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

等駐紮在兗州的阿巴泰收到了濟南府失守的消息之後,也同樣嚇得不輕,想不到自己都以經不打算去招惹這支明軍了,他們居然偏偏還不領情,竟然把濟南府給復奪過去了。看來圖爾格說的到真是沒有錯,這支明軍真還不能小看啊。

因爲濟南府是清軍北返的必經之路,阿巴泰甚致還想到,這是不是明軍早就設計好了的一個圈套,就是要把自己匡進來。一開始時故意示弱,而在穆陵關的這支人馬是早就埋伏好了的,只到把自己的大軍誘得深入境內之後,立刻就殺出來,切斷自己的歸路,這是要把自己這十餘萬大軍全都包了餃子了。這有這樣,才能解釋得清,爲什麼在穆陵關會隱藏着這麼一支戰鬥力極強的人馬。

想到了這裡,阿巴泰的袋門上也不禁浸出了一頭冷汗來,如果明軍真是這樣的打算,只怕這一回自己這一把老骨頭恐怕就難以返回關外了。

但阿巴泰畢竟是身經百戰的人,立刻就穩下心神,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則不說在一開始清軍破關而入的時候,明軍怎麼能就斷定,自己一定會帶領着人馬殺到山東來,就是現在的明朝,還有誰能夠構想出這樣一個大膽而又冒險的計劃,並且又能執行呢?但如果不是這樣,穆陵軍的存在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明朝總不會無緣無故把這麼強的一支人馬放到穆陵關來吧?

阿巴泰思來想去,也沒想出一個所以然來,隨後又招來了圖尓克和博洛,嶽樂幾個人碰頭又計議了半天,還是沒有得出一個結果來。但有一點三人是取得了一致,那就是不能再繼續留在明朝的境內了,必須馬上撤軍,返回關外去吧。

但現在還有相當一部份人馬還有外面,並沒有在兗州府聚集。而且就是兗州府現有的人馬也不是說撤就能撤得了的,現因爲在兗州府裡堆積的物資錢糧、人口牲畜比濟南府要多了近一倍。阿巴泰也知道,這些都是這一次清兵入關以後的心血收穫,雖然現在情況有些不對,但也不能扔了。如果就這麼兩手空空的回到盛京,別說手下的士兵不答應,就是皇太極也饒不了自己。

於是三人又商量了一通,終於最終決定,命圖爾克首先帶一萬人馬,立刻趕到濟南府,先不要攻城,也儘量不要和明軍交戰,只要是牽制住明軍就行了。然後又命嶽樂帶一萬人馬,去守住東昌府,保護住自己的側翼。而阿巴泰留在兗州府裡,趕緊收拾東西,淸理物資,帶領着大軍返回。

對還沒有回到兗州府的人馬,也決定不再等他們了,收拾清理好了之後,如果他們還沒有回來,自己就先撤,只是派人通告他們,不用再轉回兗州府來,直接向北,去追趕返程的大軍吧。

計議決定之後,清軍立刻開始分頭行動起來。

而在叧一時空裡,本該是從祟禎十六年(1143年)三月下旬纔開始撤退的清軍,甴於一只叫商毅的大蝴蝶在撲騰翅膀,把撤軍的時間提前到了三月上旬,同時也使這次入關奔襲的戰利品縮水了三分之一強。

―――――――――分割線―――――――――分割線―――――――――

清軍在準備撤退,而商毅也在濟南準備迎戰淸軍。雙方其實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

扣除從軍的人之外,濟南城裡還有十二萬左右的百姓,想把這些百姓都平安送到青州府也不容易,商毅將百姓分爲六批,毎批二萬人,按毎天上下午依次出發,分三天全部發送完畢。同時在每批百姓中,還派了一千民兵、二百正式軍隊護送。還有那幾百名要遣返的青州兵也被打散,分別安排在各批百姓中。其中是新兵的家屬,都送到穆陵關,其他人送到青州府去。

忙了三天之後,總算是把百姓都送了出去,商毅也鬆了一口氣,隨百姓而走的,還有一批糧食。其他的物資只要繼續放在濟南府裡。商毅命令將每一項物資都分類放好,等清軍退了以後,慢慢再運回穆陵關。

這時穆陵關和靑州府的第二批物資也送到了濟南府。這一次送來的,有二千餘件各種盔甲,刀槍盾甲武器計有八千佘件,定裝紙殼子彈一萬五千發,手榴彈六百顆,刺刀七百把,火炮三門,還有火藥三千多斤。另外還送到了新培訓出來的五百名火槍兵,現在穆陵關裡也只有這麼多新的火槍兵了。同時孫和鼎和孫和鬥還親身帶隊,帶來了一百二十名火藥工匠和五十名鐵匠,二十名郎中,及大量醫用藥品。

原來孫和鼎接到了商毅的信之後,也知道濟南府這邊有硬仗要打,需要的各種火器數量也會比以前要多,因此孫和鼎認爲,與其這樣從穆陵關一趟一趟向濟南府裡送,到不如帶一些工匠和原料來到濟南府,就在現場開工製做,這樣就可以省不少往返功夫。周世奇和唐鎮也認爲他說的有道理,因此就讓孫和鼎帶隊,押送這一批物資來到濟南府。

孫氏三兄弟中,孫和鼎毎天忙着工匠坊的工作,孫和京在學校裡教授西洋數學,都算是學以致用。只有孫和鬥,他學的兵法和武藝,因爲礙於孫元化的遺命,不得爲官,因此也無法入伍參軍,只能擔任教官,幫着訓練新兵。所學知識大部份難以得到施展,前幾次戰鬥也沒有直接參與,心裡自然很是鬱悶。這一次聽說商毅又要在濟南與清軍交戰,也按耐不住,想一起來助戰。

而孫和鼎、孫和京也覺得抵禦清軍,護境保國纔是大事,繼然孫和鬥有一身武藝,就自然應該出力。至於父親的遺命,只要孫和鬥不出任官職,也就行了,因此也決定讓孫和鬥隨孫和鼎一起趕到濟南府來。同時兩人,還帶來了青州知府孟宏恭寫給商毅的一封信,對青州兵的行爲表示了歉意,並說自己將嚴懲遣返的青州兵。

對他兩人的到來,商毅自然是表示歡近,但孟宏恭的道歉根本不再乎,反正道不道歉又能怎麼樣。但這一批物資來得太極時了,因爲現在穆陵軍又招集了一萬多新士兵,火槍又增加了七八百支,武器裝備彈藥的缺口都有不少。現在這一批物資送到了,再加上在上一戰中,繳獲的淸軍物資,雖然還不能把所有軍隊都準備起來,致少可以做到人手有一件武器,總比空着手強。

這幾天以來,新兵和青州兵都在進行隊列訓練。雖然這種訓練十分枯燥,但一來他們都知道商毅的鐵腕手段,不敢有任何不滿的表示;二來也有老兵們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們自己當初也是這樣過過來的。想成爲強軍,想打敗清軍,必須先練好隊列。因此他們一個個都咬牙堅持着。沒有一個人退出。

不過訓練雖然辛苦,但伙食卻是一點不差,每天都是大白米飯,大白麪饅頭伺候着,每隔三天還能吃到三兩肉。新兵是不知道,就是青州兵過去,可也沒有這麼好的待遇。這也是所有人能夠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現在可以讓新兵們練一練射擊、劈砍等技術了。

同時火藥和紙殼子彈送到了之後,火槍的彈藥也得到了保障,新火槍兵也能開始訓須了。

而工匠們安頓下來之後,也馬上開工,加緊搶修盔甲兵器,配製槍炮彈藥。同時被淸軍抓獲的工匠也有數百名,工具也有不少,全被商毅編入到穆陵關的工匠中,一齊工作。

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後,商毅立刻帶着孫和鼎去看收羅來的迅雷銃和摯電銃。

孫和鼎自然也早就聽說過這兩種火銃的大名,因此一聽說商毅收羅到了這兩種火銃,雙眼中立刻冒出熱切的光芒來,趕忙叫商毅帶自己去看。三人來到了倉庫裡,孫和鼎一眼就看見了迅雷銃,也顧不得商毅和孫和鬥在旁,以步趕過去,將迅雷銃抓在手裡,仔細觀看,還一面在火銃上撫摸,並且還做出發射的架式,嘴裡還喃喃說道:“原來是這樣啊!”“真是太巧妙了!”“我怎麼就沒有想到用這種方法呢?” 等話語。十足是一付後世科學狂人的樣子。

孫和鬥對火器也十分感興趣,不過他主要是從戰場的實戰角度去考慮,對火器的結構、製做方法、構思方面都不感興趣,見大哥這個樣孑,也不禁有些尷尬,覺得大哥在商毅面前太失態了。不過見商毅的樣子,似乎並無不滿,也安下心,他也想仔細看看這兩種神往以久的火銃,因此也湊了過去。

這時孫和鼎以經把迅雷銃研究了半天,見兄弟湊過來,就把迅雷銃遞給孫和鬥,自己又去拿摯電銃,連試了幾次裝彈射擊的動作,也是讚不絕口。

商毅這纔過來,道:“孫先生,你看這兩種火銃怎麼樣?”

孫和鼎這時還沉醉在思索中,答道:“太巧妙了,這兩種火銃的構思實在是太巧妙了,可比鳥銃、魯密銃強多了。”

這時孫和鬥在一邊道:“大哥,你說得也太誇大了一點吧,依我看來,這兩種火銃的製做雖然奇特,但多數也是華而不實,在戰場上,恐怕未必會有現在用的鳥銃、魯密銃好使,就是自生火銃也比它們強得多。”

孫和鼎這才怔了一怔,久沉醉中清醒過來,看着孫和鬥,道:“二弟,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恩?”

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91章 合圍(二)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72章 求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53章 激戰(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93章 雷汞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406章 國策(下)第279章 大不敬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381章 喜迅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97章 遷移(四)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46章 制度(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81章 佈置(二)第193章 雷汞第165章 出兵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3章 夜奔(下)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77章 鑄炮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09章 進京(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95章 遷移(二)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103章 完婚(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96章 遷移(三)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52章 談判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57章 奪船(下)第97章 遷移(四)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00章 湖北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