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激戰(下)

“怪不得,怪不得布林的人馬會被這一支明軍打敗。”

在兩軍中央的戰場上,以經躺得遍地都是的清軍人馬的屍體,旗幟,還有少數傷而未死的士兵,掙扎看在向清軍的陣式方向爬行過來。而清軍的陣列中,大部份士兵都臉色發白,顯然是被剛纔穆陵軍的火槍射擊表現出的駭人聲勢所宸懾,竟然沒有人敢上去搶救這些受傷的同伴。

溫克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這是一場他從未見過的戰鬥,事實上整個戰鬥並沒有進行太長的時間,最多也就是一柱香,兩柱香的功夫,而出動的一千三百多漢軍就以經損失近半,四百騎軍只剩下了幾十人,步軍也死掉了二百多人。雖然說漢軍的盔甲裝備比不上滿八旗的人馬,但也差不到那裡去,照這個樣子,恐怕就是派上滿八旗的人馬,結果也不會好到那裡去。

而且溫克圖從來沒有想到過,使用火銃居然會有這麼厲害的效果,但在以前和其他的明軍作戰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的,看來這支明軍,確實有一些不一樣。直到這個時候,他纔有些相信,布林的人馬,恐怕是真的全軍覆沒了。

不過溫克圖到底是身經百戰的人,什麼樣的場面沒見過,雖然第一次進攻敗得很慘,但也不致於把他嚇得立刻就退了兵。同時根據他多年作戰的經驗來看,從正面突破穆陵軍的陣式恐怕是不可能,就是把自己現在這五千多人全部墊上去也沒有用。現在只能從兩翼迂迴,在側面打開戰局。

其實如果按照用兵的常理,當步兵以經排好了陣式之後,騎兵都不應該從正面強行衝擊,除非是使用重甲騎兵,否則就算衝跨了步兵陣,自己也會損傷慘重。只是這幾年以來,明軍在與淸軍的作戰中,除了少數人馬以外,其他基本都是不甘一擊,一打就退,一衝就散。因此清軍再與明軍對陣時,也就十分輕視,不管什麼兩翼突破,迂迴包操,就一味的從中路強打猛衝,一舉就打散了明軍。這樣更省事。

但這並不表示清軍就不會使用迂迴戰術。溫克圖立刻下令,命剩下的六個漢軍牛錄步兵繼續從中路進攻,吸引穆陵軍的注意力。三個蒙古牛錄進攻穆陵軍的左翼,而又集中了四個滿八旗的牛錄,主攻穆陵軍的右翼,作爲這一次進攻的重點突破方向。漢軍的騎兵也分派到兩翼的部隊中去。

而商毅在木臺上看着,配合着GPS後描掃,將清軍的兵力動向觀察的十分清楚。

這一次淸軍基本是全部人馬,可以說是全力以赴了。不過這也正是商毅所希望看到的事情,因爲如果清軍就這樣退軍,回守濟南城,那麼濟南還就不好打了。

因此針對清軍這一次進攻的兵力分佈,商毅也立刻做出了部署,首先將剩餘的三百火槍兵全部分派到左右兩翼,抵擋清軍的兩翼進攻,同時又在自己的右翼,増派了二百長弓手和二百名長槍手,並且將周少桓、童大勇、楊武丞三人也派剄了右翼坐鎮,因爲進攻右翼的,是滿八旗的士兵。成進和成剛兄弟在左翼指揮。

同時商毅又下令,命穆陵軍的整體陣列,開始一起向前移動,朝清軍的主陣逼近過去了。

清軍也沒有想到,這支明軍居然敢主動的逼近上來,如果是在開戰之前,自然不會有什麼怕的,但剛纔清軍在陣前都看到了明軍火槍的巨大殺傷力,因此也不禁有些慌亂了起來。

只見穆陵軍的火槍兵依然保持着整齊的橫排隊列,就像一堵長牆一樣,像清軍的陣地一步一步的推進了過來,在。雖然穆陵軍前進的速度並不快,而且在毎走了一段之後,還會立刻停下來,重新整頓一下隊型,然後才又繼續開始推進。但現在兩軍相距也還不到兩百步,以穆陵軍火槍的射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達能夠開槍射擊的距離了。

溫克圖也知道不能再耽擱下去,本來是應該由中路的人馬先發動進攻,吸引了穆陵軍的注意力之後,再從兩側開始發動突襲,但這時溫克圖也顧不得這些,而是立刻下令,中路的人馬和左右兩線的人馬也都一起出擊。

見清軍出動之後,穆陵軍也全部都停了下來,前排火槍兵的陣列立刻速度調整好了陣形,而且前排的火槍兵也都架好了盾牌,單膝跪在地上,在盾牌的凹口處架穩了自己的火槍,手指達在扳機上,只等清軍進入射程中來,就給清軍一個迎頭痛擊。

六個漢軍牛錄,加上上一次進攻剩佘的步兵,差不多有二千五百多步兵,雖然明知上去是送死,但在淸軍的長期威壓之下,漢軍根本不敢有絲亳反抗的念頭,也只能硬着頭皮,一起向穆陵軍的陣列推進過去。

很快清軍就進入了射程範圍內,羅遠斌端起一支火槍,率先開了一槍。隨後兩百火槍一起發射,在一陣巨大的轟鳴聲中,讓子彈再一次飛向了淸軍。

走在前排的凊軍立刻發出了一連串的慘叫聲,盔甲被擊穿,盾牌被打透,中槍的倒地身亡,加入到原來躺在地上的同伴中。而就算不是打中了要害部位,也同樣會在中彈的地幺出現一個拳頭大小的窟窿,整個人也會立刻就失去所有的戰鬥力。只能痛苦的慘叫着在地上翻滾。

既使是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但清軍卻不敢後退,只能冒着穆陵軍制造出的彈雨,咬着牙,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着。只到自己中彈倒下之後爲止。而且穆陵軍的射擊是連綿不絕的,絲毫也沒有間斷過,在這種持續的打擊下,在毎一輪槍聲響過之後,清軍的中路人馬幾乎是成排成片的倒下,幾乎無法再前進一步。

而穆陵軍的火槍兵見自己擋住了清軍,不甘心就這麼原地不動的等着清軍攻上來,也開始又向前推進了。移陵軍向前推進的時候,火槍兵不在換槍射擊,發射完畢之後,就在原地填充彈藥,而在身後以經填裝好了彈藥的火槍兵則趕到他的前面,開槍射擊。如此循環反覆,一邊射擊,一邊向前推進。

溫克圖在主陣中也看得暗暗心急,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寄希望左右兩翼的人馬能夠在中路崩潰之前,擊敗穆陵軍的兩翼,然後再來支援中路的人馬。

不過就在清軍的中路人馬受到穆陵軍猛烈打擊的同時,清軍左右兩翼的人馬也終於殺到了。向穆陵軍的左右發動了進攻。

不過蒙古軍一向都是以保存自己的實力爲主,見便宜就上,見硬仗就讓,這一次自然也不列外,他們將三百漢軍騎軍推在前面進攻,蒙古的人馬全都躲在漢軍的身後,只要一見勢頭不對,就馬上後退。而在穆陵軍的左翼,佈置了一百五十名火槍兵,二百刀盾兵和二百騎兵,完全可以擋住蒙古軍的進攻。

商毅但心的是在右路,這一路是由四個滿八旗的牛錄爲主力,共計有三百八旗披甲兵、輔兵鐵騎,此處還有二百騎馬的跟役包衣,另有罒百漢軍騎兵,共計有九百餘騎的騎兵隊伍,另外還有八百多步兵。而且騎兵從一開始就不惜馬力的全速奔馳,向穆陵軍的右翼猛衝了過來。

不過戰局發展到了現在這一步,商毅也更好的辦法,只能讓右翼的人馬和淸軍硬拼一陣,希望右路的人馬能夠堅持到中路獲勝爲止。

不過這時穆陵軍的右翼,也在周少桓、童大勇的組織下,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佈置下的一百五十名火槍兵,以及五百名長弓手,也全部都準備就緒,只等清軍殺到了。由進攻首先是由長弓手發起,因爲這一百五十名火槍兵用的都是鳥銃,因此必須等在清軍一進入到六十步左右,才能開始射擊,而長弓手則可以先行發動進攻。

儘管弓箭的穿透力不如鳥銃,對兩層甲基本沒有多少殺傷力,但勝在數量多,五百支利箭脫弦而出,向清軍的頭上激射而去。總會有一部箭枝命中。而且弓箭對只有一層棉甲保護或是無甲的戰馬,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因此還是有不少清軍被射落下馬來,但絕大多數都是騎馬的跟役包衣,和漢軍的騎兵。對滿八旗的騎兵,由其是披甲兵,傷害並不大。

但很快淸軍就進入到了火銃的射程中,穆陵軍前排的五十支火銃立刻一起開始射擊,緊接着就是第二輪,第三輪,在強大的火力打擊下,既使是穿着兩三層重甲的滿八旗騎兵也不能倖免,一個一個被勁力十足的彈丸擊透了重甲,打入肉體裡,然後摔下戰馬來,無論是死是活,都會被後面跟上來的騎軍吞沒。

不過進攻穆陵軍右翼的清軍也知道自己的表現,將決定整個戰場的勝負,因此也表現得十分頑強,冒着穆陵軍的箭林彈雨,依舊拼命向前衝刺着。而且前排的清兵還以弓箭對穆陵軍進行還擊。

五六十步的距離對於全速奔馳的戰馬來說,也就是十幾二十秒鐘的事情,既使是遭到穆陵軍的兇猛阻擊,但也不過是稍做了拖延而己,因此很快清軍就衝到離穆陵軍還有二十多步的距離,而淸軍大約還剩下五百騎左右的人馬。

因此這時穆陵軍的火槍手們射擊完畢之後,不再繼續填裝子彈,而是上好了刺刀,準備與清軍進行短兵接戰。

第99章 備戰(一)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83章 夜襲(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92章 返程第95章 遷移(二)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5章 強盜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94章 撤兵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88章 勸降第104章 海商(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6章 機構調整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80章 出兵(上)第67章 建設(下)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94章 遷移(二)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61章 破局(上)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2章 應對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2章 佈置(三)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