真正的戰力,邾縣中的那些家僕、縣兵就不能看了,又是半天時間,海軍徹底佔領城牆。邾縣令不願投降,組織家人一路退守到官寺,負隅頑抗。

“愚不可及!”被海軍生擒的黃家人還在咒罵、反抗,管承成全了他們。

之後一段時間,海軍接連出擊,石陽縣四周的縣城全部被攻取,爲了打擊石陽縣城中曹軍的士氣,海軍每次攻城都會放出城中的求援部隊,但文聘一次救援都沒有,還是天天裝病躺在牀上。

文聘這麼沉得住氣,管承決定進一步刺激刺激他,於是海軍朝西北方而去,準備進攻江夏最西北方的三城,同時也爲今後進攻襄陽做準備。

令海軍詫異的是,大軍到達三城,都不用包圍,城中軍民就開城投降了。

文聘的疑兵之計確實浪費了海軍許多時間,但也將治下百姓的民心喪盡了。各城都以爲自己被文聘放棄了,成了棄子抵抗就沒了意義,還不如投降取得新任統治者的信任。

本來文聘想的蠻好,想方設法給曹操拖延時間,只要曹操主力有了斬獲,海軍必定只是江北的過客,之後收復失地,大不了損失一些錢財和人口。

戰略目的選錯了,戰術再怎麼成功也得不到好的結果。海軍來到江北,就沒想過再離開。而且文聘的戰術也不能算完全成功,因爲他漏算了一點,那就是圍城新建城牆戰術。

以前建築材料和物資的短缺,使得想要新建圍牆的戰術沒有幾年不可能成功,而幾年時間裡變數太大,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給打斷了建牆進程,前功盡棄。

而鋼筋水泥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它成型快、建造容易,最主要劉備有無限錢糧的支持,勞工想僱傭多少就僱傭多少。

編輯點沙羨縣離石陽縣不遠,管承攻下週邊縣城後,馬上開展了以工代賑,用原本敵人的人口來建造己方圍敵城牆,還能收穫敵方百姓民心,一舉數得。

“劉皇叔愛民如子,我等建城不但每日三食,還能得工錢。鄉鄰速速開城投降,可得惠恩!”宣傳人心戰那也是少不了的。

一開始文聘還沉得住氣,但時間一天天過去,外城牆建造越來越快,城內的將士也被每天的洗腦洗得士氣狂降,他不得不從“病榻”上爬起來,曹軍也出現在城樓,展現城中守軍衆多。

“果是疑兵之計。”石陽縣城中的狀態不用參謀團解釋,管承也明白文聘最初的謀劃。

管統說道:“兄長,前番文聘不出,如今我軍重圍石陽,彼更不會出。莫如往攻竟陵、華容,可脅南郡之敵,又可爲北攻襄陽做準備,若文聘心中不安,引兵來救,石陽可速下。”

“我弟尚有謀,昔日熟讀兵書不是徒然。”管承誇耀了管統一番,又看向參謀團,參謀團相視一笑,點了點頭。

“如此便由統弟往攻竟陵。”

“是!”

海軍進攻竟陵縣沒有藏着掖着,甚至還讓人向石陽縣城中高聲通告。文聘也知道這是管承的計謀,但這種陽謀他也沒有太好的應對方法,只能想辦法讓人通知曹操。

城外大營

“什麼,曹操率軍偷襲丹陽,其軍幾何,現在何處?”管承終於知道文聘在等什麼了,這下輪到他麻爪了。

管亥說道:“我大軍重圍,文聘未可知江東變故,兄長在此嚴守,令文聘不敢輕動,並廣佈斥候,使文聘不得知曹軍動向。待弟兵返柴桑,往援丹陽。”

“善,亥弟速行。”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十一章 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