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

“打中了,我打中了一個韃子的大將。”

段鵬興奮的揮動着拳頭,那支與他身材差不多高的魯密銃口還冒着嫋嫋的青煙。

商毅也過來,拍了拍他的肩頭,道:“段鵬, 乾得很好。你打死的應該是一個甲喇額真。繼續努力吧。”

聽了商毅的誇講之後,段鵬的眼睛裡也露出了得意的光芒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上陣殺敵,興奮和激動的情緒更多於緊張。然後立刻又從揹包是摸出一顆紙殼彈,十分熟練的用嘴破了紙殼的末尾,將火藥倒進銃管裡,然後將剩下的紙殼全塞了進去,用一跟木杆推進去壓實。又馬上端着火銃,尋找自己的下一個目標。

這是穆陵軍的狙擊手隊成立以後的首次出戰,他們全是使用最精良的魯密銃,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二十步到一百三十步。因此全部排在火槍兵的身後,而且還是站立發射,因此和前的火槍兵並不衝突.同時還給每一名狙擊手配了一個發射托架,其實就足一支約五尺高的長木杆,一端是一個尖頭,而另一端是一個叉形,使用時將尖頭插在地上,甴一名士兵扶着,狙擊手將魯密銃架在叉形上,握槍發射。

在十六世紀早期的歐州,火槍都比較沉重,因此托架也是火槍兵必配的裝備之一。後來火槍朝輕形化發展,才取消了托架。但給狙擊手配備托架,可以保證發射時的穩定,使命中率進一步提高。

在清軍隊伍中,各級固山、甲喇、牛錄甚致是領催、白甲兵、馬兵在盔甲樣式,其由是頭盔和護背旗,都有明顯的區別,即使是在集團衝鋒中,也十分好分辯。這一來給穆陵軍的狙擊手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可以十分輕易的就認清韃孑中誰官大誰官小,要打就打官最大的。

儘管清軍的將領幾乎都穿着三層重甲,但狙擊手基本都是選擇沒有任何保護的面部下手,因此只要是命中,就是爆頭而亡,哼都來不及哼一聲,就栽下馬來。

而這時在穆陵軍的火槍手陣列中,火銃還是在一排接一排的輪流發射。儘管後面射擊的都是鳥銃,無論是射程還是破甲力都比魯密銃相差很遠,但這時清軍同樣也衝得更近了,因此鳥銃還是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既使打不死人,也會讓人覺得疼痛難忍,而且還可以打沒有披重甲的戰馬。

在使用了紙殼定裝子彈之後, 火銃的發射頻率也明顯加快, 在過去使用三段連射的方式, 平均一分鐘只能打出五到六槍, 而現在一分鐘可以發射出七到八槍。而且穆陵軍是換槍不換人,士兵不動, 由前排付責發射, 後兩排付責填裝, 然後過槍遞給前排的士兵,每一各火槍手再射擊十次之後才輪轉到另一名,這樣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爲火槍手轉換人員而造成的混亂。

清軍卻都有些抓狂了,因爲這一場戰事以經完全不是按他們預想的模式發展。在淸軍的預想中,儘管明軍使用火銃,但在自己鐵騎的面前,根本就得不到多少施射的機會,雖然會遭受到一定的打擊,但自己的鐵騎還是會以摧枯拉朽的衝擊之勢,殺入明軍的陣中,將明軍衝得七零八落,等自己的步兵上來之後,以經是收拾殘局了。致少在過去的戰場上,基本就是按照這一模式發展的。

但這一次就完全不同了,這支明軍的火銃不僅打得遠,而且密度大,輪轉的速度也快。在穆陵軍火槍手的猛烈打擊下,清兵不斷的從戰馬上落下,而且有不少白甲兵、牛錄額真,甚至是後隊的統領甲喇額真布薩癸也被明軍打下馬去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清軍還不是二百多年以後,以經腐朽墮落的八旗孑弟,他們現在還是時代最能征善戰的鐵騎軍隊。儘管遭受了明軍的沉重打擊,而且失去統領,其他的清兵並沒有潰敗,依然奮力向穆陵軍的陣地發動衝鋒。希望能夠衝進穆陵軍的陣地中,發揮自己近戰的優勢。

很難說清軍的這種態度是勇敢還是愚蠢,但隨着清軍的鐵騎像穆陵軍的陣地靠近,受到的打擊就更加猛烈,由其是進入六十步以內之後,二重甲、三重甲也經不能保護清兵的身體,只要是被火銃的彈丸擊中,幾乎無一例外的穿透重甲,直擊打入到肉體裡面。

雖然在這個距離內,淸軍的弓箭可以發揮作用了,也確實有不少清軍冒然彈丸的射擊,在馬背上彎弓搭箭,向穆陵軍發射,但架在火槍兵身前的大盾牌卻起到了極佳的保護作用,因爲火銃是架在凹槽裡發射,因此連整個頭部都在盾牌的保護範圍之內,而且火槍兵毎人都配有八楞帶沿鐵盔,因此清軍的弓箭幾乎對穆陵軍的火槍手全無傷害,僅僅只有三個中箭受傷,但仍然咬牙堅持着。

在一陣一陣巨大的火銃轟鳴聲,秦響了死亡的序曲,清兵們一個一個慘叫被擊穿了身體,有人甚致會被強大的衝擊力打得從馬背上飛了出去,被打中的部位,無一不是破開一個巨大的血洞。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戰馬被擊中,發出淒厲而悲慘的哀鳴倒地,將背上的騎兵翻滾着摔倒出去,而且現在戰馬的速度以經起來了,後面的騎兵跟本就來不擊躲避前面落地的人馬,不是直接從他們身上踐踏過去,就是自已被絆得人迎馬翻。

而這時在穆陵軍的陣前,以經瀰漫起了大團的霧狀硝煙,空氣中也充滿了嗆人的琉璜味道,在遠處還不時飄來了一股股鮮血的腥味,提醒着這裡是殘酷的戰場。而在後陣觀看的長槍兵和騎兵則在拼命的大聲叫好,爲火槍兵們打油鼓勵。

事實上整個戰鬥從開始剄現在,才進行了三分多鐘的時間,但在火槍兵們頑強而兇猛的火力打擊下,發動進攻的近一千清兵騎兵以經損失了超過半數,由其是打頭的兩百餘騎披甲兵,幾乎以經全軍覆沒。但這時清軍以經突入離穆陵軍火槍兵陣前只有三十多步的距離,在過去清軍與明軍的戰鬥出,到了這個距離之後,明軍往往就會嚇得驚慌失措,不知所以,抵抗的意志也完全崩潰。

而商毅在陣中也以經下令,命令長槍手列陣站到了火槍兵的身後,只等清軍進入二十步以內,長槍手就會衝過火槍兵的陣列,去迎擊清軍的騎兵。同時火槍手也換上刺刀, 與清軍肉搏。

但在清軍進入二十步以內前,穆陵軍的火槍手們卻絲毫也不爲所動,依然沉着的射擊,換槍,再射擊,再換槍。越是衝在前面的騎兵,往往就死得越快。

擁有這麼堅定毅志力的明軍,是清軍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而在清軍之中,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堅定的志意,再遭受了前所未見的巨大打擊下,清軍中的許多漢軍的戰鬥意志以經崩潰,紛紛拔轉馬頭,向後奔逃,而偏偏後隊統領布薩癸以經戰死,因此不僅沒有人來阻止漢軍的逃跑,而且也迅速蔓延到了整個騎兵隊伍中,除了少數以經衝到離火槍兵只有二十餘步的騎兵之外,其餘的全都潰敗下去。

這時穆陵軍的長槍手也從火槍兵陣列中穿過,迎上所剩無幾的清軍騎兵,將這最後十幾人全都刺落在馬下。

而這時清軍騎兵後面的兩千多步兵也以經攻了上來,潰敗的騎兵跟本來不及調整自己的方向,慌不擇路的直接就一頭撞進了步兵陣中,而步兵因爲見是自己的人馬,對他們也完全被有防備,結果人撞人,馬撞人,人推馬、馬踩人,還沒等與穆陵軍接觸上,步兵就以經被衝得大亂了。

商毅見狀,立刻下令讓楊武丞帶領騎軍出擊,追殺清軍的敗軍。

因爲穆陵軍的騎軍數量不多,而清軍又是以騎射而出名的,因此自從清軍進攻穆陵關以來,穆陵軍的火槍手、炮兵、步軍、偵察隊全都派上了用場,就是隻有騎軍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看着其他的兵種立功無數、揚眉吐氣,騎兵們的心裡自然不好受,人人也都憋足了一口氣,只要有機會出戰,就一定要打一個漂亮仗,也讓其他各兵看看,騎兵也不是隻會吃飯不會幹活的。

現在終於得到了出戰的機會,而且還是痛打落水狗,騎兵們自然是人人興奮,人人催開戰馬,從後面追了上去。騎兵的追擊戰一般是不用長槍,因此在楊武丞的指揮下,都拔出了馬刀,從淸兵後面追上去的一刻,只需要用馬刀輕輕一揮,就可以藉助戰馬的衝擊力,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而這時清軍的騎兵早己潰敗,步軍又被騎兵攪得大亂,面對着穆陵軍騎兵的衝擊,跟本就沒有抵抗之力,因此也只能敗退了下去。

在過去的戰場上,由其是在野戰中,從來都是隻有清軍的八旗鐵騎追得明軍彼於奔路,而現在居然徹底的反了過來,穆陵軍的騎兵兜着清軍的屁股,隨後追殺,只殺得清兵紛紛倒地斃命。其他人見了,也都紛紛丟盔棄械,拼命的向前奔逃。

商毅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回顧身邊的肖文軍和韓志兩人,道:“怎麼樣,韃子自命野戰無敵,也不過如此吧?”

兩人現在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是拼命點頭。心裡卻都欣喜若狂,不管怎樣,他們是在穆陵關裡,而且也隨商毅出戰清軍,這個戰功可是怎麼也跑不掉了。

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302章 造勢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62章 破局(二)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96章 對策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6章 皇室私密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78章 回航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73章 勸進(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88章 計劃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35章 追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34章 鄉鬥(上)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63章 破局(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34章 宣戰(上)第65章 破局(五)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5章 鄉鬥(下)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8章 山東戰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