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

“大家注意,賊兵以經來了。”成進放下手裡的單筒遠望鏡,向身邊的團部警衛班的士兵道:“通知副團長和參謀長,準備戰鬥。”

他用的單筒望遠鏡雖然趕不上商毅那部來自二十一世的高倍距雙筒望遠鏡,但也足以看清五六裡開外的物體,可以手動調節焦距,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也是一件極爲罕見的物品,就是放在歐州,也是最爲先進的遠望鏡之一。

有了單筒望遠鏡,再加上又有偵察營的士兵偵察,使商家兵能夠提前相當的時間發現敵人的蹤跡,爲自已贏得寶貴的準備時間。只可惜目前商家軍一共只有十架單筒望遠鏡,每個團只能分到一架。

不過這一次早在成進發現闖軍之前,商家軍就早己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在攻下了光州之後,商毅就考慮到闖軍一定會來複奪光州,因此派出偵察兵,在光州到信陽州之間的地方尋找作阻擊闖軍的地點。

最終選擇的地方叫做羅川口,位於光州西方十五里左右,是一連串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帶,也是從信陽通往光州的必由之路。而商家軍的防線,就是依附着三個小丘陵肎構築,雖然這三座小山都並不太高,但山勢比較陡峭,也是易守難攻。

商家軍的陣地,依然是使用戰壕,以中間的一座小山劃分,爲左右兩條戰線,戰壕的端點,則是臨外兩座小山丘。形成了小山向前突此,而防線向內凹收,橫向展開約有四五百餘步。而且挖出的戰壕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呈一道淺碟形的曲線,有點像是一個山字形的三點二線的結構。

由於這一次構築陣地的時間充足,因此戰壕也挖得較深,達到了三尺多,寬度達到了八尺。在戰壕邊上只墊上了一尺多的布土袋,而且在戰壕的後方,是火炮陣地,形成了雙層防線。

在左右兩條防線上,各佈置了三個火槍連,在兩端的小山丘上,各佈置了一個連的火槍兵,另有四門二號佛朗機炮,守住全軍的兩翼,分別由副團長成剛和團參謀長趙英傑指揮。而在左右防線後的火炮陣地上,各佈置了紅夷大炮四門、一號佛朗機炮三門,三號佛朗機炮三門,虎蹲炮六門。

防線中央的小山丘也是整個防線的指揮中點,成進的團部也設在這裡,臨有兩個偵察連的士兵在小山丘上騅守。整個防線一共集中了二千三百多支火槍,四十門火炮,而且層次分明,比上一戰的防線更加堅固。

而這一次也是商家軍首次有商毅不在場的情況下獨立作戰,一方面是商毅想煅練一下他們的獨力作戰能力,另外也是因爲這一戰的戰術安排與上一戰大同小異,有了上一戰的經驗,也比較容易指揮,因此借這個機會,讓他們都來歷練一下。

因此三團的三名主將又是激動又是興奮,還有一些緊張,也都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堅守住陣地,圓滿的完成這次作戰任務。

這時闖軍的人馬也漸漸出現在正常的視野中,在距離商家軍陣地五百步左右的距離時停下列陣。成進在山頂上看着,心裡也覺得頗爲可笑,大概是敵軍從上一次的敗兵口裡得知,商家軍的火炮打得極遠,因此不敢靠得太近,離着五百步左右,覺得算是絕對安全了。而且五百多步,差不多是肉眼視力的極限距離了。

不過闖軍的將領們並不知道,事實上二千斤紅夷大炮的射程可以達到一千步以上,而一千斤紅夷大炮的射程可以達到八百到一千步;一號佛郎機炮的射程也能達到六百到八百步,二號佛郎機炮的射程在四百到六百之間,因此闖軍所在的這個距離,仍然在商家軍的部份火炮打擊範圍之內,只不過成進尊照商毅的命令,爲了配合側翼進攻的部隊,紅夷大炮和一號佛郎機炮暫時都不發射。

而就在這個時候,闖軍開始發動了進攻。這一次闖軍進攻的方向是左線,出動的兵力有五千人,全部都是雜役步兵。從這一點來說,闖軍和清軍有相似之處,遇到不明底細的對手時,先讓炮灰上去墊底,以試探敵軍的實力強弱。

成進看得十分清楚,立刻命令旗手像左邊的山頭上打旗語,告訴他們,敵軍以經開始發動了進攻。同時也拳起手臂,用商毅教導的測距方法,計算着闖軍到達的距離。雖然這種測距方法比較原始,誤差也比較大,但也基本能測出一個大致的距離來。

等到闖軍進入到距離陣地三百步左右的距離時,成進這才下令開炮。甴於紅夷大炮不能開動,而虎蹲炮又夠不上距離,因此只有置在左線的三門一號佛朗機炮、四門二號佛朗機炮和三門三號佛朗機炮共計十門火炮一起開動,巨大的轟鳴聲也立刻震徹着整個曠野。

一顆炮彈呼嘯而過,正打擊一名衝在最前面的闖軍士兵頭部,頓時將這名士兵的腦袋擊得粉碎,連哼都沒悙一聲,無頭的死屍就仆倒在地上。而在他身後的士兵還沒眀白足怎麼一回事,就被餘勢未減的炮彈擊倒了一大排。

雖然商家軍只有十門火炮開動,但步兵的陣形更爲密集,而且因爲闖軍只是進攻一線,兵力雖然可以集中,但也難以大面展開,因此整個隊伍的縱深拉得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火炮雖然用的是實心彈,但殺傷力自然也就更大了。

有的闖軍士兵是被炮彈擊中身體,只打得口噴鮮血,骨胳盡裂;被擊中四肢也同樣是筋斷骨拆;那怕就是被炮彈擦着一下,也照樣會撕扯下一大片皮肉。十發炮彈在闖軍的陣中硬生生的撞開了十條血衚衕,而就在炮彈飛掠而過的軌跡上,只留下一長條肉血模糊,殘肢斷臂鋪出的通道來。

還有不未傷而未死的士兵,在地上痛苦的翻滾着,發出了撕聲裂肺的慘叫聲來,讓他們身邊那些僥倖沒有中彈的士兵也被嚇得心驚膽寒,戰慄不己。

成進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對第一輪炮擊取得的戰果也十分滿意。他雖然只有十九歲年紀,但這大半年的時間裡一直跟隨着商毅不斷征戰,到也見慣了戰場上的殺戳場面,因此也絲毫不爲所動,下令炮手們繼續開炮。

佛朗機炮是後裝式帶子銃,發射速度比其他火炮都要快得多, 儘管商家軍以經使用了定裝彈藥, 但紅夷火炮最快也只能達到一分鐘發射一次, 而佛朗機炮卻能達到二分鐘內發射三次,如果操作熟練的炮手,差不多可以達到一分鐘發射兩次。

隨着十門火炮連續不斷的發射,也無情將炮彈盡數砸向了闖軍,每一輪炮擊,至少能夠殺傷一百五十名左右的闖軍士兵,只打得闖軍慘叫連天,屍橫遍野。不過闖軍的軍紀也頗爲嚴格,由其是雜兵出戰,背後都在督戰隊督戰,無令臨陣脫逃者,立斬不饒,因此闖軍雖然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但一時還沒有人敢擅自逃跑,只能硬着頭皮向前衝,希望能夠早些通過火炮的打擊,接近明軍作戰。

在連續六七輪的炮擊之後,闖軍的傷亡以經超過千人,整個陣式也全都亂了,而且在繼續向商家軍陣地推進的大隊人馬身後,留下了一大片屍體,還有不是尚未死透,在地上哀號掙扎的士兵。

不過這時闖軍離商家軍以不足百步,最多再扛過兩三輪炮擊,就可以衝到明軍的陣式前,與明軍展開白刃鹹了,而且因爲現在的距離是一二號佛朗機炮的死角,只能都停止了發射,因此也讓不少士兵都覺得看到了希望,也都加緊了前進的腳步。

但這一絲希望僅僅也只是一閃而過,馬上就破滅了。因爲這時以經進入了商家軍的火槍射擊範圍,隨着一排爆豆般的轟鳴聲起來,同時還有六門虎蹬炮也開始發射,子彈炮彈如同冰雹一般,鋪天蓋地的向闖軍打擊過去,闖軍陣中立刻倒下了一大片。

遠遠超過了先前火炮的打擊力度。

先前的火炮發射時,每一輪炮擊之間,總還有一點緩衝的時間,能夠讓闖軍自我調節一下,如果是機靈的人,會趁着這個空隙,捏拿時間,在炮擊之後向前突進,而估摸着差不多的時候就趴倒在地上,等炮擊之後再起身前進。然而火槍開始射擊之後,卻是一輪接着一輪,連綿不斷,中間跟本就沒有一點緩中的餘地,闖軍的士兵完全就是成排成片的倒下,而且還是一排接着一排,絲毫也不停斷。闖軍傷亡的人數馬上開始急聚的增加起來。

同時在此其間,三號佛朗機炮和虎蹲炮也都換用了威力更大霰彈發射,存每一次炮擊之後,都會橫掃一大片士兵。只打得闖軍在離着商家軍陣地只有六七十步的距離時, 就幾乎在難以前進一步, 屍體大量的堆積在這一片區域內, 鮮血也開始在地面上蔓延開來,也使本來就十分炎熱的空氣中, 又憑添了幾分熱度,溫熱的空氣中,夾雜着血腥的味道,令人只欲作嘔。

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27章 追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81章 辭職(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33章 餘波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65章 雨戰(一)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96章 對策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3章 出兵第181章 出兵(下)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05章 完婚(三)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67章 雨戰(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63章 破局(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45章 迴歸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32章 對持(二)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