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

中國洪憲三年六月二十日,中華軍進攻熊本藩的大軍到達熊本城前。而這時小倉、福岡、熊本三藩也將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在熊本城,準備和中華軍決戰,因此能否進下熊本城,也就成爲中華軍在九州島戰事成敗的關建。

熊本城又名銀杏城,與大阪城、姬路城合稱爲日本的三大名城,是熊本藩細川氏的藩府所在,但並不是細川氏建成,而是在於1607年爲日本名將加藤清正出任熊本藩主時,耗費七年心血完成。加藤清正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而且築城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日本三名城中的成功,與加藤清正都分不開干係。在日本的築城史上,清正流築城術也是佔了重要的一席的。後來細川氏由小倉藩改領熊本藩,仍然以熊本城爲藩府所在。

因此這一次小倉、福岡、熊本三藩才決定,以熊本城爲核心,就是希望利用熊本城堅固,來對抗中華軍,等待徳川幕府的援軍到來,這是三藩聯軍唯一的希望。

中華軍的大軍到熊本城外之後,商毅帶着亞莉桑徳拉、豐臣薰、岡薩雷斯候爵,成進、蔣義渠、安徳烈等人一起查看熊本城的地形。熊本城的建設地,位於隈本東南的茶臼山丘陵地帶,橫跨坪井川,而肥後的白川和井芹川則成爲熊本城天然要害,是日本築城史上,並不多見的佔據天險的平山城。

總體來看,熊本城的規模並不大,全城總計約九十八萬平方米,大體呈東方城市傳統的四方形,城牆單邊的長度大約爲一千米左右,但城牆的高度超過了十米,都是用整條石塊堆砌而成,但下寬上窄略帶一點斜坡,顯得十分雄厚堅守。在城裡建有連結式結構的一大一小兩座守天閣,而且沿城牆,還建有四十六座木塔,因此也可以想像,一但熊本城遭遇攻擊,進攻部隊將受到多方位的打擊。

超過十米的城牆,在中國當然不算什麼,少說也有十幾座城,但在日本卻是十分罕見的,因此熊本城建成之後,也有“武將返” 之稱,即任何軍隊到了熊本城下,也只能無功返回。

商毅知道這種說法並不誇張,因爲到近代,熊本城也乃然發揮了重要的着用,在另一時空裡二百多年以後的日本西南戰爭中,當時反叛的西鄉軍總大將西鄉隆盛率領一萬三千的兵力,配有山炮三十門,臼炮三十門攻打熊本城,而熊本城裡只有三千四百餘守兵,配有山炮十三門,臼炮七門以及六門已經被淘汰了的野炮,但在酉鄉軍連續五十二天的強攻下,熊本城依然固守不動,也爲後來政府軍解結兵力,贏得了時間,也是西南戰爭的轉拆點。而熊本城也因這一戰不戌名。

不過面對完全石砌的城牆,黑火藥的爆炸威力確實有限,而且當時日本的火炮性能也一般,因此西鄉軍攻不下熊本城,也並不意外。

這時成進放下手裡的遠望鏡,道:“這座城池雖然不大,但城牆高厚,又全是石砌而成,用一般的火炮轟去,恐怕作用不大,就是用爆破車炸,恐怕也難以將城牆炸開,除非是鑿地道留火藥,將城牆炸塌,否則就只能強攻。但挖地道的話,又在耗時了,至少需要十天的時間。”

蔣義渠道:“雖然我們在火力上佔優,但現在缺乏必要的攻城器具,如果強攻的話,恐怕會有一定的損失。”

岡薩雷斯伯爵搖了搖頭,道:“這座城雖然並不大,但也很難攻打。”

商毅對此卻不置可否,轉頭問豐臣薰道:“熊本城裡的兵力怎麼樣?”

進入日本之後,中華軍的情報收集工作主要是由豐臣餘衆付責,因此甴豐臣薰付責整理,聽商毅問起來,豐臣薰答道:“現在熊本城裡約有四萬兵力,其中熊本軍有二萬五千餘人,福岡軍有一萬餘人,小倉軍有五千餘人,鐵炮,也就是火槍約有五千餘支。不過都是各藩自己製造的。”

商毅點了點頭,笑道:“四萬人,兵力可要比我們多一倍。”

豐臣薰又道:“但守軍的主將並不是熊本藩的人,而且小倉藩的家老宮本伊織,副將是熊本藩的老中寺尾求馬助。守軍的兵力分佈是,在熊本城裡有兩萬人馬駐守,在東北的千葉城和西部的段山各有五千兵力駐守,另外一萬人治洗馬川佈防。”

商毅道:“宮本伊織? 這個人和宮本武藏有關糸嗎?”

豐臣薰道:“他是武藏的養子,不過出仕在小倉藩,但劍術是學習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在島原之亂時立下了大功,當時只有二十歲,就出任了小倉藩的家老。”

商毅笑道:“我記得宮本武藏是出仕在熊本藩的,怎麼他的養子出仕在小倉藩呢?”

豐臣薰笑道:“這個問題就只能問武藏本人了,不過現在守軍的副將寺尾求馬助,就是武藏在熊本藩的親傳弟子,據說他己經得到了二天一流的真傳,劍術比宮本伊織還要高明得多。不過因爲武藏的關糸,熊本的士兵對宮本伊織都很敬服。選他作主將,也許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商毅笑了一笑,道:“兒子是家老,徒弟是老中,雖然還比不上柳生家,但也很不錯了。不過現在不是以劍術稱雄的時代了。”轉頭又看了看成進,笑道:“成進,總不會這麼一個小城就把你難倒了吧?”

成進笑道:“回稟皇上,區區小城怎麼會難到微臣呢?臣己經想好了計劃,首先攻取城西的段山,攻下段山就可以俯瞰整個熊本城。而且可以在山頂架火炮,霹靂火箭向城中攻擊。熊本城的城牆雖然堅固,但守天閣,城樓都是木質,因此只要將這些閣樓燒起來,城中必亂,而我們就可以趁亂攻佔熊本城了。”

商毅點了點頭,道:“不錯,朕就在營中靜候佳音了。”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第二天,成進立刻分派兵力,並護衛軍第一師付責牽制熊本城的守軍,從十四師中抽出集中了兩個團的兵力,進攻段山,另一個團埋伏在段山到熊本城之間的道上,阻擊熊本城裡的援軍。

三藩軍的主將宮本伊織也是精通兵法的人,當然知道段山的位置重要,但攻城的一方可以集中兵力,猛攻一點,但守城必須面面俱到,不能遺漏一點,因此儘管三藩軍的兵力比中華軍要多出一倍,但兵力卻必須分散堅守四五個要點,在局部上反而不佔優勢。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此宮本伊織也只能在段山佈置五千兵力駐守,不過撥調給守軍一千支鐵炮,另外還有一千名弓箭手。而宮本伊織也認爲,自已畢竟佔着地利的優勢,居高臨下,怎麼樣也能守一陣,一但段山危急,也可以從熊本城裡出兵救援。

不過戰鬥一開始就證明,宮本伊織的判斷完全錯誤了,中華軍雖然是以下攻上,而且兵力也和段山的守軍相差無幾,但從一開始就將段山的守軍牢牢的壓制住。

因爲日本的鐵炮其實還是老式的火繩槍,射程也就在六七十米遠,比弓箭略強一點,而中華軍用的全都是線膛槍,射程達到三百米左右,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較量,儘管三藩佔有地裡上的優勢,但也抵消不了武器上的差距,別人的火槍可以打到自己,而自己的火槍還差着十萬八千里,這仗怎麼打。

因此在一開始三藩軍就被中華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被中華軍一陣排槍齊射,打倒了一大片,守衛段山的主將叫松山喜兵衛,見狀也大吃驚,因爲在這個距離上,曰本就一般的火炮也打不了這麼遠。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全部隱蔽起來,等着中華軍進入到自己的射程以內。但中華軍並不是一味向山頂強攻,而是先派一隊士兵,以散兵陣形向山頂進攻,一但遇到了三藩軍的打擊,就立刻隱蔽起來,甴後面的掩護部隊付責打擊守軍。

線膛槍不僅射程遠,而且精準度也極高,因此只要是三藩軍的士兵一露頭,就會立刻遭到中華軍的猛烈打擊,而面對着在自己射程以外的敵人,三藩軍的士兵也只能乾着急,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在戰事進行了二十多分鐘以後,中華軍己經基本摸清了守軍的兵力分佈,也就輪到迫擊炮發威了,在這種山地裡作戰,正好可以發揮迫擊炮輕便,靈活,射程也足夠的優勢,儘管威力稍差一點,但也可以用數量來彌補。因此中華軍在山地上架起迫擊炮,輪番開火,盡向山上飛射而去。

因爲迫擊炮是曲射,就是藏在掩體後面也躲不開,守軍也被炸得昏頭轉向,其實中華軍的火力並不是十分猛烈,但守軍卻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作戰模式和武器,因此也都驚恐無度,心慌意亂,不等中華軍進攻上來,就巳經陣腳大亂。而守衛段山的主將松山喜兵衛,見勢不妙,趕忙派人向熊本城裡去求救。

但這己經晚了,在一陣火炮的轟擊之後,趁着守軍陣腳大亂,中華軍這才向段山的守軍陣地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章 軍備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78章 力挽狂瀾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9章 授藝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2章 荒鎮怪客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8章 蒐羅人材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77章 名士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92章 勸進(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82章 佈置(三)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406章 國策(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