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勸降

就在孫可望和艾能奇爲目前的局面攪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被中華軍俘虜的劉文秀卻是心安理得,輕鬆自在。雖然說當俘虜的滋味並不好受,但至少不用去面對不利的局面。而且在中華軍這邊當俘虜,也確實不錯,一個人有一間單獨的帳蓬,還從俘虜裡找了一個老兵來伺候劉文秀。

這時劉文秀的斷腿也己經癒合,只是還需要慢慢的恢復,不過可以杵着柺杖在地下行走。

這天到了晚飯的時候,劉文秀差伺候自己的老兵去領飯萊,自己躺在牀上想心事,只聽簾門聲響,有人進來了。劉文秀還以爲是那個老兵回來了,因此也沒有起身,道:“這麼快就回來了!今天是什麼菜?”

只聽有人道:“你到是好自在,這麼舒服的俘虜,我到也想來當幾天。”

劉文秀怔了一怔,趕忙從牀上坐了起來,只見在帳蓬裡站着一人,雖然穿着中華軍的軍官服裝,到是頗有些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張嘴道:“你……你是……”

那人笑道:“老三,分開七八年了,你連我都不認識了嗎?”

劉文秀的身子一震,道:“二哥,真的是你嗎?”說着就要從牀上站起來。

李定國上前二步,把他扶住,道:“不要亂動,你的腳還沒有好。”

劉文秀拉住了李定國,聲音有些哽咽,道:“二哥,原來真的是你呀。咱們差不多有八年沒見了。”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是孤兒,在十餘歲的時候就被張獻忠收養爲義子,兄弟在一起相處了十幾年,感情確實比得上親生骨肉,而且孫可望雖是老大,但爲人頗有些陰鷲,心胸也不開闊,而李定國就要大度得多,因此劉文秀、艾能奇對他的好感確實比孫可望要強一些,而現在在這裡突然相見,心裡自然是激動異常。說着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定國,道:“這些年我們到是聽說你在中華軍這邊,原來是真的,聽說你在那邊混得還不錯吧。”

李定國笑道:“還算過得去吧,這幾年我一直都在打聽你們的消息,沒想到你們躲到雲南去了。”

劉文秀又看了看李定國,道:“二哥,你是一直在這裡,還是剛到的。”

李定國道:“當然是剛到,我本來是駐守在南陽,受靖北王的命令,才趕到了雲南來。”

李定國確實是奉了商毅的命令,到雲南來付責勸降大西軍的工作。因爲商毅知道,雖然在另一時空裡,最後李定國是和孫可望反目,但在現在,還沒有這種情況出現,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的關係還是十分近密,因此派他來付責勸降大西軍,還是很合適的。

雖然在四川那邊勸降吳三桂失敗了,但商毅還是不打算放棄和平解決雲南的計劃,畢竟如果勸降成功了,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節約大量的錢糧物資、人力、物力。畢竟平定了南方之後,下一步還有北方,全國都還要恢復重建,還要向海處擴張,都是需要花錢的。能省一點是一點。當然勸降可以提供一優厚的條件,但原則問題是絕不能讓步的,如果實在談不隴,那就只能用武力解決。商毅並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和談上面。

李定國當然非常願意接過這個差事,因爲七八年不見的弟見,突然有了消息,李定國心裡也是十分激動,雖然當初兄弟一起也出過一些不睦,但親兄弟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李定國本來也是十分大度的人,並沒有放在心上,而且現在的局面己經十分清楚了,商毅奪取天下,登基建朝,己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因此如果能夠勸服弟兄們歸順中華軍,不僅僅是爲昔日的老弟兄們找了一道光輝的出路,而且兄弟幾人一殿稱臣,又可以團聚了。

而且李定國對說服孫可望等人歸順,也很有信心,一是現在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大西軍根本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二是商毅給孫可望等人開出的條件也確實不錯,李定國也認爲這樣的條件,可優厚了,如果孫可望等人還不願投降,李定國也確實無話可說了。

到了貴州之後,李定國又和羅遠斌首先碰頭,知道了前一段時間的戰事的經過,李定國的信心就更足了,只一戰就被中華軍打成了這個樣子,孫可望等人還有什麼可依仗了,只要給臺階,就應該順順當當的下來。因此李定國立刻就來找劉文秀。

兄弟數年未見,一朝相逢,自然都十分激動,兩人各自簡單的述說了一遍分別之後的經過,然後話題也自然而然的引到了這次的戰鬥上來。

李定國道:“你們幾個也太糊塗了,永曆朝廷是個什麼樣子,皇帝昏庸無能,大臣爭權奪利,不顧士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你們投奔這樣的朝廷,有什麼前途。當初大順軍的餘部,李過、高一功這幫人早年也投奔過永曆朝廷,但最後也都歸順了我們中華軍。你們還保他們做什麼?”

劉文秀苦笑了一聲,道:“我也不瞞二哥說,我們也不能在雲南老呆着,總是要出來的,當初我們以爲明朝還是正統,而商毅大概也和我們差不多,不過是佔了一塊好地方,勢力也大一些,而且永曆朝廷離我們也近,所以……”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在雲南呆了幾年,想出來到是對的,但也不打聽清楚一點,現在外面是個什麼樣子,明朝早就己經天數己盡,不能再恢復了。再者說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天下難到就應該是老朱家的嗎?老朱家幹不好,丟了江山,難到就不興換一換人嗎?靖北王英明神武、雄材大略,仍是當世明主,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有所不及,他創立的中華軍,自從建立起來,就一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百萬清軍都不是對手,何況是你們。而且這當今天下,靖北王已佔十之八九,早晚必將戌就大業,登基建朝,你們不投奔這樣的明主,還想投奔誰。”

現在李定國這一番話,也說劉文秀心服口服,因爲剛剛就打過一仗,因此點了點頭,道:“二哥,你說的確實不錯。我們以前也只是聽說過中華軍厲害,但交過手之後才知道,火器犀利、士卒悍勇,確實比聽說的還是厲害十倍。”

李定國笑了一笑,道:“和你們這一戰算得了什麼?我們這幾年來和清軍打過的大仗、惡仗、血仗多了,你們這一仗頂多只能算還行,而且武器還是其次的,靖北王用兵,一項是神出鬼沒、變化莫測、令人防不勝防,算你們運好,這一戰他沒有親出手,不然雲南早就快了,我這可不是吹,等有空我把以前的戰鬥講給你聽,你早知道了。”

劉文秀雖然有些不信,但這時也不敢和李定國擡扛,道:“二哥,如果我們願意投降,靖北王能夠收留我們嗎?”

李定國就等他這句話,立刻道:“當然可以,要不然靖北王爲什麼派我到這裡來,就是希望你們能夠歸順,和平解決雲南,使雲南的百姓免受刀兵之苦,也使我們雙方的戰士們少一些傷亡。而且現在還不睌,只要中華軍還沒有攻進雲南,就不算晚,一切都可以談。”頓了一頓,從懷裡取出一張紙,遞給劉文秀,又道:“只要你們願意歸順,靖北王可以給你們這些條件。”

劉文秀趕忙接了過來,細仔觀看。其實商毅給大西軍開出條件和吳三桂的那一份差不多,也是讓他們自成一軍,三個師的編制,人員軍官可以自行委任等,當然在細節上有一些不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的軍銜都定爲少將,由孫可望出任軍長、劉文秀任軍參謀長、艾能奇任副軍長。但編制的三個師由三人各自選編等等。而李定國也向劉文秀詳細解釋了中華軍的軍銜制度和編制情況,也好讓劉文秀明白,商毅給自己的,到底是什麼官職。

也就是說,其實是三人各管一個師,三個獨立師湊成一個軍,孫可望雖然是名議上的軍長,但三人的實際權力和地位,都是相同的。實際上這是商毅有意這樣安排,因爲他知道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之間並不是完全一條心,也有矛盾,這樣也就讓三人互相牽扯。

當然這一點在李定國和劉文秀看來,這樣安排並沒有什麼不對,因爲現在大西軍中,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本來就是平起平坐,孫可望只是一個名議上的盟主,因此商毅這樣的安排,不過是把大西軍中的三巨頭共和執政,又複製到中華軍去了,而且對劉文秀來說,也保障了他的利益。

看完之後,李定國才道:“老三,你覺得怎麼樣?”

劉文秀道:“從我這裡說是沒問題了,老四那邊我也有把握,只有大哥那邊我說不準,大哥的個性你也知道,心很深,誰也猜不透啊。”

李定國點了點頭,道:“大哥的個性我也知道,你說的也沒錯,這樣吧,我現在不方便馬上見大哥,過兩天我就放你回去,見了大哥你先向他說清楚,看看他是什麼意思。”

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82章 佈置(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84章 游擊戰(三)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17章 海盜(一)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7章 夜襲(下)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83章 下獄(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4章 趕集(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4章 玄皇教第61章 國事家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章 安撫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45章 獻投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88章 計劃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8章 軍備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73章 阻擊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