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搶渡漢水(三)

就在商家軍迎接第二批船隊到岸的時候,在西軍的陣中,孫可望和李定國卻差一點吵了起來。

原來李定國率軍回到陣地之後,因爲功成垂敗,因此心裡還爲此耿耿於懷,就責備了孫可望幾句。說他應該讓正面的進攻再堅持一會兒就好了,這樣商家軍就無瑕顧及到左側的防線,那麼自己的迂迴進攻也就會得手,現在說不定以經攻破了商家軍的防線了。

而孫可望同也是一肚氣,聽了李定國的話之後,更是火上加油,他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沒做好,於是馬上反駁李定國,剛纔跑了,沒有幫着自己在正面督戰,逼迫士兵進攻,結果導致兵力分散,而自已一個人孤掌難鳴,要不然早就以經可以在正面突破商家軍的防線了。

李定國本來只是發幾句牢騷話而已,那知引得孫可望強詞奪理,還把中路進攻不利的過失全部都推到了自已的頭上,心裡自然是不服,因此就和孫可望掙辯起來。結果兩人各執一辭,互不相讓,也越說越激烈,差一點就要打了起來。

其實如果兩人再爭吵下去,也非打起來不可,而兩人到底沒有打起來的原因,是一串比剛纔的排槍射擊還要猛烈,還要震憾,還是巨大的轟鳴聲。

是商家軍的火炮開轟擊了。

三團的火炮都裝載在率先靠岸的幾條船上,雖然重型火炮搬運不便,但中輕型火炮還是十分方便的,虎蹲炮一個士兵就能扛得起來,三號佛郎機炮也只需要二個人就能擡得動。因此率先被搬運下船來的,是六門三號佛郎機炮和六門虎蹲炮。

成進也顧不得在等其他的火炮,先將這十二門炮在陣上佈置起來。兩百步五右的距離,對虎蹬炮來說,還是有點遠了。但正好在三號佛郎機炮的射程之內,不過那是實心彈, 想要發射霰彈, 也遠了一點。因此成進爲了達到最好的打擊效果,率性下令,將火炮推過戰壕,又向前方推進了四五十步,反正有火槍兵的保護,也不怕西軍攻上來,然後纔開始填彈點火發射。

而在西軍中,孫可望和李定國正在掙吵,因此誰也沒有注意到商家軍的火炮以經逼近了。

“轟——轟——轟——轟——”

距離拉近了以後,不僅是三號佛郎機炮可以發射霰彈,就連虎蹲炮也能發射實心彈了。因此在火炮轟鳴響過之後,在西軍之中,立刻是成片成片的死亡,整個隊伍也大亂了起來。

這時孫可望和李定國也都大吃了一驚,想不到明軍連火炮也搬上來了,因此也都停止了掙吵,急忙各自收隴隊伍。但這時隊伍以經亂了起來,一時半會那裡收隴得住,而且商家軍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火炮還在繼續轟擊,霰彈、實心彈都在向西軍的頭頂砸下去,只打得西軍死傷無數,慘叫連天。而其他西軍那裡還敢再這裡停留下去,紛紛轉身就跑。而孫可望和李定國也被商家軍打得心驚膽寒,也不敢再強撐着,馬上跟着敗軍,一起敗退了下去,逃回了漢陽府城中防守。

到了這個時候,成進才下令追擊。不過也沒有追出多遠,只是確定西軍是真的退兵了,也就收兵回到了江岸邊,繼續防守。

這時三團的全部兵力也都以經達了漢江南岸,成進一面重新佈置防守線,一面又按照商毅的命令,派成鋼帶一個火槍營和兩個長槍兵連去奪取蔡甸鎮,做爲商家軍在漢江南岸的立足點。

到了黃昏時分,船隻也都陸續收航,商家軍的大部份兵力和糧草物資都以經渡過了漢江,商毅也隨船抵達漢江南岸,只留下羅遠斌帶領着一部份人馬還留在漢江北岸,等待着明天再繼續渡江。而蔡甸鎮也早己被成鋼順利的攻佔。而商家軍又陸續將物資向蔡旬鎮轉移。

好在蔡甸鎮就緊靠在漢江邊上,離商家軍的渡江地點只有二三裡的路程,因此在天色暗下來沒多久,商家軍的渡江人馬就在蔡甸鎮裡住紮下來。

蔡旬鎮本是靠近漢陽府的一個小鎮,雖然規模不大,但由於靠近漢水,因此來往商客很多,也頻爲繁華。不過這時己是十空七八,絕大多數人家都被洗劫一空了,整個鎮子幾乎完全破敗了下來。和商家軍在漢水北岸攻佔的孝感、應城、雲夢三縣的情況都頗爲相似。

被張獻忠攻佔的地方和被李自成攻佔過的地方完全不同,因爲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開始有稱雄天下的野心,不僅開始守住攻佔的地方,而且也比較注意爭取民心,保持地方的穩定,因此軍紀頗嚴,只要是不進行嚴重擋抗的地方,也都不再濫殺無辜。如光州、信陽、隨州、德安府等被李自成攻的地方的居民、房屋、田園等都保持得比較好,基本都沒有遭到什麼破壞。

而張獻忠現在還是流寇的作風,對於自已攻佔的地方也不打算固守,在漢陽、武昌等少數幾個地方屯兵,也只是暫時駐紮,而對那些根本就不駐守的地方,完全就是掠奪,屠城掠財,是家常便飯。因此被張獻忠佔領過的地方,基本都是十去七八,殘屍無數,而財物、糧食,甚致是男女人口,都被掠奪搜盡。

因此商毅看到蔡甸鎮的樣子,再想到孝感、應城、雲夢三縣的情況,心裡也不覺頗爲憤概。對李自成,商毅還有懷着幾分敬意,無論怎麼說,李自成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而張獻忠頂多只能算是一個亂世梟雄,商毅對他基本上沒有一點好感。

而在歷料的記載上看,對張獻忠的評價,用“殺人如麻”四個字來形容,在合適不過了。甚致有人把張獻忠說成是天殺星轉世。而且從有不少歷料記載來看,張獻忠簡直把殺人當作一門行爲藝術。關於張獻忠俱體殺過多少人的數字衆說不一。後世也有不少人做過統計,但從一百萬到一千萬都有。明史上甚至說成殺人六億,其實當時全中國的人口只有一億五千萬左右,不過殺人五十萬和五百萬,只是數字的區別,其性質是一樣的。決不等於殺一百萬的罪行就比殺一千萬輕一些。

儘管歷料的記載不乏有誇大之處,而且在有些地方,張獻忠還是替滿清入關之後的暴行背了黑鍋,但與李自成相比,張獻忠無疑更嗜殺得多,也更兇殘得多。因此對李自成,商毅或許還會放他一馬,能留手的地方,儘量留手,但如果有機會幹掉張獻忠,商毅是絕不會放過的。

這時成進、成鋼和趙英傑也來見商毅,向他彙報白天江灘一戰的結果。白天一戰,商家軍僅僅只戰死了十四名士兵,另外有三十一人受了輕傷。而打死西軍二千七百五十七人,俘虜二百四十六人。也算是一場大勝。

不過成進向商毅報告整個戰事的過程時,商毅還是不免有些吃驚,想不到西軍居然還會使用這樣一招聲東擊西的戰術,而且最後還差一點就成功了。如果不是成進沒有貪功冒進,並且保留了一定的預備兵力,而西軍的戰鬥也實在太弱了,那麼這一戰的結局到是還很難預料。雖然還不致於喪失陣地,但至少也要經過一番苦戰。人馬損失一定會增加不少。

商毅也點點頭,道:“成進,你做得很不錯,不過下次一定要注意,你指揮的是一個完整的戰場,而不是某一處陣地。犯了錯誤沒關係,但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下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成進點了點頭,道:“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會牢記的。”

商毅微微一笑,道:“不過是誰想出了這招戰術,西軍之中還有這樣的將材嗎?”心中一動,忽然問道:“成進,你打聽清楚沒有,賊軍的主將是誰?”

成進道:“我們問過俘虜,賊軍的主將是張獻忠的二個養子,叫孫可望和李定國。”

商毅呵呵一笑,道:“原來李定國,果然是他,也只有他能想出這個辦法來。”

李定國又是一個歷史著名人物。在清軍入關之後,漢族在抗擊清軍的過程中,涌現出不少英雄人物,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是以忠義而著稱,真正稱得上名將其實並不算多,嚴格來說,只有李定國一個人。包括收臺彎的鄭成功,雖然可以稱爲民族英雄,但離名將還是有相當的距離。

到了南明後期,李定國和鄭成功堪稱擎天雙柱;一西一東,支撐南明政權長達二十年之久,而以戰功論,鄭成功多以海戰爲主,在明末所有將領中,只有李定國能夠指揮軍隊,組織大規模運動戰和殲滅戰,敢和八旗勁旅死磕,李定國曾經兩蹶清朝名王,使天下震動,令清廷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只不過現在的李定國,還遠未成名,僅僅只是張獻忠手下一將。

成進也不禁十分詫異,道:“大大,你怎麼就能斷定是李定國,而不是孫可望想出的側面進攻之計呢?”

商毅笑道:“這是張獻忠唯一強過李自成的地方,就是因爲他手下有個李定國。”

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34章 勸說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81章 洋人(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91章 合圍(二)第167章 雨戰(三)第333章 對持(三)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88章 交易(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35章 鄉鬥(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77章 鑄炮第75章 架臨宿州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章 喜迅(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84章 開戰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01章 備戰(三)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8章 許婚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93章 勸降(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5章 南歸(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65章 變數(上)第166章 雨戰(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47章 清廷平亂(上)