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最後的事項

楊武丞的婚事雖然定了下來,但也不可能馬上就成親,因爲孟宏恭現在好歹也是山東布政使,嫁個女兒可也不能簡單了,有一大堆必須完成的程序要走,因此到了第二天,孟宏恭只是和楊武丞交換生辰八字的貼字,算是正式把這樁婚姻確定下來,然後離開穆陵關,到登州去上任去了,完婚的時間,只能以後再找日子。而韓志和肖文軍也都各自向商毅告辭,分別去了青州、濟南上任。

他們走了之後,在商毅、周世奇、唐鎮等人的操持下,周少桓和唐絹也舉行了婚禮,而隨後商毅也正式納陳圓圓爲妾室,連續兩件喜事,也使整個關城連帶臨胊,沂水兩縣都熱鬧的慶賀了好幾天。

等喜事辦完之後,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也以經結束,進入到六月。

就在六月初三這一天,商毅又接到了朝廷發來的公文,同時還有吳甡寫給他的信,都是催促他儘快出兵南下平寇。原來吳甡以經在五月二十四日正式離京,出京南下督師。而崇禎也正式策冊吳甡兵部尚書、督師、總制應天、河南、鳳陽、湖廣、四川、南直隸等地軍務,並賜尚方寶劍。隨吳甡一起出京的還有總兵劉澤清、馬科兩部,加上京營兵一萬,總計有三萬人馬。

本來最終崇禎答應,還派唐通、周遇吉這二部人馬一起隨吳甡南下,共計是六萬大軍。但就在吳甡前腳剛走,剛剛升任內閣首輔的陳演向崇禎提出,唐通、周遇吉都肩負着京師拱衛的重任,不能輕易調動,建議還是調回爲好。而崇禎也覺得深爲然,立刻準行。

這時吳甡以經從京師發出,剛走到了琢州,一道聖旨下來,才知道唐通、周遇吉這二部人馬全部停止調動,一下子把自己的人馬砍去了一半。

吳甡當然知道,這個時候自己是沒法回頭了,只能打落了門牙肚裡咽,暗氣暗憋。而且只能更加期盼商毅快些發兵,同時又上書朝廷,請求皇帝下旨,催促商毅儘快發兵,並且自已又親自修書一封,送到青州,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只是勸商毅快些發兵。

商毅看完了公文和信之後,冷笑了一聲,隨手揉成了一個紙團,扔到了廢紙蔞裡。

葉瑤瑱見了,也不禁打趣道:“這可是朝廷的公文,還有督師的封件,就這麼當廢紙給扔,難到不怕有報到朝廷裡去嗎?”

商毅“哼”了一聲,道:“就算是朝廷知道了又能怎麼樣,還能再把我再打入大理寺的大牢嗎?現在可就甴不得朝廷了。把我逼急了,我也扛着槍上山當土匪去,也造一個反,看朝廷能把我怎麼辦?”

葉瑤瑱掩着嘴笑道:“你這個樣孑,到是真得有幾分土匪的像。說不定這麼走出去了,還有人真把你當土匪了。”

商毅道:“是嗎?”故意裝出一付惡狠狠的樣子,在葉瑤瑱的臉頰上捏了一把,學着在後世影視劇中的土匪形像,道:“這小娘們長得不錯,抓回去當壓寨夫人。”

葉瑤瑱那裡還忍得住,只笑得趴在桌孑上,花技招展,全身亂顫。正好這時陳圓圓也進來,見了之後也不禁道:“有什麼事情這麼好笑的,看夫人都以經撐不住了。”

葉瑤瑱笑喘着道:“圓圓快來,相公正在學着怎麼當土匪呢?說不定你以後也要當幾天壓寨夫人的?”

這時商毅又一把抓住了陳圓圓,發出兇惡的笑聲,道:“哈哈,又抓到了一個,看來本寨主的豔福不淺啊!今晚可有得樂了。”

陳圓圓怔了一怔,馬上裝出一付害怕的表情來,故意怯生生道:“大王饒命啊!妾身以經許了人家,救大王饒了妾身吧。”

這下連商毅也忍不住了,放開了陳圓圓,捧腹大笑起來。

三人說笑了一陣之後,商毅才道:“到也不是我不願出兵, 只是現在還有許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倉促出兵,只會自取滅亡,因此不用管他,等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再說。”

其實現在出兵的事情以經準備得差不多了,至少出動兩個主力團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更多的是關城裡還有許多事情沒有理順,儘管行政機構都以經設立好了,但各司內部的組建籌備和試運行,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還遠遠沒有達到走上正軌的時候。

而且商毅的時間和精力也都有限,首先自然是全力投入到統戰部下設的四個司的籌建終,到現在爲止,統戰部的四個司也全都籌建完成,以經開始了自主運行。而商毅才把精力轉移到行政部這方來。行政部下面的六個司的基本班子都以經組建了起來,其中民政司,財政司,工建司原本就有,人員也基本都是現成的,商毅也比軹放心,而農田司雖然也十分重要,但目前的職責也比較簡單,因此也很快就籌備好了。商毅最關心的是教育司,巡檢司這兩個部門。

教育司擔負着陪養後備人材的重要任務,自然不能輕視。按照商毅的要求,八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的少年,不限男女,都可以免費到學校中學習讀書認字數學。現在以有近四千多名少年入學,女學佔寥寥無幾,還不到百名,同時商毅也考慮到在中國古代的農村家庭裡,孩子其實也是家裡的一個勞動力,因此學習的時間只定爲半天,另外半天還可以幫家裡做些事情。

商毅當然不打算把這批少年陪養成只會讀四書五經、應考科舉的書呆子,但對中國的傳統知識也不能放之不理,因此將學習的內容分爲兩部份,中國傳統教育和西方的科學知識。中國傳統教育自然是四書五經,同時還加入一些其他經書,如[史記][資治通鑑]一類。而西方的科學知識暫時只有數學和物理課,其他如地歷,天文暫時不考慮,由傳教士們拿出一個初步的教學計劃來再說。

現在學校裡到是有二十幾個秀才在教書,還有二個是舉人,中國傳統教育這方面到是不缺人手,但西方的科學知識只能先依靠傳教士了。

出任教育司主事的陳文義是個舉人出身,到是一個地地道道傳統儒生,對商毅推崇的西式數學,物理等教學十分反感。不過這個人還不算是個死腦筋,也沒有那種死守道義的精神,當一個教育司主事,每月可有十八兩銀子的薪水拿,比朝廷給得還高,雖然沒有外水可撈,但這就夠了,在這兵慌馬亂的年月裡,上那兒去找這祥好的差事,致於商毅要求學生學什麼,那就去學唄,反正又不是自己教,都是由那些番僧負責。因此儘管陳文義心裡誹謗,但表面上卻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

同時商毅將入學的少年分爲三個年齡層,八至十一歲爲初級學員、十一至十四爲中級學員,十四至十七爲高級學員。針對各年齡層的學生,制定的學習內容也都不同。初級學員和中級學員都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而中級學員以經開始加入一些軍事教育了,而高級學員則學習識字和基本的數學就行了,並且還要參加一定的軍事訓練,以便到了十八歲之後,就可以補充進軍隊裡來了。其他專業需要,再進行專業知識的陪訓。

當然目前商毅手下就只有這一所學校,什麼都教,全都混雜在一起,而在未來商毅還考慮要成立專業的軍事學校,專門陪養軍事人材。

巡檢司是負責維護地方治安的部門,按照商毅的想法,從地方民軍中選出三百六十名巡檢士兵,以三十人爲一隊,分爲十二隊,每隊設隊長一名,臨朐縣和清水縣各設五個巡檢隊,穆陵關只用兩個。因爲商毅時轄區內基本是實行軍管,地方安全有軍隊駐守,基本能夠得到保證。巡檢司的任務只是解決民間的打架鬥毆,小偷小摸,零散盜賊等問題。因此只用這三百多人就足夠了。

商毅到是不擔心別的,就是怕自己離開穆陵關之後,巡檢司的主事王仲平藉着這個機會假公濟私、漁肉鄉里,把自己集團以前好不容易纔建立起來的名聲和親民的形像給破壞了。因爲王仲平過去是沂水縣的巡檢,這類事情恐怕也幹過不少,商毅對原來的官府中人就最不放心,但暫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畢竟他是幹過巡檢的人,還是有些經驗,也只能先將就用着。

因此商毅一方面從制度上限制巡檢司的權力,規定巡檢司只有抓捕權,而沒有審判權,一但抓到嫌疑人,一率交給行政司來審訊、判決。就是抓捕,也必須得到行政司的批下的抓捕令才能施行抓捕任務,絕對禁止無令胡亂抓人,更禁止巡檢司私自使用刑法。而審判權、民事仲裁權,判決權都屬於行政司管,商毅對周世奇的人品和能力還是放心的。

同時商毅又讓葉瑤瑱嚴密監視王仲平,一但發現他有什麼不妥當的行爲,就立刻制止,並且更換。

這兩個部門就這樣建立完成了,而商毅剩下的最後一件事情, 就是穆陵關的規模和城牆重建工程, 是否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9章 計劃(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37章 進攻南陽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05章 北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94章 救援蘇州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266章 變數(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45章 貨幣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66章 建設(上)第145章 迴歸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05章 北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47章 營救第264章 調兵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69章 召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51章 撫平青萊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68章 變數(四)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96章 對策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3章 反擊(一)第78章 衡州府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