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

但就在晚上四更時分,在息縣的東面,槍聲大作,炮聲轟鳴,徹地震天。

因爲這時在息縣的防禦圈中,只有在東面被中華軍攻到城邊,城外的陣地是緊靠在城牆邊設置的,因此槍炮的聲音也聽得十分清楚。

這時阿濟格正在用飯,準備吃完了之後,就立刻撤退,但聽到了槍炮的聲音之後,也不由大吃一驚,難到說中華軍準備在今晚連夜襲擊息縣嗎,因此他立刻放下了飯碗,趕到東城的城牆上,只見城戰炮火連天,不斷閃出爆炸時產生的火花。

同時在天空中還有無數道飛舞的火光,帶出尖銳的呼嘯聲音,飛向清軍在息縣城東的陣地。雖然在黑夜中眩麗耀眼,燦爛奪目,但阿濟格卻無心欣賞這美麗的景像,因爲他知道,在這美麗的光彩背後,只會給清軍帶來無數的死亡。

在今天白天的進攻中,中華軍的進攻重點主要集中在西、北二面,東面只是以牽制爲主,並沒有發動強力的進攻,因此爲了應付西、北二面的防線,阿濟格也從東線抽調了一部份人馬,加強西、北二面的防守兵力,而剛剛決走就在今天晚上準備突圍之後,阿濟格又從東線陣地上調出一部分士兵進城,編入了準備突圍的隊伍中,雖然說現在東線的防守並不能說是兵力空虛,但也確實是被削弱了不少。如果這個時候中華軍從東線發動強攻,確實很有可能會進攻得手。

而令阿濟格感覺到非常頭痛的是,爲什麼中華軍偏偏就在今晚,在東線發動進攻呢?如果再晚一天也行,現在叫阿濟格怎麼辦,因爲這時馬上就要到了預好的突圍時間,如果現在加強息縣的防守,那麼突圍的事情也要停下來,但如果不理中華軍的進攻,依舊突圍,那麼息縣就肯定守不住了,且不說今晚的突圍是否突圍得出去,但息縣一但失守,萬一中華軍馬上從自己的背後攻上來又怎麼辦,現在到真的是個兩難的局面。

原來付責指揮淮河北岸進攻的李定國,在晚上得知清軍淮河南岸的陣地己經被中華軍攻破,而且十五軍連夜渡過淮河,趕到淮河北岸來助戰,也十分高興。淮河南岸的陣地被攻破之後,對北岸的清軍在士氣上確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中華軍也可以集中兵力,全力進攻北岸的清軍,但李定國馬上又想到,北岸的清軍這時也一定收到了這個消息,因此考慮到目前的戰局,清軍也很有可能會選擇今晚連夜突圍。

於是李定國也馬上下令,在息縣的西、北兩面,各陣地在晚上都要加強守備力量,以防清軍連夜突圍,而剛剛渡過淮河的第十五軍馬上連夜從息縣的東門發動進攻,牽制息縣的兵力。

十八軍管轄着兩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師,因爲在淮河南岸的戰鬥中是但任的預備隊,因此沒有趕上什麼大戰,看着第一軍和十五軍和清軍打得天昏地暗,都建立了不小的戰功,心裡也都有些不甘,想不到一過淮河就被派上了戰場,而且還是擔任的主攻位置,軍長黃繩武也不甴得大喜過望,全軍的將士也都擦拳磨掌,都想要好好表現一番。

到了四更時分,十八軍的第五旅、十九旅兩個旅也在火炮、霹靂火箭的掩護下,向清軍在息縣東城外的陣地發動了猛攻。

因爲這時在息縣的東城外,中華軍的戰壕也巳經挖到了清軍的陣地前,最近的地方離清軍的戰線只有四十多步,因此雖然清軍也留下了足夠的守夜士兵,但還是一下子就被中華軍衝進了自己的陣地裡,展開了白刃作戰。

但這時清軍在東線的兵力已經被抽調走了近一半,而且都是精銳士兵,再加上是在夜裡受到襲擊,多少也有一些準備不足,而十八軍的士兵都攢足了勁,想在淮河北岸的戰場立下戰功,在發動突擊的時候也打得非常的堅決果斷,而攻入清軍的陣地之後,也拼得異常兇猛,因此戰鬥只進行了不到一個小時,清軍就招架不住,紛紛向息縣城裡敗退,城外的陣地也就這樣失守了。

而阿濟格這時還在息縣城裡思考,是守城還是撤退,城外的敗軍就已經退到了城裡,而中華軍也殺到了息縣城邊,架好了火炮,對息縣的城牆進行猛轟。

息縣只是一個縣城,而且又不是什麼戰略要地,因此城牆修建得十分一般,並不算堅固,防一防流寇、山賊到是可以,對炮火的抵抗力很差,而清軍雖然在息縣被困了十幾天,但只是在息縣的外圍修建防守工事,對城牆的加固做得並不多,當然在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裡,也不可能對城牆進行大規模的加固。

以中華軍歷次的攻堅經驗,這樣的城牆根本就無需出動爆破組,只用火炮猛轟,就足以將城牆轟開。正是因爲發現息縣的這個弱點,因此在白天的進攻中,李定國也有意對息縣東面放緩進攻,就是希望利用西、北兩面的進攻,吸引清軍的注意力,等清軍放鬆了對東面的防守之後,再對東線發動突擊,以到一擊得手的目地。

只是中華軍攻佔了淮河南岸的清軍陣地之後,不僅打亂了清軍的防守佈置,就連中華軍的進攻計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好在李定國並不是死守教條的人,立刻提前對息縣的東線發動進攻,戰鬥果然也進行的十分順利,中華軍一舉擊潰了清軍的城外防線,然後又對息縣的東城發動進攻。

到了這個時候,阿濟格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在息縣城裡指揮準備突圍的士兵,抵擋中華軍的進攻。因爲在這個時候,如果自己還是選擇續繼突圍,那麼息縣城就會立刻被攻破,而中華軍攻破息縣之後,就會跟在自己的身後追擊,那麼自己也就陷入中華軍的夾擊之中,因此還不如仍然守在息縣城裡,先頂住中華軍的這一輪進攻再說。雖然阿濟格也知道,這一來最佳的突圍時機已經錯過了,只能夠被困守在息縣城裡,但那也沒有辦法,先顧眼前要緊。

在中華軍一陣猛烈的炮火攻擊之後,息縣的城牆果然經不住這強力的衝擊,被轟開三個大缺口,中華軍的士兵們立刻一擁而上,向這三個缺口發動的強攻。而守在城裡的清軍這時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能缺口一被炸開,就有清兵立刻補充上來,封堵缺口。

畢竟息縣城現在還是清軍的地盤,中華軍再怎麼逼近城牆,也有幾十步的距離,因此清兵的動作也要比中華軍快得多,雖然第一批搶到缺口前的清兵遭到了中華軍的手榴彈攻擊,但馬上就有後面的清兵補了上來,到底比中華軍快了一步,搶先一步佔領了缺口。而中華軍馬上就跟進了上來,雙方就在幾個缺口處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儘管三個缺口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超過十米,最小的只有三四米多,但雙方在這裡的戰鬥卻是異常的激烈,各種武器在這裡激烈的碰撞着,而且在遠處也都有自己的同伴在提供火力支援,士兵們不斷的帶走敵人的生命,同時也有不少士兵的生命被敵人帶走。

同時中華軍的火炮仍然繼續在向其他地段的城牆轟擊,爲中華軍打開更多的突擊缺口,當然也就爲雙方提供了更多的戰場。

但雙方的戰兵都顯示出驚人的鬥志,在每一個缺口的爭奪都寸步不讓,前面的戰友倒下之後,馬上就有後面的同伴補充上來,前仆後繼的接着戰鬥,中華軍的士兵固然是乘勝進攻,士氣高漲,但清軍本來是阿濟格準備用來突圍的精銳士兵,而且清楚,一但息縣被攻破,自己將全軍覆沒在息縣城中,因此也是人人拼死,奮力勇戰。

一時間雙方殺得難分難解,僵持不下,雖然一中華軍偶爾也能夠衝殺進缺口內部,但很快就被清軍給拼命反擊給推出來,而清軍的反擊也不能維持長久,就會立刻被中華軍給阻擋下來。而在每一個缺口的地方,都留下了大量的士兵們屍體,漸漸的在缺口處推積起來,竟形成了一個大的斜坡形狀,到了後來,雙方的士兵幾乎都是踩着同伴或是敵人的屍體在向上衝殺,在拼死力戰,一直到自己也倒下,成爲一俱墊腳的屍體爲此。

這時中華軍的火炮又在息縣的城牆上打開了三四個缺口,不過因爲每一個缺口的位置都不大,能提供的戰鬥面也不大,實際能夠在第一線進行接戰的士兵並不多,最大的缺口,也不會超過十個,因此儘管雙方在缺口爭奪得激烈而殘酷,但實際的傷亡並不算大,都在雙方能夠接受的範圍來。

息縣的範圍本來就不大,一面的城牆也只有幾百步長,加上可攻擊的部位也有限,因此在轟開七個缺口之後,火炮再也沒有轟擊面,只好停止了轟擊,把最後的勝負交給雙方的步兵。

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34章 開業(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9章 催促出兵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69章 交易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94章 勸降(下)第97章 遷移(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9章 安慰公主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46章 亂攤子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42章 勸降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章 安撫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96章 對策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60章 民心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48章 新政(一)第65章 破局(五)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35章 南歸(上)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