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召見

北京,紫禁城,御書房,商毅在正中的龍書案後面居坐,而在案前跪伏着三個人。

在商毅稱帝之後,雖然還沒有制定出帝國的正式禮儀制度,還是沿用明朝的禮儀,但也進行了大量的筒化,取消了許多叩拜的大禮,一般來說,只有在正式的朝會上,商毅纔會接受羣臣的三叩九拜之禮,而在單獨招見,或私下招見,一般的大臣都只用對商毅躬身一揖就可以了,就算有時候還要行叩拜之禮,但商毅也會讓他們起身,不用跪着稟事。

不過這一次商毅並沒有賜三人平身,而是就讓他們全都跪着回話,因爲這三個人的身份特殊,是原來清廷的皇帝福臨,皇太后、莊太后,因此對這三個人,商毅並沒有讓他們起身。

雖然商毅來到這個時空裡,也見過好幾位皇帝了,但都是明朝或南明的皇帝,清廷的皇帝確實還是第一次見到,因此也頗爲感興趣,而看着在另一時空裡,本該是高高在上,站在整個中國的權力最高頂峰的三個人跪伏在自己面前,商毅心裡一時也充滿了一種征服者的良好感覺。

這個時候福臨還不滿十四歲,商毅見他的五官像貌到還頗爲端正,方面大耳,而且行爲舉止,到是完全脫離了少年人的稚氣,不過可能是因爲幾個月的勞動改造的緣故,皮膚頗黑,但氣色到不錯。

而兩名清廷的太后,皇太后、莊太后都是出於蒙古科爾泌部,博爾濟特氏,史書上都有這兩個人的名字,皇太后名叫哲哲,是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也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后,現年五十一歲,不過由於一直在皇宮裡養尊處優,因此看上去非常年輕,也就三十四五歲的樣子,容貌端莊,姿容秀美。

莊太后就更爲著名,她的本名叫布木布泰,是莽古思的孫女,哲哲的侄女,當然在後世她的小名大玉兒更爲人所熟知,現年三十八歲,不過看上去橫堅也不超過三十歲,而且容貌依然十分清秀美麗,而且經過了幾個月的農場勞動之後,到黑減少了幾分雍榮華貴的皇室氣質,卻多了幾分清新自然的田原風情。

不過如果是在另一時空裡某些對熟女、御姐有特殊愛好的人,這一對太后姑侄,到是很好的選擇對像,當然在中國歷史上,將滅亡的他國後宮中的美女收入自己後宮,也十分常見,一方面可以享受美女,另一方面也可以感覺一下征服者的快意。

其實在商毅來北京之前,並沒有招見這三個人的意思,因爲商毅並沒有推到御姐的特殊愛好,所以也沒有把她們收入自已後宮的打算,也不是想他們三個人面前感覺一下征服者的快意,畢競在婦女幼兒面前逞威風,也沒多大意思,如果是抓住了多爾袞,那還差不多,之所以招見他們三人,是因爲蒙古。

現在商毅己經收到了蒙古戰場上發回來的捷報,中華軍的兩路人馬均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大破蒙古各盟的人馬,而且在中華軍進攻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的同時,瀋陽軍區也出兵進攻哲裡木盟,連繼攻破了哲裡木盟四旗,因此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中華軍就以強大的戰鬥力,威震蒙古草原,壓制各盟。

現在伊克昭盟已經有向帝國投降的傾向,昭烏達盟和卓索圖盟也向帝國發出了救和的信號,而哲裡木盟的盟主烏克圖也成爲中華軍的俘虜,另外還有多名旗主也成爲中華軍的俘虜,事實上在蒙古六盟當中,己有三盟基本放棄了與中華軍爲敵,一盟被中華軍徹底擊敗,因此商毅也認爲,軍事打擊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下面可以使用政治手段,先收伏四盟,然後來征服另外兩盟。

畢竟一味靠武力打壓是不行的,儘管現在中華軍在武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蒙古現在還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行無定蹤,又熟悉草原的情況,一但把他們逼得急了,舉族北遷,然後不斷南下騷擾,也平常讓人頭疼,而帝國現在也不可能將大部份精力都放在北方,因此適當也應該釆取一些懷柔的政策。

於是商毅下令,將蒙古各盟旗俘虜以及使者都帶到居庸關來,自已將在居庸關長城八達嶺處會見他們,而清廷和蒙古的關係十分近密,由是兩名皇太后,都是出身蒙古望族,福臨的皇后也還是烏克善的女兒,這個條件當然也要充份的利用起來。

因此商毅看了幾眼跪在自己面前的福臨,開口道:“福臨,你可知道朕爲何召見你來嗎!”

福臨低下頭,道:“罪人不知!”

商毅道:“前者蒙古各盟不知識務,自不量力,企圖庇佑碩塞、瓦達克等人,抗距天兵,結果被我軍殺得大敗,損兵拆將,烏克善、博洛等人均己被我軍伒擒,朕本欲指揮大軍,掃平草原,殺盡蒙古諸盟,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蒙古諸盟生靈塗炭,受兵戈之苦,因此打算在居庸關外八達嶺招見蒙古各盟,如其願意歸順我中華,可免徵伐之罪,你們皆與蒙古有親屬之誼,因此這次居庸關之行,朕打算帶你們一起前往,面見蒙古各盟旗主,勸說他們歸順中華,以免受滅頂禍,明白嗎!”

福臨的身體一震,顫聲道:“罪人明白!”

福臨等人是在五月初被送到農場進行勞動改造的,而一起在農場裡進行勞動改造的,還有其他的滿族權貴以及家屬四百餘人,其中成年男孑有一百六十七人,另外農場還有二百戶人家,都是軍隊的家屬,付責整個農場的管理工作,並且付責帶領教導改造人員幹活,整個農場共計有五千畝田地,大部份都種着糧食,小部份種菜,另外還養了一些牲口家禽。

成年男子主要是跟隨農戶在田裡做農活,女孑則付責做飯、織布、紡線、洗衣等工作,未成年者則是兩頭幫忙,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如打柴、割草、掃地、餵養牲口、送水送飯等等,同時每天還要進行一個小時的政治學習,每十天還要寫一份勞動心德。

因爲福臨的實歲還不足十四歲,尚未成年,到不用下田幹活,加上他本來是清廷的皇帝,先前爲國事煩心,多次吐血,身體很弱,而且其他人對他多少也還有一點敬畏,在勞動中也對他有一些照顧,因此每天的工作也不累,而兩位皇太后也一樣,燒火做飯這類粗活都不做,而是幹一些織布、紡線、縫衣之類的簡單事情。

一般來說其他人對福臨的照顧,管理人員也都睜一眼閉一眼算了,但有些事情卻不能不理,如對福臨等人的稱呼,當然不能用皇上太后,因此衆人只能按照長幼秩序,稱福臨爲六爺,而哲哲和大玉兒則被都稱爲老太太,還有就是行禮,坐席等等,也都要全改過來,這一點不能放任。

雖然工作強度並不大,但只要是有工作,也就能夠暫時忘記其他的煩心事情,加上又沒有政務煩心,農場的自然環境也好,空氣清新,因此福臨的身體到是恢復了不少,哲哲和大玉兒見了,也頗覺欣憵,亡國君後,能有這樣的結果,也算是不錯了,而心情也漸漸真的平復了起來。

不過雖然他們在農場裡被勞動改造,但對外面的事情並非一無所知,因爲毎一期的[中華時報]都會送到農場,可以供在農場裡勞動改造的清廷權貴們自由閱讀,因此通過報紙,基本可以瞭解時事,碩塞、瓦達克等人逃到蒙古,佔據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繼續與中華軍爲敵,還有中華軍出兵進攻蒙古這些事情,在農場裡勞動改造的清廷權貴們也都知道。

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讓不少人興奮了一下,畢竟清廷的抵抗之力並沒有完全消失,有些人甚致還幻想,碩塞、瓦達克等人借來蒙古大軍,擊敗中華軍,重新恢復清廷。

而福臨一方面也有這種幻想,而在另一方面也對蒙古各盟的實力信心不足,畢竟他也親政過一年的時間,中華軍的厲害他是知道的,蒙古連清廷都打不過,又怎麼可能擊敗中華軍呢,心裡也是患得患失,而哲哲和大玉兒由於立場不同,對這一點看得更爲透澈,蒙古根本就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因此她們更多的是爲蒙古的親人擔心。

果然隨後不久,報紙連續登載蒙古的戰報,都是中華軍獲勝,蒙古軍失利的消息,起初還有人說這是報紙故意隱瞞了事實,但這樣的消息多了,也不由得他們不信,畢竟報紙是什麼玩意,現在這些滿族的權貴們也有知道一些,不可能全都是假消息。

由是最近的一期,報導了中華軍全面獲勝,以及打死、俘虜蒙古各盟旗主的名單,也使滿族權貴的幻想徹底破滅了,而哲哲和大玉兒得知烏克善、滿珠習禮被俘虜,也更是擔心,這可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聽了福臨的回答之後,商毅又點了點頭,道:“朕看過你們的勞動記錄和勞動心德,都還表現得不錯,而且對自己過去的罪行也有一定的反省,這也說勞動改造的效果不錯,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努力,爭取能夠早日改造合格,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福臨趕忙道:“多謝皇上!”

商毅笑了一笑,道:“這一次去居庸關,希望你們能夠好好表現,勸說蒙古各盟旗歸順,爭取立功贖罪。”

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44章 新年(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80章 辭職(上)第35章 鄉鬥(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97章 困境(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02章 造勢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45章 迴歸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03章 夜奔(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33章 餘波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9章 計劃(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53章 激戰(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80章 佈置(一)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99章 備戰(一)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