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

聽完呼衍王的解釋,鄧芝急令四周的漢軍撤兵,好在約定進攻的時間沒到,要不然這誤會可就大了。

“呼衍王怎知我等到來?”

“西域皆小國,物產不豐,如今天災不斷,西域衆國困苦,久思大漢。近聞大漢內亂已平,新皇登基,便是大漢不曾出使,我料西域諸國亦要上貢。”呼衍王說道,“漢使一至,國主便大肆宣告臣民,臣民皆歡。”

“如此,我魯莽了,帳中尚有數匹毛布(羊毛織成的布匹稱呼),贈與呼衍王。”

“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上使可能答應?”

“講來。”

“可否將毛……毛布替換糧草,便是兩家互換所需亦無不可。”

“此間缺糧?”

“奇缺無比,我部族之牛羊將食盡矣。”

東漢末年算是另類的小冰河時期,全球各地災害不斷,西域也不例外。其他國家沒有劉備這個大掛,不能整合全國之力抗災,也沒有那個基礎設施將物資送入災區,沒有國家大亂已經算是上游水平了。

西域由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組成,說是國家也不過是幾個城邦而已。這些國家沒有大漢那樣的體量也沒有充足的物資,連續災害已經讓各地糧食價格漲到一個可怖的程度。車師國能存在,可以說國主很不錯了,有些小國甚至整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面對連年天災,西域諸國也不是沒想過辦法,車師後部就想過求援北部鮮卑。不過鮮卑被大漢錘怕了,沒有物資短缺的大漢強得不似人類,不要說一漢當五胡,就是一百、二百胡也是常規操作。

東漢段熲征伐東羌,共歷一百八十戰,斬首三萬八千六百餘級,獲得牛馬等四十二萬餘頭,漢軍才死了四百多人。現在的馬超比段熲還恐怖,短短兩年時間,斬首超過十萬,俘獲牛羊無數,涼州軍死亡都沒超過一隻手。

有馬超在河西,鮮卑又聽聞大漢出使西域,他們哪還敢管車師的事,驅逐了車師後部使者,開始四方打探破局的策略。

鄧芝瞭解了西域近況,讓人回返敦煌,並向國內請求糧草支援。劉備登基後,諸葛亮也知道了物資點的事,鄧芝和他關係不錯,也有所耳聞。武威離敦煌雖有數千裡遠,可有水泥路的支持,運送糧草也不是不可能。

聽聞漢軍要進攻自己,匈奴人也有些騷亂,不免被車師前部國主所知。

“漢使無礙否?”前部國主一路風塵僕僕,衣衫不整地來到鄧芝身邊。

“一場誤會,我等並無恙。”

確信鄧芝一行人沒問題,前部國主長舒了一口氣,說道:“此乃我之疏忽,我該早見使者。”前部國主也從大臣口中得知了緣由。

“無妨,請國主先行歇息,翌日我等拜見。”黑燈瞎火的不適合國事相談,衆人回家睡覺了。

翌日,如呼衍王所說,前部國主話裡話外都透露着缺糧,民衆活不下去的苦惱,希望大漢支援一二。

“西域諸國貢獻未停,我大漢爲天朝上國,自當要爲諸國解憂。”鄧芝說道,“我早已回報國中,陛下不日下詔,糧草便可運達。”

心中大憂解除,前部國主欣喜萬分,除了吃的,他賞賜了鄧芝各種珍奇古玩。

鄧芝先期的請求劉備很快答應,沒有讓鄧芝吹破牛皮,隨武威糧隊一起到達的還有少府的貿易商隊。

少府到達,沒有將糧草賣成天價,而是適當加上運費,翻了兩倍販賣,即便這樣也比西域現在的糧價低數十倍。

隨着少府商隊的情報流傳,車師後部、焉耆、龜茲、鄯善等相繼請求與大漢通商。鄧芝也順勢出使各國,各國熱情款待。爲了更好的進行貿易,少府將貿易點定在西域長史府,這裡與各國的距離差不多。

解除了糧食的危急,西域各國開始購買少府帶來的其他商品。少府同樣沒有漫天叫價,而是以正常價格(對於西域而言的正常價格,對大漢而言至少十倍,有的甚至萬倍)販賣。此舉獲得了西域諸國的一致好評,紛紛將國中的金銀換成了大漢商品。

西域物資短缺唯獨不缺金銀,多年的絲綢之路起點使得各國都存有大量金銀,可惜災年的時候這些硬通貨買不來食物。幸虧大漢及時通商,要不這些金銀也只能伴隨各國王室長埋地下。

通商進行中,西域東面各國沒了危急,便開始將大漢的糧草轉運到西部,販賣給西部各國。他們就沒大漢好心了,糧食價格定的死貴,將賺來的錢轉頭再購買少府其他貨物。

于闐與鄯善國關係還不錯,被鄯善商人吸了幾波血後,從鄯善國境內繞路,來到西域長史府互通有無。

“我等觀西域近況察覺諸國有遠慮,今日相請便是向諸國提議完善之法。”

少府“公平”貿易了那麼長時間,找到了此行的目的——棉花,而西域改造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少府邀請各國派遣使者匯聚西域長史府,相談議事。各國認爲大漢是要重新聲明結盟自無不可,于闐也認爲加入大漢大家庭有益於自國,他們是最後一批到達的。

鄧芝說道:“我觀西域各地多沙漠,良田產糧畝產亦不多,且一年唯一熟,因而方有如今西域災難。而我大漢北抵冰原、南達南海,地大物博,甚有一年三熟之地,畝產十數石,糧草用之不竭。

陛下念西域上貢之德,不忍見西域百姓受此苦難,下詔糧道暢通,從今往後西域當無糧災。”

“謝天朝陛下!”會場爆發雷鳴般歡呼聲。

等會場平息,鄧芝繼續說道:“然西域產出甚少,若只購糧恐諸國國中乏資。少府尋得一物,爲我中原之人喜愛。”旁邊的少府小吏適時將棉花送到各國使者手中。

“此物陛下命名爲棉花,爲西域特產,少府貿易時多有收購。”衆人相繼點頭確認,鄧芝繼續說道,“此物價貴,甚於糧草,諸國可遍種棉花,以棉花換糧,可得實惠。”

西域能種糧食的土地不多,都在綠洲附近,單位畝產的價值偏低,如果種上棉花,單位畝產提高,國家的收益也會相應提高。

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