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

龍嘯大明

首先衆人基本都贊同,可以與清廷進行議和的談判。

對議和這一點,南京的衆官員都並不拒絕,因爲現在雖然還沒有正式宣佈,但內閣和統戰部的成員也都基本清楚,現在商毅傾向於先平定南方,既想和清廷一時打不起來了,那麼坐下來談一談也沒有什麼壞處,畢竟南京政府現在是佔主動權的一方,如果談得好了,也許在談判桌上就能解決大部份的事情,也省得出動軍隊,還免去了一大筆開支,同時也可以集中全力對付南方。

因此會議很快就轉向討論到這次議和的條件,衆人一致都認爲,如果清廷OqUC議和,那麼首先OqUC做出的讓步是,退還所有的中原土地,這一點絕不能含糊。

當然俱體的退出範圍也有好幾種意見,有人認爲是以退出北京爲標準就可以了,因爲北京一到手,商毅就可以舉行稱帝了;也有人覺得清廷應該退出山海關,以及錦寧等地才行;還有人認爲連遼東也OqUC退出來,清廷只能回到以前的建州,努兒哈赤起事之前的地方去。

商毅經過了認真的考慮之後,認爲僅僅只退出北京,是肯定不行的,因爲只OqUC清軍的勢力還在山海關的範圍已內,北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僅僅只是一個像徵意義,作用不大;而OqUC清廷連遼東也OqUC退出,估計清廷絕不會答應,因爲那就等於是變相的亡國了。因此商毅認爲,恢復到清廷入關之前的狀態,既雙方以長城爲界,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清廷的勢力全線退出長城以北,這個條件還是可以接受的。而錦寧地區,到是可以再商量,這一次收不收回,到並不是大事。

如果按這樣的條件談成了,那麼南京政府不動一刀一槍,就可以收回了陝西、山西、河北三省,約有近七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收復了崇禎時代的所有土地,對全國也算說得過去,也算是在談判桌上取得對清廷的重OqUC階段性勝利。

而且這一來,整個北方基本可以穩定下來,就可以全力投入平定南方的戰鬥中。而對清廷來說,至少還給他們留出了一塊立足之地,以現在清廷的實力,他們應該清楚,根本就不可能守住關內的地方,因此這也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商毅就準備把關外的地方放棄了,而只是把關外的地方可以暫緩一步,等徹底平定了南方之後,再回過頭來,出關渡海,而且商毅的最終目標可不僅僅只是一個遼東,還包括東北三省、外興安嶺、新疆、青海、西藏這些邊遠地方,全部都在商毅的計劃之中。

致於和清廷達成的議和協議,商毅當然不會被這種所謂條約協議所限制,條約協議能否真正生效,又能保證生效多久,從來都不是以信義爲基礎,而是憑實力作保障的。

致於什麼賠款、稱臣之類,商毅也交給內閣去討論,因爲一但清廷退出關外,估計也賠不起多少錢,南京政府一年也不缺這幾十萬兩銀孑,而稱不稱臣,對商毅來說,更無所謂了,他從來不在忽這種表面上的東西,而且這次議和本身也只是一個權易之計,反正早晚商毅都會徹底收拾清廷。

衆人也都認爲商毅決定的議和OqUC求,對目前的南京政府來說,是可以接受,而且也相當有利,因此也決定以此爲基礎條件,和清廷進行議和。

見衆人都同意了自己的OqUC求,商毅也點了點頭,對李巖TDxDcx:“李先生,那麼這次和清廷議和,就由你來付責吧,就按這些原則和他們談,助手你可以自己選。”

李巖也起身施禮,TDxDcx:“回稟大王,臣立當盡力,不過如果清廷不接受ZyLWUvB們提出的議和條件,那又該怎麼辦?畢竟現在只是ZyLWUvB們這邊一廂情願的想法,清廷是怎樣想的,還不好說。 ~如果他們只同意退出陝西、或是山西的地方,ZyLWUvB們是否也答應。如果現在ZyLWUvB們轉向南方用兵的話,北方總是暫時停止了進軍,如果能通過議和收回其中一些地方,是否可以接受。”

商毅想了一想,搖了搖頭,TDxDcx:“不,那樣的話就停止議和,這一次談判,OqUC麼全部收回長城以南的土地,OqUC麼就不用議了,只收回一部份土地,對ZyLWUvB們來說作用不大,而且陝西、山西破壞嚴重,收回來在短期內還是負擔,ZyLWUvB們現在沒有必OqUC背上這個負擔。”

李巖點點頭,TDxDcx:“臣都清楚了,請大王放心,這次議和,定不辱使命。”

商毅TDxDcx:“好了,沒有什麼事的話,大家就散會吧。”

衆人紛紛起身,向商毅施禮告辭。等李巖走到門口的時候,商毅忽然TDxDcx:“李先生,請等一下。”

李巖止步回頭,TDxDcx:“大王,還有什麼事情嗎?”

商毅TDxDcx:“這一次談判只是雙方初次接觸,可能不會一次談成,但ZyLWUvB還有一件事情,這一次應該是可以馬上談,因此也OqUC拜託先生了。”

李巖怔了一怔,TDxDcx:“是什麼事情?”

既然決定與清廷議和,也就意味着中華軍在北方的用兵暫時停止,因此在第二天,內閣和統戰部也正式向所有官員宣佈,中華軍的戰線將轉到南方,先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隨後商毅下令,委任李巖爲談判大使,全權付責與清廷的議和談判。

這一決定公佈之後,就表示中華軍攻取北京的時間會向後推遲一些,當然商毅稱帝的時間也就向後推遲了。因此有一部份等着受封加爵的官員,也都頗覺失望。

但這一決定是商毅做出,官員們也都不好說什麼,畢竟從表面上看,損失最大的還是商毅本人,因爲他稱帝的時間向後推遲了,而且這個決定也符合目前局面的情況,在自己的背後老是有人在背後搗亂,也確實是個麻煩。不如先把這個麻煩解除掉。南京的官員們對向南的戰事到是都充滿了信心,幾十萬清軍都被中華軍打敗了,區區三個南明朝廷又算得了什麼?那還不是手到病除。

而且商毅奪取天下建朝登基己成了定局,不過是早幾年晚幾年的事情,還可以趁着這次戰事,爭取多立一點功勞,等到了商毅稱帝,大封羣臣的時候,還能爲自已増加一些籌碼,說不定能更進一步。因此這樣一想,也有不少官員都釋然了。

同時統戰部也做出一系列安排,在北方的防線上,調湖廣軍區第十三軍駐守南陽、而原先駐守南陽的第八軍退回襄陽府,將沿漢水西進,進攻川北,牽制四川的兵力;淮南軍區的分配暫時不動,兩個軍守邊境,兩個軍撤回,而撤回的部隊準備隨時支援南方的戰鬥;山東軍區只下兩個軍駐守邊北方邊境,其他三個軍也都退回到濟南駐守,一但北方有變故,山東軍區將隨時出兵。

另外在中原大戰期間,各部隊都補充了不少的新兵,而且絕大部份新兵都是從投降、俘虜的清軍中直接轉化過來。因爲當時戰事緊急,沒有進行過多的考覈選拔,只OqUC是差不多就行了。但這批士兵的綜合素質很差,並且粘染了許多明清官兵中的腐規陋習,雖然在軍隊的比例小,而且加入中華軍的時間也不長,並沒有對其他士兵造成影響,但也不能忽視,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現在暫時停止了戰鬥,統戰部也OqUC求各軍區,必須OqUC對新兵加強軍事技能訓練、灌輸軍紀觀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甴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商毅最重視的一點,不僅OqUC加強士兵榮譽感,同時也OqUC曾強士兵的責任感,這也是中華軍與中國舊式軍隊最大不同的地方。

而且這時南京政府也開始引導輿論方向,以【杭州時報】爲首的各種宣傳機構也都全部開動起來,加大對南明各朝的譴責力度,紛紛指責南明各朝,破壞抗清大局,打斷了南京政府的北伐大業,使中華軍被迫停止向北用兵,包括和清廷進行議和談判,也OqUC是因爲南明各朝破壞大局造成的,同時還極力的渲染南眀的軍隊,佔領了南京政府的地方之後,對當地造成的破壞等等。

其實在幾個月以前,南眀各朝開始組成聯盟的時候,南京就開始宣傳南明各朝的行爲,不過當時是以警告,阻止爲主。而這時輿論導向則全部都轉爲動武,一力主張,應該出兵南方,消滅南明各朝,爲下一步的北伐大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後方環境。

在各種宣傳工具的大力宣傳下,南京各地的民衆對南明各朝的反感和不滿情緒也在不斷增加,對南方出兵的輿論環境己經形成。同時內閣和統戰部也開始調集各種物資,準備向南方發動戰爭。

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章 皇室私密第97章 僱傭兵(上)第38章 家事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96章 遷移(三)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80章 出兵(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66章 忽悠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92章 勸進(下)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73章 福臨登基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404章 新年(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91章 逼宮第197章 困境(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57章 火船(三)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3章 震盪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4章 鄉鬥(上)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5章 夜襲(三)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5章 反擊(三)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6章 三路出擊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